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茗谈187:拜登的百日酒 -- 本嘉明
或者是拦截器的意思,没有翻译的意思啊……
也有种说法很有意思,interceptor专指口译,translator指笔译。杨洁篪用的是interceptor而布林肯用的是translator
更像是说服人时候的话术。
前面杨委员关于国内的情况等发言应该是事先准备的,即便不事先准备也是顺手拈来的官方说辞。在各种外交场合,这样的说辞都差不多,主要是对事实的阐述和官方立场的说明,只是根据听众和对方不同而侧重不同。这样对翻译的要求其实不是很高,因为都有相对标准的翻译文本。
在发言顺序上,美方最后是沙利文对布林肯做了一些补充发言,这个发言是没有事先对过脚本的(他先讲了I am going to make the same points without consulting,这种方式是西方人即兴发言经常用的桥段,可以给自己的发言留点余地) 。沙利文的发言是三段论,主要讲的是:
首先,美国的一个秘诀(secret sauce)是有自信,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不断改善;另一个秘诀是美国人是解决问题的人,和盟友及伙伴一起最会解决问题。其次,他是非常无脑的用和欧洲等伙伴合作的火星项目能从火星取样作为例子来支持这两点。他想表明只有一个不断进取的(constantly reinventing themselves),能合作的(working closely with others),追求能普惠大众的进步,基于于
人类尊产(human dignity)和人权(human rights)等普世价值(that truly universal)的国家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我感觉这例子其实不是很有力度,他可能他们觉得火星取样和当年月球取样类似是划时代的成就。最后,他收尾说了他对会谈的期待,讲什么这次会谈应该不是什么上课和做长篇大论。
在这之后说中方是在最后几分钟发飙了,杨委员直接说我们把你们想的太好了,我们必须阐明我们的立场,你们没有资格从实力的地位来说话等金句。这部分杨委员不是一气呵成的说完再让翻译的,而是说两句停顿一下留给翻译说英文。这时候你可以明显感到张京是有些紧张和稍稍慌乱的,翻译过去的英文的力度和准确度和前面一次性大段翻译相比是不足的。我判断是这部分是没有事先准备,杨委员说的不是标准套话,这样也导致翻译过来的英文打脸打的不够狠。瑕不掩瑜。布林肯和沙利文前面和盟国会谈肯定没听过这么打脸的话。
尽管现场发言是即兴的,我同意即兴发言的精神肯定和预案一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美方打什么牌,我们怎么回事先都会探讨过。倒是美方没有什么新意,还是老一套,扯的还是老几样,中方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布林肯和沙利文只是中规中矩,言谈举止相当技术性。比川大统领魅力差多了,要是川大统领还在,遣词估计不会超过1500个常用词,造句不会用那么多修饰从句,但效果更吸引人,就像王八拳浑不吝。蓬皮奥也行,反正人设就是档次低,没啥心理负担。现在换拜登政府就不行了,想占领制度,价值和道义的制高点,刻舟求剑而起。
每年赚回来几千亿,到你这里怎么还不如满清了?
大家好,我是无情。
……
美帝那边讲话相当文明礼貌和低调,各种高大上的言语堆砌,翻译声音颤抖,一看就是很少出席这种场所,但翻译水平比起这种低级声音颤抖,还算不错
然后搞小动作故意超时,自己发言时候让记者在场,自己发言完毕就让记者离场
意思有两个
1,中国不反对,就吃哑巴亏(大概率)
2,中国反对,就显得霸道(小概率)
实际结果是2,所以美方目的也达到了。他让中国显得霸道,好以此去团结西方
