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长沙岳麓山洪范《禹碑》蝌蚪文符解读思路 -- 张新泉
长沙岳麓山《洪范禹碑》蝌蚪文字解读思路
一,来历
《禹碑》又被称作《岣嵝禹碑》、《神禹碑》、《禹王碑》等等,上面刻录有一堆古怪别扭蝌蚪形状类似文字的符号。自汉代以来,颇有一些历史资料,或简略或详细记载有这来历神秘的石碑,记录者或转述或自己确认它存在于南岳衡山岣嵝峰。至于石碑具体来历,始终并无官方史料确证。只是不知从何时开始直至今天,所有人都认定它与大禹治水有关联。
单以"岣嵝"两字而论,直到东汉早期许慎著作汉字史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之时,也都尚未收见有这两个汉字。到了汉未三国曹魏时期,在张揖所著的《广雅》(隋代避杨广讳改称《博雅》)里,才首次提到"衡州南岳有岣嵝峰",并写到"上有神禹碑"。(按:此记录明显有可疑之处,或许是隋代官方学者避杨广讳改《广雅》为《博雅》抄录时添改加入,也可能是清代学人为了编写《康熙字典》而转录《博雅》条目,在传抄时误写或附入。"衡州"是隋代地名,南岳由安徽天柱山改为湖南衡山也起于隋代)。
晋代,曾经担任过当时长沙郡国国相的衡阳人罗含,在其所著的《湘中记》里,写有"岣嵝峰有帝赐大禹玉牒","上有神禹碑″等文字。到了唐代,韩愈有诗文"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明确记载了确实有蝌蚪奇文的石碑。韩愈虽然没有亲眼见到石碑,但他听人转述的"字青石赤形模奇"这些碑符特征,与现今仍然存世的,也是已知年代最早的岳麓山蝌蚪文石碑的形制相符。上述这些文字记录,是有关于禹碑来历的较早期的明确史料。它们大体提示了蝌蚪文符禹碑制作或现世的年代区间上限。
现在,国内如长沙岳麓山、武汉汉阳龟山晴川阁长江汉水合流处、南京栖霞山、绍兴大禹陵、云南昆明法华寺大理一塔寺、四川北川禹里、河南汤阴、西安碑林、兰州白塔寺、山东烟台龙口(原黄县)文庙等等不少地方,国外如韩国江华道至今保存有明代万历年间简录部分禹碑蝌蚪文符制作的《大韩平水土赞碑》等、日本国内十多处地方,都有相关大禹治水事功的禹碑、禹迹及其摹印拓刻。这些中外碑刻大多为各种禹碑的复制品,有些则不过是纪念品而题上大禹之名。
国内现存禹碑均以宋代衡山岣嵝峰《禹碑》为母本。原碑为北宋末年朝奉郎刘跂奉旨"临大夏玉册符文变大″摩刻而成,靖康之乱后,该碑失踪。南宋时被道士重新发现后,当时长沙官员摹拓复制此碑或迁置原母碑到长沙岳麓山。明代嘉靖年间重现,岳麓山禹碑拓本经杨慎解读后,明清以来又在国内多地有拓摹复制复刻。
长沙岳麓山禹碑为宋代母碑迁置而来或为其复制品,因而形制最近似宋代母碑。杨慎解读后,明代清代各地拓摹复刻之禹碑,大多形制有变,与长沙岳麓禹碑上蝌蚪文字符之排列明显不同。
明代,李氏朝鲜以嘉靖时南京新泉书院刊印的长沙岳麓禹碑拓摹版本为母本,也在朝鲜境内多地复制禹碑,其形制规格又与国内大相异趣。如《大韩平水土赞碑》,选取岳麓禹碑77字符其中的四十八字符重新组合排列而成。
万历年间福建漳浦赵家堡赵宋皇家后裔,也在其族居地复制禹碑,该碑亦选取四十二字符重新组排。
这两种禹碑之字符数目及排列形制均独具一格,与其它禹碑实物差异极大。
且以长沙岳麓山禹碑为准,试作解读。
二、解读
长沙岳麓山后《禹碑》上总共有77个蝌蚪文符号。
先说说它们的排列布局。
从上往下看,上面五排,每排九个符号,共45个符号。下面4排,每排8个符号,共32个符号。从左往右看,左边第1列,只有5个符号。从第2列到第9列一共8行,每行9个符号,总共72个符号。
如果左边第1列也是9个符号,那么它们就组成为纵横都是九道的一个正方形,九九八十一个符号。但是少了4个符号,也就显得上宽下窄有残缺。
这样比较整齐规范的总体排列布局,值得注意。
比如,左边第1列为什么少了4个符号?是不是说这石碑最后还没有完工?
如果这些符号是文字、汉字,如果它们所组成的就是一个完整的文句文本,那么,左边第1列显得单立出来的5个符号,是文本的结尾字句、标题,还是签名?
又比如,这样子排列布局后,客观上就形成的,或者是可以被抽象出来的一些数字,在古代是否有特别意义的? 五排九列四排八列?九、五,四、八,45,32,77(81-4,5+72)。
如果想得更复杂一些,把左边第1列与最上面或最下面的那一排符号都单独列出,则又会形成4,9(5,8),8x8,等等这样一些或许有其特定意义的数字组合。
这些数字真地有特别意义吗?
其次,再看看这些字符的具体特点。
最突出的一个特点,77个符号,没有一个雷同重复。
如果这些符号确实是文字符号,而且组成了完整文本,那它们彼此全无重复雷同的特点就显得比较古怪了。
这个数量级的汉字符号所组成的文本,很少乃至根本找不出第二例完全是由不同的字来构造的。不要说常用汉字数量极其有限的古代文本了,常用汉字数量大为扩充的现代文本,也都很难构造出来由77个完全不同汉字组成的语句段落。
岳麓山上这个传承来历清楚有据的石碑,虽然母本只能追溯到宋代,但依据汉晋隋唐以来文史资料,它与大禹关联明确,冠名禹碑由来有自。如果考虑它镌刻时所可能具有的几种功能、作用,参考有类似功能的其它符号组合系统或文本,也同样依旧令人觉得奇怪。
这类石刻作品可能有以下几种功能作用:记录帝王事功向祖先神灵吹嘘昭示后人、祭祀天地秉告或誓约于神明、托天命代表天意给出隐晦神秘暗示,以便作出相应的政治变革、权位更迭、大政方针改换之类关键性的安排。
功能与之类似的可作为参考文献,恐怕只有真伪古文今文《尚书》里,那十几篇几十篇诰、命、制、册、祭等等之类文本。
然而,即便是《尚书》诸篇,虽然都已经是极尽言简意丰如同天书之能事,但是也没有哪一篇哪一段能做到77字个个不同。
其次,虽然77个符号没有雷同重复,但其中很多符号在各自的形体结构上却有共同特点。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很多符号在左右结构上,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对称结构。此外,所有这些符号从外观上整体上观察,也具有明显方块文字外型。
这两个特点,与汉字的文字形体结构比较一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人看到这些符号,无论是唐宋时的古人还是近现代的学者,都很容易就认定它们是采用了特殊刻写方式的汉字。
此外,由于它们是石刻文字,也就很容易就让人去对比相应的汉代尤其是王莽新朝的印章文字,也很容易让人寻找到两者之间更多相似相近之处。
综上所述线索,把它们串接起来,已有极大概率可判定一些结论,至少可以作出一些大胆假设:
《禹碑》或《岣嵝禹碑》上蝌蚪文符具体的内容,应该是可与《尚书》文本中某些与大禹有关篇目相联系。 比如象《洪范》里的洪范九畴、五行、洪范八政这些东西。
对比《洪范》文本,很客易就发现里面又出现了五、八、九这些数字,它们在《洪范》这篇文本里甚至比比皆是。对比《岣嵝禹碑》布局结构上同样明显呈现出的五、八、九,它们只是巧合么?
顺着以上思路,已经可以把《岣嵝禹碑》与《洪范》联系起来了。
但是,这显然并不够。
《洪范》与其它《尚书》篇目一样,并没有由77个完全不重复古字所构造的语句段落。
77个文字符号,具体所指示对应的又分別是哪些汉字呢?
再认真研究一下,首先,很容易就注意到数字五,单列左边第1列的五个符号,很突出。
这就不难把左起第1列符号去对应对比文本第一段落,而五个字符,大概率是对应金、木、水、火、土这五个段落关键字眼。
两者对比,这五个汉字,全是左右对称架构。而《岣嵝禹碑》上这五个符号,同样也全是左右对称结构的。在字符结构上,两者一致。这样子连续五个字符全都是对称结构的,在《岣嵝禹碑》九列九行总共77个字符里,甚至也唯此一例(?)!
《洪范》文本具体内容大体分为九大段落,而第一个,就是洪范五行段落。其中的关键字眼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一段落里的其余文字,全是对这五字的演绎扩充解释表述。《岣嵝禹碑》单列它们于左起第1列,并非偶然。
其次,既然思路走到了这地步,已设定了左起第1列五个字与《洪范》文本第1段落关键字眼相对应。那也就不妨继续往后设定:
《洪范》文本九段落可能与《岣嵝禹碑》的九列之间也会互相对应!还可继续直接设定《洪范》文本与《岣嵝禹碑》符号集合两者之间的对应方法!
即,《岣嵝禹碑》是对《洪范》文本的再抽象,或《洪范》文本是对于《岣嵝禹碑》的扩大解释再表述。
从左往右排列,《岣嵝禹碑》的各列大体上分别对应《洪范》文本九个具体段落,但可能并不严格要求各列九符一定要两两对应《洪范》文本各段落里九个字。《岣嵝禹碑》各列的九个符号,只需要分别对应《洪范》文本各段的关键字眼,具体数目可能会有参差不齐。
换言之,《岣嵝禹碑》只是《洪范》文本各段落的关键字眼。它们是用特殊方式刻写后所组成的符号集合,并非是一篇句组段落文本。
《岣嵝禹碑》作为符号集合,与由阴爻阳爻所排列组合成的八个、六十四个卦符集合一样,是《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那样的符号集合。而《洪范》作为对应文本,则是与卦爻辞、卦传所组成的由周文王推演周公旦注解孔子释义的《周易》文本类似的具体文本。
《岣嵝禹碑》剩下的八列七十二个符号,大体对应着《洪范》文本其它八段落中七十二个关键字眼。
它们都必须是各段落中可作为文眼句眼的关键字。
在文字结构上,有些同样有左右对称结构,但也有不是左右对称的。对比时,很可能只需根据这一差别就可快速进行区别辨认。
它们很可能不但无一雷同,还很有可能各自独立,并不强求要组成词汇短语,不会形成主谓宾结构的语句段落,更不会表达出什么系统完整的意义。
它们的排列组合顺序,也许并不严格按九段落关键字一一对应,也可能不严格按文本中的先后顺序排序。
最后,根据上述所列示的标准、特点、要求,这77个字有可能是:
吉凶
风雨霁
正直刚柔
寿富康宁好
短疾忧贫恶弱
岁日月星辰历数
食货祭司空宾师徒
水木火金土 貌视言听思
敬农协乂明念向威
卜悔贞考终命平高
强克正德燮友子寒
父母民王皇建天燠
以上这77字,只是初步判断,不作为定论。具体的77个文本字眼,以及各字与各符号精准的一一对应关系,需要更细致的考察比较辨别。
这里只简单求证一下,拿比较有把握的几个关键字求证一下。
左第3列从上往下九个符号,似乎就正是"貌视言听思食货祭司"九个字,那么,这就可以初步实证了!?
其它的就不再反复推敲比对,一一确认了。 这里只把初步推断列示如下(仅供参考不作定稿):
左起
第1列:水木火金土
第2列:平直正强克高德燮友(冀青兖豫梁荊雍揚徐?)
第3列:貌视言听思食货祭司
第4列:空宾师徒岁月星辰历
第5列:数日天子民王父母寒
第6列:敬农皇乂协建明念向
第7列:威刚柔风霁雨凶卜燠
第8列:悔贞吉富康寿好宁考
第9列:终命折短疾忧贫惡弱
三,结语
母碑可追溯到宋代的长沙岳麓山禹碑,其原始来历是"临大夏玉册符文变大"摹刻而成。那么,此前汉晋隋唐各朝一些文史、方志、笔记诗文中提到的蝌蚪文符禹碑、金册玉牒,又都是怎么回事?
宋代禹碑源自"大夏玉册",其蝌蚪文符出自该玉册符文临摹放大。这"大夏玉册"是哪里来的?宋代以前的那块或那些禹碑、金册玉牒,与大夏玉册有什么关联?
现存禹碑蝌蚪文符解读后,与《洪范》文本关联一目了然,但汉晋隋唐文史资料里的蝌蚪符文禹碑、金册玉牒,宋明以来文史资料里的大夏玉册、蝌蚪文字禹碑及传承清楚可追溯宋代明代的现存禹碑实物,为何都只言及大禹、治水而不涉及《尚书》、《洪范》文本?以至于千年来无人能解读蝌蚪文符?明代杨慎又为何解读错误?
禹碑蝌蚪文符解读后,历代以来对于《洪范》文本的注解译释,有哪些明显可见的问题?如何重新译读?
这些疑问,尚需研究者略作解答或据现有残缺信息给予合理化推断。
后记:
二O一九年清明节,机缘巧合灵感忽生,费了五六个小时完成初稿,一气呵成。 从选题到成文,堪称神速。
这两三年来又多有思考及一点"研究",已对原稿某些推断结论有很大改变。故而二稿内容与原稿相比变动甚大,文中总结的解读思路也与原来解读时实际思路有较大出入。
《洪范禹碑》
蝌蚪天书千年谜,
难辩本非祖宗意。
快刀轻巧入破竹,
碑铭洪范何足奇?
北大张新泉
2019年4月5日湘西吉首乾州龙江河醉爱花肥桥张家老宅邻寓(初稿附后)
2021年10月21日浙江杭州钱塘龙湖金沙(二稿)
国内外现存禹碑形制上大致有以下几种:
1,长沙岳麓禹碑。
77字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共九行九列,对应所谓"洪范九畴"。左起第1列为五行字符,即"水火木金土″。字符或囊括《尚书洪范》、《禹贡》、《大禹谟》乃至《伏羲八卦》中关键文字。
此碑其原始来历,是宋代时临摹夏代玉册符文(来历不明,大概率为赵宋皇家所藏)所刻制的衡山禹碑。
2,昆明法华寺禹碑。(现有复制品刻于昆明安宁市温泉摩崖石刻区。
77字符,从上到下、自右而左11行七列。依明代杨慎所解读之禹碑释文,重新排列字符。
明嘉靖以来国内各地翻录复刻之禹碑,多以此版本为依归。具体形制上有些还存在若干变异。
这种版本,或有意或无意地客观上彻底消除了禹碑字符与《尚书》文本、洪范九畴之关联。
3,福建漳浦赵家堡禹碑。
万历年间刻制的该碑原件已断裂残损。现在赵家堡内的复刻件,仅有三十八字符。以册页形式,现存两页,自右而左从上到下共五行八列。左起1列仅三字符。
两残页中间断裂破损处,应另有五字符或十字符、二十字符。(即原版本应共有四十三字符或四十八字、五十八字符。而四十八字符概率更大)
4,韩国《大韩平水土赞碑》。
李氏朝鲜显宗年间李俣从中国购得《禹碑》新泉书院本(明万历二年版本),许穆从原来的77字选了其中48字,作了变异本《平水土赞碑》,并在朝鲜半岛广泛流传,并相继出现了朝廷和多个地方刻板,而其定本《大韩平水土赞碑》被立在了江原道三陟。
此版本从上到下自右而左为八行六列。
5,日本之《大禹谟》《文命碑》之类残字碑。
这些碑刻附会禹碑之名,版本形制全无体例。
1,提供了直接线索、证据,甚至基本回答、解决了夏代文字有无问题。汉字之起源、演变问题,也有了新线索。甲骨文字之整理、解读,也有了新线索、方向。
2,《尚书洪范》、《禹贡》、《大禹谟》篇及《周易》,与《河图》《洛书》,与金册玉牒、九鼎之关系。上古帝位传承与文明文化文字之保管传承之关联,也都有了新线索、证据。
3,夏商周及尧舜禹重大历史事件之解读,尤其是商周史之解读,有了新线索、证据。儒家、道家、老子、孔子思想之解读,亦然。论语、尚书、周易、春秋等十三经经典之重新审读,甚有必要。
秦汉之际,帝王与儒道之关系,亦有重新审读之必要。
4,进而重新审视整个华夏文明史进程、人类文明史进程,也都有新观察角度、新思路乃至新周期新范式新结论新体系了。
《大韩平水土赞碑》虽然是摘录明代万历年间新泉书院禹碑拓本而刻成,但有其独特性。
比如,它只选取了七十七个禹碑字符中的四十八个。这与当时中国境内绝大多数禹碑字符迥异。
又比如,排版上而言,
这四十八个字符,既有整体上六列八行完整刻成碑文,也有制作成册页条屏(河南归德、开封的也有这种形制)。
它的六列八行形制,是众多禹碑版本中唯一的特有形制。
具体而言,四十八字符的选取,暂时难以确定其中规则,整体比较杂乱。
除了随意摘割,更有甚者,有些字符还颠倒上下。
与正常排版禹碑母本长沙岳麓禹碑相比较,岳麓禹碑的左起第一列的(五行)第一个字符("水"),大韩平水土赞碑就把它从五行中单独摘出!!!把它放在了右起第三列(左起第四列)第七个字符位置上!!!(这似乎是在隐藏?)
