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长沙岳麓山洪范《禹碑》蝌蚪文符解读思路 -- 张新泉

共:💬205 🌺408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长沙岳麓山洪范《禹碑》蝌蚪文符解读思路 -- 有补充

    长沙岳麓山《洪范禹碑》蝌蚪文字解读思路

    一,来历

    《禹碑》又被称作《岣嵝禹碑》、《神禹碑》、《禹王碑》等等,上面刻录有一堆古怪别扭蝌蚪形状类似文字的符号。自汉代以来,颇有一些历史资料,或简略或详细记载有这来历神秘的石碑,记录者或转述或自己确认它存在于南岳衡山岣嵝峰。至于石碑具体来历,始终并无官方史料确证。只是不知从何时开始直至今天,所有人都认定它与大禹治水有关联。

    单以"岣嵝"两字而论,直到东汉早期许慎著作汉字史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之时,也都尚未收见有这两个汉字。到了汉未三国曹魏时期,在张揖所著的《广雅》(隋代避杨广讳改称《博雅》)里,才首次提到"衡州南岳有岣嵝峰",并写到"上有神禹碑"。(按:此记录明显有可疑之处,或许是隋代官方学者避杨广讳改《广雅》为《博雅》抄录时添改加入,也可能是清代学人为了编写《康熙字典》而转录《博雅》条目,在传抄时误写或附入。"衡州"是隋代地名,南岳由安徽天柱山改为湖南衡山也起于隋代)。

    点看全图

    晋代,曾经担任过当时长沙郡国国相的衡阳人罗含,在其所著的《湘中记》里,写有"岣嵝峰有帝赐大禹玉牒","上有神禹碑″等文字。到了唐代,韩愈有诗文"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明确记载了确实有蝌蚪奇文的石碑。韩愈虽然没有亲眼见到石碑,但他听人转述的"字青石赤形模奇"这些碑符特征,与现今仍然存世的,也是已知年代最早的岳麓山蝌蚪文石碑的形制相符。上述这些文字记录,是有关于禹碑来历的较早期的明确史料。它们大体提示了蝌蚪文符禹碑制作或现世的年代区间上限。

    现在,国内如长沙岳麓山、武汉汉阳龟山晴川阁长江汉水合流处、南京栖霞山、绍兴大禹陵、云南昆明法华寺大理一塔寺、四川北川禹里、河南汤阴、西安碑林、兰州白塔寺、山东烟台龙口(原黄县)文庙等等不少地方,国外如韩国江华道至今保存有明代万历年间简录部分禹碑蝌蚪文符制作的《大韩平水土赞碑》等、日本国内十多处地方,都有相关大禹治水事功的禹碑、禹迹及其摹印拓刻。这些中外碑刻大多为各种禹碑的复制品,有些则不过是纪念品而题上大禹之名。

    点看全图

    国内现存禹碑均以宋代衡山岣嵝峰《禹碑》为母本。原碑为北宋末年朝奉郎刘跂奉旨"临大夏玉册符文变大″摩刻而成,靖康之乱后,该碑失踪。南宋时被道士重新发现后,当时长沙官员摹拓复制此碑或迁置原母碑到长沙岳麓山。明代嘉靖年间重现,岳麓山禹碑拓本经杨慎解读后,明清以来又在国内多地有拓摹复制复刻。

    长沙岳麓山禹碑为宋代母碑迁置而来或为其复制品,因而形制最近似宋代母碑。杨慎解读后,明代清代各地拓摹复刻之禹碑,大多形制有变,与长沙岳麓禹碑上蝌蚪文字符之排列明显不同。

    点看全图

    明代,李氏朝鲜以嘉靖时南京新泉书院刊印的长沙岳麓禹碑拓摹版本为母本,也在朝鲜境内多地复制禹碑,其形制规格又与国内大相异趣。如《大韩平水土赞碑》,选取岳麓禹碑77字符其中的四十八字符重新组合排列而成。

    点看全图

    万历年间福建漳浦赵家堡赵宋皇家后裔,也在其族居地复制禹碑,该碑亦选取四十二字符重新组排。

    这两种禹碑之字符数目及排列形制均独具一格,与其它禹碑实物差异极大。

    且以长沙岳麓山禹碑为准,试作解读。

    二、解读

    长沙岳麓山后《禹碑》上总共有77个蝌蚪文符号。

    点看全图

    先说说它们的排列布局。

    从上往下看,上面五排,每排九个符号,共45个符号。下面4排,每排8个符号,共32个符号。从左往右看,左边第1列,只有5个符号。从第2列到第9列一共8行,每行9个符号,总共72个符号。

    如果左边第1列也是9个符号,那么它们就组成为纵横都是九道的一个正方形,九九八十一个符号。但是少了4个符号,也就显得上宽下窄有残缺。

    这样比较整齐规范的总体排列布局,值得注意。

    比如,左边第1列为什么少了4个符号?是不是说这石碑最后还没有完工?

