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邓小平时代:我所见及所思 -- 钛坪樽逾

共:💬334 🌺1960 🌵11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邓小平时代:我所见及所思

算是对pattern:农村改开没几年好日子,还有其他人的帖子的回复吧。

在今天的西河,这肯定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但我并非为了争论而来,我会尽量公允表达。如果大家赏脸回帖,也请心平气和。如果监察们觉得这个帖子发错了地方,甚至犯禁了不能发,还请告知。

我从不否认每个时代都有其阴暗面,每个时代的丰碑都会有渗出无辜血泪的砖缝,或多、或少。农业社会要快速进入工业时代,原始积累的一种办法就是掠夺农村。剪刀差、圈地、征税,区别只在于吃相是否难看。不幸的是,中国没有另一条路可走。新中国对农村的掠夺可以更加温情一些么?可惜历史不能重来。

下面的文字,是我的所见、所思,并非试图否定其他人的观察与思考。希望我们能够求同存异。

我曾在另一个帖子里说过,我确实没在农村生活过。但是,那并不意味着我对农村一无所知,我的童年直到初中毕业可以说是被城郊农村生活包围着,我亲眼见过当地的农村慢慢地走出困苦。高中以后,我们家搬进了市区,基本上农村生活对于我就只存在于书本报刊和电视广播了。因为这个帖子其实是一个回复,重点在农村,城市里的变化,就不多说了。所以这个帖子的标题,其实有点过大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对基层吏治如何败坏,不仅有所耳闻、有所见识,还有所经历。农村里发生的牵牛、扒房、捆人、强行结扎、自杀这些都听说过。如果没记错的话,我还曾看到过相关报道,大概是南方周末吧。在城市里,我的生活周围,则亲见、亲历过披着官衣的匪类。但是,我听到的、看到的这些惨剧、我自己曾经历的恶行,相比于我所认知的城市与农村的整体进步,又都是局部的、非普遍性的。这么说确实显得冷酷,但我认为符合我所知的事实,否则无法解释我看到的和听到的社会进步。

我的父母是普通人,幸运的是,我们家是城市户口,虽然那只是个西南山区的三线城市。改革开放虽然没给我们家带来大富大贵,但从我记事起,我们的生活水平是逐渐上升的。小到餐桌上渐渐多起来的主副食,大到家里慢慢添置的家具电器。更关键的是,我父母能够负担我上大学。我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不错的工作,还能靠自己的收入买上自己的房子。我父母的生活,我自己的生活,在2000年前,都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但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经济开始腾飞,我们这样不敢下海弄潮的就开始落后了,现在别说“比上”,连“比下”都要掂量了。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自己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的亲戚、同学、同事、朋友、邻居,我光顾或路过的店家,我身旁的同路人,我周围认识的或不认识的大多数人,在我看来,他们的生活水平都是逐渐提高的。不管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到,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我的童年是在城市郊区的国营工厂家属区度过的,父母当时是厂里的技术员。开放式的家属区外面就是当地的农居村落。那些农民原来住在更偏僻的山寨里(真山寨,我去过),工厂建成后,他们自发迁出来,紧靠着家属区,可以用上电和自来水(从公用水龙头接水挑回家),还有建厂同时配套的通往城区的马路。家属区距离当时的市中心有十几公里吧,进城的路上,还有两三家其他工厂和几处类似的农居聚落。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时我虽仍然懵懂,但已经记事,所以还能记起曾见过的农村的普遍性贫困。杂乱的农居几乎全是茅草顶,大多数墙是下面小半截儿土坯、上半截儿木板,差一点儿的就是土坯到顶了。有些窗上糊着纸而不是装着玻璃,门、窗和墙几乎看不到粉刷的迹象。房前屋后要么有垃圾堆,要么有污水沟,或者干脆垃圾堆在污水沟里。我穿着棉衣裤的季节里,还见过穿着破衣烂衫、光脚走路的农家孩子。当时的普通职工家庭其实条件也很艰苦,我们小伙伴当中会面有菜色,穿旧衣打补丁更是平常。尽管我是男孩儿,上小学了都还穿过用我母亲的旧衣改小的外套。我们那里冬天阴冷,零下也是有的。那时大家都没法讲究,小孩子不能经常洗澡,也不能常换外套,都脏兮兮的。但是,职工子弟至少还是能经常洗手洗脸的,而农家孩子的手和脸就没法看了。现在想来,可能冬天里能烧热水洗脸洗手,在那时对普通农户也是一种奢侈。

所幸的是,我所见到这种困苦并没有如死亡一般亘古不变。当工厂家属区里的生活在慢慢变好的同时,周围的茅草顶也在慢慢地变成了石棉瓦片,或者是当地特色的薄石头片儿。接下来土坯和木板墙换成了红色或灰色的砖墙、石墙。各家门前的泥地覆盖上了大小不一的水泥坪,甚至间或还能看到停放着嘉陵摩托车和手扶拖拉机。九十年代中,我大学毕业后曾经故地重游,去拜访探问我父亲当年进厂实习时的“师父”,同时也是他的老牌友之一。当时,工厂因为状况不佳而开始衰落,家属区的居民楼看上去已经有点儿破旧凄凉。相比之下,旁边的农家村落倒是旧貌换新颜,有点欣欣向荣的意思。农居数量明显多了,大部分都是最近新建的,不少就是建在原来的旧屋旁边,正好见证了屋主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是钢混结构,红砖墙,两层或三层,最抢眼的那种外墙上还贴着马赛克瓷片。

