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GA系统的反腐打黑,终于有点求死不能的味道了 -- 方平
思路来源可以讨论,但是他的固化的说法总是可以参考一下的。
林是支持毛主席多过路线,不愿意旁人碰军队,无论对方还是友方。
我估计你舅舅就是支持林,支持了毛主席,也就够了吧?
你可以说说。也让大家了解中间的不足吧。
我个人感觉林确实太惯着林立果了,导致被冲击了把柄吧。
明心见性、顿悟成佛,自修自悟自证。
-------
难破“我执”
所以我舅公(我说错了不是舅舅)表现出对王洪文的某些倾向让我很诧异。虽然现在通过对913的学习,我本身对林彪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本可以再问问舅公,但可惜舅公已经去世了。
丁盛也就是《亮剑》里丁伟的原型之一啊,另一个是大名鼎鼎的钟伟,毛主席的好战士。
钟伟和丁盛都是支持造反派也就是四人的,哈哈。四大金刚只忠诚于毛主席和林彪。
所以,林系老军头不喜欢四人涉入军队,就是当年的所谓搞乱军队的问题。在这里,林和周是一致的,唉。
所以林彪群体贬低四人尤其是王洪文很正常啊,其实还有老革命对待新革命的心理,他们瞧不起王洪文,其实王洪文不怕死。
在913问题上,林彪只是没教育好儿子,当然,溺爱林立果,这个群体大家都有份。
虽然林立果不是那么草包,但是571的原始文字大概是真的,只是扯到叛变太过于牵强了。从这点来说,林立果水平严重有问题,我不否认他有出彩的地方。
不知道你舅爷是不是捧林立果的那派。
可以肯定,林系没有傻子,知道自己和四人是一家,但是就是瞧不起张春桥他们,十分可惜,唉。
以无数种“可能”,择其一做指控,要求被指控者自证清白,这世界就乱套了。
文革期间,造反派抓扣、监禁的人,受伤甚至致死也有不少,能把这个直接就说是上面某个人(比如四人中某一个)干的?
远新当年的的景况,没几个人敢去照应,小喽啰揣摩上意狗仗人势欺负人,这在啥时候都是常态。非要说这是某人指使,在没有证据之前,这和把张志新屎盆子扣圆心头上有区别吗?
所谓“极左极右是一家”,更多是思维方式一致,所以,时移势易,就左右横跳的就层出不穷。
小时候我拿那时候流行的各种揭秘去问他是拒绝回答的。
您说的丁盛钟伟对四人帮的态度我以前不知道,谢谢了。
恐怕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
还有毛新宇被胖,李敏李讷被压制。
有证据公安也不敢查。
医生的名字是正经列入教员治丧委员会名单的,这身份,比啥沈星靠谱多了吧?
江26年生人,89年63岁,93年67岁,这时点,他敢恣意放肆吗?97年71岁,02年76岁(康师傅是这一年末入局的,之前在四川,也就是说,这时点以后的的康师傅才有机会在所谓“沈星”们面前和洪爷谈笑风生)。
高层领导与异性文体工作者很容易传出流言,建国初,501就和越剧名家传过,后面朱、小木匠也和京剧演员传过,这些流言,不排除有真的,但也有相当多是假的,在没有确实证据之前,留几分口德,于人于己都不是坏事。
如果假定沈星自述是真实的,她提到,有一次曾庆红、周永康和她们几个央视的花旦私下吃饭,席间曾庆红谈到宋祖英的歌能治头疼的事,说不仅长者喜欢,他自己也很喜欢;周永康就打趣说,那何不将宋收归旗下,曾庆红哈哈大笑说“可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如你所说,“如果假定沈星自述是真实的”,这有能说明啥呢?啥都说明不了。实话实说,这对传言的证实or证伪,逻辑上毫无用处。
男人私底下吹牛说段子,有啥奇怪的?何况,单单是“长者喜欢宋的歌”,红说“可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不是很正常吗?