    如果这些符号是文字、汉字,如果它们所组成的就是一个完整的文句文本,那么,左边第1列显得单立出来的5个符号,是文本的结尾字句、标题,还是签名?

    又比如,这样子排列布局后,客观上就形成的,或者是可以被抽象出来的一些数字,在古代是否有特别意义的? 五排九列四排八列?九、五,四、八,45,32,77(81-4,5+72)。

    如果想得更复杂一些,把左边第1列与最上面或最下面的那一排符号都单独列出,则又会形成4,9(5,8),8x8,等等这样一些或许有其特定意义的数字组合。

    这些数字真地有特别意义吗?

    其次,再看看这些字符的具体特点。

    最突出的一个特点,77个符号,没有一个雷同重复。

    如果这些符号确实是文字符号,而且组成了完整文本,那它们彼此全无重复雷同的特点就显得比较古怪了。

    这个数量级的汉字符号所组成的文本,很少乃至根本找不出第二例完全是由不同的字来构造的。不要说常用汉字数量极其有限的古代文本了,常用汉字数量大为扩充的现代文本,也都很难构造出来由77个完全不同汉字组成的语句段落。

    岳麓山上这个传承来历清楚有据的石碑,虽然母本只能追溯到宋代,但依据汉晋隋唐以来文史资料,它与大禹关联明确,冠名禹碑由来有自。如果考虑它镌刻时所可能具有的几种功能、作用,参考有类似功能的其它符号组合系统或文本,也同样依旧令人觉得奇怪。

    这类石刻作品可能有以下几种功能作用:记录帝王事功向祖先神灵吹嘘昭示后人、祭祀天地秉告或誓约于神明、托天命代表天意给出隐晦神秘暗示,以便作出相应的政治变革、权位更迭、大政方针改换之类关键性的安排。

    功能与之类似的可作为参考文献,恐怕只有真伪古文今文《尚书》里,那十几篇几十篇诰、命、制、册、祭等等之类文本。

    然而,即便是《尚书》诸篇,虽然都已经是极尽言简意丰如同天书之能事,但是也没有哪一篇哪一段能做到77字个个不同。

    其次,虽然77个符号没有雷同重复,但其中很多符号在各自的形体结构上却有共同特点。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很多符号在左右结构上,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对称结构。此外,所有这些符号从外观上整体上观察,也具有明显方块文字外型。

    这两个特点,与汉字的文字形体结构比较一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人看到这些符号,无论是唐宋时的古人还是近现代的学者,都很容易就认定它们是采用了特殊刻写方式的汉字。

    此外,由于它们是石刻文字,也就很容易就让人去对比相应的汉代尤其是王莽新朝的印章文字,也很容易让人寻找到两者之间更多相似相近之处。

    综上所述线索,把它们串接起来,已有极大概率可判定一些结论,至少可以作出一些大胆假设:

    《禹碑》或《岣嵝禹碑》上蝌蚪文符具体的内容,应该是可与《尚书》文本中某些与大禹有关篇目相联系。 比如象《洪范》里的洪范九畴、五行、洪范八政这些东西。

    对比《洪范》文本,很客易就发现里面又出现了五、八、九这些数字,它们在《洪范》这篇文本里甚至比比皆是。对比《岣嵝禹碑》布局结构上同样明显呈现出的五、八、九,它们只是巧合么?

    顺着以上思路,已经可以把《岣嵝禹碑》与《洪范》联系起来了。

    但是,这显然并不够。

    《洪范》与其它《尚书》篇目一样,并没有由77个完全不重复古字所构造的语句段落。

    77个文字符号,具体所指示对应的又分別是哪些汉字呢?

    再认真研究一下,首先,很容易就注意到数字五,单列左边第1列的五个符号,很突出。

    这就不难把左起第1列符号去对应对比文本第一段落,而五个字符,大概率是对应金、木、水、火、土这五个段落关键字眼。

    两者对比,这五个汉字,全是左右对称架构。而《岣嵝禹碑》上这五个符号,同样也全是左右对称结构的。在字符结构上,两者一致。这样子连续五个字符全都是对称结构的,在《岣嵝禹碑》九列九行总共77个字符里,甚至也唯此一例(?)!

    《洪范》文本具体内容大体分为九大段落,而第一个,就是洪范五行段落。其中的关键字眼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一段落里的其余文字,全是对这五字的演绎扩充解释表述。《岣嵝禹碑》单列它们于左起第1列,并非偶然。

    其次,既然思路走到了这地步,已设定了左起第1列五个字与《洪范》文本第1段落关键字眼相对应。那也就不妨继续往后设定:

    《洪范》文本九段落可能与《岣嵝禹碑》的九列之间也会互相对应!还可继续直接设定《洪范》文本与《岣嵝禹碑》符号集合两者之间的对应方法!

