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读革命回忆录漫谈之七:几十年前的除夕夜他们在干什么吃什么 -- 孤星

共:💬2 🌺56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读革命回忆录漫谈之七:几十年前的除夕夜他们在干什么吃什么

响应号召,就地过年。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每个人都经历了很多。好在疫情基本过去了,经济在恢复,信心在增长,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了鲜明对比。懂王的神话彻底破灭,灯塔国的民主成了笑话。

吃着年夜饭,喝点小酒,展望一下牛年新气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拜登上台,米国对中国的打压遏制不会停止,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但从长远看,国际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不是中好,是大好,“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中华民族能有今天,付出了几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多少人的牺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们回顾几个几十年前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发生的故事。

故事一:

1929年2月9日是大年三十,也是决定离开井冈山、出击赣南的红四军生死存亡的大柏地战斗打响的前一天。

1929年初,为打破湘赣两省国民党部队近3万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约3600人向赣南出击,旨在围魏救赵。彭德怀率红五军和红四军少量部队留守井冈山。但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后,由于赣南地处山区,党组织相对薄弱,部队连向导都很难找到,作战接连失利。毛泽东的爱将何挺颖、朱德的妻子伍若兰都牺牲了。

后来,在一名向导带领下,红四军翻山路来到江西瑞金的大柏地,与国民党追兵拉开了半天路程。红四军到达大柏地时,正是大年三十,毛泽东决定部队就地休整一天,连遭失利的红四军将士肚子里窝火,纷纷提出与穷追不舍的国民党追兵干一场,以挽回不利局面。

红四军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研究部队行动。萧克上将记得朱德在会上说:“南昌起义失败后,只剩八、九个连,还能打,我们现在还有 22 个连队,要打,要煞煞敌人的威风。”会议确定伏击尾随而来的赣敌刘士毅独立15旅。会上,有的同志提出要打好伏击战,必须要让战士们吃好住好,何况当天是大年三十。

由于群众不了解红军,都跑光了,毛、朱研究后,决定部队可以拿老百姓的东西吃,但必须写下借条,待日后再还。于是,后勤部门赶紧筹措粮食,很久没有吃饱睡暖的战士们得以饱餐一顿,休整了一夜。

伏击战于第二天下午二时左右打响,首先接敌交火的是诱敌的红28团2营(营长萧克),随后国民党部队进入伏击圈。战斗至第三日中午胜利结束。红四军共毙伤敌300多人,俘敌800多人,缴枪800多支。刘士毅率残部狼狈撤回江西赣州。追敌李文彬第21旅闻讯也不敢再近距离追击。此战彻底扭转了红四军自下井冈山以来转战赣南一个多月的失败情绪,变被动为主动,重振了红四军雄风,因此被陈毅后来誉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大柏地战斗后,红四军于2月13日离开大柏地前往宁都,此后拉开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当年5月,红四军由宁都向福建进军,重返大柏地,并向当地群众兑现了3500多块银元作为赔偿,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红军与国民党部队的区别。

故事二:

未来的共和国国防部长耿飚,在贵州大方的马场镇度过了1935年的除夕夜。红一方面军正在长征途中艰苦跋涉,耿飚当时是1军团2师4团团长。那天晚上寒风料峭,飘起了清雪。按照红军的习惯,耿飚准备开个联欢会,尽量改善一下伙食。

耿飚的警卫员从很远的地方买了一只鸡,准备做年夜饭。耿飚亲自动手杀鸡,有的同志按他说的去附近买红枣、桂圆炖鸡用。过了一会,各个单位的锅里都飘出了香味,大家积极准备节目,要把气氛搞起来。

突然,师部的会议通知来了。耿飚把正要开膛的鸡交给警卫员,赶紧赶到师部。上级不时派人通知他们在师部等待,他和师长陈光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半夜。

当天晚上,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经过激烈讨论之后,确定由红4团执行强渡乌江任务。林彪亲自向耿飚下达任务。敌情严重,部队必须赶紧行动,抢在敌军3个师之前到达乌江。耿飚一边琢磨,一边带着焦躁回到团部。年夜饭吃不成了,饭桌变成了办公桌,等他把作战方案弄完,已是下半夜。