但你若把小将们的胡作非为按到家长头上,说这是“家长安排、指使”的,那就不能苟同了。
事后动用权力为小将们遮掩,与事先指使小将们,这点区别,相信你是完全能明白的。
我说了,极左极右是一家,怀仁堂之后扣在四个人头上的帽子,和现在某些同学扣在对立面头上的帽子,推导过程不是如出一辙吗?
既然要为四个人辩污,却又用同样的思维模式为对立面扣帽子,这不是精神分裂吗?
1932年中统在一年里抓了四千五百多共党,其中干部1465人,中委级别的就有87人。如果以自首书为叛变依据那么叛变率超过90%。
这是中统,军统还没开始表演呢。
知道这个数量级代表什么意思吗?您要坚持不能被捕不能自首保持纯洁性,那么最好把全部白区混过的共产党全部毙了。
没抓过的也不能留,因为还有秘密被捕,这才是在戴老板哪里挂上号的大鱼。这批人是不留可查档案的。
建议从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毙起,按你标准绝对不冤枉,江那时候算个毛啊,就算真被抓真写个自白书签名签成姜都未必能甄别清楚。
刘少奇落张学良手里那次就是没搞清楚刘少奇的身份,张学良谈论时讲:我知道这个人投了但不知道这就是刘少奇。
你真要在意叛徒内奸建议先搞定刘少奇王光美,这可是周恩来办的案子,不比你怀疑江来的有底气?
1998年1月13日,全国纺织压锭第一锤在申新九厂敲响,一排排纺锭被砸成碎块,投入熔炉,如“凤凰涅槃”般壮烈。这一锤是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上海母亲工业—— 纺织业在20世纪末进行改革、调整、扭亏的切入点。而砸下这第一锤的,正是老厂长陈春馥,他说,“敲锭,我怎么敲得下去啊,这敲在自己心上,敲在职工的饭碗上啊!”
不讨论对错、后果,只是说时间关系。
就您说的申新九厂,到1994年裁员累计近2000人
纺织“阵痛”:一个车间1000多人一起下岗! 机器停了、车间拆了,还有职工每天去“上班”...
导读:
很长的一段时间,这里曾经创造过纺织企业无数的辉煌,九厂最兴旺时,厂里有7500名员工、8000名退休工人,10万多个纱锭、800多台织布机,还有线锭、气流房等各类纺织专业设施。从1955年公私合营一直到1992年,申新九厂累计上缴给国家的税收相当于每年可以再造一个申新厂。
苏州河畔的纺织行业,曾经辉煌了一个多世纪,潺潺的水声与织布机的轰鸣声交织成一首工业复兴的史诗乐章。如今虽已曲终,但承载着百多年历史记忆的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上海机器织布局,则成了一座“上海纺织博物馆”继续诉说着那一代人的纺织记忆。
你可知道,这家纺织厂曾经兴盛到什么程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每年上缴给国家的税收相当于都可以再造一个新厂;而它又衰败到如何地步?一个车间大约一千多人,一下子全部下岗,机器停了、车间拆了,还有职工每天“上班”去,坐在空荡荡的厂房里等着。
后来,一批情结不改的老纺织人,各处收集了关于纺织的物件、文字、影像等,用两万余件展品撑起了这座纺织博物馆。
行走苏州河畔至普陀段,当你询问昌化路附近的老居民,申新九厂在哪里?居民们总会习惯性地回答:“看,就在苏州河边上。”曾经像申新九厂这般规模的厂房,24小时不关门,工人们进进出出,车间内机声隆隆,食堂、浴室、托儿所、幼儿园都是整天亮着灯。许多人一辈子都与工厂紧紧相伴,它成为了一代人孩童时的游乐园、壮年时的奋斗场、老年时的安居所。