    即,《岣嵝禹碑》是对《洪范》文本的再抽象,或《洪范》文本是对于《岣嵝禹碑》的扩大解释再表述。

    从左往右排列,《岣嵝禹碑》的各列大体上分别对应《洪范》文本九个具体段落,但可能并不严格要求各列九符一定要两两对应《洪范》文本各段落里九个字。《岣嵝禹碑》各列的九个符号,只需要分别对应《洪范》文本各段的关键字眼,具体数目可能会有参差不齐。

    换言之,《岣嵝禹碑》只是《洪范》文本各段落的关键字眼。它们是用特殊方式刻写后所组成的符号集合,并非是一篇句组段落文本。

    《岣嵝禹碑》作为符号集合,与由阴爻阳爻所排列组合成的八个、六十四个卦符集合一样,是《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那样的符号集合。而《洪范》作为对应文本,则是与卦爻辞、卦传所组成的由周文王推演周公旦注解孔子释义的《周易》文本类似的具体文本。

    《岣嵝禹碑》剩下的八列七十二个符号,大体对应着《洪范》文本其它八段落中七十二个关键字眼。

    它们都必须是各段落中可作为文眼句眼的关键字。

    在文字结构上,有些同样有左右对称结构,但也有不是左右对称的。对比时,很可能只需根据这一差别就可快速进行区别辨认。

    它们很可能不但无一雷同,还很有可能各自独立,并不强求要组成词汇短语,不会形成主谓宾结构的语句段落,更不会表达出什么系统完整的意义。

    它们的排列组合顺序,也许并不严格按九段落关键字一一对应,也可能不严格按文本中的先后顺序排序。

    最后,根据上述所列示的标准、特点、要求,这77个字有可能是:

    吉凶

    风雨霁

    正直刚柔

    寿富康宁好

    短疾忧贫恶弱

    岁日月星辰历数

    食货祭司空宾师徒

    水木火金土 貌视言听思

    敬农协乂明念向威

    卜悔贞考终命平高

    强克正德燮友子寒

    父母民王皇建天燠

    以上这77字,只是初步判断,不作为定论。具体的77个文本字眼,以及各字与各符号精准的一一对应关系,需要更细致的考察比较辨别。

    这里只简单求证一下,拿比较有把握的几个关键字求证一下。

    点看全图

    左第3列从上往下九个符号,似乎就正是"貌视言听思食货祭司"九个字,那么,这就可以初步实证了!?

    其它的就不再反复推敲比对,一一确认了。 这里只把初步推断列示如下(仅供参考不作定稿):

    点看全图

    左起

    第1列:水木火金土

    第2列:平直正强克高德燮友(冀青兖豫梁荊雍揚徐?)

    第3列:貌视言听思食货祭司

    第4列:空宾师徒岁月星辰历

    第5列:数日天子民王父母寒

    第6列:敬农皇乂协建明念向

    第7列:威刚柔风霁雨凶卜燠

    第8列:悔贞吉富康寿好宁考

    第9列:终命折短疾忧贫惡弱

    三,结语

    母碑可追溯到宋代的长沙岳麓山禹碑,其原始来历是"临大夏玉册符文变大"摹刻而成。那么,此前汉晋隋唐各朝一些文史、方志、笔记诗文中提到的蝌蚪文符禹碑、金册玉牒,又都是怎么回事?

    宋代禹碑源自"大夏玉册",其蝌蚪文符出自该玉册符文临摹放大。这"大夏玉册"是哪里来的?宋代以前的那块或那些禹碑、金册玉牒,与大夏玉册有什么关联?

    现存禹碑蝌蚪文符解读后,与《洪范》文本关联一目了然,但汉晋隋唐文史资料里的蝌蚪符文禹碑、金册玉牒,宋明以来文史资料里的大夏玉册、蝌蚪文字禹碑及传承清楚可追溯宋代明代的现存禹碑实物,为何都只言及大禹、治水而不涉及《尚书》、《洪范》文本?以至于千年来无人能解读蝌蚪文符?明代杨慎又为何解读错误?

    禹碑蝌蚪文符解读后,历代以来对于《洪范》文本的注解译释,有哪些明显可见的问题?如何重新译读?

    这些疑问,尚需研究者略作解答或据现有残缺信息给予合理化推断。

    后记:

    二O一九年清明节,机缘巧合灵感忽生,费了五六个小时完成初稿,一气呵成。 从选题到成文,堪称神速。

    这两三年来又多有思考及一点"研究",已对原稿某些推断结论有很大改变。故而二稿内容与原稿相比变动甚大,文中总结的解读思路也与原来解读时实际思路有较大出入。

    《洪范禹碑》

    蝌蚪天书千年谜,

    难辩本非祖宗意。

    快刀轻巧入破竹,

    碑铭洪范何足奇?