而且,还把这个字符上下颠倒放置!!!!(这又似乎过于特意了?)
既藏之弥深,又显之独具一格。
而它这样特意地将这个字符上下颠倒放置,却似乎更突出字符的内核关键,让人更容易辨认出它的确就是个"水"字。不过,这个字符的整体符象,就不再是"天一生水",而似乎变成了"水落石出″?
从这一点来说,《平水土赞碑》制作者似乎是要表达出对于明代杨慎等人所作解读的不满乃至轻蔑,展示一下"我们这些箕子朝鲜后裔才真正知道、掌握了宇宙真相"!(你们明国人现在连"水"字都没有人能认得出来!还卖弄个什么?)。
大韩平水土赞碑的这几个独特之处,确实值得注意。
李氏朝鲜的儒家学者一反事大主义的常态,在《平水土赞碑》上独走,确实给人一种"我们知道地更多"感觉。
水字符上下颠倒,也提供、指示了一种另类解读思路。长沙禹碑母本的水字符,似乎展示的是治水宜疏导。而《平水土赞碑》则显示了息壤之越堵越高悬河效应、后果?
当然,也许只是学者、镌刻者的手误?
礼失中夏,求诸四野。
藩邦蛮夷,或存其真?
究竟何者是?或许尚待朝韩两地将来之考古?
夏商周断代工程、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之类的历史、考古、文字、文明大工程,可能全都要被迫中断,全都逐渐会陷入停滞。
它们所取得的已有的所谓"成果",全都得重新审读,再论证。
几个工程的专家委员会,一大批学术官僚头面人物、顾问、委员、专家,全都得翻翻自己的论文、专著,看看有无瑕疵、缺陷,以免海底火山喷发后,冰山消融、山岩崩塌倾覆。这些学术"巨头"们的徒子徒孙,都有得忙了。
拳打裘锡圭,脚踏李学勤之下,学术界天下大乱。
没有谁扛得住《河图洛书》《周易》《尚书》、九鼎、金册玉牒、禹碑蝌蚪文符、孔子儒家《论语》、老子道家《道德经》……几合一组合拳的大联合。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2022,7.1
山东青岛(浮)虎山
《洪范禹碑》解读
一、来历
《禹碑》上蝌蚪文字所刻录内容,主体为《洪范》文本的关键字眼。禹碑上77个蝌蚪文字符集与《洪范》两者之间关系,类似于八卦、六十四卦符号集所组成《先天八卦图》,与《周易》文本两者间之对应关系。
国内及日韩等地现今存世《禹碑》,皆为宋、明及民国以来辗转临摹拓刻而来。其上的蝌蚪文符,最早或源自、转录于上古尧舜禹帝时之金册玉牒所镌刻。自上古至秦汉两千余年间,蝌蚪文符、金册玉牒更详细之来历与中间传承,只能据《洪范》及其它残缺史料信息作合理化推断。其最终结论,尚待将来相关文字、文物考古成果证实、证伪。
汉代之前,现存文史资料对于石刻铭符《禹碑》(或有相同銘符金册玉牒)均无确切记录。汉末魏晋以来,始渐有零星记载。汉代以来留有痕迹而为当时文史资料所记录之《禹碑》、蝌蚪文符,可能经由王莽、刘歆等人之手增修改造。增修仿制改篆之缘由,应与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时期某些事件有关联。
蝌蚪文字《禹碑》为字符集,可视之为原始上古文明初萌时代之字典、政典、百科全书纲要。将来文字、文物考古发现如能确证它为上古之物,则可视其为中华文明字典之祖。
《禹碑》作为可能的华夏字典之祖,与传承至今的第一部汉字字典《说文解字》有若干关联。
《说文解字》作者许慎,是东汉通儒贾逵弟子。贾逵是刘歆门生贾徽之子,贾徽又是长沙相贾谊后代。贾徽对汉字体构造六书之说有原创之功,且精通西汉时今文、古文《尚书》文本。
汉代以来文史资料中的字典之祖《禹碑》,如果不是上古先秦之物,复制或增修仿制改造它的第一经手人,应是这位"弟子服其劳"的贾徽先生。
从师门传承言,《说文解字》这本字典,由来有自。
二、解读
《洪范》文本九段落或所谓之"洪范九畴"各畴,分别对应《禹碑》各列符号,但并不严格要求一一对应。
如《禹碑》左起第1列5个符号,分别是洪范九畴第一畴、《洪范》文本"五行"文段中关键字眼,即"水火木金土"五字。碑铭符号、文本字形都呈左右对称架构。
《禹碑》左起第3列九个符号,则分别对应《洪范》文本'五事、八政′两段落中的"貌视言听思食货祭司"九个关键字。
77字符全是洪范九畴各畴、《洪范》文本中各段落的关键句眼、字眼,又可分为两大部分。
其中九畴(除第五畴外)各畴关键字为:
吉凶
风雨霁
正直刚柔
寿富康宁好
短疾忧贫恶弱
岁月日星辰历数
食货祭司空宾徒师
貌视言听思 金木水火土
以上共四十五字,极可能为秦汉之前至上古时的洪范九畴金册玉牒上原本所刻。它们与《洛书》点线数字阵列图形布局相互对应,构成上古先秦传及汉代的金册玉牒铭符集。
汉末以来的《禹碑》,则在金册玉牒基础上,又增列三十二字、符(此三十二字为初步结论,不作定论)。
卜贞考终命折寒晹
天子王民父母皇悔
德平强高克燮友敬
农协建乂明念向威
三、析疑
《禹碑》自现世以来,与《洪范》文本之间关系,历来研究者大多会注意到、思考过。但为何两千年来历代诸儒学大家,却纷纷如大禹过家门而不入?最终至今也无人能清楚解读?
古代交通不便,识字人口少,研究型学者更少。这碑刻本来又末被广传,没有被破译尚不足为奇。
中晚明尤其是近现代以来,研究者已渐渐较多。近现代考古科学及近现代语言文字学、符号学等研究体系,也日益走向成熟。为何禹碑蝌蚪文符仍一直号为天书,不得解读?
追究起来,五六百年前大才子杨慎,可能要负相当大责任。号称大明第一才子的杨慎,才气名声足镇当时文坛、影响后世。一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便足可压制中晚明文坛诗文学界。他辛苦拼凑编附出来一篇解读《禹碑》的精美文字文章,后来研究
者即使不尽苟同,但敢于跳出他这状元大才子的思维窠臼另寻思路,都得压上自己才智、胆色、名声,好好掂量。
当时与后世禹碑蝌蚪文符研究者,很多人之所以误,恰恰皆在于以杨慎解读为基础。他们只是努力试图寻找更形似文字,以便拼凑编附岀意义更为畅通文章。他们大都陷入科举强人杨慎因为习惯写八股文而拼凑文章的思维怪圈,没有考虑过碑上铭符集合根本就不是文章的最大可能性。
77个古文字符组成文章,每个字符绝不重复雷同。这种古文,先秦两汉魏晋之前文化史上,根本就没有类似古文存在!甚至除了南朝齐梁时才问世的《千字文》外,在杨慎凑出仿《尚书》体八股文之前,再也找不到第二例古文(而南北朝时《千字文》,“同样”还是一篇启蒙性质乃至准"字典"性质古文)。
人们只要从杨慎习惯做八股文章养成的思维牢笼里,从思想篱笆中跳脱出来,破解这所谓天书蝌蚪文符并不难。甚至现在近二亿大学学历文化程度学人,几乎人人都可能想到,随时可能找到正确解读思路、方向。
当然,千余年来甚至两千余年来的古今学人,毕竟始终没有人将《禹碑》蝌蚪文铭符号与《洪范》文本认真对应联系,从而正确解读出来。其中真实原因,可能比上述"杨大才子误导"稍复杂。
首先,一千几百年来,因为蝌蚪文符类金石文物极少存世,禹碑也就缺乏可以对比考证对象,让人确实难以辩认;而《禹碑》石刻与《尚书.洪范》文本,各自面世、存世的时间地点,要么客观上形成,要么人为故意所致,有着彼此相距数百千年、千万里的时空差异。千年来两千年来,人们思路因此颇受困绕,真地已无人知道两者之间特殊联系。
其次,一些对禹碑有所研究古代学人,已经或多或少意识到、猜到两者间的密切对应联系。但是,他们却不敢再研究下去,因为他们知道或潜意识里明白那是巨大灾难!
他们可能意识到,再研究下去,就不仅仅是伪古文《尚书》学派篡改今文、古文《尚书》的问题了,很可能会发现孔子的蝌蚪文版古《洪范》《尚书》书经,本身就是大问题。甚至孔夫子本人,就有很大问题。四书五经十三经千年科举,也许考的全是伪造先祖伪圣贤的伪语录。
这在古代简直要命。
此外,千百年来,还有些不知情或多少已略略知情古人,甚至包括杨慎,或无意或有心故意给予后人以误导诱导。
杨慎作为科举受益人代表人物,(虽然历史上他政斗失败失意,但他科场功名文名犹盛。)也有可能为了故意误导后人而玩文字游戏以转移注意力,掩盖真相。
总之,一则各种原因确实难辩认,二则有些古人不愿不敢认真深入解读,三则还有些古人故意误导。
读《禹碑铭》有感
禹碑自当铭《洪范》,
蝌蚪佶屈赛殷盘。
临江杨仙摸瞎马,
天街郭神寻生番。
强牵怪字两眼泪,
附会僻文一口痰。
虚耗精神枉费力,
祖典本意不为难。
《禹碑》77字符初步解读(暂定稿)
左起
第1列:水木火金土
第2列:平直正强克高德燮友(冀青兖豫梁荊雍扬徐?)
第3列:貌视言听思食货祭司
第4列:空宾师徒岁月星辰历
第5列:数日天子民王父母寒
第6列:敬农皇乂协建明念向
第7列:威刚柔风霁雨凶卜燠
第8列:悔贞吉富康寿好宁考
第9列:终命折短疾忧贫惡弱
2019年清明节于湘西乾州龙江醉爱花肥桥畔
后记:
1,2003年春节前,游岳麓书院上岳麓山,始快步路过禹碑,无接触。同月,南粤非典。
2008年5月11日,在武汉汉阳龟山晴川阁第一次见到蝌蚪文符禹碑,颇有感触。独坐汉江与长江合流处,见地震云。当夜大雨如注,生平仅见。第二天即禹帝故里龙门断裂带那里发生汶川大地震。
2011年3月3日,游绍兴大禹陵,入后山炉烽寺为友人(系其生日)及家人祈福。观"窆石"亭内禹帝之定海神针,亦再次见禹碑。8日后,东夷大震。
2019年4月5日,在乾州桥畔斗室内翻阅《尚书》,忽然脑中灵光闪动。一时思如潮涌,当即下笔,四五个小时即写成近万字《禹碑》蝌蚪文解读。又用近半年时间,演绎约十来篇相关文字。
年底赴湖南衡山,观览翻刻岣嵝峰《禹碑》。几乎同时,又是武汉,新冠病毒突如其来。
《禹碑》这东西,难道是某件上古封印法宝?
武汉这地方,龟山蛇山合一。龟蛇合一,即真武大帝,亦即传说中禹帝父母。
解读禹碑过程中的这两次巧合,竟有点儿象《水浒》里洪太尉破坏天罡地煞封印?
禹碑.武汉.地震.瘟疫。好象还真有某种神秘关联。
2,《禹贡》里九州:冀、青、兖、徐、扬、荊、豫、梁、雍。
甸、候、绥、要、荒。
《大禹谟》里,"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等等。
这些与禹帝相联的关键字眼,是否也在《禹碑》七十七字符内?
3,《禹碑》又有以地名而称《岣嵝碑》者。而考"岣嵝"二字,东汉时《说文解字》尚不收录,至汉魏时张揖编《广雅》(隋代避杨广讳改《博雅》)始有收录。以"岣嵝"两字象形而论,则汉代古南岳衡山一一今安徽潜山天柱山之外观最形似。
以此而论,汉代及汉代以前,《禹碑》铭符刻录或许在天柱山某处(本来刻在石牛洞石牛背?),或许某件铭符金册玉牒至今埋藏天柱山上。
隋代改封衡阳衡山为南岳,而岣嵝峰亦为今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南岳会跑路,《禹碑》也跟着长腿。最后干脆直接从第七十二峰岳麓山跑向全国各地乃至日本韩国等海外地区。
4,《禹碑》七十七字符,以左起第三列的“思""食"两字最象形,形象生动有趣。
“思”字符,就象一个人用双手托着脑袋下巴。"思考"的形象,与《思想者》著名石像雕刻堪可对比。“食"字,则明显是人用手抓东西进食形象。
第四列"月"字,也很有意思。象形意境是嫦娥奔月?嫦娥抱玉兔?还是吴刚在砍树?
"岁"字为何不是"日”也不是“年",而是如今不常用的"岁",内涵时代特征为何?
5,《洪范五行》以"水火木金土"为序列。
《大禹谟》则以"水火金木土"为序列。
两者有一点差异,(可能本来相同。是古人抄录时或刻版时误操作,后人以误传误),但都是"水"字在前。
因为处于大洪水时代,第一个字才定选了“水"字?
《禹碑》第一个符号是否也是"水"字?
似乎最后一字是"弱",加水为“溺"?始于"水"而终于"弱",合而为"溺"。是"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要把《道德经》也囊收入内?
还是当时大洪水情况下,提前标示记录文明灭亡最可能原因?
6,《禹碑》与本人的渊源有一点神秘色彩。前面说过,就象《水浒》里破封印洪太尉,非他不行,提前就预订了此人,此事。禹碑之功能,有与天罡地煞镇魔碑相似处耶?
历史上,明朝有个张素,号碧泉,他曾在长沙当过军区政委。后来正是张碧泉把《禹碑》送给杨慎去解读,才带起第一波《禹碑》解读热。与之同期,南京又有个“新泉书院",早期传到朝鲜韩国日本《禹碑》版本,就是这"新泉书院"拓版翻印。而这也又带起《禹碑》第一波国内各地乃至日韩等藩属的广印翻刻潮。
冥冥之中,若有意志。
《禹碑》解读与"张新泉"这个名字,似乎有神秘关系?类似于《水浒》里某代张天师早就刻好了,在洪太尉解天罡地煞封印时所见到的"遇洪而开"。仿佛是四维大能留藏在三维地球上的一个通关游戏隐藏设定?
张,这姓氏在华夏文明文化范筹内论,与孔姓算是经历各王朝而不曾断绝世系传承的唯二姓氏。一为万世师表,一为历代天师。本人家谱,正是张天师世系。"国圣至朝,万世学道。本在其中,永泰有兆"。
新,《禹碑》岀世踪迹,每隔千年似乎大多与"新"字若相关联。
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大洪水禹帝制作禹碑,华夏文明正式进入世袭王朝新时代。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武王伐纣、纣焚鹿台,甲骨秘埋,《禹碑》隐踪?。周革殷命,华夏文明正式开启封建制新时期。
公元前后,王莽刘歆新朝,天柱山《禹碑》重刻?。
公元千年左右,王安石等新学新政新法,衡山《禹碑》重刻?。
公元二千年前后,新时代新中国,《禹碑》解读完成?。
泉,大概既揭示《禹碑》与水之关联,又指示历史上禹碑可能地点地标?天柱山汉代禹碑在石牛洞、石谷流泉附近,衡山宋代禹碑附近也有山泉?
另:
因姓名,内心倒有可笑想法:也许原始禹碑岀土最可能地点是四川省北川县禹里或宁夏省吴忠市哪个地方。
考大学那年,小镇同批考取三个名校生:清华某北川、人大吴忠某、北大本人。可谓空前绝后,亦此生一大奇事。与禹碑之际会因缘既已诡异若此,实在不免胡思:他们姓名是否也与禹碑有神秘联系?
