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成都事件聊聊作为家长跟孩子、学校沟通的体会 -- 崂山一道士
现在成都的事件基本可以定性为孩子的自杀事件。但孩子的家长似乎对孩子的自杀倾向不了解,没有及时化解,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现在国内的孩子压力大,家长的功利心又比较重,往往从学业成绩上去评估孩子,孩子其它的问题沟通得少。我自己认为作为家长对女儿的培养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成功的。所以也来谈一谈我的一些体会。
我家孩子5岁回国上幼儿园大班,小学上完四年级回到美国读书。这期间的教育任务主要是落在我身上的。孩子刚回国的时候,汉字不认识,数学也不会做,直到上小学一年级以后才真正开始学习。孩子起步阶段比国内的孩子要晚不少,但我一直没有给孩子在学习上什么压力。我真正做的是陪伴。长期陪伴事情主要有两个:一是弹钢琴,一是学英语。英语是我亲自教,用Jack&Anny的故事书和CD;钢琴的基本原理和五线谱我也是跟着学,所以她什么地方弹错了我都可以及时纠正(而不像很多父母孩子弹的时候自己玩手机)。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挺重要的。我在她小学阶段对她的成绩没有提什么要求,由于她起点低,直到三年级开始才在班上崭露头角。引用她的好朋友的话就是“XX的成绩到三年级好像一下就起来了”。我心里其实想的是,那么多孩子其实幼儿园就基本学完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让我家孩子怎么赶得上?但不要紧,人生其实是马拉松,起跑线并没有那么重要。
但即使在这个阶段,我也有自己的方法去促进孩子学习。在一年级下学期的那个春天,我陪着孩子到院子里玩,陪她看花、看草,鼓励她写了第一篇作文“爸爸陪我找春天”。很短,也就100来字吧,这个作文我至今保存着。我是搞化学的,有时也会给她讲讲水是什么组成的,就是从问她“把一滴水一直分下去会得到什么”开始的,慢慢的她就对化学有点概念了。直到现在,当我都可以跟她讨论轨道杂化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的时候,我们偶尔还会聊到过去,笑着说她的化学教育是从“氢有一只手,氧有两只手”开始的。我想我不是那种简单地把教育推给学校的人,我自己其实是有很深的介入的。
说起介入,有一个事情值得一提。女儿三年级还是四年级的时候,我去托管班接她,看见她写了一个“骆驼与小马比谁美”的课文的后续。她其实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写的,说当骆驼知道了自己的驼峰有那么多用途的时候,觉得自己更美(大意如此)。我就跟她讨论说,这个观点不一定对。说小马有小马的美,骆驼有骆驼的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嘛,不是你们的校训么?我又详细跟她解释了这个观点,她多少被我说服了。我就给她说要不你把这个写上去?她有点犹豫,说老师会判错,我鼓励她说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她就改了。结果孩子也轴,第二天交作业的时候直接跟老师说“我爸爸说你说得不对”。结果被老师批了,哭了鼻子。我再去托管班接她的时候她很不开心。我就跟她老师打了电话,沟通了这个问题。老师也挺通情达理的,转过天来让我家姑娘在班上讲了这个续写的内容。我觉得这个介入沟通挺成功的。
当然,孩子错了,要批评。我不打孩子,但有的时候批评很严厉。但批评过后,看做她眼泪汪汪的样子,又抱抱她,给她安慰,告诉她爸爸是爱她的。这样她的心里是平和的。渐渐地,她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后来她弹琴弹得不好的时候让她写检讨,她写了,但只有一两点是说自己不好,倒有三四点是说我做得不对,太简单粗暴的。看完不禁让我莞尔一笑。
渐渐的这样走过来,我跟孩子的沟通很顺畅,哪怕是到了青春期,她有很多话也愿意跟我说。在性知识方面的教育我也不避讳(这个我从她9岁左右就开始了,当然沟通得有技巧),后来她有一个一度喜欢的男孩子,也可以跟我讨论是不是应该交往。学习上也很自律,不再需要我们费很大劲。另外,也跟她讨论社会。现在Bilibili上马前卒、波士顿圆脸的一些视频,她都时不时看看。她很阳光,很乐观,我自己也很开心。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有能力,心智健全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家长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就(好像?)如鲁迅先生所感叹过的,社会上没有教人怎么做父母的。而这是一个重要的功课,不是会造人就能做好父母的。
我认为我对孩子能做的就三个事:引导,不走歪路。保护,不受伤害。背锅,承担压力。
教育的事,交给社会。自己能力不足,不越俎代庖。
来决定。孩子能力的上限和社会允许的下限之间,应该是孩子的自由空间。
多数中国父母的问题在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上限。如果孩子天赋高,那么不冲清北就痛心疾首;如果孩子天赋差,就相信勤能补拙,学不好肯定是不够勤。
或者干脆不设上限,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如果孩子有一次超水平发挥进了前十名,那么前十名就成了可以接受的底线。
这么做的结果,肯定是高估孩子。结果就是对孩子的要求>孩子的能力。
昨天国内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询问一种安利营养药,俺问他为啥把孩子整得这么辛苦,他说社会大环境形成了一个倒逼机制,大家不得不如此。
这就是今天。
倒逼这个,还是好的,关键是倒逼腐败,整体环境导致你不腐不行,然后大家都送钱,你也送。
最惨的是,送了钱也不办事。
好吧,最惨的是没人送,恶心不恶心?
前提是家长要好好说。
另外,不要做过分的事情。我从来没有给孩子的老师送过礼物,包括在教师节的时候。很多风气,都是家长为了孩子做出格的事情带坏的。
您小看您自己了。
这对孩子的恶劣影响得有多大啊。
这些老师啊,真没法说了,什么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啊,完全没有了。
教师节不送是异端,我家当了几次,感觉要顶不住了。
送礼的都是怕自己的孩子吃亏,相互攀比送礼造成的结果,不断提高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竞争力,比什么送礼都好,再不负责任的老师也希望自己在学校的考核中能取得较好的评价
但个人对自己孩子的任课老师很满意,尤其班主任老师,有20年教龄,俺是教师出身,对她眼光的精准,孩子教育切入点的把握,极有效的处理手法以及公平廉洁,自愧不如。孩子刚步入小社会,有这样的老师,幸事。
上小学,传言学校的老师收礼,但没送过,同班相熟的几家也一样。孩子都很正常,昨天还有一家的小姑娘当班长了。
也许是个例,往后再看吧。
顺便扯一句,这家的小姑娘很有趣,一看就是那种温婉文静漂亮可爱的小丫头,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但自从会说话,就对自己的女性身份表现出极大的不满意。把家长都给整懵了。
因为几家很熟,经常在一起玩,小姑娘常说的话:“女孩喜欢的,我都不喜欢!”
而且说到做到,我们家的玩叶罗丽,人家连摸都不摸。
俺跟孩子的一个同学聊天,一年级的学生,一起分析班上一个事件的时候,竟能自己画图标出现场,然后前置条件,逻辑,推导(小孩个人原话),然后得出他自己的结论。结果结果还是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可能,于是我只好告诉他关键,结合关键,他自己就得到了完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