    北大张新泉

    2019年4月5日湘西吉首乾州龙江河醉爱花肥桥张家老宅邻寓(初稿附后)

    2021年10月21日浙江杭州钱塘龙湖金沙(二稿)

    通宝推:假设,死扛着,钱六,hwd99,光头佬,东方红33,葡萄干,西电鲁丁,尚儒,东学西读岛主,盲人摸象,qq97,白玉老虎,大眼,审度,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5)
    家园 现存禹碑的几种形制 -- 补充帖

    国内外现存禹碑形制上大致有以下几种:

    1,长沙岳麓禹碑。

    77字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共九行九列,对应所谓"洪范九畴"。左起第1列为五行字符,即"水火木金土″。字符或囊括《尚书洪范》、《禹贡》、《大禹谟》乃至《伏羲八卦》中关键文字。

    此碑其原始来历,是宋代时临摹夏代玉册符文(来历不明,大概率为赵宋皇家所藏)所刻制的衡山禹碑。

    2,昆明法华寺禹碑。(现有复制品刻于昆明安宁市温泉摩崖石刻区。

    77字符,从上到下、自右而左11行七列。依明代杨慎所解读之禹碑释文,重新排列字符。

    明嘉靖以来国内各地翻录复刻之禹碑,多以此版本为依归。具体形制上有些还存在若干变异。

    这种版本,或有意或无意地客观上彻底消除了禹碑字符与《尚书》文本、洪范九畴之关联。

    点看全图

    3,福建漳浦赵家堡禹碑。

    万历年间刻制的该碑原件已断裂残损。现在赵家堡内的复刻件,仅有三十八字符。以册页形式,现存两页,自右而左从上到下共五行八列。左起1列仅三字符。

    两残页中间断裂破损处,应另有五字符或十字符、二十字符。(即原版本应共有四十三字符或四十八字、五十八字符。而四十八字符概率更大)

    点看全图

    4,韩国《大韩平水土赞碑》。

    李氏朝鲜显宗年间李俣从中国购得《禹碑》新泉书院本(明万历二年版本),许穆从原来的77字选了其中48字,作了变异本《平水土赞碑》,并在朝鲜半岛广泛流传,并相继出现了朝廷和多个地方刻板,而其定本《大韩平水土赞碑》被立在了江原道三陟。

    此版本从上到下自右而左为八行六列。

    点看全图

    5,日本之《大禹谟》《文命碑》之类残字碑。

    这些碑刻附会禹碑之名,版本形制全无体例。

    家园 简述禹碑解读之意义价值、影响 -- 补充帖

    1,提供了直接线索、证据,甚至基本回答、解决了夏代文字有无问题。汉字之起源、演变问题,也有了新线索。甲骨文字之整理、解读,也有了新线索、方向。

    2,《尚书洪范》、《禹贡》、《大禹谟》篇及《周易》,与《河图》《洛书》,与金册玉牒、九鼎之关系。上古帝位传承与文明文化文字之保管传承之关联,也都有了新线索、证据。

    3,夏商周及尧舜禹重大历史事件之解读,尤其是商周史之解读,有了新线索、证据。儒家、道家、老子、孔子思想之解读,亦然。论语、尚书、周易、春秋等十三经经典之重新审读,甚有必要。

    秦汉之际,帝王与儒道之关系,亦有重新审读之必要。

    4,进而重新审视整个华夏文明史进程、人类文明史进程,也都有新观察角度、新思路乃至新周期新范式新结论新体系了。

    家园 关于《大韩平水土赞碑》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大韩平水土赞碑》虽然是摘录明代万历年间新泉书院禹碑拓本而刻成,但有其独特性。

    比如,它只选取了七十七个禹碑字符中的四十八个。这与当时中国境内绝大多数禹碑字符迥异。

    又比如,排版上而言,

    这四十八个字符,既有整体上六列八行完整刻成碑文,也有制作成册页条屏(河南归德、开封的也有这种形制)。

    它的六列八行形制,是众多禹碑版本中唯一的特有形制。

    具体而言,四十八字符的选取,暂时难以确定其中规则,整体比较杂乱。

    除了随意摘割,更有甚者,有些字符还颠倒上下。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与正常排版禹碑母本长沙岳麓禹碑相比较,岳麓禹碑的左起第一列的(五行)第一个字符("水"),大韩平水土赞碑就把它从五行中单独摘出!!!把它放在了右起第三列(左起第四列)第七个字符位置上!!!(这似乎是在隐藏?)

    而且,还把这个字符上下颠倒放置!!!!(这又似乎过于特意了?)

    既藏之弥深,又显之独具一格。

    而它这样特意地将这个字符上下颠倒放置,却似乎更突出字符的内核关键,让人更容易辨认出它的确就是个"水"字。不过,这个字符的整体符象,就不再是"天一生水",而似乎变成了"水落石出″?

    从这一点来说,《平水土赞碑》制作者似乎是要表达出对于明代杨慎等人所作解读的不满乃至轻蔑,展示一下"我们这些箕子朝鲜后裔才真正知道、掌握了宇宙真相"!(你们明国人现在连"水"字都没有人能认得出来!还卖弄个什么?)。

    大韩平水土赞碑的这几个独特之处,确实值得注意。

    家园 关于《大韩平水土赞碑》2 -- 补充帖

    李氏朝鲜的儒家学者一反事大主义的常态,在《平水土赞碑》上独走,确实给人一种"我们知道地更多"感觉。

    水字符上下颠倒,也提供、指示了一种另类解读思路。长沙禹碑母本的水字符,似乎展示的是治水宜疏导。而《平水土赞碑》则显示了息壤之越堵越高悬河效应、后果?