北川,因08年汶川北川龙门断裂大地震、武汉禹碑似乎能胡扯联系上。但吴忠,就真不知何年因何而能牵连到了。
《年近五旬感怀》
四十七年昏昏过,重重复复零碎琐。
禹碑蝌蚪溯源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底盘》
自从禹碑解读后,世间学术有底盘。
读经不识张新泉,人称大师也枉然。
2020年冬至于安徽天柱山下
2021年10.26改于杭州钱塘
附录:
《尚书.洪范》
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穑作甘。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晢,聪作谋,睿作圣。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四、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五、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无虐茕独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于其无好德,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尊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
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従二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従,龟従,筮従,卿士従,庶民従,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汝则従,龟従,筮従,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従,龟従,筮従,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従,龟従,筮従,汝则逆,卿士逆,吉。汝则従,龟従,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
八、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一极备,凶;一极无,凶。曰休征: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征: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岁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宁。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従星,则以风雨。
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左起
第1列:水火木金土
第2列:平直正强克高德燮友
第3列:貌视言听思食货祭司
第4列:空宾师徒岁月星辰历
第5列:数日天子民王父母寒
第6列:敬农皇乂协建明念向
第7列:威刚柔风霁雨凶卜晹
第8列:悔贞吉富康寿好宁考
第9列:终命折短疾忧贫惡弱
--
、
蝌蚪文符洪范九畴金册玉牒考证
一、源起
研究洪范禹碑蝌蚪文符,常会牵连到一个至今并无任何考古实物的物品,即一些文献资料中提到过的金册玉牒。
今南岳衡山禹碑,是明代文史资料中明确记载为宋代官方"临大夏玉册符文变大"摹刻而成。另外几则汉代、魏晋、南朝、隋唐宋代的文史、古代方志、古人笔记、诗词等等资料中,提到"金册玉牒"时,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上面有蝌蚪文符,但全都在上下文中提到大禹、禹碑、治水等等人物、事件、特定物件。
金册玉牒虽然至今未见有考古实物,但在长达千多年历史里,不同朝代的所有文献资料中,它都是与禹帝、治水、禹碑密切相连,直至明确记载它上面有蝌蚪文符,甚至就是禹碑蝌蚪文符的直接来源。
就蝌蚪文符实际载体而论,在镌刻到禹碑、崖壁之类石质材料上之前,必然有其它载体以便保存收藏传承。这样的载体,除了临摹放大缩小时必然会有用以暂时中间过渡的纸张、布料、绢帛之类,显然镌刻在金册玉牒上,更适合长久保存,也更隆重其事,尊显《洪范》文符地位。刻有蝌蚪文符的金册玉牒,也更适合祭天、封禅、典礼昭告等等特殊场合场面公开展出、使用。
金册玉牒是否真实存在过?它自上古至消失,是一直为历代相传,还是自开始制作或从某个时间始就长期有母本、副本、复制件同时共存、分别存在?它与至今仍存实物的禹碑、疑似也铭有《洪范》蝌蚪文符但已经消失的夏周九鼎,孰先孰后?这两者、三者彼此转录临摹复刻具体情形如何?金册玉牒最后去了哪里?……等等等等。
二、析疑
金册玉牒进入洪范禹碑研究视野后,这些疑问也自然随之而来。上述疑问有些已比较确定,有些则需要根据现有残缺信息进行合理化大胆推断。
从颇多不同年代不同种类文献资料均有明确记载,以及蝌蚪文符、洪范九畴特殊地位而论,金册玉牒作为最适合的载体材料,虽然至今已不见考古实物,但它必定真实存在过。比起石碑、纸布帛绢、鼎盘盝簋圭璋璧琮,它都是更合适、最优选项。
按《洪范》文本中所见有"不畀鯀洪范九畴"、"锡禹洪范九畴"等文字而论,过去将"洪范九畴"解为"治国理政九条规范"之类的译读似有不妥。应当解读为"(大洪水时代制作的刻录有蝌蚪文符)记载了九条治国理政纲要的金册玉牒"。无论是"不畀"字、还是"锡"字,"洪范九畴"都应该不仅是其内容的概括总称,而且也是其载体实物金册玉牒的名称。即这件在尧鲧舜禹之间曾牵连到帝位传承的金册玉牒实物,其名称就也是洪范九畴。换言之,依《洪范》文本所记,洪范九畴金册玉牒在尧舜禹时代已真实存在,且已成为帝位传承的关键物证,是玉玺王印、传位诏书之类物件的先祖、集合。大禹后来将方便持有携带展示作传位标志使用的金册玉牒,转录为铭符之难移青铜重器夏鼎,也是将帝位推举禅让制度转化为家天下世袭不易制度的最直接意志表达。
而蝌蚪文符如果诞生于禹铸夏九鼎之前,尧舜禹时期或更早上古时代,镌刻保存于金册玉牒代代传承,甚至也是唯一合适选项。
如果金册玉牒上蝌蚪文符在大禹帝在位时,转录铭铸于夏鼎,那么从那时起就有副本、复制本共存,这种情形发生的概率也极大。
禹碑蝌蚪文符显然是秦汉以后,才从金册玉牒上临摹放大转刻而成。这一情形既在宋代有明确记载,两汉新莽魏晋时的禹碑,也必定是类似情形。
大致上作合理化推断,金册玉牒蝌蚪文符及夏鼎、禹碑在历史中的具体情形如下:
上古某时期,蝌蚪文符诞生后,镌刻保存于金册玉牒并历代相传。在禹帝铸夏九鼎之前,金册玉牒或仅有一件,或已有副本供祭天、封禅、传位等仪典使用,甚至可能有副本埋入三皇五帝陵寝、五岳四镇名山。
禹帝铸夏九鼎,如鼎上转录铭刻了金册玉牒的蝌蚪文符,金册玉牒之副本乃至母本可能后来被葬入大禹陵,也可能被禹帝祭天、封禅、会盟时封藏于潜山天柱山、会稽某山。禹帝在天柱山祭天时,或许据金册玉牒母本镌刻蝌蚪文符于天柱山元阳石或其它巨石或刻石碑于天柱山某处。上述夏鼎、禹碑从金册玉牒转录蝌蚪文符情形发生后,都仍应有母本或副本继续为夏商周历代帝王传承。
秦汉时,夏周九鼎消失,金册玉牒或与禹碑同时存在,或单独保存蝌蚪文符历代相传,直至宋代或明代彻底消失。两汉新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今南岳衡阳衡山地区,至少有一次从金册玉牒转录蝌蚪文符镌刻石碑立于衡山情形发生,最可能是新莽时由刘歆等人所主持。北宋末期,"临大夏玉册符文放大"摹刻而成现今存世各种禹碑之母碑,已有明确记载。
金册玉牒无论是母本还是副本,应该一直都是由历代帝王皇家独有世代保管传承,享有最高安全保障等级。但由于朝代更迭、战乱、火灾意外等等,遭损毁乃至消失也有可能。夏鼎铸造后,在它消失前的两千多年(公元前2100年一一公元前100年左右)里,金册玉牒即便损毁乃至灭失或被埋入王陵,也可以从夏鼎铭符再转录复制。
秦汉之后,金册玉牒往往是随着绍介禹碑时才顺便提到。宋代之前的禹碑,最可能为新莽时从金册玉牒转录蝌蚪文符镌刻而来。由此,至迟到新莽时,金册玉牒大概率仍真实存在于皇家手中。至北宋末年再刻禹碑时,又明确记载有实物现世,为官方持有。此后,凡涉及到蝌蚪文符的,只有禹碑,再无金册玉牒踪迹。
秦汉以来尤其是自新莽时至宋代的千年内,金册玉牒是否仍然存在?大概率曾经灭失。这一时期,由于焚书坑儒等等,连《尚书》文本都几度几乎灭失。而五胡乱华,尤其是洛阳武库(及历代珍宝馆)大火,更极大概率已彻底毁灭了金册玉牒。这千年内,甚至还大概率有金册玉牒与禹碑都曾长期共同损毁乃至灭失无存的历史情形。(明代乃至清代各地复制之禹碑,传到今天,其实三五六百年时间就已无一块石碑仍然完好。)
这一时期,蝌蚪文符有可能是在从禹碑转录摹拓的纸布帛绢质材料上,长期辗转保存甚至已流失于民间。宋代初年,赵宋皇家以淳化阁秘贴收集民间藏品,才再次获取了蝌蚪文符。赵宋重制了金册玉牒,但形制已变,称之为"大夏玉册″了。宋代官方给出的这个名称,本身就昭示至迟到宋代,已经彻底无人知晓蝌蚪文符与《洪范》文本之关联,已无人能解读蝌蚪文符了。
宋代以后,金册玉牒(或所谓大夏玉册符文)去了哪里?
其一,大夏玉册副本或复制件及纸布绢帛质本,或有赵宋封禅时封藏于名山,或有赐给西夏葬入某西夏王陵,或有流入士大夫之手散入民间。(某西夏王陵、宋代顶级文臣或金石名家墓葬中,出土此类文字文物,仍有可能)。
其二,靖康之耻时,金册玉牒或大夏玉册母本副本落入女真权贵之手。(完颜希尹等女真族中汉化程度较高金代早期宗室贵族墓葬中,出土此类文物,仍有概率)。
其三,金册玉牒母本或某副本,也有较小概率传承到明代,被葬入明宪宗或明世宗等皇陵。
三、结语
总之,金册玉牒作为蝌蚪文符最佳保存传承载体,是真实存在过的。先秦时代的金册玉牒,有可能副本或葬入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某帝陵某王陵,或封藏于某五岳四镇之类名山。秦汉以来的金册玉牒,大概率只有宋代以后的"大夏玉册″母本副本,它们还可能埋存于名山、西夏及金国王陵贵族墓葬、明代皇陵。其它材质摹本,埋存于宋代顶级文臣、金石学者名家墓葬亦有可能。
金册玉牒具体规格形制,因为无实物,只能从各种禹碑形制来作最粗略推定:由九片狭长玉质牒片镶裹于薄金片上,连织成可展开可卷起之册页形状。每片玉牒上对应刻录《洪范九畴》各筹关键字眼。
目前存世的各地蝌蚪文符禹碑,只有福建漳浦赵家堡赵宋皇家后裔族居地的残缺禹碑,形制上独呈册页形状,与其它各地版本禹碑差异明显。此外,韩国江原道的《大韩平水土赞碑》,只选取了明代新泉书院禹碑拓片上部分蝌蚪文符,与国内禹碑版本也大不相同。《大韩平水土赞碑》,近世亦有制成块状屏风呈册页形态作商用售卖或收藏者。
这两种更具册页形制的禹碑,都明显以选取部分蝌蚪文符残缺形式呈现,或四十二
字符、或四十八字符。似乎提示金册玉牒上蝌蚪文符数量,也随历史时长而在某些年代有过增改删减之可能。
如果再考虑到殷商箕子家族与朝鲜之渊源,赵宋王朝与殷商王朝诸多特殊交集(赵宋开国太祖太宗兄弟俩父亲名字就是赵弘殷、继承制度多见秦汉至明清两千多年间少有的兄终弟及而罕依周礼与商王朝神似、经济制度亦为其它王朝所没有的″本朝祖制不抑兼并"重商兴国),这两个形制独特的禹碑就更值得关注了。
这种增改删减是至迟到宋代以后,蝌蚪文符已与《洪范》文本失联,已无人能清楚识读时,才偶尔因个别特别因素引发?
还是蝌蚪文符数目,至迟到周秦战国之前,因为所有原本金册玉牒当时之人都有能识读者,所以,从四十五字符逐渐增加到七十七个字符,这情形也只是正常历史发展趋向,一如八卦渐渐发展成六十四卦?或者殷商乃至西周之前,金册玉牒上的蝌蚪文符就是四十五字?《大韩平水土赞碑》与赵家堡禹碑,这两块与殷商王朝关联渊源更复杂的禹碑,都独特地采用四十余字符册页形制,并非偶然?
上述两种选项究竟哪个更真实准确?解决这个疑问,有赖于对禹碑蝌蚪文符进行更细致深入地研究,以寻找出七十七个字符之间可能存在的细微但明显的时代差异。如果现存七十七字符因为经过多次转录,都已然形成统一风格再也难以区分,那也尚待可能存在的其它版本禹碑、金册玉牒、夏鼎,不同年代不同材料蝌蚪文符载体的考古新发现。
如此,方能真正最终论定。
如此,也方能打破七十七字符似乎浑然一体的现有认知,也打破蝌蚪文符增减模仿重造似乎完全不可能,进而打破蝌蚪文符疑似并非华夏先圣先贤先祖乃至并非人类所为,来源更玄幻奇异的胡测乱想。如此,方能找寻出蝌蚪文符的成字造字规律,甚至能使之如甲骨、金文、大小篆早期汉字形体一样,成为可供书法家们练笔猎奇、考验智商、构思揣摩的书法新玩具、更高难度新工具。
是否与《洪范》说不相容?
《洪范》可能只有四十五个或五十五个
《禹贡》九个或十四个(九州+侯甸伯绥荒)
《大禹谟》?
《伏義八卦》八个(乾坤震巽艮兑坎离)
后三者尤其是八卦待定
一、初析
《洪范》已可确定是西周时文献(当然,也有一些争议)。其开篇序文讲叙背景段落,有很高历史研究价值,信息量很大。
与《洪范》文本对应的禹碑蝌蚪文符被解读后,重新译注解读这段序文,很有必要,能获取一些重要发现。研究其中"残缺"的历史信息,给予合理化的推断补全,也很有可行性。
比如,序文中提到的"洪范九畴",过去历代儒家学者和近现代研究者大多注疏译解为"治国理政九条大法"之类的文句。
然而,从上下文的"(尧帝)不畀(鲧)洪范九畴"、(舜帝)锡禹洪范九畴"而论,洪范九畴应解读为:以蝌蚪文符形式记载了"代天牧民首领必须知晓的九大领域最重要纲领″的金册玉牒。这件名称即为"洪范九畴″的传位宝器信物凭证,意义相当于后世玉玺王印、传位诏书、王冠权杖等等的集合。
尧鲧舜禹时代,既无国,亦无法。治国、大法也就都无从谈起。
从《洪范》文本序文后面具体文章内容而论,开篇洪范五行,水木火金土,讲的是世界观,形而上哲学。
其次则是帝王敬天祭祀时应该注意的仪态,貌、视、言、听、思。
再次才是政治行政方面的内容,所谓洪范八政的"食货祀司空宾师徒"。
食,农业。货,商贸。祀,文化、知识、意识、宗教,后来士之来源。司空,公共事务管理,土木工程、治水土、冶炼等等,也是"工"之起源。
食货祀司(空),亦即农商士工,所谓四民。
有意思的是,司空这个职司,为颛顼高阳氏→鲧→禹这一黄帝血脉支系世代沿袭。最后,颛顼"绝地天通"政教分离,鲧筑城廓,禹治水铸鼎,启建国称王,开启家天下王政时代。
夏,是搞城建冶炼土木工程起家的,四百年。
商,是搞商贸尚武军事征伐的(赫赫大商,征伐四方。帝国商队、利益在哪里,武士就去哪里?),六百年。
周,是种田起家的,与天粪斗与地粪斗,八百年。
夏商周,颛顼"绝地天通",把"祀"单列踢出、剥夺世俗权力争位资格。之后,是按工→商→农来顺序更替地,而并非依"食→货→司空"排序。
从更宏观角度观察,粗线条宏观上规划好山川江河,建起城廓后;就要发展交通商贸往来,搞好外交,布置完军事防务;搞完了,也就是剩下精耕细作,种田积累了。
夏商周,恰好是循此粗线条文明发展路径,展开华夏文明历史画卷。
回到《洪范》文本,后面还有天文历数、医学、社会民俗、地理气候等等。
……
总之,《洪范》文本内容包罗甚广,远非治国理政政治内容一个范畴。涉及哲学、宗教、经济、政治、社会民俗、医学、地理气候、天文历数、伦理等等领域,是一篇文明文化总结性质的百科全书纲要。
所以,洪范九畴,其实就是镌刻了至今存世的禹碑上那些(或部分)蝌蚪文符的金册玉牒,是这件特殊宝物的名称。
洪范九畴金册玉牒上的蝌蚪文符,则极可能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字系统,也一起构成了华夏文明第一部字典、政典、百科全书纲目。
当然,与《洪范》文本中箕子关联甚大的朝鲜的《大韩平水土赞碑》,及与殷商关联莫明紧密的赵宋皇室后裔族居地的福建漳浦赵家堡《禹碑》,从这两块碑上蝌蚪文符数目来看,似乎都在四十五个字符左右(前者四十八个,后者四十二个),与《洛书》点线数字之总和相同。而且这两块碑形制也与其它禹碑不同,都明确采用册页式形制。
似乎"金册玉牒"上蝌蚪文符数目,原本应该只有四十五个。它们按《洛书》上的数列分别镌刻于九片狭长玉牒上,再编织成册页形制镶裹于薄金片上。
二、再析
蝌蚪文符在复制临摹刻录到汉代、宋代以来的禹碑之前,在有可能镌刻、铸范于夏鼎之前或同时期,就刻于被称作"洪范九畴"的金册玉牒上。
"洪范"标示了其内容与《洪范》文本有关,也指示了其时代背景与制作工艺。"九"则表明了其构件数目,也指明其内容涵盖九大领域。只有这个"畴″字,似乎有作进一步更仔细推敲的必要。
如果是"筹",则可直接标示其九个构件的形状,"玉筹"也就可让人一目了然。但用的却是"畴"字,怎么理解呢?