耿飚他们在准备开晚会的篝火旁开起了动员会。他给大家鼓劲,等打到遵义再补过一个新年。天将破晓,全团整装待发。还有一只鸡没吃!炖了一晚上,彻底炖烂了。年夜饭变成了大年初一的早饭。这顿饭,他们吃得非常高兴。

故事三:

1942年和1943年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最艰难的时期。这两年,华北地区连续发生旱灾、水灾、蝗灾,加上日军扫荡和国民党捣乱,春耕秋收受到破坏,根据地人口大批死亡逃亡。日军对平汉路以西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严密封锁,这里的八路军部队得不到任何外部支持,饥寒交迫,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1940年7月到1941年4月,条件较好的冀中军民支援路西粮食1900万斤。而1942年“五一”大扫荡之后,冀中根据地自命难保,不仅没法支援粮食,而且大批人员转移到路西,加重了路西的负担。有一个阶段,晋察冀军区有关部队规定,贪污五斤以上小米的司务长一律枪毙。

1942年春节,杨成武的晋察冀一分区截了日军100多袋面粉,足足几千斤。官兵每人一斤面粉、一斤肉菜各半的肉馅,自己动手,美美吃了一顿饺子。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最后一顿过年饺子。此后几年,市面上没面粉卖,部队也越打越弱(再加上部分主力团被抽调去保卫延安),没能力出去打仗缴获了。一分区的八路军直到1946年春节才重新集体吃上饺子。

1943年春节,杨成武去参加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回来,发现年夜饭是玉米糊糊。从冀中转移过来的十分区战士,有的因为没吃上饺子而抹眼泪(好日子过惯了,一分区部队长期每天两顿黑豆和麦麸,和马的待遇差不多),遂下令把所有库存的白面拿出来给十分区包饺子,结果能拿出来的只有一点掺杂麦麸的面粉。十分区的官兵看到白面一片欢呼,但很快就没声息了。他们之前吃的白面,是纯粹的面粉,不带麸。库存的面粉数量不够,后勤部门只能又掺了一些玉米粉。

杨成武很无奈,他已经尽了全力,客人们却连一顿像样的白面也吃不上。一分区的军民就是在这样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熬到了抗战胜利。

故事四:

1939年的春节,令东北抗联老战士(12岁就参加抗联队伍)、黑龙江省政协前副主席李敏终生难忘。在那个寒冷的除夕夜,她吃了一小块烤羊皮果腹之后,被批准入党,却得知了父亲牺牲的消息。

东北抗联一般都在山里活动。冬天零下三四十度,大雪封山,加上时不时受鬼子围攻,日子极其难熬。部队补给困难,粮食主要靠群众接济和打仗缴获,东藏一点,西藏一点,经常缺粮。缺粮的日子,能找到的几乎任何东西都拿来吃。部队有次遭到袭击,牺牲的牺牲,失散的失散,李敏独自一个人饿了几天,实在没东西吃,捡了一只死老鼠,烧烧就整个吃了。

严寒、饥饿、危险,考验着每一名抗联战士。临近春节,李敏所在的十几人组成的小分队,来到抗联六军一师被服厂被日军烧毁后的地窨子。房盖没有了,框架还在,地窨子里面灌满了大雪,泥墙上挂满了厚厚的白霜。大家清除了里面的积雪,砍来树枝搭上房盖,点起了篝火。终于有一个背风的窝了,大家已经好久没有进屋睡一宿好觉了。他们在地窨子里住了两天,吃光了仅有的一点马肉,司务长每天领人去砍桦树,劈成小块放到桶里,架到火上给大家熬桦树汤喝。是的,桦树汤,他们经常喝。

两天后的除夕夜,什么吃的也没有。一名战士扭头把自己屁股上的一块羊皮扯了下来。每人分了一小块,夹在劈开的树枝缝上,放在火堆上烤。糊味和膻味很大,羊毛烧得像苞米花一样卷曲在羊皮上,大家都饿急眼了,趁热赶忙吃。