国营工厂与紧邻的农村之间自然会有交流、也有矛盾。记得厂里有少数几个职工是附近农家子弟,也听说过有男职工娶了农家女的。附近农民偶尔到家属区小卖部买日用品,也会在路边摆个早市卖自家的蔬菜、鸡蛋啥的,搭乘厂里的班车往返市区也是有的。再就是跑进家属区偷放自来水灌溉稻田,偷接电线,溜进厂区捡捡边角料。占着水泥马路和子弟小学操场晒粮食,就更司空见惯了。我的记忆里,邻里街坊的大人闲谈中,同情过这些农民邻居们如何穷,嘲笑过他们的愚昧,抱怨过他们有时又如何像“土匪”一样不讲理,甚至还羡慕过他们有的如何发达成了万元户,但还真没说过他们曾被如何压榨。或许西南山区历来贫穷,加上少数民族的彪悍,让当地的基层不敢肆无忌惮?

我大学时,不幸成了学费自理的第一批,记得好像每学期是三百还是六百,书费另算。同学里有来自农村的,当然那时能供得起大学生学费自理,家境想来不会太差。我记得有四川、浙江、陕西和山东来的这几个同学是家在农村。不够这个四川同学,好像父亲是乡村教师,可能算城镇户口。这几个同学,如果他们自己或者亲朋邻里,遭受了盘剥,以致有人自杀,作为同班甚至同寝,我们肯定会知道的。所幸的是,大学四年,以及以后的联系中,我都没有从他们那里听说这样的悲剧。

毕业后在广东待了三年,见识到了住着市区小洋楼儿、开着进口轿车、骑着进口摩托,整天吃喝玩乐的农民,他们大概是最早靠拆迁发达的那一批。对这些人来说,基层干部带给他们的体验大概是截然不同的吧。在工作里,周围的工友、同事,除了我这样的大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打工仔、打工妹。有明显岁数不到的,据说这样的都拿着假身份证。那时劳动局啥的来检查尽是敷衍了事,厂里招工时就更是懒得管了,反正人事记录上全是成年了。平时大家闲下来聊八卦,还偶尔接触过几个生产线上的“小弟”、“小妹”,都没听说过谁家里发生了因盘剥而自杀这样的惨剧。在我离开广东那一年,香港回归,那之后的生活里就完全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农村人了。

这就是我“接触”过的农村,固然没有官方宣传里农村形象那么和谐喜庆,好像也没那么惨。世界在每个人的印象里,果然是主观的和片面的。

对中共各个历史时期的评价,我仍然基本认同官方口径。没别的原因,我对中共还有信心,中共在我这里还是保住了一些信誉。大面儿上讲,“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说到做到了。中国的整体国力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今天确实是比昨天好。看起来,明天还会比今天更好。对这样的执政党,我觉得还是可以相信的,包括相信她对自己过往的评价。我不是党员,不在体制内,但我拥护中共的领导地位。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我无条件认同中共和新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切。我在看待历史和现实问题时,努力践行所学到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好就是好,错就是错,功不抵过,瑕不掩瑜。

从邓小平开始,中共的基本国策可以说是一以贯之,没有什么本质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我认为这个政策是适合国情的的,到目前为止也是成功的。中共官方仍然称邓小平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认为名至实归。

据说邓小平曾讲过,如果人民给他的评价是六功四过,他就很满足了。我不知道他是否真这么说过,更不知道他是否真这么想的,但,这是我目前给他的评价。我觉得邓小平真正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新中国从以革命为主,转为以建设为主。江、胡、习可以说都是得了他的香火,一脉相承。邓小平时代,其实才刚开始。

要说邓小平时代的错误,最为大家所诟病的有组织涣散、思想混乱、贪官污吏横行等等。按照官八股的说法,我觉得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疏忽了制度建设”。更严重的是,在这个问题上虽然已有过像六四事件这样强烈的警示,竟然还能让腐败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愈演愈烈。这个责任,我觉得邓小平和他的追随者推不掉。所幸的是,习近平掌权后,通过反腐和整顿吏治来抓制度建设,可以说是亡羊补牢犹未晚。李鹏在六四事件后曾说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希望中共能切实践行这个诺言。未来可期,且行且看。

至于有人指控邓小平背叛了共产党,背叛了革命,搞改革开放是为了夺民以肥私,甚至是为了投降,出卖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云云,说实话,我不信。我一介凡人,不认识皇城根儿下的侃爷,与红墙大院没有交集,外媒又是如此不靠谱,现在我只能看官方的宣传。明天醒来,中共对于邓小平的评价会改变吗?我认为不会。

