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功勋-于敏》看对共和国前三十年历史的疏离和隔膜 -- 起于青萍之末
家人陪我一起看《功勋-无名英雄于敏》,顺口评价了一句雷佳音饰演的于敏:这么一个大科学家怎么那么懦弱和憋屈?
细想想,根子上是编剧对共和国前30年历史的疏离和陌生造成的,编剧似乎不知道当时的社会是单位制和大院制,于敏也好,邓稼先也罢,隐姓埋名工作时,家属是生活在一个有形的大院之内,家属的生活困难是有组织上协助解决和安排同事帮助的,把于敏生活中的困难写的跟住在胡同里一样,有意无意地贬了一下那个时代。
看电视剧的感觉,似乎于敏及他同事的工作是在一个压抑的年代做了一件感天动地的事情,完全感受不到那个时代的灿烂和奋斗的激情。看《功勋》里的于敏与看当年纪录片里的情绪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雷佳音版的于敏的那种拘束、萎靡与真实的于敏影像和照片里那种睿智、宽厚明朗的形象判若云泥。
有人说,历史不仅是记忆,它经常也是遗忘,
应该是吧。
del
从访谈纪录片里,给我的印象是,于敏应该不是那种霸气外露和性格张扬的强人性格,又因为专注于压力极大的科研任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貌似木讷和随意。在剧中,他与同事们的互动也很有意思,也表露出其不服输的狠劲,包括对氚氚反应截面的争执,与陆杰打赌,向上司软磨硬泡讨要计算机机时,强迫大家放假休息,带领大家抓鱼,从自家偷鸡蛋犒劳同事,不拘一格选拔新人,责无旁贷地承担最困难的“解牛”任务的庖丁,等等,无不反映出于敏韧性与担当,也不失灵活与活泼,及对同事及下属的关怀照顾。剧中的这些情节,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真实素材。剧中也表现了于敏在家庭生活中的手足无措与无能为力,貌似不像一名合格的父亲,而这的确也在本人和家人的访谈记录中提及,于敏自己就说平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亏欠了家人,尤其是自己的爱人,这在剧中也有表现。然而,于敏对家人的挚爱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他处于为国为民的大爱,在执行中不得不做选择题的时候,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这是那一代人共有的特质,而于敏尤为突出。
剧中他从家里借鸡蛋,并写了借条,反映他光明磊落、认真负责的性格,我先前用词不当了,致歉。
但整个电视剧的基调有些拉胯,像是再看《牧马人》或《芙蓉镇》。
通过更早解密的邓稼先,反映出了科研历程的艰辛,但精神面貌是昂扬的,他们个人家庭生活虽然受了很大影响,也不是生活在胡同里的感觉,回家出差是警卫跟随,车接车送。家里的困难是直接找组织帮忙的,虽然不可能事事找组织,但是,对他们这个级别的科学家,组织上和单位基本是做到了“上级想下级,下级想工作的”,哪像电视剧里演的似乎“在旧社会里为国争光”。。。
这个政治正确,上个世纪是政治上的划线,硬性要求,而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了整个文化界自动执行了。
正如同 BBC 的主编,一般用不着查文字报告是否有拥共倾向,阴间滤镜是否开启。不这样的记者,根本就不会招进来。
就很精分。
政治正确呀。。。。。。
有时候觉得审查力度实在是太过分了,结果后来看人家审核电影的就那么几个人,还老出错,才知道原来都是网站自己干的!
用第三方敏感词检查工具的结果有明显差距。
八宝山没有谁,也不该没有于老的一个位置。
无产阶级革命家我能记住的没有几位。
所以,也不要把特定年代想象得太过理想,表现出那个时代的艰难不磕碜。
剧中反映的困苦可能只是现实中冰山一小角,那不算问题,但对细节的解释误读了历史很多,剧中于敏的“颓”态其实是反映了导演和演员对共和国前三十年认知上的疏离,我这是很客气的评价了。其实根子上问题出在官方的“把历史阶段和历史成就分开评价”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上,影响了导演和演员的认知。
一起看电视剧的家里人对历史并不熟悉,但看《功勋-李延年》和《功勋-于敏》感受就很不一样,我的感叹也是因此而起。
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解放军副团长(杨砾饰演),看见于敏把小车和驾驶室位置让给小孩子们,自己还会坐在驾驶室,让于敏坐在卡车里?没接到聂帅和张上将要优待科学家的命令吗?
离开了事实和细节,这个就属于主观的范畴,见仁见智了。像我就没看到这种“颓态”,我看到的是于敏当时所肩负的千钧压力和经历的重重困难,以及他凭着执着与韧劲终究从山穷水尽走向柳暗花明。负重前行毕竟不同于轻松漫步,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但我以为不是“颓态”所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