与殷商、箕子家族似有密切联系的福建漳浦赵家堡《禹碑》、《大韩平水土赞碑》,形制为方正册页形状,字符数为四十五个字符左右(前者四十二、后者四十八)。字符数量、排版与其它禹碑大不相同。字符数量,更符合《洪范》文本内容涉及的九大领域关键字眼数目所呈现的"一、二、……八、九"数列之总和,与《洛书》点线图形数目和一致。
而《洛书》点线图形正是方形,布局更近乎"畴″字之示意。
综上,或可推断蝌蚪文符金册玉牒上九片玉牒为长短不一的狭长玉片(甚至或有圆形玉片),各玉牒上所镌刻蝌蚪文字数目以″一、二……八、九"排列。九片玉牒按《洛书》点线数目布局图形陈列,整体组成正方形图案,镶裹于方形黄金薄片。
这样一种组合布局形制,似乎才更贴近"畴″字之意涵。
以上推断,将《洛书》图形、《洪范》文本、蝌蚪文字金册玉牒实物三者密切联系起来,把各种信息串成一条完整线条,比较合理。但是否属实,尚有待相关文字、文物考古新发现。
书法家谢云老先生前不久去世了,他生前自创鸟篆体书法,别具一格,据说就有参考禹碑蝌蚪文字等因素。
窃以为谢老先生之鸟篆或许有借鉴蝌蚪文符外形之处,但与禹碑文字关联不大。因为谢老之鸟篆书法,有自己的造型规则。其规则,当然可断言与禹碑蝌蚪文字造字规则完全无关。
谢老先生之鸟篆,是对现有成熟汉字给予外观上求奇求新美术化之书写方式上的变异。用知识产权术语来套用,它不是发明创造了某个新汉字(发明专利),而是汉字的实用新型、外观变化(实用新型、外观专利)。
禹碑蝌蚪文字则不然,它很可能是最早期的汉字,是早期人类刚刚直接脱胎于象形绘画表意,初步用更抽象化的简化符号来代替象形绘画表意,是原始造字时代的"发明专利"。
当然,考虑到金册玉牒的特定作用、意义,参考后世同类器物如玉玺王印之类,它们上面篆刻的文字,对于当时常用文字而言,一般有美术化加工,增加仿制难度以保密、强化独特性权威性。所以,金册玉牒上的蝌蚪文符,既是汉字最早期的起源性文字,是"发明专利"版的最早汉字,又可能还是早期常用起源文字的美术化"艺术化"加工、变体,也是当时独一无二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版的最早汉字。
因为金册玉牒具有类似玉玺王印特殊性质,其持有者地位特殊、其使用场合特殊。蝌蚪文字从被创造出来开始,就是一定要有难以"辨别、模仿″的硬性规定、要求,以便具有保密特性,保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千年来、两千年来,蝌蚪文字之所以难认,亦有这一"先天″因素使然。
从这个角度而论,谢云老先生在现有汉字基础上创造的鸟篆,或许借鉴了禹碑蝌蚪文字当时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技巧,但绝对没有禹碑的造字规则内涵,与禹碑造字规则毫无关联。
蝌蚪文字这种早期文字发明专利、外观专利二合一情形,大大增加了解析其成字造字规则难度。从这个角度而言,谢云老先生的鸟篆也是极好的提醒:欲解析蝌蚪文字造字成字规则,须先褪去其"外观专利"之扭曲掩饰,还其本来。
三、再考证
洪范九畴、夏鼎
1)禹碑蝌蚪文符被解读→蝌蚪文符内容与《洪范》文本直接关联
2)蝌蚪文符从大夏玉册摹刻到禹碑→禹碑、蝌蚪文符、金册玉牒、禹帝、治水事功,向来并提→蝌蚪文符最早载体为金册玉牒。
3)《洪范》文本中"不畀(鲧)洪范九畴"、"锡禹洪范九畴″文句,与文史资料中"帝锡禹金册玉牒"对应→"洪范九畴″即金册玉牒之名称、蝌蚪文符内容概括。
由此,据《洪范》文本,承载《洪范》文本概括纲目的蝌蚪文符金册玉牒,从尧帝的″不畀鲧″与舜帝″锡禹"对应举措中,彰显出类似玉玺王印、传位诏书等等象征天命所在、合法性正统性信物凭证集合特征。
根据《洪范》文本箕子口中关于"洪范九畴"的上下文,虽然已可以推断"洪范九畴"在尧鲧舜禹时代,就是指集合了玉玺王印传位诏书功能的金册玉牒。但这还是并不能让人完全满意,让人感觉总有些别扭,问题出在哪里呢?
金册玉牒有类似玉玺王印的帝位传承信物特征,但在被发覆考证推断前,它与它的这个特征秦汉以来已属末知历史,仅存残缺信息。在金册玉牒存世的夏商周同时期,还有另一件具有相同功能特征的类似宝物,即夏禹九鼎。
夏九鼎的传国宝鼎特征与金册玉牒相同,甚至即便宝鼎已失落二千载,其功能特征也仍为世人所共知。而金册玉牒,至少到宋代虽仍有副本、复制本"大夏玉册",但却已无人知晓其真实由来、本质意义了。
从《洪范》文本中记录的商周鼎革时姬发、箕子两人对话内容看,这两件宝物,在夏商周三代统治者那里,其相同本质特征是历代相传并共同知悉、认同,也都给予了极其重视地。
虽然从《洪范》文本中箕子讲述的"洪范九畴"上下文来看,它既是蝌蚪文字内容的总称,也是承载蝌蚪文字的金册玉牒的名称。因为尧帝不畀鲧、舜帝锡禹"洪范九畴"时,还没有禹铸九鼎。从洪范九畴在箕子口中讲述的上下文去推断,他讲的发生在尧鲧舜禹之间关于"洪范九畴"的转让与否,只可能是金册玉牒,而不可能是还没有的禹九鼎。
但是,单从"洪范九畴"字面含义而论,它毫无疑问更切合直接指向范铸了蝌蚪文符的夏禹九鼎!这也正是推断出"洪范九畴″是金册玉牒后,仍让人感觉别扭的原因:它不太合适,夏禹九鼎才更合适。
无论是洪、或是范、或是九、或是畴,无不与夏禹九鼎各种特征重合。
洪标示了时代(洪水时代)与时代主角(夏禹),范标示了铸鼎工艺,洪范相连甚至也直接可代指夏禹鼎。
箕子与周武王讲解时,是没有什么《洪范》文本可据的。传承至今的《洪范》,反而是后世给予箕子武王谈话记录的篇目名称。他们也不知道镌刻在金册玉牒上的、范铸在夏鼎上的符文,被后世称为蝌蚪文字。
极可能身为商王朝世代主持祭天祭社稷典礼的商王宗室家族族长箕子,他当时口中的"洪范",甚至可以直接断定就是特指摆在商王朝社稷坛上、姬发与箕子谈话时眼前所见的范铸在夏九鼎上的符文——即后世所谓蝌蚪文。同时,他口中的"洪范"也可同义代指镌刻、范铸了这些符文的金册玉牒、夏鼎。
九与夏鼎的个数相合,也与夏鼎代表的禹定水土后划定天下九州之数相同。甚至夏商王朝社稷坛上的九鼎,本来就是分立在代表九州土地、九块缩微地图五色土之类所组成的高坛上。九畴也就是九州、是夏商王朝社稷坛上九块立有九鼎的九州缩微地图土地总称。
由此,"洪范九畴",在武王箕子谈话特定的背景下,其实就是夏商社稷坛上的夏禹九鼎。
全面还原《洪范》序文之背景,应该如此:武王伐纣,纣焚鹿台。姬发立纣王子武庚,大体安定了殷商遗民后,前往存放夏禹九鼎的殷商社稷坛。他召见了世代主持殷商社稷祭祀的箕子家族当代族长箕子,两人围绕传国重宝金册玉牒、夏鼎谈到了上面符文的内容意义。这篇谈话,就是《洪范》。
解读了禹碑蝌蚪文字后,知道了蝌蚪文字与《洪范》文本之关系,再从禹碑、蝌蚪文、金册玉牒,和《洪范》文本序文中的有关信息,可推断出"洪范九畴"就是蝌蚪文金册玉牒。这个结论虽然比较合理,但之所以让人感觉仍然别扭,因为还有比"它"更合理的进一步推断结论:即"洪范九畴"就是当时姬发箕子眼前、立于殷商社稷坛上、夏商两代已传承千年的范铸蝌蚪文字的夏九鼎(及其符文)。
之所以在《洪范》文本中,箕子口中的"洪范九畴"只发生于尧鲧舜禹之间,显得与那时根本没有的夏鼎无关。只不过是因为古人记事,收入《尚书》里的文字都极其节约,一字一词往往包罗几个层面。让信息大量缺失的后人、今人读来,倍觉其"佶屈聱牙"。
在姬发、箕子及《洪范》文本记录者这些当时人看来,"洪范九畴"既指眼前社稷坛上禹铸九鼎,也指其上范铸的蝌蚪文符及其内容,还可代指镌刻同样文符的金册玉牒。在他们眼中,这些都是一目了然不言而喻地。
但在历史信息大量残缺,社稷坛、禹鼎、金册玉牒都早已无存,蝌蚪文字也已是两千年后宋人刻到南岳山上、已无人能辨识,汉宋明儒及现代人当然都再也无法一目了然不言而喻。
洪范九畴既指范铸蝌蚪文字的夏禹九鼎,甚至可还原出其立于殷商"社稷坛″上,并由"九畴"还原出"社稷坛"大致形制,还原出武王"访箕子,作《洪范》"六个字后面的影视剧本场景。
洪范九畴还指镌刻了蝌蚪文符的金册玉牒,甚至也可以还原出金册玉牒本来安置在殷商王朝祭天的"天坛"上。乃至可以还原出箕子让族人秘密携带其远走东北殷商故土后,安坐于社稷坛等候武王。他以一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姿态,引导胜利者周人的视野心神,使之完全注目聚集于仓促间无法挪移、也难以如甲骨那样及时匆匆掩埋的夏鼎上。事后,他谦卑请求远放殷商故土(红山牛河梁祭祀地?)守护祖先灵墓,获得允准,最后被封于朝鲜。
换言之,《洪范》文本记录里,当时侃侃而谈的箕子口中,"洪范九畴″在他意识中既指蝌蚪文符之内容、更特指眼前的夏鼎,也还指已被带走的金册玉牒(所以口中才会有尧"不畀"、舜"锡"之说)。但在姬发及当时周人意识中,"洪范九畴"就只是眼前社稷坛上禹九鼎及其符文了,不包括金册玉牒(或被箕子说作都被焚于鹿台)了。
真实历史情况如何?已经完全难以知晓。只能从与箕子、殷商关系渊源颇深的后世《大韩平水土赞碑》、赵家堡《禹碑》的独具一格特征,及两千年来殷商后裔孔子、儒家在禹碑、洪范、蝌蚪文字相关事件上的各种诡谲表现,从蛛丝马迹中作一点合理化推断。
四、重读禹碑,再解蝌蚪文符
把金册玉牒、夏鼎、洪范文本纳入禹碑蝌蚪文符研究视野后,尤其是失踪已久的夏鼎纳入研究范围,反过来,又再重读禹碑再解蝌蚪文,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原因很简单,夏鼎虽失踪两千多年了,但它的信息并不少。尤其是它与它象征的九州,也有详细的《尚书》相关文本信息留存至今,即《禹贡》。
在初步解读禹碑,发现禹碑与《洪范》文本关联,尤其是禹碑九行九列(左第1列只有五行)排版,正好对应《洪范》内容涉及九大范畴领域后,潜意识里就会把禹碑蝌蚪文符与《洪范》文本划等号。本相只在此中寻,无须他处更求真。
然而,禹碑77个字符九行九列布局与《洪范》文本九大领域的对应常有错位,又让人迷惑。尤其是排在左起第一列的洪范五行边上,第二列九个符号就不是《洪范》文本紧跟在五行内容后的五事、八政。五事、八政(前四个)甚至是77个符号里相对最易辨认的九个符号,但却排到第三列去了。
而第二列九个符号,却又成了九列符号中,从《洪范》文本中最难找到对应关键字眼的一列。
这是解析了禹碑蝌蚪文字识读规则后,最让人迷惑之处。在不知道夏鼎《禹贡》与蝌蚪文字关联之前,第二列九个符号甚至让人束手无策,各种尝试皆难以满意。
现在一旦清楚夏鼎、禹贡与蝌蚪文符之密切关系,这个问题甚至也可以找到思路。
第二列九个字符,也极可能就是"冀、青、兖、豫、徐、荆、雍、扬、梁"夏鼎禹贡九州的最早夏代文字版本。
如果此说经文字考古实物及相关文字演化研究可证实、成立,则禹碑蝌蚪文字,夏鼎、夏代文字,《禹贡》、《洪范》及《尚书》文本,夏商周历史研究,都可前进一大步。其意义、影响之重大,已无庸多言。
现在看来,似乎很大概率是成立地。
当然,此说成立后,金册玉牒形制基本上也就可以确定了。即它上面应该只有《洪范》文本中最关键四十五个(或五十五个)字符,与《洛书》有明确对应关联。
此说成立后,禹碑、蝌蚪文符的来历就更清晰了。它至少揉合了《洪范》文本与《禹贡》文本,按日本国内的那些所谓禹碑禹迹而论,也许还有《大禹谟》乃至《伏羲八卦》的内容。它应该是以殷商后裔(箕子家族、孔子家族乃至赵宋家族?)秘藏秘传的金册玉牒蝌蚪文符为母本,创制形成于秦汉之后的概率更大。由此,金册玉牒的传承秘密、禹碑《尚书》文本孔子儒家之间的种种诡异,也都可获得一些更合理解读。
一、源起
《尚书洪范》文本与禹碑蝌蚪文符之关联对应被揭示后,很多涉及华夏文明中华文化及文字汉字起源的根本问题都被牵引出来。
《洪范》据现代考古战国简牍实证及相关学者对于文史资料的研究,已可确定为西周时代文献。但现存所有刻录洪范九畴内容的蝌蚪文禹碑实物,最早源头却只能追溯到宋代。
现在国内外所有"禹碑″之来源,都是那块北宋末年朝奉郎刘跂奉命"临大夏玉册符文变大″于衡山上临摹篆刻而成的"母碑"。明代关于这块禹碑的相关文史资料记载,有确定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细节经过,可靠性比较高。
宋代以前衡山(汉晋时或在今安徽潜山天柱山)禹碑,虽然历代文史资料记录都有一些相关踪迹信息,但终究已无实物留存。其实物或仍在天柱山、衡山某处,或已被埋入地下(如潜山市天柱山附近,很可能就有块被埋入中晚唐宰相毕諴祖墓的刻有奇特篆符文字的石碑)。
文史资料中关于禹碑上蝌蚪文符最早来历,也只是东汉时《吴越春秋》、东晋时《湘中记》等文史资料中略有模糊记述的据说是所谓"帝授大禹"的"金册玉牒"。
宋代这个"大夏玉册符文",是从哪里来地?正史资料上为何无记录?为何会丧失掉与《洪范》关联,弄得近千年乃至几千年一直无人能解读知晓这些符文?
这里且再从重读重译《尚书.洪范》着手,讨论一下金册玉牒、禹碑或相关类似上古器物以及《尚书》乃至《易经》、河图洛书等等的变化史,捋清楚其中的脉络。
三千多年前的公元前1028年左右,周武王姬发伐纣灭商。纣焚鹿台,大量物品被焚毁。当然,也仍有一些甲骨被秘埋并留存至今。也许还有一些重要青铜礼器宝物也被掩藏,但有些不易毁坏掩藏的更重要重宝重器,还是会被周人掠取劫收。这其中,很可能就包括或许是从伏羲女娲或炎帝黄帝或颛顼帝喾尧舜等等,或至迟是从禹帝夏代传承下来的金册玉牒符文或禹碑或其它类似器物。比如最重要的,更有名的夏禹九鼎。
二、重读
《洪范》开篇有这么一段序文性质的记录讲述其背景:
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后面的文字就是讲述洪范九畴具体的内容了)。
在禹碑或金册玉牒蝌蚪文符与《洪范》关联被揭示前,历代儒家学者和现代史学家、研究人员对于这段序文的译读注解,都是从字面上逐字逐词考据引证。
比如,现代有白话译文:
周武王十三年,武王询问箕子。武王问道:“箕子,前世历代帝王庇荫安定下民,使他们和睦相处,有治国常理的规定方法。我不是很了解,你能讲讲吗?”
箕子回答道:“我听说从前,鲧堵塞洪水,彻底破坏了水、火、木、金、土五种世界本原物质的秩序结构。上帝震怒,不赐给鲧九大规范,治国的常理因此败坏了。
后来,鲧被流放诛杀,禹继承兴起。上帝把九种规范赐给了禹,治国的常理因此定了下来。"
这一类解读让人感觉有点似是而非,似乎缺少了些什么,既不完整也不畅通。虽然《尚书》里的上古文字大多佶屈聱牙,今人释读,这种感受常见常有。
《洪范》既然已可确定是西周文献,以蝌蚪文符刻录有《洪范》关键内容的禹碑、金册玉牒或其它器物也一直真实存在且传承至今,那么,当年武王与箕子的对话,其实际场景很可能就不是箕子凭借记忆干巴巴地背诵。当年的这场对话问答,更大概率乃至完全可以确定,就是针对刻录有传承自夏代乃至上古蝌蚪文符的禹碑或金册玉牒或其它类似器物,从而引发。
现在人们已知晓了禹碑或金册玉牒上蝌蚪文与《洪范》的关系,可以根据相关史料记载,给予更贴合实际的场景还原,从而重读重译《洪范》,并补全相关残缺信息。
现试将《洪范》这一段讲叙背景由来的序文重译如下:
周武王十三年,伐纣灭殷后,获得了传国神器(金册玉牒、夏鼎,大禹九鼎?)。因为不能识别(鼎?)上面镌刻的铭文符号,武王就召见了世代为历代商王守护看管神器(夏鼎,大禹九鼎?)的箕子家族当时族长箕子,询问神器及铭文来历与内容。
武王姬发:这些就是(夏商以来)历代帝王的传国神器(大禹九鼎)吗?它们上面这些符文就是历代帝王们代代相传的治国理政大道规范?这上面符号都写的是些什么?我怎么一个符号也看不懂啊?箕子你们家族是世代守护掌管它们的,可以给我仔细讲讲它们的来历与内容吗?