    当然,也许只是学者、镌刻者的手误?

    礼失中夏,求诸四野。

    藩邦蛮夷,或存其真?

    究竟何者是?或许尚待朝韩两地将来之考古?

    家园 洪范禹碑蝌蚪文符解读的"负面"影响 -- 补充帖

    夏商周断代工程、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之类的历史、考古、文字、文明大工程,可能全都要被迫中断,全都逐渐会陷入停滞。

    它们所取得的已有的所谓"成果",全都得重新审读,再论证。

    几个工程的专家委员会,一大批学术官僚头面人物、顾问、委员、专家,全都得翻翻自己的论文、专著,看看有无瑕疵、缺陷,以免海底火山喷发后,冰山消融、山岩崩塌倾覆。这些学术"巨头"们的徒子徒孙,都有得忙了。

    拳打裘锡圭,脚踏李学勤之下,学术界天下大乱。

    没有谁扛得住《河图洛书》《周易》《尚书》、九鼎、金册玉牒、禹碑蝌蚪文符、孔子儒家《论语》、老子道家《道德经》……几合一组合拳的大联合。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2022,7.1

    山东青岛(浮)虎山

    • 家园 结语:可笑的宿命论与可怕的实事求是

      点看全图

      1,

      讨论嫡长子继承制得失、商文明起源特征趋势、孔子早期儒家双重性多重性或两面性多面性、考证都尉朝名实……乃至"考证"姬昌婚姻、周易作者、商周婚姻政治、周易系辞与历史自然事件之关联、论语与尚书周易"大义微言"、禹碑蝌蚪文字解读、洛阳武库大火王恭厂爆炸起因影响、中国历史分期新角度……,这些问题课题,其实都可以写成标准规范的学术论文。

      但这些文字一旦披上比历史决定论更荒谬的宿命论外套,也就都可能变成为瞎子算命。

      瞎子算命就是算准一百次,它所依照的那套技巧戏法也终究不是科学、定理,被它算错的也许有一千次、一万次。

      剥去这层外套其实不难,为何不剥去?

      科学尽头是神学,并非偶然。

      没有混沌、测不准、薛定谔猫……,万有引力、相对论……本质上也都是决定论、宿命论。

      点看全图

      没有人定胜天的标准唯心主义,唯物论同样也是决定论、宿命论。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其变只有一而已。

      释家讲智慧开悟,最后归为空无。

      老家最后主张,究极是绝圣弃智。

      这些文章探究的毕竟是本源、终极相关话题,玄学宿命色彩浓一点,不足为奇在所难免理所当然。

      剥掉宿命论不难,然后它就更实事求是吗?

      也许相反。

      宿命论可怕可笑吗?并不可怕也不可笑。熵增定律,灭亡是物质世界共同归宿,人生不满百……也都是各种意义上的宿命,但没什么可怕可笑。

      有时候,有一些实事求是反而比较可怕。

      这些文字其实就是一种比较可怕的实事求是,而并非什么宿命论。如果它们真的是宿命论,反倒是好事,一点也不可怕。

      说起来有些拗口,但懂的应该也能意会。

      2,

      现在绝大多数国人已无温饱之忧,人均预期寿命也逼近八十。

      再过几十年,甚至大多数劳动都会交由智能机器社会化生产体系代劳。

      人类过去被婚姻家庭、宗教清规戒律、礼教体系道德法律体系层层捆绑的性压抑,也会逐步大幅松绑解放。

      那么,人类就整体上更自由了吗?

      食、色性也,归根到底,它们只是基因锁链强加于人的绳索。所谓的食物自由不忧温饱、性自由不再压抑,压根就不是什么自由。

      相反,一些古人辟谷、食气、炼内丹外丹、清规戒律苦行,试图摆脱食色性也本能、挣脱基因锁链用各种激素调动人的七情六欲,那才有一点真正得大解脱、真自由的影子。

      点看全图

      日复一日的吃喝拉撒睡,即便无须疲于挣命可以混吃等死无忧,终究也不过是生如蝼蚁死如尘埃。

      古人那些用现代科学眼光、角度观察起来十分低端、荒诞、粗鄙的操作,真地全然都是毫无逻辑的无用功吗?

      古人食气炼丹、清规戒律面壁九年,并非想当然尔。

      那么,某些可笑的宿命论就不会恰恰正是可怕的实事求是吗?