再说,看待历史人物,论迹不论心。邓小平和他的信徒们带领新中国走到今天,经济上能坐二望一,军事上有了拒强敌于第一岛链外的底气,政治上开始隐隐成为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新希望。取得这样的成就,即使他当初搞改革开放真是为了啥私心,他的所做所为仍然是可赞的。一个人如果在肥己的同时利天下,虽然算不上圣人,起码也是贤者。

通宝推:feebe,弄花香满衣,fuxd2002,假日归客,淡淡忧伤,胡一刀,醉寺,野芹,普鲁托,
家园 你过的生活是稻公死了之后的生活

你却冠名邓小平时代,张冠李戴是也。

小平正式登上执政地位,是79年底,退出是1994年,后面老年痴呆,管不了了,就连儿子被抓都管不了。

讨论邓小平时代,需要限制在1980~1994,这样比较精确。

家园 老实说

邓之后的江,胡,习,虽然都没有公开批判邓,打倒邓路线,但是都不是邓的信徒,都对邓路线做了自己的修正。

今天的成果,都放在邓头上,他还真担不起。他真正掌权的时代,差点翻船是真的。

通宝推:不如安静,
家园 最多就是某些政策的微调

邓的路线就是搞市场经济,江,胡,习都是延续这个路线,没有回到计划经济,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即便后面调整国企,央企,也都是在市场经济的制度之下来调整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国家财富必须有累积的过程,前面的领导人,也为后面的领导人积累一些本钱,像支付转移这些,否则后面的领导人,想做些调整也会难为无米之炊

通宝推:钛坪樽逾,
家园 城市分一二三四五,农村也分七八九十

越靠近城市,靠近的城市越大,越发展的好。

我个人的认识,和同时代的很多人,我们是不同一个世界的。看观察网的评论,也是同样感觉到,我国是一个多重世界的复合体,有人每条毛都被人呵护得舒舒服服,有些人手手脚脚都没地方放。

家园 稻公的哪个儿子被抓过?
家园 同意

新中国走到今天70年,50年主要走的是邓小平的路线。邓小平塑造了如今的中国社会。与结果相比,他的私心或公心都不重要。

中国古话:时势造英雄。邓小平主政的时势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与生产力的矛盾。因此,为了"端起饭碗吃肉",哪怕"放下筷子骂娘"也行。

中国实际上还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只希望这课快点结束。

家园 现在中国人生活准确应该感谢江而不是邓

邓时期特别是后期连有些高官都分分准备跳船跑路。如果按邓的路线走越南现状是中国最好的结局,就是党政军三足鼎立。最坏的就是军阀割据中国“七块论”变成事实。江制止军队经商杜绝了军阀产生的土壤

通宝推:ziyun2015,
家园 小儿子
家园 万事开头难。1978年起步开始搞经济建设的时候

人民的思想转变很难的。

1979年吧好像是,万里在安徽搞包产到户的时候,安徽边上一个省的某个大队,就天天在田边上放广播说:我们不要走资本主义道路! 我们要听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我们不搞包产到户!。。呵呵

拿今天的眼光去看40年前的事情,当然是你们全对啦,键盘侠们。但,你们能推动历史不? 你们连西西河都改变不了。

我说过,假设铁手哪天把你彻底封杀,你连日常生活中一个最能指点江山、“改变世界”的地方,就没有了,呵呵

家园 你不可能是邓的信徒,因为他自己都不相信什么。
通宝推:落木千山,
家园 先不论这事的真假,反正谁都不知道。这就证明邓小平理论错了

?????

那毛主席的老婆和侄儿。以及理论上的衣钵传人--张春桥他们都被抓了,怎么不见你们承认毛主席错了?

还有啊,今年是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习主席在深圳出席了纪念大会。会后,习主席向莲花山上的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并三鞠躬! 这是假的吗?

你们想否认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历史上的崇高地位,那不是痴心妄想吗?

就凭你在网站上发几个烂帖子?

家园 给作者送花! 很朴实的帖子。
同意
家园 没有毛哪有邓,更何况现在年轻人认的是江

本坛算是轻的,政治爱好者聚集的论坛包括知乎这种地方几乎是绝对的反邓了,更别说网上只要有纪念,哪次不翻车。你现在说50年,我看会逐渐缩短到97年为止

家园 呵呵。恐怕江主席自己都不敢领受你这份“褒奖”吧?

要照你这么说,我们不得感谢蒋介石先生?

道理很简单啊。。

两弹一星的元勋们是国家的瑰宝不? 是人民的功臣不? 肯定是

可是,两弹一星的元勋们的大学教育(除极个别外),都是国民党的国民政府手里接受的啊!不是吗?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留学美国的博士、硕士,不是吗?

比如说,邓稼先同志,大学毕业于西南联大,博士是美国普渡大学的。难不成他是共产党培养的博士啊?

你这不是张冠李戴,是故意混淆。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的帽子会乱戴? 你把我们的党中央,看成什么了?

通宝推:钛坪樽逾,迷途笨狼,淡淡忧伤,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