我们讲话是出乎大多数人预料的,这么劲爆,翻译我反而觉得翻译的一般,打分的话70,特别是杨洁篪脱稿的那几句霸气的话,只是完成了翻译,哪种霸气完全没翻译出来,气势翻译弱了。对了,还有这么一句“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我们认为你们会遵守基本的外交礼节,所以我们刚才必须阐明我们的立场....”。这里同声传译把“你们”直接翻译成了United States,那就是直接打脸了,其实我认为这里杨洁篪的“你们”指代的是美帝那两个与会代表。当然你说翻译错没有,也没有,与会代表坐在这里就是代表的United States。但结合前面翻译的部分,终归我是认为这个同声传译的水平没到位。虽然这两天国内文章都是一阵爆吹,特别是晨枫这货,他本职是写军事文的,听得懂毛的同声传译,能听懂英文就算很不错了,写个标题《在安克雷奇,中国女翻译的表现必须点100个赞!》,急于恰饭的心情溢于言表
我们表明了立场,团结了国内民众,经此一役,国内的资本家和国外骑墙国准备暗地里搞事情也得掂量一下得罪中国政府的后果,挺有一尊一力降十会的风格,挺好
至于会谈是否达成什么协议,我不知道,不乱说
美国对阿拉斯加会谈的反应,陆续有来:
1)北京时间3月21日凌晨,新华社发表时评《对话是正解 共赢是正道》中说,“中美在刚结束的会谈致力于加强在气候变化领域对话合作,并将建立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工作组;同时,也将本着对等互惠的精神,就便利彼此外交领事机构和人员活动,以及媒体记者相关问题进行商谈等”。
但美国国务院于美国东部时间21日否认建立“中美气候工作小组”(but did not form working group)。换言之,假如没有秘密协议的话,这次会谈没有任何具体成果。
2)3月18日首次会谈,大场面。19日美保守派政客幸灾乐祸披露,19日早晨拜登(应该是与在阿拉斯加现场的布林肯通电话)对布林肯大发雷霆。老舅的借口是美方翻译居然是紫色染发,其实是借这个由头,敲打布林肯,对下一步谈判高瞻远瞩,加以领引。
3)Fox电视台20日采访碰皮儿,碰皮儿对布林肯在大场面中的临场反应,提出严厉批评。我个人也认为,假如当时对面是碰皮儿的话,就不是火花四溅,而是煤气罐爆炸了。
说说我的看法。
一,布林肯那套“岳不群打法”,失败了。他在日韩,被捧得像亲爸爸一样,就飘了,以为对中国也不妨同样视之。从布林肯就任前国会作证称台湾为Country,到屈辱性地安排中方在安克雷奇等待会谈,还不管饭,这前前后后的小鞋,我就不赘述了。杨洁篪的资历,连布林肯的姑姑赵姨,都是肃然起敬的,容你这么趾高气扬?
这16分钟的演讲内容,肯定是事先由中央定调子,杨-王具体操刀写就,而且初稿传回北京过目过的。但我怀疑杨主任在临场又加了点料。他当时那种气势,帅呆,布林肯被镇住了。
随后布林肯和苏利文的反击,相对软弱、仓促、不知所措,就是被碰皮儿在Fox痛批的这部分。
随后就是杨主任再次发飙,这是精华名场面。这次发飙,我个人看法,有一半可能,事先没有对过稿子,是即兴发挥。杨这样做,多少有点赌,国内那边基本没问题,能过;关键是美方,受得了受不了“冰桶浇头”的刺激。
从我在本楼的主帖里分析的各要素看,我认为美方会承受下来,中美关系(包括美国民间对华舆论)不会大破局。
因为中方的怒火,总体说,还是对着此前4年的行政当局,可以说唐纳怆政府把水烧到99°,布林肯最后又升高了1°,中国外交战线这才对着美国“不蒸馒头蒸口气”,话说外交部这次也真是性格大变,全世界谁想得到?
第一场会议,余下时间的闭门谈,大家气哼哼,料想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第二第三场,原本计划每场3小时,据说实际是每场谈了4小时,把耽误的美好青春补回来。
即便这次没有具体成果,看得出来双方还是想认真办事的。
脱稿这段,我方译员没有翻译出足够的气势。
其实这几句话最好怎么翻译,我们在这里可以做做功课,切磋一下的。我反复思忖,觉得很难。
但对于实际效果,其实没有损害。第一,最主要观众是中国国内,直接是母语。第二,次主要观众是亚非拉,需要他们自己的翻译再从汉语原声,翻成法语、阿拉伯语、乌尔都语等等,上呈各位大人。希望第三世界的各路在北外留学过的大神,能把我方小姐姐未竟的事业,爆炒完成!估计这几路顽主儿,不添点油加碟姜文醋,他们自己心里都过不去这个坎儿。
有的人一个新闻视频反复肝数遍还写连载长文,真的是KPI压力大吗?