一名指导员看到这个情景,又从背篼里掏出一双牛皮靰鞡鞋交给事务长。靰鞡鞋在雪地上蹭了蹭就被扔到装着雪的铁桶里。水开了,煮了很久,大家很着急,一会便用树枝去捅捅,但鞋一直是硬的。

大家等着吃鞋的时候,开会一致表决同意事务长入党和李敏由共青团员转为党员。正在李敏沉浸在入党的喜悦之中,指导员又告诉她,她的父亲,六军一师后勤处处长李石远,为了给部队筹集粮食,已经在1938年8月牺牲。李敏参加革命之前,母亲和妹妹已病饿而忘。她仅剩的哥哥也在1942年的一次任务中牺牲。

李敏这时被震惊了,缓不过神,大哭起来,大喜和大悲都来得这样突然。已经瞒了一段时间的消息,何必大过年的时候告诉她呢。

没等靰鞡鞋炖烂,同志们就挤在一起睡着了,等得太久了!事务长一边看着铁桶,一边带岗。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钟,他把李敏喊醒,轮到她上岗了。李敏醒来,首先想到了那双靰鞡鞋,去看了一眼,靰鞡鞋已经涨了起来,用树条一捅一个窟窿,可以吃了。事务长小声地问她,要不要割一块先吃。李敏要跟大家一起吃,就一个人迎着寒风去站岗了。

过了一会,鬼子攻上来了。事务长本已跟大家跑上了山头,又想起没拿炖靰鞡的铁桶,于是返回去拿,结果拎着铁桶快跑回来的时候后背中枪牺牲。

冒着生命危险去抢一口吃的,绝不是孤例。饿的滋味太难受了!此前部队有一次遭到日军袭击,煮的玉米渣粥还没吃上,李敏撤退时,也是奋不顾身地去拿铁桶。结果,最后桶倒了,粥也洒了,命也差点丢掉。

东北抗联最高峰时有约4万人,最后退入苏联境内编为东北抗联教导旅只剩下1300多人。剩下的,大部分都牺牲了。

故事五:

时任11军32师96团参谋长刘玉尊在回忆录《往事萦怀》中写到,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1979年1月26日,96团向战区开进,除夕之夜,团部住在一个大车店里,店主也回家过年了。带的菜已经吃光,路上买不到青菜和肉,管理股只给团首长准备了一大盘咸菜、一盆丝瓜炖粉条、一盆米饭。几个领导一看没啥吃的,很不爽,没人坐下来,后来政委带头坐下来吃饭。刘玉尊想起临走前老婆准备了一饭盒卤菜,猪肝、猪肚、猪肠、猪头肉,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还把他的酒贡献出来,团长、政委、副团长、参谋长4个领导(其余副职加强到各营了)算是过了一个愉快的除夕之夜。

部队条件差,群众家里更穷。时任41军123师政治部摄影干事的陈朝荣,在《战地记者见闻录》回忆到,1978年12月,123师政治部宣传科的几个人住在广西靖西县一个老伯家里。老伯家每天只吃两顿饭,粥、地瓜,加点菜。陈朝荣他们开饭,有时多乘两碗饭给老伯的两个小外孙。要过年了,靖西县尽管很穷,也为部队送来了一批鱼、肉和罐头等慰问品,加之上级又拨下来一批罐头,部队凑合过了一个年。除夕夜,师机关各科室把房东请来一起过年,菜不多,但有8元一瓶的简装茅台喝,房东以前哪里喝过茅台,喝得津津有味。师首长也和房东一起过年,喝酒聊天。

关于对越作战期间部队断粮的各种故事,可阅读本公众号(云在西湖)中《读革命回忆录漫谈之二:关于吃的故事(七)(八)(九)》。

通宝推:已而为知者,A9411004,迷途笨狼,三笑,沧溟之水,桥上,楚庄王,红军迷,
家园 看了都要流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