申新九厂中国第一家机械棉纺织厂,前身为李鸿章于1878主持筹建的上海机器织布局。1931年被我国的纺织巨头荣氏家族收购,更名为“申新纺织九厂”,同时也成为中国民族资本棉纺织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建国之后,申新九厂成为了第一批公私合营企业,改名为“国棉二十二厂”。
很长的一段时间,这里曾经创造过纺织企业无数的辉煌,九厂最兴旺时,厂里有7500名员工、8000名退休工人,10万多个纱锭、800多台织布机,还有线锭、气流房等各类纺织专业设施。从1955年公私合营一直到1992年,申新九厂累计上缴给国家的税收相当于每年可以再造一个申新厂。
在纺织业作为上海支柱性产业的年代里,申新九厂可谓是中国纺织企业鼎盛的一个缩影。
建国之后,中国工业百废待兴,当时申新九厂的董事长荣毅仁受邀去北京参加了毛泽东主持的宴席,毛泽东还亲切地给了他“少壮派”的雅号,这给荣毅仁乃至申新极大的鼓舞。申新九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为第一批公私合营企业。
1956年1月10日,对于申新九厂可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那天下午,毛泽东在陈毅市长的陪同下,来到公私合营的申新九厂进行视察。毛泽东不去办公室听汇报,而是直接进车间,他要看看申新九厂的生产情况。毛泽东来到车间,工人们个个激动万分,鼓掌欢呼。毛泽东向工友们挥手致意,询问生产情况,问得很细。连续看了七个车间,走了一个多小时。天色将暮,毛泽东才离去。
阵痛的记忆,一个车间1000多人一起下岗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各地纺织企业的兴起,原料不足,机器设备老化等原因,上海纺织业的结构变化,加上苏州河综合整治,申新九厂于1991年开始逐步调整,1994年裁员累计近2000人。
1996年9月,当申新九厂开完最后一个隆隆作响的机器,夜班结束的职工们在弄堂里席地而坐。车间主任为同事们开完最后一个会,工人们把更衣箱的衣服、茶碗等生活用品整理好,许多人是倒退着一步步走出厂门的。一个车间大约一千多人,一下子全部下岗。当时整个社会下岗的现象没有之后这么常见,职工们不理解。即使是机器停下来,但还有职工每天“上班”去,坐在机器旁边;机器拆走了,就坐在空荡荡的厂房里,一直等到厂房拆除。有些职工给家里人说自己每天上班,实际上,他却整日地坐在苏州河边。
申新的纺织人默默地承受着改革带来的巨大阵痛,许多人没有过多地抱怨,他们有的去了就业指导中心,有的留厂接受了长期培训,重新走向新的岗位。
之后,随着苏州河边纺织厂慢慢消失,纺织产业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老厂房变成了一座座创意园区和一幢幢新式住宅楼。上海的纺织文化也在逐步淡化,而在申新九厂的原址,建造了一座上海纺织博物馆。
阵痛的记忆,一个车间1000多人一起下岗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各地纺织企业的兴起,原料不足,机器设备老化等原因,上海纺织业的结构变化,加上苏州河综合整治,申新九厂于1991年开始逐步调整,1994年裁员累计近2000人。
纺织“阵痛”:一个车间1000多人一起下岗! 机器停了、车间拆了,还有职工每天去“上班”...
