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推测一下当年为啥选择了“分田单干” -- 钛坪樽逾

共:💬451 🌺3017 🌵6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家园 俺们那儿08年都是砖瓦房了

不过都是去广东打工挣钱回来盖的。

这副队长家大概是没子女出去打工么?

通宝推:醉寺,
家园 其实倒不是觉得自己能富

很多是贪一点小利益。农民经历事情少,所以眼光短。分地的时候会顺带把集体资产分了,大家就是觉得那些公家的骡马器具成了自家的,一时爽。但是没有看到后来的产业分工的凋敝。

没了集体化农业,就没了工业的市场:单干农户很难买得起农机,也缺乏创新和风险投资意识,阻碍良种化肥农药等等。这种所有制倒退引起的产业链摧毁对于工业化初期的中国是致命的。这就是为什么改开以后,北方从领先到落后的主要原因。当初苏联援建等原因,北方工业更发达;后来分地导致国内工业和市场双凋敝,靠三来一补纯卖劳力,南方沿海地狭人稠的地方沾了光。

家园 下乡初...先住在一农户家...

是这家要结婚的新房...

半年后...国家拨下来的钱到了...具体多少钱不知...建我们的新房...

地基的石头要花钱去买...墙是社员建的...屋梁是村里伐了几棵大杨树...

瓦是队里买的...三张单人床是队里去县里拉来的木料做的...队里买了一小案桌...

在其他知青那里...一直没见到新房...只有俺这建了...

半年期间...每人一月10元生活费...钱没见到...队长经常送些菜粮等等...这头一年口粮由此垫付...

家园 很重要的一点是多余劳动力解放出来了

中国大多数农村人多地少,生产队时期大家都在集体一起出工,其实人浮于事,收入全指望生产队那点工分。我们那里分田单干后,很多人在农闲的时候都从事副业了。我的几个伯父和姑父当时在在40和50岁之间,没结婚的堂和表兄姐在15到20左右。当时农忙时大家都下田干活,农闲时只有伯父和姑父下田,我的同辈们都从事副业,男的有泥瓦匠,石匠,渔民,裁缝,鞋匠,女的编咸草盒,织毛衣,绣花等等。我们那里80年代大部分人家造了楼房,所以这些活很多。那时候瓯江里的鱼虾还不少,主要是春天的凤尾鱼,夏天的条虾,秋冬的鳗鱼和鳗鱼苗等。我那两个江对岸的表哥开手扶拖拉机跑运输。我的伯母和姑母就主要在家里打理。我们那里基本上靠烧稻草煮饭,弄好一家人一天四顿和熬猪食相当不容易。农忙时的农民确实是一天四顿,当时劳动强度大,午饭和晚饭之间还要加餐。

通宝推:从来,
家园 强调南方“人勤奋”是不恰当的。我们老早就得出了结论:

正如上贴说的,主要原因是双季稻,三季作物。

家园 没错。把多余劳动力的投向改变了

原来,农闲时组织富余劳动力修水利,拓荒,改善地力等等。现在单干了,富余劳动力都投向了各自家庭的副业了。

客观上,确实有条件的农户得了好处。但是从集体来看,从长远来看,集体的积累和投入没有了,还是弊大于利。

当然,整体来看,五保户等特别困难的,毕竟是少数。短期内大多数农户还是得利的。

所以说,感觉分田的出发点,一是收买,一是甩包袱。对于不负责任当政者来说,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之一了。至于对长期利益损害,没人管了。

通宝推:阴霾信仰,老老狐狸,
家园 本来就是分配制度的结果,当然不可能啦。

一个私有制(包括国有——不是公有)资本时代,一个公有制时代,凭啥回去?

家园 原来可以算两季半的

国内真正一年三熟的可能就海南那个纬度的。我们那里平原承包前后勉强可以算两季半,两季水稻,冬天在田里种苜蓿,春天犁了埋在地里当肥料。后来由于粮食不值钱,化肥供应也充裕了,我就再也没见过苜蓿了。

家园 搞错了吧?邓子恢活到了改开吗?

被称为“左王”是邓力群

家园 这是08年的照片吗?都改开28年了,毫无任何

变化……

改开后的既得利益者们,在享受财富红利的时候,在满世界炫富的时候,能否不要那么心安理得,得意忘形?

能否想起来,眼前的繁华,代价是农村农民的巨大牺牲?能否想到大下岗的工人们巨大的牺牲?

那些代表着社会精英成功人士的人大代表们,政协委员们,改开这么多年了,有否为底层的老百姓,为工人农民农民工的权益出过一份提案,一份建议呢?

通宝推:醉寺,
家园 醉寺老兄说勤奋或精耕细作没问题

我举个现在慢慢失传了的例子。我们那里原来种晚稻还有移苗这么一道程序。我们春天的时候留下极小一块水田当秧田,另外在附近的田里种下早熟的早稻品种。初夏撒下晚稻种,等秧苗长到7厘米左右的时候,把早熟的早稻割了,把水田平整好,把秧苗移过去,这样晚稻秧苗分蘗得更好。等到大田的早稻也收割好之后,再把秧苗最终种下去。这就相当于插了两次秧。后来田里的收成不再是家庭的主要收入后,我们才没有继续移苗这一程序,直接把晚稻秧苗插大田里了。

家园 改开后30年,毫无任何变化,中国眼前取得的经济发展

,是建立在农村农民和一线下岗工人的血泪上的。

所有改开的既得利益者,所有资本家和精英阶层,在享受经济红利的时候,都不应该忘记农村农民和工人们的巨大牺牲!

不但不心存感激,尽责任反哺,到现在还要对农民工和工人阶级视若韭菜,利用资源优势,想尽办法剥削压迫,那么这样的上层社会,就是完全罪恶的,反动的,应该被消灭!

家园 所以

江朱末年,爆发了江西丰城农民造反,胡温时代,贵州瓮安,浙江画水,湖北巴东......爆发了一系列农民暴动。

虽然这些的导火索不同,但是背景都一样,改开以后对资本家的极度倾斜和对农村的敲骨吸髓,让农村这个本来共产党的基本盘已经走在反共的路上了。

之后习上台,就积极给农民修基建,到处扶贫......

通宝推:醉寺,
家园 因为单干,机械马力提高同时机械化率严重下降
家园 想想当年土改

土共土共,之所以革命成功,关键是土改。千百万分到土地的农民扛起枪跟着土共闹革命去了。

某种程度上,承包”分田“和土改类似,把几亿农民的命运和文革后政权绑一起,而且承包合同一签30年。对农民来讲这是个很大的刺激。

而且承包对农民有个很大的好处,只要征购粮交足了就可以自己经营,种点蔬菜到城里卖可以,养几只鸡卖鸡蛋也可以,生产队不会再管你干嘛了。

这个其实非常重要,日常就可以拿到现金收入,而且自己挣的自己花。而公社体制下这是不可能的,一般到年终才分红,还要算工分,平时的现金收入少的很,劳动力强的还要做贡献,要自己经营一些副业更是不可能。

当然,提高征购价、降低征购指标这些常规性操作,那几年也是做的。但对农民而言,肯定不如上面两个来的好。

绝大多数农民可没有西西河副国级那么高的觉悟去时时刻刻想着农村集体化,能拿到“我的地”能多挣钱它不香吗?

话说回来,革命也好改革也好,要能推行下去肯定得让多数人得到利益啊。

通宝推:呆头呆脑,醉寺,任爱杰,四十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