箕子:这些确实就是历代帝王传国神器(大禹九鼎?夏鼎)。比如请看这一件(元鼎?),它上面这五个符号就是水、火、木、金、土。历代帝王先圣先贤认为它们可以概括表示世界万物,是最常见最普遍最本质的东西,也称作五行。
听说千年之前,还在夏启称王建国之先,夏启王的祖父鲧,当时就有继承帝位的资格。但他在洪水泛滥期间,出任世袭司空职位承担主持治水责任时,一味采用筑高堤坝堵水办法应对洪水。他没有研究掌握水、火、木、金、土这五种世界本原物质的特性,违背了五行运转规律,治水也因此失败。天下民众都损失惨重,鲧也丧失了天下的信任拥护。
尧帝因此震怒,认为鲧有大罪过,已经丧失了继位权利。尧帝也就没有将历来帝王先圣先贤们所总结的、传承帝王位时应告知继位者的九条规范传授给鲧,而是将帝位转授给了更受大家拥戴尽职尽责立有大功的舜帝。
舜帝即位后,又追究鲧的罪责诛杀了他。大禹沿袭世职继续主持治水工作后,他就认真研究五行运转规律,因势利导疏通河道平息洪水。舜帝于是秉承上天意志,传授了九条纲要给大禹。禹帝即位后,就把这九大规范镌刻在这些神器(禹铸夏九鼎?)上,它们也就成为了一千多年以来夏代商代帝王们历代传国时最重要的信物、传国神器。
……
这里作出了一个"大胆假设",即禹铸九鼎,上面就是镌刻了蝌蚪文符的《洪范九畴》。
三、推定
这个"大胆假设″,不但直接推断了夏鼎上的铭文内容为《洪范九畴》,也隐藏着另一个推断:夏代已有较成熟较成体系系统的文字,即所谓的蝌蚪符文。
作出这个"大胆假设",只有以下一些并非小心求证后十分可靠经得起验证的证据:
《尚书洪范》篇虽是西周时的文献,但从书中内容来看,其传承应当更加久远。可初步断定,至少可上推到尧舜禹时期即已有相似内容。至大禹铸夏鼎,更是明确镌刻铭符《洪范》。
夏鼎《洪范》在夏商两代世代传授时,或许传授讲解其内容时又有所增修删改。周代建立以来,直到孔子入洛邑问道学习并"述而不作"编纂这些讲解内容,将之列入《尚书》时,可能又有一些笔则笔削则削的加工。
至于现在的《洪范》文本,更是经历过两汉新莽魏晋古文、今文、伪古文等等几派《尚书》儒家学者们的加工,以及隋唐宋明历代儒家各派学者反复考补修订。
夏鼎及复录蝌蚪文符的金册玉牒,与更详细的内容讲解早期《洪范》口头传授文本或夏代商代其它常用文字文本,三者在夏代商代及周代早中期,都是由世袭职位的祭祀或史官之类王族宗室、贵族负责守护统一保管整理传授。
箕子向武王讲解夏鼎及其所镌刻蝌蚪文符来历、内容,经当时在场的周代史官整理成《洪范》文本。在商汤灭夏放桀时,类似情形,可能也有商汤或伊尹等人经历过。
周平王东迁洛邑,周室逐渐衰微,楚庄王等称霸诸候甚至敢问鼎之轻重。世代掌管周鼎及《洪范》的史官老聃,在传授相关知识给来洛邑求问的孔仲尼之后,也骑青牛出关。他留下一部《道德经》后,便西入流沙。
至此,周(夏)鼎实物及复录传世之蝌蚪文符金册玉牒之类器物,与《洪范》讲解文本已经开始有见分离。三者的联系,大概率仅有李耳及道家、孔子及儒家中极少数最核心人员知晓。
到了战国后期,据史料记载秦武王与人竞力,举龙文赤鼎,折足而死。继位的秦昭王攻灭东周后,迁周鼎入秦。但运鼎船只在河水中失控(或被某些殷商后裔等势力中途劫夺),周鼎最终也被辗转流散,据说最终被没入淮水泗水河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狩天下时,曾大规模组织人员在彭城泗水(今江苏徐州地区一带)河道中找寻周鼎。汉武帝时,山西汾河入黄河后土祠一带,有人献无铭文宝鼎。汉武帝因此改年号、封禅、巡狩天下。
至此,夏鼎与蝌蚪文符金册玉牒、《洪范》讲解文本三者先后彻底分离。
根据《洪范》文本内容可知,这篇内容丰富意义重大的上古先秦文明文化结晶精华性质文献,历来为上古三皇五帝尧舜禹历代首领与夏商周三代帝王们所极其重视,是一部传承有序的字典、政典、百科全书纲领。具有文明文化传承关键、传国至宝的本质属性。它极可能有对应的金册玉牒或鼎盘盝圭等等一类器物,以便保存传承。
《洪范》与夏鼎,都与治理洪水划定天下九州的华夏文明先祖夏禹帝直接有关。铸制背景同为上古部落联盟城邦文明向世袭王政时代转化的关键历史节点,都有传承文化担当文明晶华的重任,都有传国至宝的根本属性特征。洪范九畴还与夏九鼎在数目上也一致,在数字性特征出现极罕见,出现往往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的上古时期,这种一致本身也值得注意。
四、周延
夏禹鼎(周九鼎)自秦代汉代从史料中被彻底"漂没"后,就再没有踪迹。至今也无考古实物出土,甚至是否真实存在过,也只能存疑。
金册玉牒则先后疑似在禹帝天柱山祭天、汉武帝巡狩封禅古南岳天柱山、晋代及南朝文人道士游历衡山发现禹碑、北宋未年摹刻今南岳衡山禹碑等等事件中,有文史、方志、笔记等等资料记录。
禹碑实物则自汉晋隋唐尤其是宋代明代以来,一直都有明确时间、人物、实物、发现经过等等越来越详实可证具体记录。
与《洪范》记录文本有关的几个当事人,传授者箕子及其家族当时就被分封或流放到边远的朝鲜一带,周武王姬发两年后就死了。继位的成王年幼少不更事,摄政之周公东征胜利后进行了制度大改革,制礼作乐,以"其命维新"姿态彻底完成了鼎革。"监于夏商二代"、创建出"郁郁乎文哉"礼乐新文明制度体系的周王朝,对于夏鼎及《洪范》文本只在乎其传国属性,对"无文少典"的夏商所珍视的文本内涵规范规则其实并不看重。
当年负责记录的史官,世代传袭直至东周春秋中后期老聃。他再传授给孔子并由后者述而不作笔笔削削成录入儒家经典《尚书》的最重要篇目《洪范》,这即是传世至今的源本。老聃留下五千言《道德经》成为道家祖典后,西入流沙不知所踪。孔子编纂的《尚书》在两千几百年传承历程中,又经历各种散失流离增删编纂疏证注解,成为儒家经典中影响极大争议最多,屡掀汉宋明清各种学案、至今仍难彻底厘清定论、仍有诸多纷乱之根源。
夏鼎蝌蚪文符、《尚书洪范》文本及后来诸多版本、章句注疏正义延申文本,其历史流变复杂,随时间推移由简朴而变得愈来愈繁乱。一如《易经》,从伏羲《八卦》经夏代《连山易》商代《归藏易》至周文王六十四卦《周易》,到汉宋明清,又发展成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太极图等等诸多推演延展衍生。
《洪范》《尚书》、《易经》及先前更简洁之河图洛书,在华夏文明文化体系中的神圣地位及离奇遭寄,颇类似《圣经》之类在犹太文明史上之地位经历。而夏鼎、金册玉牒、禹碑及蝌蚪文符《洪范九畴》,亦颇类似圣杯、约柜、十诫石碑之类的东西。
也许,蝌蚪文符《洪范九畴》与古犹太文符《十诫》《圣经》一样,除了总结经验制定律法规范,还有制作者先圣先贤先祖们集体精神意志的灌注、寄托、外化。两者也分别成为两大文明各自宗教祭祀体系之重要依归、关键元素。
华夏文明之本土宗教道教,教祖李耳自家族先祖即与《洪范》相关,道家内诸多教派之起源,多见"天书"、"神符"之类相关记载。禹碑历次现世,也大多与突然冒出来的某些道士道家人物相关。犹太教、基督天主东正教乃至伊斯兰教,与《十诫》《旧约》之类间关联就更不用说了。
一件寻常刀剑,既是普通武器物品,也是制作者构思、心血、意图乃至精神理念意志灌注寄托所在。这种构思意图乃至精神意志往往能被使用者不知觉地体会到、感染上。所谓"手持利器,杀心自起"。普通刀剑尚且如此具有一点极浅极微精神表达意志感染理念沟通交流功能,干将莫邪欧冶子之类神工巧匠制作的宝剑利刃,自然更甚。至于草薙剑之类的神器,制作者或许就赋予了更多精神意志,成为特定祭祀宗教仪典上有特别功能的器物。
普通人类日常工具用具造物尚且如此,宗教祭祀类器物更甚。而蝌蚪文符洪范夏鼎金册玉牒禹碑、古犹太文符十诫石碑约柜圣杯,其文符就都更是千百年历代先祖智慧之结晶、精神意志之集合、理念信仰之大成。它们能穿透古今时空、沟通同种族血脉神魂意志理念,不足为奇。甚至荡涤神魂,净化心灵,启智益慧,成为各自文明内原生宗教体系最重要元素之源头,也理所当然。
蝌蚪文符《洪范》不但是华夏文化体系上古至夏商治国理政理念之总结集成,亦是华夏文明本土宗教道教及东北、朝鲜等子文明系统宗教,乃至可能还是文明分支美洲印第安人祭祀宗教体系之源头要素。
五、结语
《洪范》文本与禹碑蝌蚪文符之关系被明确揭晓后,重读重译重新审视研究《洪范》当然很有必要。
以上文字仅凭现有残缺相关资料,作了若干″大胆假设",展示了一种重新解读可能性。由于夏鼎(周九鼎)至今并无考古实物,夏代文字亦鲜少体系性质文物实物,蝌蚪文符又与商周以来所有考古文字文物的文字体系差异明显,所以,这个假设的可靠性毫无把握,只是根据现有残缺信息所作的较合理而又最大胆的推断。它需要更多的考古新成果去证实、证伪。
当然,由洪范禹碑之关联揭示,进而重读洪范,进而发现夏鼎、夏代文字,这可视为洪范禹碑研究可延展范围的上限。作为一种较合理可能性,它也有较大价值意义。
重读《洪范》,还可"发现″洪范禹碑蝌蚪文符与道教之渊源。但更具体细致的关联揭晓证实或证伪,也需要对蝌蚪文符精神意志理念内涵、道教体系内相关元素有更深入细致地研究乃至体验,更全面详实比较分析后,才可能有更合理更可靠推断乃至结论。此文仅仅是挑出了一个线头而已。
老聃李耳作为史书明载的最神秘著名人物,来历神秘,来无明影,去无定踪。这在世卿世禄,文化完全为家世明确贵族阶级掌握的周代,极其罕有。
本文采用了李耳老聃家族世代为周王室史官之说。至于李耳先祖家族是来自与周族祖先同地域的陇西,故而老聃最后出关西行其实是归乡?还是李耳先祖家族其实为殷商贵族后裔?箕子分封朝鲜后,周武王任用了一批殷商文化贵族以稳定局势,老聃先祖以记录武王箕子问答、知悉《洪范》而成为周王朝史官从此世袭职守。老聃祖籍其实为殷商故土淮泗宋楚地域?依现有残缺信息,难以判定。
《道德经》中不少名句、哲思,与《洪范》文本似乎不无关联。 比如,禹碑以蝌蚪文符五行"水"字符始,以"弱″字符终。又有刚、克、柔、强等字符。《洪范》文本中有"刚克、柔克、强克"等字句。很容易与《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等句相关联。 因为《洪范》系孔子晚年整编,孔子又曾入洛问学于老聃,故而在《洪范》与《道德经》关系上,有时不免会留给世人一点《道德经》先于《洪范》的错觉。 现今之《洪范》文本,或许甚至就是当年老聃讲解教授给孔子知晓过,才有了仲尼后来的述而不作笔笔削削整编。但《洪范》之内容,无疑早于《道德经》,甚至它还正是《道德经》诸多理念、思想之先源。
一、绝地天通
与颛顼帝联系在一起,最有名也最让后人名词解释起来头疼的事件,叫做"绝地天通"。
从字面来看,绝地天通显然是涉及原始民主公天下时代公共宗教祭祀事务的一项大改革。那么,什么类型、内容的改革才能够得上"绝地天通"这样高的规格、调门呢?它是因何而发生?改革主要针对谁?后果是什么?
涉及宗教祭祀的改革,又被称作是"绝地天通″,够这个级别的只有几个类型:原始多神信仰改为一神信仰,政教分离及宗教信仰自由,破除宗教迷信及无神论等。
那么,颛顼帝的"绝地天通"是哪一个呢?
华夏上古时代自炎黄部落联盟开启原始民主公天下之后,宗教祭祀就既有各族各部落自古相传的各自崇信的自然神灵多神信仰长期并存,又开始有了公共祭祀、宗教信仰。红山玉龙,濮阳颛顼墓蚌壳龙虎,都说明龙这种集合图腾已经为各族部落接受。华夏区域内,各族各部落如果能树旗立帜,大都就会至少有两个旗帜,族旗与龙旗。
但从考古发现和五千年来华夏文明区域内的宗教信仰历史事实来看,多神信仰似乎从未被禁止过,除少数边远地区,华夏中心区域一神信仰则也几乎从未被推行。宗教信仰自由几乎从古至今,无须西方那样费力标榜努力达成。华夏文明,自古至今一直就自然而然地实际奉行宗教信仰自由。
与宗教信仰自由从古至今传承四五千年相伴的,就是政教分离也几乎自古而然。
所以,"绝地通天″不是禁止多神信仰推行一神宗教,也不是四五千年就搞起了无神论。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政教分离与宗教信仰自由。即早在四五千年前,颛顼帝就让华夏文明实现了所谓"天帝归天帝,王权归王权",并从此再无较大反复。
华夏区域内上古时代大型宗教祭祀场所遗址遗存的考古发现,至今极为罕有。
从考古年代而论,颛顼帝"绝地天通″之前,有红山牛河梁女神庙。之后,似乎就没有了。直至尧舜禹夏商周以来,都以帝王祖宗祭祀及帝王祭祀天地为主要内容,成为历代家国例行公共事务,而非宗教信仰了。
夏商时的西南地区三星堆遗址,疑似又一个祭祀宗教中心。相同规模者,同时期再无别家。其礼器之青铜制作或在商代中晚,但早先也或有对应陶制礼器。
要点在于,这是又一个牛河梁规模等级的宗教祭祀中心。于颛顼"绝地天通″后继续存在,且延续千年。牛河梁为陶制礼器且无类似改铸青铜礼器沿袭继承,三星堆则为突然出现的青铜礼器,周边文化遗址则有陶器时期类似陶制礼器。
这些考古发现,也大体实证了颛顼帝"绝地天通"就是政教分离及宗教信仰自由。
颛顼帝"绝地天通"政教分离具体内容上,是削夺主持祭祀宗教中心部落邦国联盟时代公共宗教祭祀事务的祭司阶层参与世俗事务权力,将祭司阶层手里掌握的武士武装收归世俗军事机构统一掌握。将已迁到帝丘的祭司阶层主力,分置到西南地区,改单独祭祀女娲宗教信仰为增加嫘祖祭祀及三皇五帝信仰并立,并逐渐由母系神灵信仰祭祀向男权父系信仰祭祀转变。在世俗权力对于宗教祭祀事务态度上,由向各族各部落推广女娲祭祀信仰、压缩各族部落原始自然神灵多神信仰,转为祭祀宗教信仰自由。
颛顼帝"绝地天通″宗教祭祀改革的原因有二:祭司阶层权力势力扩张迅速,神权政治倾向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干扰世俗权力运作、其它公共事务。向各族部落强推扩大一神信仰,导致宗教冲突矛盾增多。
与祭司阶层关联紧密的商人商族部落,其发展也异军突起过于迅猛。已严重影响制约、侵夺其它各族各部落发展、利益,与各族部落冲突矛盾急剧增加。
商人商族部落依附于早期牛河梁祭祀宗教中心,与祭司阶层相辅相成互利共赢不断发育。但由于远离华夏文明黄河中下游中心区域,谋获有限,发展一直比较正常乃至迟缓。给各族各部落带来商贸之利益很多,造成的彼此利益侵夺损害冲突矛盾则尚且有限。
商族部落与祭祀宗教中心祭司主力迁到帝丘后,由于交通地理条件更加便捷,两方势力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利,都发展极为迅猛。同时,它们与各族各部落宗教冲突、发展利益冲突也迅速剧增。为防控矛盾冲突,商人商团及祭祀武士武装还不断扩充,已逐渐成为部落联盟与各族各部落正常发展整体系统内,一颗急剧膨胀扩散的心腹之患、大癌瘤。
颛顼帝在张挥公等重臣辅助下,采取断然措施执行"绝地天通"。多管齐下,一举割除了这一癌瘤,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得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既避免了陷入神权政治主导进程的泥沼,也纠正了过早进入商业异常发展,长期动荡变迁、冲突内耗过于激烈的情况进一步发展。从两方面导正了华夏文明走上更健康、持续稳定、更和平发展的轨道。
商族部落文明过早异常发育与神权政治过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也都有本质上的封闭排它垄断特性。虽然趋势上看似可以率先加速进入奴隶制加速文明进程,但脱离了当时华夏文明特殊地理人口环境、生产力发展现实水准。既不利于华夏文明早期阶段万族万邦文明多样性发育竞争择优,也极大持续增加激烈内耗,会过度消耗文明发展元气。极大增加了华夏文明进程迟缓、中断、停滞倒退反复乃至覆亡的机率。
华夏文明发展进程的现实历史表明,颛顼帝"绝地通天"果断举措,为华夏文明循着一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轨道前进奠定了又一块极重要极关键基石,也是华夏文明持续五千年未曾断绝的一条根本性原因。
与四大古文明,其它文明发展历程相比较,颛顼帝这一重大改革意义更为明显。
其它文明发展进程中,大都因其内部商族部落文明与神权政治过早过于异常发育,纷纷在开出各种文明绚烂花朵后便因过度过早消耗元气而中断、停滞、衰亡。华夏文明却延续五千年,发展生机与文明道路多样性选择机会从未彻底丧失、断绝。
古今中外文明发展史,都一再表明一个简单的文明发展模式上的事实:
商文明、神权政治相伴相生相辅相成是极普遍地,它们的异常发育也大都是能开出异常繁荣绚烂的花朵地。但同时,它们具有封闭、垄断、排它特性,过早过度发育也是要断绝其它文明发展道路探索可能性、生机地。越早异常发育于生产力早期阶段的文明,在同期文明中文明之花越是绚烂,也越是昙花一现越早凋谢。
从早期的奴隶制时代,到当今的资本主义,无不如此。
洪范八政"食、货、祀、司空"(农、商、士、工)总结标示的系统内各部分协调平衡的文明发展进程,有且只有华夏文明遵循践行且最完整展现了。
颛顼"绝地天通″大改革,功在千秋利延万代。他成为黄帝之后三皇五帝中最有功于华夏而得享盛名者,岂偶然哉!
