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袁隆平先生逝世 -- 正名从俗

共:💬155 🌺1983 🌵2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但是我还是坚持同意降半旗

当然,我不反对你们的担心。

我也不是模糊,对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精神物质待遇,我举双手赞成。

我看重的是袁老代表的一大批科技人员。

你们要制定标准,我也不反对,千金买骨,第一个总是要宽容的吧?

新华社虽然无礼,我个人觉得事可实行。

家园 比得

任何人类的成果都是集体的成果。个人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作用。不是有个公式大意 99%的汗水+1%运气=成功。这三个人不但是99%的一员,同事还占了这个1%的一部分。但我们讲究的是劳动创造价值。不是运气创造价值。当然,这个1%有代表性。我们纪念这个代表,就是纪念这个劳动者的群体。有代表才能把这个群体具体化。这三个人都非常有代表性。在三个国人普遍关心的领域做出了较大的成果。减轻了国人的普遍焦虑。就是吃饭,安全,发展。如果一定要排序,吃饭时第一位的。安全第二,发展第三。纪念三位,可以说是纪念在这三个领域兢兢业业劳动,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的全体劳动者。也说明这三个焦虑还没彻底解决。

当然,是否降半旗,就不争论了。那是政治和政治持续问题,小明我是不太清楚的。

家园 粮食高产靠什么,土肥水种密保管工

不是说否定某人的功劳,要一个代表也可以,但贪天之功于一人,享尽荣华一生,还不够吗。有人别有目的,而愚民蜂拥,都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情怀。很多人连一点基本的科学探索精神都没有。

真正粮食高产,靠的是工业技术全面进步。有种子就能高产,功劳全归于好种子?种子功劳全归于一人?这么简单的道理,天下莫能知?悲乎!

通宝推:真历啊,
家园 没必要用这种攻击性的语气写纪念文章,这是在招黑

又是排比的“你可以不”,又是反话的“只不过”,还什么“不要傻逼一样的”,您这是在和谁吵架啊。这样纯属发泄自己情绪,真是为了袁好么?您应该知道,网上带起节奏来,就是恨屋及乌。说具体点,中立的群众们,被您的文章供起火儿来,为了和您赌气,也要站到反对的立场去了。

家园 给袁的生前待遇,已经远超千金买骨的程度了

降半旗属于给这个马骨又花了几千金。

至于他代表的一大批人员,还是那句话,生前待遇已经对得起他这个代表了。还想奖励,不如直接给被代表的那些人。也许具体找出这些人来一一评价,比较麻烦困难,但这不是不去做这件事的理由。

家园 是啊动不动就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这不是胡扯嘛

要真是这样,光降半旗是不够的,举国哀悼三天都应该。

但他真解决了么?已解决的部分都归功于他一个人么?显然不是嘛。

通宝推:empire2007,真历啊,
家园 好吧,我知道隆平高科他家是三成股份?

差不多?

但是,我个人觉得袁老给个十来亿,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毕竟,他是代表,虽然上来得有瑕疵,但是,我作为一个老百姓,我个人还是认可的,起码比郑爽范冰冰强太多了。

这么一比,心理也平衡了。

至于,选谁?大家讨论的结果我都接受。

至少这次,我个人觉得,两位老人一齐来,可能符合这个氛围吧。

国内各大论坛气氛很热烈,也抓了一批。还是很厉害的。

家园 几十上百亿我看都是应该的,我只是反对圣人化
通宝推:审度,
家园 其实新华社的建议也是有法可依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十五条下列人士逝世,下半旗志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四)对世界和平或者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以上第三条,或许第四条,可以考虑适用于袁老。当然,何为“作出突出贡献”者,或可商议。以共和国最高等级的勋章获得者划线,或许是一个界定突出贡献者的办法。

家园 袁老的主要成就也是在70年代取得的 -- 有补充

首先悼念袁老,“国士无双,永垂不朽!”。

袁老和屠呦呦的事例说明,其实在“那10年”,科研其实并没有“荒废”,国防科技业绩显著,民用科技也有突破。“三五”计划和“四五”计划也大体完成。

我们回顾一下袁老的奋斗史,重温他战天斗地的经历。

1960年7月,袁老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经过试验分析,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他知道,水稻天然杂交只有千分之一的可能性。不过,一旦杂交成功产量也许会倍增。

袁隆平要对水稻进行杂交,就需要阻止水稻的自交,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株,但天然雄性不孕株出现的概率很低,大概只有0.13%,想要在一大片正常水稻中去寻找天然雄性不孕株,简直是大海捞针。而且水稻抽穗扬花的时节正是酷热的6、7月份,一旦错过这两个月份,就只能等待第二年了。为了尽快进行试验,袁隆平也不顾日晒酷暑,每天早早起床,带上一个水壶,几个馒头就往田地里找,就连中午都不回来,整个人就那样赤脚泡在水田里,在那样极差的环境和饮食情况下,袁隆平也因此落下了肠胃病。为了缩短时间,袁隆平一年种三代水稻,但仍然耗费了8年的时间,利用上百个品种进行了上千次杂交实验,终于找到了神奇的保持系和恢复系水稻。

在上世纪70年代时,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已经达到亩产500公斤,这相比以前的水稻已经上升了很大一个台阶。可是袁老并不满足,他带领团队仍然不断地攻关,自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再到1974年试种他所育成的品种“南优2号”杂交稻亩产628公斤;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水稻育种计划,终于在2000年的时候建成超级水稻示范田,袁隆平实现亩产700公斤的水平!

通宝推:真历啊,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华支持袁搞科研和推广的具体情况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猪啊猪,允烈,桥上,真历啊,
家园 我个人觉得降半旗也不好说圣人化

其他观点我们看法完全一致。

要我说,下不为例。两个大佬一齐吧!!!!~~~

为科学人才,致敬!

见前补充 4623056
家园 年份可能记错了

不过中国工程院是1994年成立,如果袁隆平是1995年当选院士,显然并非首批院士,所以,关于关于李岚清院士大会讲话做工作后他才得以当选的传言依然可能是真实的。

家园 他政治敏感度一直可以的

除了一次用力过猛翻车---饿死四千万

比得
家园 中国近代史给出了顺序

先解决挨打问题,在解决挨饿问题,不能颠倒。

通宝推:审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