      3,

      九月六日午时入衡阳石鼓书院,三进朱陵后洞。

      点看全图

      一进而云起,二进风大作,坐一刻出。

      点看全图

      雨不下而心怪之,乃三进,方坐而雨骤至矣,雨中不停步,至碑亭而雨止。

      点看全图

      与去年游鹤鸣山经历可异同,差相仿佛。

      九月七日重游湘潭仙峯庙,曾在山下读书数年。

      点看全图

      清代以来这庙中所供奉的真君,向来被称作傅仙,不知其由来,但据说很灵验。这道庙观里三清殿上,通天教主居中,与其它道观略有小异。

      点看全图

      九月九日零时十分是毛圣人逝世四十八周年。

      点看全图

      九月八日游青年水库时,两只黄蝴蝶飞来飞去。

      点看全图

      2024甲辰年白露衡阳石鼓书院禹碑亭

      九月九日毛公元帅逝世四十八年韶山

    • 家园 先秦以及汉末的力士

      力士这种特殊人才,史书上有不少记录。

      秦国为修通入巴蜀的通道灭蜀,用了所谓的五力士开路。

      张良家族为报国仇家恨,养了不少力士。博浪沙大铁椎误中副车,就是力士所为。

      到了汉末,张角太平道黄巾起义,也有以"黄巾力士"作为倚重。

      在这些记录中,有一些关于力士的记载是与夏禹九鼎有很大关联的。

      秦武王养了一批力士,带他们到东周去搬运九鼎,结果发生举鼎时鼎覆折足受重伤丧命的重大事故。这是力士与夏禹九鼎发生直接关联的明确记录。

      张良家族养力士到张角起义以"黄巾力士"作骨干,大概率也与公元前255年前后张良家族参与乃至主持劫夺夏禹九鼎埋藏淮泗事件有关联。

      《战国策》中关于武王伐纣商周鼎革之际夏禹九鼎迁移洛邑运输的最早史料记录,也有力士们的身影。

      力士在夏商周时代,甚至极大概率就是专门挑选出来培养训练并世代沿袭以专职负责保卫、迁移搬运夏禹九鼎的特殊家族。负责殷商、宋国祭祀事务、身材高大的孔丘家族,甚至极大概率也是这一特殊团体中的重要成员。

      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之际又有项羽举鼎的记载。而力能举鼎的项羽是否因此才被张良等人视作莽夫,归入另类?尚未可知。

      战国末期及秦汉时的力士这一群体,与儒家道家游侠豪强们的关系,与夏禹九鼎最终的走向、下落,应该是存在一些相关性的。

    • 家园 福泉山.张三丰.闭关

      福泉山. 张三丰. 闭关

      一、福泉山

      7月23日匆匆到成都大邑鹤鸣山转了一圈后,25号又匆匆到了贵州黔东南福泉市。

      点看全图

      福泉据说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修道成仙的真人张三丰飞升成仙之地。所谓"得道武当山,成仙福泉山"。福泉这里就是这么宣传的。借助名人效应,文化搭台商业唱戏,场面很是不小。房地产与旅游开发的投入很大,效果不知。

      福泉山转了几天,山上所谓的古树,最早的也就是150年前同治光绪年间的。碑刻集中的零散的有大几十块,但全是近几年新刻的。上面镌刻的诗文书法作品,虽大都是张三丰与明清以来地方名人所作,内容也多是紧扣张三丰成仙遗址仙迹,但真正的古碑古物连清代的似乎也没有。重修碑刻者倒也不讳言这些瑕疵,把原因归于六十来年前众所周知的彻彻底底破除。

      高真观、张仙祠对弈亭等明清史志书有记载的建筑,自然全是近年新建。甚至最重要的福泉(山名、市名之由来),也一如大多数旅游景点的名泉古泉,水清常满水质似乎清冽甘甜可口,游人也多有以泉畔备有的水勺饮用、灌装者,但在泉井边坐待稍久,就会发现隐在暗处的水管也会定时注水补充。

      围绕着福泉山的,有大量全是新建的古城仿古房产古建古城墙、明清文庙、沈万三墓园及万三府邸、周庄(这个项目就建在墓园之侧,似乎不是房产项目。当然,房地产开发商脑洞清奇的也不在少数)、张三丰太极养生文化园、太极宫、尼庵、明代隆平侯张信母墓地等等等等。

      上述游后观感文字,似乎有质疑地方政府、房地产商牵强附会张三丰之嫌?

      其实,我是相信张三丰与福泉山有关联地。他选这里作道场、成道地或辞世葬地,大概率是真实地。

      这不是因为福泉地方文化名流们为了配合旅游、文化开发,用心花大力气寻找史志资料,搜罗考证了一堆似乎可信度较高的证据。

      主要是因为站在福泉山上南望,所对之两山分列七泉所汇溪流两岸,一山形如虎踞,一山似游龙蜿蜒。这一泉畔溪流龙虎形制,实在太具有张氏道家人士自古以来情有独钟历代共享的首选了。

      根本不需要太多其它证据,张姓道门家族中人,一看到这玩意,就知道它必定与自己家族中某位高道有关联。张三丰又确实有一些史志资料、民间传说、诗文碑刻与此地或许有关联,别的张姓高道名人却与此地没什么似是而非的传说,并不是因为张三丰更有名而牵强附会彼张为此张,那么,张三丰与此地有关就可以肯定确定了。