当然,颛顼大改革,客观上也为夏族部落发展扫清障碍铺平道路,为夏族率先建国称王奠定了基石。还限制削夺了商族部落的进一步发展,使华夏的商文明走上了一条神权政治长期受到有效抑制的另类发展道路。自然,它也就成为此后千多年里夏族部落夏国与商族部落国世代冲突矛盾之滥觞、原起根由。
二、东北丧朋西南得朋
《易.坤》系辞"东北丧朋,西南得朋"解读
从颛顼"绝地天通"角度而言。宗教祭祀大改革之前,东北(牛河梁女娲庙)是公共祭祀宗教中心,也是商人族部落祖居地、母妻族所在地(坤)。宗教祭祀大改革后,西南(三星堆)夏族部落母妻(坤)族世代居地,成为了新的公共祭祀宗教中心(一直延续到夏商,从陶制礼器到青铜时代)。
在这中间,有一个颛顼即位都于帝丘(濮阳)前后,商人族部落与祭祀宗教中心祭司主力,也迁到帝丘(也许是颛顼强制,也许是大祭司作主,也许是商族部落首领为站队表态而推动)的过程。但这次迁移,后果却是三方始料未及地。即神权政治势力、商族部落短期内迅速膨胀,与颛顼帝及各族部落宗教、利益矛盾冲突剧增。
颛顼帝果断采取决然措施。将祭司主力再次迁移到自己及夏族母妻族所在的西南地区,与商人族部落分开。同时削夺祭司参与世俗权力解除武装,变女娲一神母系信仰为增加嫘祖及三皇五帝父系多神信仰,改强推一神信仰限制各族部落原始信仰为宗教信仰自由。
改革前,东北的祭祀宗教势力与商人族部落,与各族部落宗教、利益冲突矛盾不断增多加剧,处于所谓"东北丧朋"状态。改革后,西南的祭祀宗教势力(夏族母妻族逐渐主导,亦"坤")与中原的夏族及其它各族部落处于矛盾缓和及利益共生互利状态,即"西南得朋"状态。
从夏人族部落角度而言。"朋"在上古就是两片展开的贝壳,颛顼墓中龙虎图形就是由这东西堆积塑形地。在上古直至夏商,长期作为货币使用过。颛顼墓大量贝壳,与后世堆积金银铜钱,现在烧冥币纸钱,意义相同。所以,"朋"字在周代以前,所指也就是"利益"。得朋丧朋就是得利失利。
祭祀宗教中心在东北时,夏族利益受损(长途输送物资、被商人族部落赚去利益)。祭祀宗教中心迁到西南时,夏族利益受惠(商人族部落利益转移)。
但从商人族部落来看,情况相反。
从两方面看,坤卦的这句"东北丧朋西南得朋",都显然是基于站在颛顼帝及夏族立场上考量的结果。
所以,这句卦辞很大概率是从《连山易》里继承来的。
如果是商代周代收录颛顼帝"绝地天通"事件入《归藏》易、《周易》卦爻辞以为附证,他们对于这一大事件的概括总结,不会是"东北丧朋西南得朋"。立场不同,结论甚至完全相反。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三、发现夏代《连山》易、商代《归藏》易
由此,《连山易》《归藏易》并非完全消失了。《周易》卦爻辞中,有大量卦爻辞就是从《连山易》《归藏易》传录而来。它是将上古至夏商诸多自然社会历史现象、规律,按易卦特定发展规律顺序对应排列的归纳总结集合。
或许夏代《连山易》是在伏羲八卦基础上推演十六卦(每卦四爻?),在各卦象诸爻象后,补充了夏代以前三皇五帝尧舜禹时若干自然社会历史现象、规律以附证明。商代《归藏易》则推演到三十二卦(每卦五爻?),又补充了夏代若干自然社会历史现象、规律以附证明。至《文王易》则推演成六十四卦,进一步补充了商代尤其是商周交替时自然社会历史现象、规律以附证明。
现代如果再把文王以来三千多年,尤其是近现当代发现的自然社会历史现象\规律,用简单二进制数学代码规律作对应解构,恐怕要推演到一百二十八卦了。
比如,在《周易》《泰卦》九三爻之变卦《损卦》六三爻"三人行,则损一人"基础上推演的《现代易》,在"一人行,或得其友"这句之后,就可加上现代人对古今中外历史上开国建国君主领袖传位继承规则的总结:中国夏商以来四千多年历史里,几十个大小王朝开国君主,以其长子太子继承者极少。总比例低于百分之二十,以更严格"承其位且有其政"标准而论,则不到百分之十、五,凤毛麟角。
总之,《周易》是伏羲八卦、《连山易》、《归藏易》的继承发展,而不是另起炉灶。后三者既是确实已经消失,又是融入到《周易》之中了。
附:
《连山》者,禹帝母族修己之谓也。图腾为长蛇、源于"龙马"耶?颛顼"绝地天通"后,掌祭祀宗教事务者。
《归藏》者《龟藏》耶?禹帝父鲧之藏耶?鲧殛死于羽山,商族部落文明文化区域,而非夏族区域。
禹帝之图腾为龟蛇合一,玄武,真武大帝。
禹碑之蝌蚪文符,是上古(颛顼帝、仓颉)至夏代之文字与八卦符号组合(覆盖、叠合)再"艺术″加工耶?
禹碑夏鼎金册玉牒上蝌蚪文字,最早大概率是辅助颛顼帝制定颛顼历的张姓始祖挥公所撰制,由小子解读,于此物此文字,亦善始善终之义耶?以这款《地球3.0》三维真实游戏之德性,这个推断大概率是成立地。
今年夏至于濮阳拜颛顼遗址、挥公墓,已有所思。至今日,方成此文。且略记之,聊供参考。
北大张新泉
2021.11.1
浙江杭州钱塘金沙龙湖
一、夏无文
夏代承颛顼"绝地天通"政教分离→鲧筑城廓卫君安民→禹治水划定九州,铸鼎定王权不易之制→启称王建国征伐不服。承几代先人奋斗之果实,开启家天下世袭王政。
依孔子之说,夏代文字文化系统不发达,所谓夏无文是也。商代则制度典章不健全,所谓商少典是也。
什么原因呢?
先谈夏无文。
夏代无文之原因,大体有四。
首先,王政文明初创,基础终究浅薄,天下粗定,尚有少康失国中兴之类反复。积累有限,发育缓慢,却万事皆须从头做起。有闲阶级有限,底子薄、任务重、人才少、不得闲。
到夏桀时,似乎稍有些闲了,却是压迫太过换得的。结果众叛亲离,反为外敌所乘,被取而代之。
其次,夏代之先祖,世代沿袭司空职守,专责土木工程、城建、冶炼、平定水土。为天下文明发展初步打下框架,也积攒了更雄厚实力基础、更广阔势力范围。
夏族能在早期万族万邦林立时代率先称王建国,开启文明时代,有赖于他们长期从事这项繁难疲重事务。
功能设施更周全完善的城廓建立后,便足以傲立万邦威慑周边,立于不败之地。以己之不可败而坐待敌之可胜,不断扩展统治区域与势力范围。
原始时代有坚城者,可谓无敌。
稍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对坚城只会来而无功徒耗己力。而自己却可在积攒了实力后,"有田一城,有众一旅",便可等待时机乘敌之机,一举击败没有城池防卫的对手。
但夏族夏国这方面的独特优势,既严重消耗国力,也难以持久保持专有。
夏国从治水平定天下水土过程中积累了威望、扩张了势力范围,又依靠独有的擅于城建的特长形成了战略性优势。
但成于斯,亦敝于斯。
一直倾向偏重实务而轻虚文,力量有限而重心长期着力于时限长成本高收效慢基础建设,对于上层建筑、文化、教化既已无力,也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硬实力一旦丧失代差优势时,软实力又没有注意培育,也就逐渐难以抵御新的挑战者。
夏桀更是大兴土木一味扩充硬实力,以为自己凭坚城可立于不败(后世胡夏赫连勃勃之统万城亦然,西夏之都城再亦然)。以日自誉,殊不知民力已尽、众叛亲离,内部已成"时日曷丧,与汝偕亡"。商汤伊尹用利益收买,内应外合,一举而克。
第三,夏代建国之前,先后有三位杰出的首领功业显赫,为大夏王朝建立奠定强大基础。颛顼、大禹更都是位列华夏共祖的圣帝。鲧建城廓,也直接成为夏国傲视天下威慑万邦的战略优势。
三位先代首领最杰出的成就,往往被后世机械沿袭发挥发展到有大害于国地步。鲧之治城廓,到桀变成大兴土木不蓄民力。
颛顼绝地天通政教分离,扩大世俗权力摆脱神权桎梏,到了后嗣夏国夏代,也有类似走入歧途倾向。
夏国对祭祀宗教是打压倾向,与商周大不相同。祭司阶层地位低人数少,保有传承已有文化、文字都极艰难,遑论创造发展。发展文字文化是要人的,搞祭祀掌握文字文化的有闲阶级位低人太少,被打压受限制,文字文化自然发展就停滞不前。
颛顼"绝地天通"政教分离改革,当然面临挑战付出了很大代价,甚至几个子女都在激烈斗争中或早死或惨败,成为掌控舆论祭祀阶层口中各种"恶""凶"。但夏国夏族率先坚持政教分离打压祭祀阶层,又为夏国夏族扩张势力奠定坚实基础。
《易.坤》有云"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上古时代华夏文明与夏、商两族的世俗统治重心中心都在黄河中下游陕晋冀豫,围绕盐池散布。夏、商两族在宗教祭祀问题上有截然区别。
颛顼"绝地天通"政教分离,强化父权后,把祭祀阶层宗教职能分置迁移到母妻族的巴蜀(颛顼→鲧→禹,母妻族皆在此地),即今天三星堆一带。这样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夏族夏国主力就摆脱了神权政治的影响,在早期万族万邦各有自家原始宗教祭祀受神权影响、宗教冲突斗争频繁普遍激烈环境下,独具一格。夏族中原主力少受或不受神权影响,就能较公正更开放地执行最早的宗教祭祀信仰自由,大大减少与其它势力因宗教祭祀信仰而持续血斗的频率,也大大增强了夏族夏国协调各方事务的公信力。同时,母妻族势力获取更多掌握宗教祭祀职权而陷入神权政治泥沼,世俗上更依赖中原夏族主力,限于原始交通条件,往往天然形成"距离产生美",相互辅助而不害。
两方面综合,也就是所谓"西南得朋"了。
夏族夏国从颛顼政教分离改革中获取了他方所没有的快速发展崛起机会,受益匪浅。称王建国后,自然会继续强化执行这一圣帝祖制。长期以往,就极大削弱限制了夏族夏国文字文化发展的条件。
到了夏末,夏桀试图改变旧制,积极运作引入母妻族妹喜祭祀阶层重用之。但各种具体政治操作上却低级失误频频,反而又引起内部矛盾加剧,众叛亲离。
与之相对,中原商族、后来的商国商王朝与东北母妻族祖地(红山牛河梁?)宗教祭祀势力结合更紧密。它们走了一条与夏国夏族完全不同的更强势崛起,以商业开路武力跟进征伐为主要特征,以宗教祭祀冲突、文明冲突之名积极对外侵攻的快速发展道路。
母妻族祭祀阶层在商代一直与商族商王世俗权力共掌国家,信仰坚定制度血腥残酷(人牲?)的母妻族祭祀武士宗教雇佣兵团,甚至是商王扩张势力最可靠最强大支柱力量。
名气最大、威望最著的两代商王,开国之成汤与高宗武丁,都是在母妻族名臣伊尹、悍将妇好支持下,获取了赫赫霸业。两位名臣悍将的名声功业历史地位,在商王家族祭祀中享受的待遇,丝毫不亚于商王。
末帝辛纣,也是因为更依赖、强化来自东北母妻族故地的妲己祭祀集团(从妲己在历代政治语境里长期被妖魔化,可以判断她也是当时"圣女″"神女"之类祭祀宗教首领)势力,强势掀起新一轮征伐四方攻略,在内部激化了矛盾,引发外部普遍的恐慌抱团反扑,最终走上了穷兵黩武帝国共同的末路。
搞神权政治宗教战争,必然频频引发对外冲突,古今中外无不如是。
商族商国商王朝以商兴族兴国,注定高度依赖宗教祭祀信仰神权以强化力量凝聚人心,否则早就星分云散,根本不可能聚族建国称王征伐四方。
但宗教战争注定是孤立、排它的。过分依赖母妻族祭祀集团,虽然在原始时代,有信仰利益紧密结合的宗教武士往往所向无敌,为一代代商王打下赫赫声威,但注定是"东北丧朋″、敌人越来越多、天下皆敌地。一旦纣王在″国际"形势、"商外"力量对比已经发生根本改变局面下,盲目效仿祖宗征伐模式照搬宗教战争旧套路,走向失败也是注定地。
第四,与颛顼圣帝政教分离,被夏代后嗣盲目照搬,从而大大限制了夏国夏族文字文化发展类似,禹帝的主要功业,在夏王朝亦被错误发挥到最终限制了文字文化创新进步。
在原始民主公天下时代,面对洪水威胁,鲧把主要精力用于筑城廓(陕北神木石峁遗址?),以保护发展夏族力量。对于公共事务则敷衍塞责,头疼医头急时拜天神的消极地以筑坝挡水方式应付差事。最终尧都(陶寺遗址)被洪水淹没,尧帝震怒。
鯀的所作所为,有利于夏族夏国的实力增强势力扩张,是私有制发展家天下必然取代原始民主公天下历史大趋势下的普遍反应。在新旧时代交替时刻,他表现过于显眼。夏族力量发展太快太突出,最终引发普遍担忧恐慌。他对于公共事务过于敷衍,造成恶果太大引发众怒。最终被舜帝以集体公议名义,流放远方,殛死于羽山。
禹帝汲取教训,身体力行,十几年几十年专注天下公务,以愚公移山精神坚持治水。三过家门不入,为平定洪水立下不世之功。他也理所当然被公推为原始民主公天下时代最后一代圣帝。
治水土这类公共事务,时间长投入多收益少收效慢,甚至往往不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而是我家种树他族乘凉。
夏族夏国夏王朝承受禹帝功业天下拥戴之荫庇,成为天下共主。开启家天下之后,当然也仍会延续概括承包一些天下公共事务。这些公共工程大多是无法增加实力,反而大多只是为保住共主虚名而不得不消耗己力。
鲧、禹虽然都是土木工程大师,都给夏国夏族打下坚实根基。
但鲧与孙子启,是朝着私有制家天下方向努力地,颛顼与禹则是更偏向融入维护公天下旧时代旧体系地。前者更适应时代大潮更符合人类文明发展历史大趋势,后者则是以治水定九州奏响了旧时代最宏伟壮丽的挽歌。
人类文明、华夏文明注定要挣脱"民主"公天下的原始时代,大步跨入能更飞速进步的私有制时代,直至彻底挣脱物质资料的桎梏,跨入自由人联合体。
新旧时代交替,既有禹、启两父子,闪烁旧时代最后的光辉,开启新时代无上的荣耀。同样也有人为之付出牺牲,鲧为进入新时代付出了惨烈代价,伯益则也为旧时代奉献了最后祭礼。
禹帝公天下时代的最后辉煌功业余荫,其实既是夏代夏国合法正统天命天下共主地位之来源,也是其不断失血流血消耗的根源。位高责重,国族力量持续消耗,自然发展文字文化受到限制。
鲧遗传的城建类工程,同样也带来巨大族力民力国力力量消耗,但更多成就了夏国夏王朝战略优势。禹帝所遗传的公天下时代残余性质的公共事务工程,则更多地只是徒耗国力族力民力。
禹帝遗留功业中的公共事务工程,还只是给夏代文字文化发展无力带来间接影响。
他的另一项遗传功业,才真正决定了夏代文字文化走入死胡同。
禹范铸蝌蚪文字于夏鼎,将公天下时代帝位转授时,方便帝王随身持有携带的玉玺王印性质信物金册玉牒,变为不易移迁的青铜重鼎。直接表达显示了从公天下公举公推帝位禅让,向家天下世袭不易转变的强烈意志。夏禹鼎也成为夏商周历代帝王传国之根本,三代更迭天命所寄最重要之凭信。
但镌刻于金册玉牒上的蝌蚪文字,虽是字典字符集合,却是为了适应金册玉牒帝位传让特殊信物之要求,天然与上古时代有限的日常文字符号有根本区别。它是对当时日常文字作了"艺术"加工、"宗教″加持地,具有保密、神秘特征,不易辩认不易仿制不易学习不易传承。
事实上,金册玉牒与夏鼎上原本只有四十五个、五十四个字符(后者多出禹定九州之名符)。到了夏商周至宋,历三千年,仍然只有七十七个字符。创制之难,堪谓古今中外字体之唯一。
蝌蚪文字从镌刻于帝王一人独持、帝王间转让的金册玉牒,转为范铸于天下可共见能长期昭于天下的青铜宝鼎,其实就是将蝌蚪文字向天下公开半公开,由神秘走向公开。禹帝的地位权威、禹鼎的神圣,都让蝌蚪文字"神圣"起来。
于是,夏代夏国夏族的文字文化发展进入一条死胡同。
辩认学习掌握传承蝌蚪文字,成为地位受持续打压、本就数量稀少的祭司阶层唯一出路。日常文字得不到发展,日益被抛弃。
范铸蝌蚪文字于禹鼎,变相将蝌蚪文字推向普及推广之路。而蝌蚪文字之创造,根本只是为了彰显神秘、权威,保障传承,根本不利于文字之创造发展普及推广。就象中古欧洲贵族们以掌握最难学的希腊拉丁字母为荣耀,或是在现代要在大陆普及推广繁体乃至大篆甲骨文,完全有违文字发展正常趋势,也最大限度地限制了文字文化发展。
总之,颛顼、鲧、禹前后相继,为夏族夏国打下坚实基础。夏启称王建国开创家天下王政时代,是几代先王共同努力水到渠成的结果。但颛顼鲧禹之主要功业固然是夏族壮大夏国强盛之原由,然而也都为夏代留下各种隐患,是国力耗费、文字文化长期难以发展的重要根源。原始时代,得祖宗制度之利而重祖制不敢擅改,忽视其弊端而坐视成大害,在文明初创时代,自然到必然,实难幸免。
夏代依坚城立国傲视万邦,在有限区域内能稳固有效统治,少有挑战,没有发展文字文化的迫切需要。颛顼、鲧、禹之遗传,又从不同层面削弱了夏代文字文化发展所需的人力、物力支持。禹鼎范铸蝌蚪文字,更是把夏代文字发展导入死胡同。
夏之无文,由来有自矣。
二,商少典
再来谈谈商之少典。
仲尼用字,极节约又极准确。
夏代并非完全无文。
比如《甘誓》等等内容,显然有文字相传。甲骨文字作为系统成熟文字,也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夏代也自然有更早期甲骨文字之类,成汤伐桀后,概括承受了而己。
《洪范》文本是内容信息量这么多的谈话记录,其真实场景显然是针对某件特殊载体上的文字符号给予地详细讲解。在夏商千年岁月代代传承历史中,除了特殊载体(金册玉牒、夏鼎)上的蝌蚪文字,也很可能还有常用文字专门记录这类讲解。
但夏代因各种原因,文字发展极其缓慢几乎停滞。留给今天的文字,只有金册玉牒夏鼎上转录的特殊蝌蚪文字符号,也几乎没有给后世留下任何文字篇章类"文物"。甚至传承至今不多的蝌蚪文字、内容丰富的《洪范》文本,显然也都不是夏代的,而是上古至夏一千多年数千年文化总结集成结晶。
所以,孔夫子论定夏代无文,虽有绝对化偏差之嫌,但其实是可以成立地。文字文化,在夏代真地就是停滞地。
商代少典,仲尼用了"少"字,同样简约而又精确。
商代历史长达六百多年,武丁之后势力范围极广阔,盘庚之后统治亦相当稳固。这种情况下,商代的典章制度,在数量上当然不可能少,也少不了。相比古今中外任何一个相似规模长期存在的强盛庞大帝国,它的典章制度都不会更少,也没法少。
商王朝是青铜业、商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军事王国帝国,也是宗教祭祀阶层势力庞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帝国。祭司们常用的甲骨文,光匆匆临时掩埋留存至今的就有十几万片,百多万字。
这样的背景下,典章制度怎么会"少"呢?
