主题:人艰不拆讲笑话之五 2021年新楼 -- 骨头龙
我和朋友开始在拼拳,结果朋友身法比我快,脚底下比我活压着我打。我就趁着对方摆拳时冲进去用大内刈。
我的手刚搭到对方的肩膀上,朋友就下潜来了个抱腿摔。我反应比较快换成了断头台,结果朋友收下额,断头台锁在下巴上了。
我倒地后朋友压上来用了巴柔的头锁,我抬手护头给自己争取了点时间。本来那个身位可以踢肾或者凤眼拳爆肝,但对朋友下不了手。对方重心调整的也很好,用常规的技术挣脱不了,所以过了一会儿只能认输了。
我们俩反应都比较快,从我近身到双方倒地也就是一秒钟的事。
所以在我媳妇眼里,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我们俩互相抡了几下拳头,然后我朋友抓着我腿一拉把我拽倒了。然后我朋友压上来,我跟溺水似的手脚乱划拉了几下(在犹豫要不要打肝打肾)然后勉强翻了几下身就投降了。
什么断头台?什么大内刈,她压根没看见,看见了也看不出来。
在她眼里就是我们互抡王八拳然后对方把我掀翻了之后趴到我身上我就认输了。
很多人看练武之人比武应该也是这个感觉
.
.
骨头评:
要说还得是练过武的人厉害,互抡王八拳都能讲出这么多道道来
真实的比武,如果水平相当,本来就和王八拳差不多……既不好看,也没什么招式可言。拳理虽在,但是一般人看不出来。最多是惊讶一下居然能做出那种动作……更像王八了。
这种强调招式的只能是现代套路的产物,打起来结果没区别。因为膝盖,看过一些人的著作,也是这种部位-动作的指称思路。不如传统的类成语生动形象。只是,一旦使用这种成语……
就变成畜生打架了。😄
类似的男性审美”娘炮“化、中性化、无能化的现象绝对不是现在才有的,实际性上在每一个社会相对稳定、而阶级流动性相对静止、精英阶级特权化的社会里都会出现。
比如中国历史上的东汉时期、西晋时期、北宋时期、明朝后期,西方历史上的法国波旁王朝、日本的德川幕府时期,都存在类似的现象。
1368年,立陶宛军队兵临莫斯科城下;
1572年,克里米亚军队攻陷莫斯科;
1610年,波兰军队攻陷莫斯科;
1812年,法国军队攻陷莫斯科;
1941年,德国军队兵临莫斯科城下。
然后,
毛熊蹂躏立陶宛一直到苏联解体;毛熊又开始蹂躏克里米亚了;毛熊蹂躏波兰一直到苏联解体;毛熊在莫斯科沦陷2年后占领巴黎;毛熊在莫斯科战役4年后占领柏林。
武术的核心是兵器,除了近身拳脚外,绝大数招式是没有兵器在手的情况下,练习兵器招式。
所谓好看的武术其实是为卖艺所演变,向舞的方向演变。
正因为是这两方面的原因,传统武术反而无法抗衡现代格斗技术。现代近身格斗讲求的是体能而非兵器,再加上格斗规则的限制,传统武术主要向
舞的方向发展。
这是形态学研究和观念史分析,实际上是不同的。武术自唐后因为个人无法持有兵器,确实是白手练习技击,而且拳法也的确是从军营中出来的,比如岳飞脱枪成拳。
但问题在于武术发展到后期,并不是为了所谓技击,尽管目的仍是伤害。看现在尚存的道教或者佛教的武术或者医武也看得出来。武术的本质是掌控身体,面对危险能够调整状态,竭尽所能。同时也是开阔思维,能所不能。从这个角度讲,和上文的舞没有任何关系。
从传承来看也是如此,向来是密传不出门,师兄弟都看不到对方的教学,甚至衣服宽松和日常习惯都在掩盖身形。
舞方向的发展,实际上是建国收编以后的事情。为了表演,不得不改动套路,更贴近舞的身形。但这也就意味着,没有武的成分了。因为套路是不能改的。套路只是用来参悟的基础构型,就像临帖一样。改了,就学不到东西了。结果就只能是舞了。
从舞蹈的立场来看,舞本就有武的成分,不管是掌控身姿还是可以技击,这几乎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只是现在也是往好看方向走了,更接近纯粹的形。甚至连锻炼和原理都有些模糊不清。比如连压腿下腰这样的传统都丢了(尽管课前还会)……美学方面的更不必多谈,只是在用外来学说改造自己而已。
单纯从技术形态上比较也许差距不大,但是一旦只比较形态和外在的东西,那就把传统的关键全都扔了,当然只剩下乘。其实于承惠那一代武术运动员,就已经发现问题了,年过三十,什么都不行了。这是为什么?因为真正的武术从来不是“力量”。拳怕少壮,总有力气更大的,你要怎么比?所以武术只有“技术”。只是这个技术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技巧而已。是对身体、对心理的全方面掌控。而不是纯粹体能或者技巧的较量。
其实武术的没了就没了,舞蹈的实在是无法接受。近两年媒体上有些中国舞频频出现,转换身形还能看到传统的东西,也算是一点安慰吧。比如重庆歌舞团的《丽人行》,中间有段收左腿轻转身上跳的动作,非常惊艳。
不求技击,但求强身。师傳回:不如练舞。小孩练武会导致身体结构异常,如果以强身健体为目的,不求技击,不建议从小练武,十二三岁以上较好。
当然,最终啥也不去,怕辛苦。一天躺着玩游戏不辛苦么?
不过不去也好,现在靠谱的少,多为身姿和考级,经常累着,忽略身体。
躺着玩游戏可得注意手部肌腱和腰椎,现在好多出问题的。阻止不了玩,但可以矫正不良姿势,或者买更轻的手机!
香港人开的。最早请的一位意大利师傅,月薪八万,有专职女翻译当三陪,每季度飞归国休假;后来竞争者越来越多,国内师傅也多起来了,月薪叁万就足以胜任。无他,就是不断的来调节各种染料比例和加工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