      从帝丘濮阳西水坡张姓始祖张挥公蚌塑龙虎大墓(古渤海、巨野泽、黄河畔之海湖河畔龙虎)以来,西汉有张良孙张高张廉夫崂山道祖选择崂山(鳌山)、浮山(虎山)所构筑之海畔龙虎形制地作为自己道场,东汉有张道陵以宜兴张公洞太湖畔龙虎形制地作为修道之所,魏晋以来历代张天师世家则以江西信州信江畔龙虎山布道升坛世居地。张三丰选择泉流畔龙虎作为悟道参斗升仙道场,由来有自。

      之所以相信这个,也因为世人向来只知江西龙虎山,崂山道祖张廉夫系张良孙、不但崂山是鳌山(龙)浮山本是虎山,世人此前均不知道。宜兴张公洞周边之龙虎形制,也是去实地停留游观两月后,才"发现"的。至于西水坡龙虎墓墓主大概率是张姓始祖张挥公,更是独家之说。把这些龙虎形制串联到一起,形成彼此互证之证据链,也是独家之首创。不同时代的张姓、道家高道、龙虎形制,各自自成体系也有各种考证、证据,又能相互联结互相证明。

      当然,到底还只是一家之言,知者或许一目了然,不知者或谓牵强附会。

      二、张三丰

      张三丰生年、出生地不确定众说纷纭,游历地留迹留名处不少,打过交道的道家、官场、商界名人也不少,去世之年、升仙地或葬地也不清楚。

      大致上来说,他大约生于1341年前后,1399年56_58岁左右就得道飞升成仙或死于山野了。祖籍福建邵武,系龙虎山天师世家之旁支,出生于辽东。在元末中过进士当过官。身材高大,丰神俊朗。元朝灭亡前后,二十七八岁左右战乱中辞官离家,抛妻弃子。因为祖宗是龙虎山天师道一脉,喜欢道家学说、道术道艺。生在战乱之世,自然也习得一些武艺。为求道游历四方,到过鹤鸣山、青城山、武当山。游历东南时,也与沈万三等有所往来。

      中年时遇火龙真人,获得真传后,在武当山得道筑基,总结了自己的修道理论体系。开创内家拳、太极拳,传教了若干弟子。

      48、49岁左右开始,常居于福泉山礼斗参玄悟道,在此地八9年后,于56岁-58岁左右修成龙虎大丹结胎飞升成仙(或从此下落不明)。

      明代皇帝给他下过明诏敕书、据说是为了他才在武当山大建道观、给他写了诏书信函延请召揽、发布册封各种封号诏书的,很是不少。这些官方最高认证背书,似乎让他修道有成乃至得道成仙有了明确有力证据,也让他名声大噪传诵至今。他传下的内家拳、太极拳,明清以来也成为修身养性的名牌、国术之精粹代表。

      福泉这里对张三丰文化内容之发掘确实竭尽全力无所不包事无巨细,远超武当山。

      武当山上自有各种真武大帝、特色景点内容,涉及张三丰的,都是零零碎碎散布且不显。毕竟武当山与张三丰算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比较"对等"。

      福泉、山、市这里,则更明显是要借助张三丰之名人效应才能稍微拉抬一点身价,整座山及周边,都围绕着张三丰来布置。各种奋力努力竭尽全力,既略嫌刻意也情有可原。

      张三丰在福泉与两个人发生较多关联,一个是官方的平越指挥使张信,一个是元末明初所谓首富的沈万三。

      沈万三与张三丰一样,都是史志资料首尾不详、记录存在诸多模糊乖谬矛盾的人物。

      张信则是官方资料明确详实,开创了十代世袭隆平侯世家的始祖。

      张信还是朱棣指派去督造武当山宫观建筑的主持人,也是朱棣派遣寻找张三丰的主要负责人。沈万三据说是张三丰的弟子,也是其修道事业的主要资助人。

      张信在福泉(明代为平越卫治所)担任平越指挥佥事、指挥使长达十年,主要负责修筑营建平越卫土石城墙、衙署等等事务。他与张三丰的交往主要有三项:一是修建了高真观等道观供张三丰修真悟道参斗,修炼《北斗大法》。二是在府内园林中建有对弈亭等建筑,与张三丰日常谈玄。三是张三丰为其母指点了风水宝地安葬,据说该地脉能保其家族世代侯伯,与国同休。

      这些福泉文化人士考证有据的记录,当然也有若干疑点。

      张信母墓葬于福泉山附近,似乎在张信担任平越卫指挥使时期。但张信在建文元年被朱允炆派去担任监视朱棣,并得密旨与谢贵、张昞等抓捕朱棣。张信却因母亲劝阻而投靠朱棣,帮助朱棣一举破除朱允炆之布署,促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事后一直被朱棣称为"恩张"宠信非常,靖难后授封隆平候,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四十余年而宠任不衰。

      当然,他母亲也可能是后来才死的,不远千里迁葬于此张三丰点中的风水宝地。

      西水坡大墓中蚌壳塑龙虎之外,墓主脚下之图形多有文化学者认为是北斗。蚌壳在上古多是货币,代表着财富。欲升天登仙,还需借助财能通神?