但是,商王朝的典章制度能传之于后世的,显然极少,大多与王朝及身而亡。商王朝灭亡后三千多年里,都没有什么典章制度被后世继续沿用到、改用过。
商亡之后,几百年里,少数殷商典章制度在宋国及箕子朝鲜等殷商遗民范围还有一些遗存,但也不断被周鲁制度同化。商亡两千年后,起于殷商旧土的赵宋王朝,确实还有不少殷商典章制度的遗存"复现",但也都只是一些随附点缀。赵宋典章制度的主体,仍然是周秦汉晋隋唐以来典章制度的继承发展。赵宋典章制度似乎确实有一些殷商旧制的影子,但细究则几乎完全不然。
比如,赵宋王朝公然"本朝祖制不抑兼并"、重商兴国,与秦至清两千年里其它王朝重本抑末重农抑商全然不同,独具别格。但赵宋王朝取此国策,根本不是商人商族复兴,要仿效商王朝。只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厚赐武臣勋贵田宅金银,允诺安享富贵以求君臣相安的附带举措。
再比如,宋太祖太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北宋、南宋开国、亡国,似乎都有"兄`终′弟及″。这也是殷商独有,而其它王朝也都极其罕见的继承制度。那么,赵宋是在复活殷商旧制吗?不是。
商王朝兄终弟及之制是常态、定制,赵宋则全是各有特殊背景因由乃至巧合。
商王朝多见兄终弟及,根本原因是王朝日常国家事务,无论是商业决策、还是例行重大祭祀、或是对外征伐,不但极为重要,而且极为频繁。与近现代日不落带英帝国、美丽奸帝国无年无月无时无日不战争相似,而与华夏历代王朝总体和平安定完全不同。所以,国需长君成为商王朝必然要求、定制,权托幼儿之事绝不允许。而母妻族掌控家族祭祀王国宗教事务,权威极重,又能确保体制稳定运行,不至于内斗内争到不可收拾。这完全是商王朝各种独特性所决定的独有制度,别的王朝完全不能模仿。
周王朝封建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周官》《周礼》《礼仪》《周易》等等典章制度,大量地在三千年里被各王朝沿袭抄用、仿改。与之相比,商王朝的典章制度,确实可以用、也只能用"少"字来概括。
周王朝的典章制度在孔子看来,大多甚至已具有放之四海可推行、传之万世能不易的终极、完美制度特征。只要统治者能严格遵守"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这套颇为完备的典章制度,尽可以推广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尽皆王臣",能维持天下长期秩序稳定,让天下人从温饱至小康直至大同。
事实上,若非近代外来文明给予了华夏文明三千年未有巨变之冲击,孔子心目中周代制度某种程度上确实已经做到了"终极制度"模版。
与周朝典章制度大多延传三千年相比,商朝的典章制度可传承者,几乎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即便与秦汉以来数十个或短命或两三百年王朝相比,如隋之科举、三省六部等,元之行省等,明之内阁等,商朝典章制度可沿袭被传承者,相对而言也是极"少"。
为什么商代典章制度数量并不少,甚至极多,但能传承后世被沿袭者极少呢?
商人商族商部落商国商王朝,是依托上古时代东北区域华夏文明自母系母权时代就有的祭祀宗教中心,逐渐发展起来地(如同时期考古无更大规模同类遗址再发现,红山牛河梁遗址必然就是商族商王朝的起源地)。
它既具有上古中古世界上各重商部落、种族、文明体普遍一般共性,又具有华夏文明区域独特性。
古今中外的祭祀宗教中心,向来都是商人、商团商帮乃至商部落商种族直至商国商王朝的聚集地、根据地、发源地。小到原始时代各部落交易、集市、城镇之兴起,大到近现代各种殖民地、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之形成。古今中外的区域内祭祀宗教中心,莫不是长期汇聚广大区域的人流、物流、财富乃至货币流,成为商人商族商国之起源地,丝毫不足为奇。
比如,伊斯兰教创始人就起于商家兴于商家,从学徒而富豪而教首而政教合一帝国领袖。他一生的传奇经历,可作为商人商团与宗教关系最集中突出的例证。
犹太教、基督教与犹太商,罗马教会与西方从中古到近现代的商业直至资本主义,佛教寺庙与古代商业、集镇、借贷钱铺银号,……古今中外,无不如此。由祭祀祭司而士而儒而商,祀、士、儒、商,本源同一而千丝万缕。
区域祭祀宗教中心长期吸引大量人流、物流、为频繁交易提供各种便利,必然带来商业兴盛,支撑起商人商族部落邦国壮大繁荣。
同时,四处冒险奔走求利的商人,也大多都是最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们比定聚部落中有稳定生产生活方式的其它职业分工部族,更容易自创出各种神灵以求庇护、安慰更高风险人生历程中动荡不安的心灵。他们的经商人生历程中,当然会遭逢各地各种族。而各地各族千奇百怪各种神灵,也都是他们拜祭的对象,经常甚至虔诚程度超过原住民。
古今中外,商人商族与宗教天然就是相生相伴相辅相成的孪生子、亲密爱人、利益同盟。
夏、商及更早的上古时代,华夏文明自黄帝始,既有万族万邦各自原始宗教祭祀,又先后形成了两大原始公天下时代共同的祭祀宗教中心。一个就是东北红山牛河梁女神庙(女娲?),另一个则是西南巴蜀的三星堆(嫘祖?)。
两者以颛顼″绝地天通"政教分离为界,又分别成为了夏、商两族、国、王朝之母妻族、祖居地。
前者与世俗商部族之关联更紧密,颛顼大变革后,甚至与商人商族商部落商国合二而一。后者则是颛顼"绝地天通"政教分离后,分割拆迁前者并扶持夏人母妻族的产物。
夏、商之争斗更迭,文明体系上是原始、奴隶时代城市邦国文明与商业及宗教武装文明之争,宗教上则是政教分离与政教合一之争,当然也还是夏人夏族夏国与商人商族商国的国族之争。
商王朝以商王室、贵族们领导的成熟商业集团运转体系、关系紧密长期联姻的祭祀宗教文化集团、信仰坚定利益捆绑的宗教武士集团为三大支柱,又以高度发达成熟的青铜冶炼铸造使用为基石,构建成拥有庞大财力、武力能长期威慑控制四方的强大奴隶制军事神权帝国。世俗权力与商业集团以青铜冶炼交易为中心从四方获取巨利;祭司宗教集团围绕巨大的历代商王的司母鼎展开大型祭祀活动,与商王家族世代捆绑威慑民众凝聚人心维护信仰;武士集团则以工艺先进装备供应充足的青铜武装征伐四方。
商王朝商文明的上述基本特征,决定了商代典章制度的特性。商代一切典章制度必然体现三大支柱意志维护其利益,围绕商业活动为中心制定典章制度,一切典章制度都是从利益出发、为了利益而运作运转、随利益格局变化而变化。
于是,商代典章制度大多更具时效性、易变性、实用性、灵活性、不确定性,而缺乏持久性、权威性、规范性、稳定性。早中期的商文明,甚至连商王都城也因商业利益变化而屡迁无定,更遑论其他典章制度了。又由于宗教因素长期影响巨大,商代典章制度往往还有宗教信仰影响必然带来的垄断排他性、封闭性特征。
这些特征也就决定了商代典章制度多而易变,难以长久坚持,难以推广四方,难以被其他文明模仿。被它征服后的部落,只能成为其奴役对象、附庸。周边任何模仿者,往往就都直接成长为商文明的竞争对手。
商代同时期的文明,与商王朝关系越远,越能友好互利合作共赢,关系越近,就越只能征伐、奴役、附庸。
一如现今美帝,离美帝太近,就只能被征伐、奴役、附庸、不断被反复收割。与美帝有远距离产生美的,反而商业合作互利共赢机会较多,甚至能产生美国一向平等友好的错觉。
华夏先秦时代商文明这些特征,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后,演绎得更全面通透彻底。
孔子考察夏商千年历史,总结出夏无文商少典。他若能观察地理大发现以来五六百年全球化历史,大约也会喊出"葡西无文,英美少典″。
英美资本主义文明动辄推销所谓普世价值、西方近现代文明体制,好象它那一套对于别国而言,可学可仿可搬用套用似的。然而,世界上学、仿、搬者,无不被其奴役收割、沦为附庸。学"成功″了的,又无一不是竞争对手,直至搞出两次世界大战。
三千年前的商文明,与现代英美文明一样,在维护最主要利益集团层级(权贵巨商+宗教+军事集团)核心利益的典章制度方面,都是极端封闭、排它垄断的。
它们卖力向他国推广的那些浮于表象的诸如现代普世价值+宪政体系之类,其实与三千年前商代"敬神如神在"的宗教普世价值观一样,甚至如"人牲″祭祀制度一样,都是依靠强大商业资本侵蚀与武力威慑侵攻去强行推广维护地。所谓的普世价值,都是有时效性、地域性、适用性地,且都极有限。既不自古而然、可放之四海,也不能延之长久、无更优替代。
人牲祭祀制度,延续了六百年或数千年乃至更久远(牛河梁神庙、神木石峁遗址、西水坡颛顼墓,都有人牲)。以至于殷商后裔孔仲尼虽然对周代众多典章制度不无溢美,但他却仍然认为周代祭祀用人俑这东西很不符合"普世价值"。他直接嘲讽周人是在试图欺骗祖先神灵,喊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人牲″虽然似乎有点残酷,但它才符合"祭神如神在"这一已历数千年,已被广大公众认同的普世宗教价值观。
捣鼓"人俑",那不是骗鬼吗?
"人牲″制度,长久推行后,也能在孔圣人那里变成"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之价值,能有多高大?
商文明的典章制度虽多,但大多却不能普及推广。盘庚定都殷都后,即便奴隶制庄园经济不断发展,商王朝也从早中期随商业利益格局变化而游走不定,逐渐转化为定居文明。但它仍然难以走出旧制旧习,不能带领华夏文明迈入文明发展新阶段。比如,一旦周文明以更先进井田农奴制快速积累壮大,更具普适推广,更符合文明演进新阶段发展趋势。商文明相对日渐衰败,封闭排它东北丧朋的弊端就日益显化。统治者如纣王也根本无意革新求变以适应新形势,相反,他退回到试图模仿武丁征伐收割四方旧套路以挽危亡,从而迅速激化内外矛盾,最终覆亡。
类似的,人类即将彻底摆脱物质资料生产力的桎梏,迈入自由人联合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星空时代人工智能时代。英美那一套本质上封闭独占垄断排它典章制度,同样难以普及推广,更不是什么历史终结。它们同样难以乃至根本不会尝试更多的自我革命、创新制度走出旧体系。
特朗普、拜登之流在国力衰败之际,只是倒退回老套路,嚷嚷着从实力地位出发,再次大肆收割四方以图压制新起竞争对手、挽救溃崩瓦解,最终也是盟邦惊骇乃至众叛亲离,终究难挽天倾。
三千年前,夏无文商少典,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监于二代而创新礼乐文明引领华夏进入新阶段。
五六百年来,西、葡无文,英美少典,华夏虽历五千年,坚持改革开放永不停滞封闭僵化,也终将闯出新路。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彻底摆脱物质生产力桎梏,迈入星空智能时代。
后记:
这一篇文字,以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考察夏商两代千年历史所作结论为目标箭耙,找寻各种历史残缺信息、考古成果做证据照耙射箭。虽有些牵强,证据亦多有假设、争议,但观其大略,也能大体形成逻辑合理框架。
至于类比现实,也只是从宏观角度给予粗糙比较。细细考究,是经不起推敲地。人类历史从无简单循环重复,但却有各种形式的循环往复。毕竟,太阳底下无新事。每个人都是在这星球上,以重重复复的吃喝拉撒睡为主要内容打发几十年人生。白宫睡乔刮约肌失控,也一样会霸气侧漏。上帝视角中,几十亿裸猿大约都是一般有趣或无聊。古今个人是如此,古今国度、文明,观其大略,也无天差地别。
三四千年前的历史,真相已很难发覆。所谓的证据,大多残缺、有争议、需假设推断补全。从近代乃至当今某些类似情形作一些对比反推,也就有其必要。捋一捋相关历史残缺信息,从各种组合尝试里,选出可连成串形成一种合理性比较强的链条,得出一些合理的"结论″,对于进一步的历史研究以及相关考古研究,也有一点参考价值。
物理学上很多宏观微观领域课题,常常陷入根本无法实验验证,有时只能纯粹用数学去步步逻辑运算推导。据说如果公式比较具有"美感",往往最后被另外各种想办法设计的试验验证概率更高。(似乎连相对论,也都是如此)。
毕竟,凡是现实存在的,必有其"合理"。反之,凡是分析起来更具"合理″性的,现实中存在、发生过,概率往往也比较高。
北大张新泉
2011.11.7
浙江杭州钱塘龙湖
所以七十七个字不重复,不值得深究~
一、伏生献今文《尚书》与鲁王坏孔宅出土蝌蚪文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儒家还是沿袭过去战国竞争背景下各国捏着鼻子为招揽人才而礼贤下士时的做派,用老一套售卖手段,玩各种前倨后恭、阳奉阴违、制造舆论施压等等骚操作,结果踢到铁板,惨遭降维毁灭性打击"焚书坑儒"。
秦末大乱,汉初也不太平。吕后死后,朝局动荡。汉文帝是宗室、群臣会商共议所立,在秦始皇以来的几位皇帝及吕后里头,真实地位恐怕连惠帝也不如,与秦二世胡亥的情形相似。外有匈奴,内有诸候王、老臣宿将。
焚书之后残存的儒家主力一直没有参与秦末战乱,叔孙通、郦食其等外围非主流儒生在汉初虽混进了队伍拿到了饭票,但也没有什么地位。秦代法家那一套虽然在汉代不再通吃独赢,但势力仍然不小。黄老道家则方兴未艾,要到武帝正式亲政之后,才渐渐失势。
所以,汉朝廷向天下征求书籍时,儒家反应很谨慎。尤其是在这次汉室皇家再次直接钦点到《尚书》这套儒家最重要经典上时,他们反应更是如惊弓之鸟、十年怕井绳。
儒家派出了一个九十岁的老头子伏生,让他献上据说是当年冒死私藏在家宅墙壁里的隶书版本抄录的《尚书》残篇28、9篇,打前站试探、观望风色。
九十高龄的伏生,自然已经记忆不好口齿不清方言太重。他给汉文帝派来的晁错讲《尚书》残篇时,别人根本听不懂,必须要他那能听懂的女儿转述。
这一番操作,可谓极尽小心谨慎,努力把所有可能风险都降到最低。精心挑选出来的残篇,大约都是绝对经过反复挑检审核,甚至多有被再次"述而不作"过,表面上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了。诸如曾引起所谓儒法斗争据说直接引发焚坑惨剧的尊君集权与复礼分权、封建与行郡县之争、世卿世禄与军功爵禄及选拨官吏、周官周礼与秦官秦法、井田农商并举与废井田重农抑商等等之类的,必定经过多次讨论很是"笔笔削削"了一番。
九十岁老人,记忆缺失、口齿不清,又是经过女子再转述,万一还有问题,也有足够推脱卸责的理由、纠正挽回的余地。就算真地又有问题,就是秦始皇再世,大概也不会给九十岁记忆不好口齿不清老人、中间转述的女子定罪,更不至于牵连到还来得及澄清细节、再次划清界线的儒家主力残余吧?