现在懂英文的人太多,又是视频录像,又是互联网随时播放。弄得谁都可以上去评价一番。
这种政治翻译,让一个女孩子,不仅要翻译得准确,还得把政坛老狐狸的气势给恰当的表达出来,要求高到可怕。
相比技术翻译,连语法都不用考虑,直接技术单词+指标,相比之下,简单多了。
我不是说女翻译翻译的没有问题,设身处地,我觉得挺不容易的。同情一下这个女翻译。
布林肯曾放话:“我们要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去接近中国(We need to be approaching China from a position of strength)。
我觉得他的意思是我们要在我们优势领域和中国接触。相反就是不要在我们弱势的领域和中国掰扯。
这句话的直白意思就是,和中国打交道,我们要多谈民主自由人权这类话题,这是我们气壮的部分。而不要太多去掰扯经济军事这类话题。川普搞了4年,又伤又危险。
基于这个指导原则,所以他一上来就谈新疆香港台湾。布林肯也不是闲到没事干,准备一次会,只谈这些没用的,早是中国碗中的菜。他是文明人,不像川普那种粗人,希望保持吃相,不愿意直接谈钱讲数。所以希望是一番这类高大上的谈话,吓得中国冷汗直冒,只好私下主动哀求高抬贵手,自己报个高于给川普的保护费,然后他大胜回朝,一战奠定江湖地位。
但老杨一听就火了。为啥子?因为冰天雪地的跑阿拉斯加来,他是怀着希望解决点贸易战问题。一听布林肯这套,就发觉自己千里迢迢,跑来纯陪人家玩表演秀,浪费时间啊。总之不指望谈啥结果,老杨也就放开了,开启了表演模式。
到中国这个同为东亚国面前,心态有点漂,不大谨慎了。
看来美国官员以后要注意访问顺序,不然会被人带节奏。
“以我之长,破敌之短”。
这次事件,我还有一个版本,就是这是杨主任愤而押上自己的顶戴前程,临机自主出击,没有经过政治局批准。不待援军,以弱击强,大破骄纵散漫的王师。
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当时老杨越说越愤怒,不得不互握双手以免颤抖。他拼了自己40年的功名不要了,也要单挑你这个小动作不断的下作瘪三。
上海人里面是有这号人的,我们称之为“老阮”(这里我替换一个不雅字)。这是上海式的血性。就比如那次著名海战。
如果真是这种比较小概率的可能性的话,那我也很欣赏王毅,不论事先两人有没有交底,王毅没有退缩,同进退,跟着放狠话,也是敢于戴着钢盔平叛的主儿。即便老杨退休,中国外交,后继还是有主心骨的。
我见过不少美国白人里类似布林肯的主儿,不是傻,就是一直活在自己的精英层次里,看不见小圈子外的真实世界,而且华人(包括其他黄种人)在他们手下,太好欺负了,他们欺负惯了。大陆华人算是最没有奴性的了,但不善交际只会闷头做事,女孩还都很羞涩,对英语没信心,对方一句:“我不明白你说什么”就退缩了。
这次事件要发酵很久,看后续吧。反正老杨的历史地位,至少是直逼周先总理了,弄不好还能略超一个马头。
您又是女拳吗?脑回路有点断线吧,这跟女拳没关系了,回家吧。
这里举个例子。
老舅在竞选中说过一句话:“中国人没本事吃掉咱美国人的午餐。”
结果这次大场面,许多外国仁纷纷在视频下留言:“中国人就在布林肯眼门前,把他的午餐吃掉了。”
具体到“不吃那一套”,我能做到的,就是“ I am not FXXX buying it."
如果在如此宝象庄严之场合,出现御用级别的4字母,那古往今来5000年,直接封神啊。想想就流口水。
“不吃你这一套”那几句,确实太难翻译,况且临场的压力那么大。
但这次事件,也说明一个事,就是高级翻译,可能是男性更好。当然,男性没有女生那么细腻扎实肯用功,词汇量等等会有瑕疵,但男生在留学时可以多走出校门,接触市井俚语。自唐纳怆以来,其实高端场合用口语化英语的机会越来越多,不储备这些粗俗语汇的知识点,是不行的。
我想起姜文教好莱坞各路痞子的那个 “New BEE”,就得要那号大神,当然是反向的,中国的翻译必须知道英语里的各种黑词,比如Rainy。因为有些词和短语,虽然糙,但并不下流,用来解释这种“不吃那一套”,可能更爽更有力。而且这种视频,是要深入宣讲到各个街道/窝点的,粗点比较容易流行开。
我就当你刚上班,手滑吧。该去治治帕金森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