导读:
很长的一段时间,这里曾经创造过纺织企业无数的辉煌,九厂最兴旺时,厂里有7500名员工、8000名退休工人,10万多个纱锭、800多台织布机,还有线锭、气流房等各类纺织专业设施。从1955年公私合营一直到1992年,申新九厂累计上缴给国家的税收相当于每年可以再造一个申新厂。
苏州河畔的纺织行业,曾经辉煌了一个多世纪,潺潺的水声与织布机的轰鸣声交织成一首工业复兴的史诗乐章。如今虽已曲终,但承载着百多年历史记忆的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上海机器织布局,则成了一座“上海纺织博物馆”继续诉说着那一代人的纺织记忆。
你可知道,这家纺织厂曾经兴盛到什么程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每年上缴给国家的税收相当于都可以再造一个新厂;而它又衰败到如何地步?一个车间大约一千多人,一下子全部下岗,机器停了、车间拆了,还有职工每天“上班”去,坐在空荡荡的厂房里等着。
后来,一批情结不改的老纺织人,各处收集了关于纺织的物件、文字、影像等,用两万余件展品撑起了这座纺织博物馆。
行走苏州河畔至普陀段,当你询问昌化路附近的老居民,申新九厂在哪里?居民们总会习惯性地回答:“看,就在苏州河边上。”曾经像申新九厂这般规模的厂房,24小时不关门,工人们进进出出,车间内机声隆隆,食堂、浴室、托儿所、幼儿园都是整天亮着灯。许多人一辈子都与工厂紧紧相伴,它成为了一代人孩童时的游乐园、壮年时的奋斗场、老年时的安居所。
申新九厂中国第一家机械棉纺织厂,前身为李鸿章于1878主持筹建的上海机器织布局。1931年被我国的纺织巨头荣氏家族收购,更名为“申新纺织九厂”,同时也成为中国民族资本棉纺织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建国之后,申新九厂成为了第一批公私合营企业,改名为“国棉二十二厂”。
很长的一段时间,这里曾经创造过纺织企业无数的辉煌,九厂最兴旺时,厂里有7500名员工、8000名退休工人,10万多个纱锭、800多台织布机,还有线锭、气流房等各类纺织专业设施。从1955年公私合营一直到1992年,申新九厂累计上缴给国家的税收相当于每年可以再造一个申新厂。
在纺织业作为上海支柱性产业的年代里,申新九厂可谓是中国纺织企业鼎盛的一个缩影。
建国之后,中国工业百废待兴,当时申新九厂的董事长荣毅仁受邀去北京参加了毛泽东主持的宴席,毛泽东还亲切地给了他“少壮派”的雅号,这给荣毅仁乃至申新极大的鼓舞。申新九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为第一批公私合营企业。
1956年1月10日,对于申新九厂可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那天下午,毛泽东在陈毅市长的陪同下,来到公私合营的申新九厂进行视察。毛泽东不去办公室听汇报,而是直接进车间,他要看看申新九厂的生产情况。毛泽东来到车间,工人们个个激动万分,鼓掌欢呼。毛泽东向工友们挥手致意,询问生产情况,问得很细。连续看了七个车间,走了一个多小时。天色将暮,毛泽东才离去。
阵痛的记忆,一个车间1000多人一起下岗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各地纺织企业的兴起,原料不足,机器设备老化等原因,上海纺织业的结构变化,加上苏州河综合整治,申新九厂于1991年开始逐步调整,1994年裁员累计近2000人。
1996年9月,当申新九厂开完最后一个隆隆作响的机器,夜班结束的职工们在弄堂里席地而坐。车间主任为同事们开完最后一个会,工人们把更衣箱的衣服、茶碗等生活用品整理好,许多人是倒退着一步步走出厂门的。一个车间大约一千多人,一下子全部下岗。当时整个社会下岗的现象没有之后这么常见,职工们不理解。即使是机器停下来,但还有职工每天“上班”去,坐在机器旁边;机器拆走了,就坐在空荡荡的厂房里,一直等到厂房拆除。有些职工给家里人说自己每天上班,实际上,他却整日地坐在苏州河边。
申新的纺织人默默地承受着改革带来的巨大阵痛,许多人没有过多地抱怨,他们有的去了就业指导中心,有的留厂接受了长期培训,重新走向新的岗位。
之后,随着苏州河边纺织厂慢慢消失,纺织产业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老厂房变成了一座座创意园区和一幢幢新式住宅楼。上海的纺织文化也在逐步淡化,而在申新九厂的原址,建造了一座上海纺织博物馆。
93年搞完94年中国需求大爆发,98这波搞完WTO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