总之,从伏生献书的各种细节来看,可轻易透视到焚书坑儒后儒家劫后残余惊弓鸟们的万般谨小慎微,已远不是后世历代儒家那些对于精心保护保存文化典籍老学究的各种美化褒扬所能掩盖。
毕竟朝堂局势复杂多变,虽然已逐渐打造出"喜爱读书、仁善温和、体贴臣民"人设形象的新君,颇符合儒家所谓"大有明君之相",值得下大赌注投资靠拢。"望之颇似人君″圣主下诏征书求贤的机会,不能不抓住。但是,惊弓之鸟们还是不敢直接拿出压舱家底,更不敢献上全部家当孤注一掷。
伏生献书后,汉廷赏赐很丰厚,伏生弟子都到长安授予学官,得到近侍帝王、大批招收王公大臣弟子授徒传学机会。所谓今文《尚书》学派,由此奠定根基,直接大口喝到权力的鲜美头汤。
当然,随着汉文帝杀妻儿、亲舅证道;在细柳营阅兵惨遭当面打脸失尊损威还捏着鼻子认下;在朝堂形势复杂、诸候王蠢动背景下,召见写下两汉第一雄文的贾谊入宫,却不得不传出虽然夜半虚前席却"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不知谁更"可怜″,岁中数迁最终却是"屈于长沙非无圣主″……,而后又是景帝即位、七国之乱、当年派来征传《尚书》的晁错背锅被借头一用,内战一场平定七国乱后,又是废太子、诸姬争后诸子争位、太后景帝梁王"母慈子孝兄友弟恭"来回讨论昔年之诺……,种种眼花缭乱,儒家惊弓鸟们羡慕嫉妒恨伏生门下今文《尚书》派获得完美开局之余,也不无心惊地为自己当年的谨慎频频点赞。
当然,到了景帝晚年,如果不看朝堂,则天下总体上已经安定休养生息数十年,国力早已恢复成长,盛世已然可期。七国之乱平定后,汉室威权日盛,朝堂格局也渐稳固。又是诸姬争后诸子争立的关键时刻,再不出场,不要说喝剩汤抢骨头了,恐怕将来连屎都吃不上一口热乎地。
于是,儒家劫后残余终究决定孤注一掷,弄出一场鲁王修宫拆迁工程坏孔子宅壁大戏,新瓶旧酒套路,再次墙里开花出土了一大批儒家蝌蚪文字古文经典籍。直接向汉室皇家展示:库存底货全在于此!
夹杂在众多典籍中的蝌蚪文《尚书》一经抖落灰尘,便直扑前线,引发争议。以古文古本高贵姿态,把今文《尚书》往食堂餐桌外面推挤。它们不但量大管饱多出十几篇经文,而且全用蝌蚪文字书写,绝不是今文《尚书》派土包子们能看得懂的高级货。
选择鲁王入局,既有孔子圣人居宅之地利方便,也经过反复权衡。景帝诸子中,鲁王既稍长,又与长沙王关系更亲密(长沙王母唐姬曾为鲁王母程姬宫中侍婢,程姬还生有江都王、胶西王,似乎很受宠)。虽有口吃小毛病好声色犬马等正常帝王通病,但似乎有更多一点争位优势。
一旦鲁王成为太子,他与古文《尚书》发现之功这段故事,就可变成圣人垂青、渊源深厚的佳话。万一他落选,治宫室而坏圣人居宅,又可变成跋扈违制肆意不法的切实罪名,向新太子告发站队投机、政治碰瓷踩一脚抬高古文《尚书》声价的退路。
然而,万没想到包养主人翁的长公主在后宫争位诸子争立斗争中,为了一句"金屋藏娇"而上下蹦跶。年幼的刘小猪(比鲁恭王小,比长沙王大几个月)与已为人妇生有女儿的人妻入宫后极谦卑的王绿茶,最后双双胜出,成功传奇上位。
当真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圣人诚不我欺!
千谨慎万小心,诸多权衡反复考量,终究还是竹篮打水痴心错付。
二、秦皇汉帝,究竟求的是什么?
在儒家版本的秦皇汉帝们围绕《尚书》与儒家各种互动中,有一个根本问题被儒家消解、掩藏了。
什么问题呢?
两三千年、几千年来,历来被视为历代传国传位宝器的夏鼎、金册玉牒,究竟被这帮殷商余孽弄到哪里去了?
站在帝王角度,无论是秦皇还是汉帝,他们都是不用管中间曲折复杂过程、各种阴谋算计虚假掩护地。天下归一后,夏鼎、金册玉牒的最终下落,当事人知情者,追根溯源,不在周王宗室姬姓、六国诸候贵族手中,那就只会在殷商余孽手里!
一个简单的事实:秦皇禁书焚书,为何到了汉初求书,其它书籍都不征求,唯有《尚书》似乎"已被禁绝",单单专门下诏征求?
因为《尚书》里才有线索!什么线索?
禹碑蝌蚪文字、尚书洪范文本、金册玉牒夏鼎之关联及背后秘密被彻底揭晓之前,后世人尤其是近现代人已完全不知晓。
但是,距离夏商周最近的当时人,秦皇汉帝们,他们可绝不会完全不知晓!也绝不会不过问。
历来围绕《尚书》儒家各种诡异表现,争斗激烈,真地只是文字、学派及权位之争?皇权总在背后挑动,所为何来?
甚至唐代韩愈、宋代王安石、朱熹到处找蝌蚪文禹碑,也不是文字考古猎奇。身为朝堂与儒家最顶层成员,他们大概率也意识到了其中真正奥妙所在!
秦皇焚书坑儒,除了各种儒法斗争等等之类,背后显然还有以最严厉措置手段,逼出殷商余孽们手里的底牌,为天下一统锦上添花或消除隐患。如果实在逼不出来,那就干脆彻底埋葬好了。不交出来它们来,尔等就全给它们陪葬吧!千古一帝不在乎这些个所谓天命象征的古董,没有它们,重新制作受命于天的传国玉玺与各种传国新典章制度好了,照样传之万世!
汉帝在天下安定朝堂安稳后,有空闲可腾出手来,想要锦上添花或消除这个潜在隐患,也要有针对性地专门特诏点名征求《尚书》!
伏生献书为何设计得如此传奇?
因为汉室与儒家残余心中都尔知我晓,《尚书》背后,究竟是什么在引得帝王不能不特别下诏。
汉初是黄老道家当权,这是比法家更让儒家头疼需要更小心谨慎应付的对手。法家是帮只知《尚书》里头有鬼有线索却不知其所以然的埋头实干糙货,道家却是连儒家底裤什么颜色都门儿清的神仙。
孔子入洛问道于老聃,回来后与殷商后裔们议论老聃,孔子明话是:"其犹龙乎?……吾不知也"。翻译过来就是:"那个老泥鳅太滑不溜手了,他们家到底知不知道当年的隐情、知道多少?我探不出真实情况。"
孔子学问没有老聃大?这真是最大笑话。
孔子宅壁蝌蚪文经,为何只有孔安国能读懂?天下其余儒、法、道,有一个算一个,我不是针对谁,你们大家全是垃圾,你们全都不认识!老聃认识吗?与埋在殷墟的甲骨文类似的文字文章,老聃见过吗?
只有一部《道德经》传世,修身养性问神仙,可养生可投其所好侍帝王权贵,这样的老聃,比孔子学问大?所以折服了孔仲尼?
当年老聃与孔子经过一番你来我往讨论学问、试探与反试探、侦察与反侦查之后,孔子交待出"其犹龙乎"的定语。这黑话若细究,其实狠辣得很,可说成是让殷商后裔听众们去仔细权衡得失,要不要施屠龙技宰了老泥鳅。
老聃见完孔子后呢?果断出关西行,果然滑不溜手不知所踪了。
周室日渐衰微,诸候争霸已然登场。殷商余裔蠢蠢欲动势力不可小觑,姬姓诸候环控之下宋襄公居然竟然意图争霸。殷商余孽祭祀教主孔仲尼,居然在创造周礼的周公领地鲁国混到了司寇大位,上台就诛杀对殷商余孽构成威胁的少正卯。来者不善,世袭王室史官微薄禄位已不值得冒险。孔老二人高马大,虎父无犬子,都是祭祀武士团成员。做了教主假装斯文后,身边保镖头子子路也是猛男。
怕了闪了,告辞不约,后会无期!
老聃西行退入周族祖居地,王室再衰微,殷商后裔势力再大,祭祀武士当年威名再大,也伸手不到这里来。
等到老聃家族以道家创始人身份再出场时,甚至祖籍身份也改成殷商故地了,大家都是殷商后裔了,就不要内部消耗。打打嘴仗就好了,动刀动剑伤到花花草草,有违道法大自然哦!至于你们儒家那点秘密吧?究竟有没有那个什么东西?老祖宗究竟有没有传下来什么话?你们继续猜?
汉初黄老道家,有留候张良这样祖上五世相韩、流氓头子汉高祖钦定汉初三杰的功勋重臣、显贵世家作后盾担保。劫后之余的儒家,惹是惹不起他们地了。
若再考虑以造箭技术闻名于世方才跻身战国七雄的韩国,五世相韩的张良家族,其始祖张挥公为当年辅助颛顼帝的世袭重臣,正是弓箭、夏历创始人。那么,张氏家族可谓夏国所遗巨族,与道家这些周室所遗贵族勾连在一起,对于殷商余孽的儒家而言,可谓是沆瀣一气的累世之仇了。
在汉初黄老当道之时,儒家是不可能确定究竟道家、汉室知晓多少实情的。汉帝既然放弃秦皇威压手段改用利诱,再一味对抗就没必要了,那就响应征诏多少送呈一些应付一下再试探试探。
道家反应平淡,汉室亦很安静:我们不急,请继续你们的表演。
看来他们确实也只是怀疑而无法确定,那就上一点干货抢几口热乎的。
附:
后羿姓什么?
黄帝之后的先秦时代,世官世禄,职业、专门技术技能都是家族部落世代沿继的。从张姓始祖挥公制作弓箭,成为颛顼重臣赐姓张氏开始,一直到五世相韩以制箭工艺闻名战国的张良家族。先秦时代,但凡涉及到弓箭的历史大事件、名人,必然与张氏家族有关联。
后羿以善射闻名,又有以重臣夺夏国而致少康失国之记载。显然,他也有一些概率姓张,虽然善射与善制弓箭是两回事。
从黄帝至满清,五千年里,张姓从始祖挥公辅颛顼帝开始,如张良家族世代相韩,到满清时以"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知名的张廷玉父子齐相。历朝历代,名相辈出,数量之多,远超所谓的南陈北裴。名将也不乏其人。但却极少称王称尊者。
五千年里,也只有疑似张姓的后羿(及寒浞,亦善射,但据说是车正世家。儒家六术射、御者也)、五胡十六国时尊奉东晋为正统的前凉张氏称王(其家族故事,颇有类似后羿寒浞之事处)、金灭北宋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逃出见赵构后立即奉还),再就是明末大西皇帝张献忠了。
最有意思的是五代后周北宋初年的张永德,他是后周郭威的女婿,与柴荣有争位资格而不争。甚至据说早就知晓赵匡胤有帝王之相,反而屡次示好照顾提拨帮忙。北宋建国后封公,安享富贵直到赵匡胤赵光义都死了,到宋真宗时活了七十二三岁与孔子同寿才善终。
那些各种骚操作、努力奋斗后好不容易才见得到他一面的穿越者,大约都会羞愧死。
"你不知道柴荣、赵匡胤将来会当皇帝吧?我知道!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可是我早就知道啊!我没有什么想法!"
据说是因为玉皇大帝姓张,人间张姓就不可为君王。张家人到了一定级别,就都知道这款《地球文明》三维真实游戏里的这个游戏规则设定。
结语:
此文以禹碑蝌蚪文字与《洪范》《尚书》文本关联紧密,及镌刻蝌蚪文字金册玉牒、夏鼎为历代传国宝物这一推论为前提,对秦汉时期围绕《尚书》各件大事重新推演,尝试给一些历史谜题以合理化解读。
聊备一说以供参考。
77个古文字符组成文章,每个字符绝不重复雷同。这种古文,先秦两汉魏晋之前文化史上,根本就没有类似古文存在!甚至除了南朝齐梁时才问世的《千字文》外,在杨慎凑出仿《尚书》体八股文之前,再也找不到第二例古文(而南北朝时《千字文》,“同样”还是一篇启蒙性质乃至准"字典"性质古文)。
拿出一份由1000个不重复的单词组成的儿童启蒙读物。
。
。
。
还有那些英语吹,
吹什么英语比汉语先进的。
。
我呸。
司马迁《史记》中专门记载了汉代初年《尚书》始末由来,还自述了一段他的亲身经历。他专门跑到孔府去,向孔安国请教学习蝌蚪文字。学习了几个月后,结果仍然是茫然不知所谓。
孔安国:这些是能让你学会去地吗?那才是真怪事了!
世袭史官什么的,咱孔家人最警惕最讨厌你们这帮子泥鳅地了!
虽然司马家派出来的这只小泥鳅,身上那呼呼往外直冒地傻乎乎气质根本掩盖不住,完全一点也不象是装地。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来你丫就是个将来注定会扑街、没准哪天会被人割掉身上啥零件的傻蛋,但那也不能让你知晓一丁点儿情况。
当年老祖宗就曾拿了几根蝌蚪文木简,去洛邑找老聃那老泥鳅探底。人家那才真叫深藏不露滑不溜手,见风使舵脚底抺油那叫一个快。连老祖宗也自愧不如,后悔顾忌太多当时没有下决心不留隐患。最后还不得不公开宣扬,捧杀以"其犹龙乎"。果然这老王八立马就溜了,传留下来的一帮泥鳅,到现在还整天阴阳怪气地直戳人心窝子,说什么满口仁义礼智满肚子阴谋诡计。还不能反驳,只能陪笑脸装没听见。
司马迁:夫子,夫子……,小子愚钝,至今不悟。昨又接朝廷召令,不能早晚侍奉请教了。今日特请夫子允辞。
孔安国回过神来,满眼不舍:真地要走了?再留几天吧?咱俩再研究研究,也许这个字就可以确定下来了。反正它不是"龙"字,就肯定是"鳅"字嘛!只是这个"鳅″字,怎么会好象少了一点?……
司马迁汗,叩首退出。
孔安国微笑着用关爱目光送行:真是个可爱的小子啊,可惜了。也不知他将来会耍丢掉身上啥零件……
都尉朝:老师,你上次不是跟他说,这个字不是"木"就是"太"吗?
孔安国扔掉手里的蓍草,目光猥琐起来:是啊,看起来木头木脑挺可爱的一个小正太,将来怎么会弄丢了小不点零部件呢?真地有点可惜啊。
都尉朝局部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