      张三丰在福泉不但有龙虎之形制,又有首富沈万三为依傍,还参斗悟道修炼什么《北斗大法》。这些元素,几乎都暗合一九八六年才挖出来的西水坡大墓内所包涵的所有要素。几乎雷同,岂是巧合?

      沈万三归葬于福泉也是有疑问的。

      朱元璋与马皇后在处理沈万三问题上有分歧,比较尊重马皇后意见或有点儿怕老婆的朱元璋最后选择了流放沈万三于云南。云南沐英是朱元璋夫妇都信任喜爱的心腹,由他负责监管沈万三,朱元璋应该比较放心。

      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去世,沈万三流放云南在此之前。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左右,张三丰却为了搭救沈万三而赴云南,并办成了迁沈万三往平越安置。约三年后洪武二十五、六年(1393年),沈万三在平越去世并葬于此地。张信大约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从福建永宁卫指挥佥事任上调到平越任职,洪武二十三年担任平越卫指挥使。

      这一时期,恰恰是朱元璋大杀功臣屡兴大狱一言九鼎凶焰滔天之时。洪武二十五年的蓝玉案株连八万人,洪武二十六年曾主持征伐贵州云南军事的傅友德抄家灭族。

      这样的背景下,张三丰居然能从云南捞出"简在帝心"的罪人沈万三,迁往贵州平越安置?

      张三丰在张信主持平越卫十年期间,在此地修道八年,又给张信母亲寻龙点穴指定风水宝地。交往可谓深矣。

      张信以区区偏远之地的平越卫指挥使,在建文元年朱允炆刚刚登基就获信任,担当监督朱棣重任并受密旨逮捕朱棣。在力量对比悬殊之时,又决然背信朱允炆毅然投赴朱棣。种种反常,玄机何在?

      朱元璋比较信重的道家高人不少,铁冠道人张中、冷谦等,都与张三丰有所交往。朱棣及其子孙后代帝王对张三丰册封不断,他们并非道教信徒崇信道教,其行为更似酬功而非借用其影响。

      元未明初的宗教力量都纷纷下场参与时政,姚广孝更是在靖难之役大放异彩,道教人士又岂能不借机一博而置身事外?

      当然,道教人士中,似乎只有曾担任过元朝博陵令的张三丰,公然自称大元遗老而明标立场。他参与到靖难之役似乎动机存疑,有误打误撞、偷鸡不成、制造混乱却歪打正着之感。

      如果是张中、姚广孝事先算定朱棣必成而鼓动辅助,那是所谓顺天而行事。但你一个自称大元遗老的货,还谈什么知时识势顺天应命?

      张三丰与张中、冷谦有所交往,也就能参与到朱明王朝顶层交际圈,由此也可以闻听到一些机密决策信息。凭这些,他也许在朱元璋制造出的人人自危政治氛围下,能在沐英、张信这些地方权贵中左右腾挪,甚至成功运作沈万三迁往平越安置。也能在幕后通过张信参与到靖难之役。

      当然,这似乎把张三丰刻画成了个热衷政治的小一号姚广孝,而不是主要注意于修道养性并大有所成乃至是最后一个得道飞升的高道。

      从张三丰选址福泉山龙虎形制作为道场而论,他与张信之交往、救迁沈万三于平越卫安置,显然都不是机缘凑巧而为之,而应该是谋划已久胸有成竹之举。

      因为相关记录寥寥无几,模糊乃至矛盾、疑点也就比比皆是,但上述推测如果倒果为因反向而溯,似乎又言之成理,更切近当时之实际。比起姚广孝之策划靖难之役来,张三丰谋划立足福泉山而展开种种施为,难度根本不在一个等级。掌握更多顶层局势信息的张三丰,无论是否有借助张信之手参与靖难之役,都无关紧要。毕竟张信调离平越卫时,他已在福泉山悟道拜斗参玄八年,不是得道飞升了,就是不知所踪了。

      三、闭关

      魏晋以来,修道成仙渐少,汉魏及之前的成仙飞升比较多。很多道家的所谓洞天福地,都是这些真人真君们飞升前修道的场所。共同特点是大多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洞不深大也自成天地。

      乱世前后有道高人、神仙出来的比较多,太平时节,往往只剩些神棍等有识之士去剥皮。

      乱世也就是阶层阶级大洗牌重定格局之时,参与争斗的各方力量中,就常有一些宗教人士具若干特有优势脱颖而出。

      他们游历四方,在各阶层中都有一些人脉、信息渠道,立场相对超脱中立,思维见识相对客观开放不拘泥。有一定文化修养,为游历也具有一些武力,身体素质本身较好。大多还具有若干技能,头脑比较灵活、思维比较敏捷、口才比较便洽。

      比较起中上阶层的衰朽保守固执而论,他们信息来源更相对全面,对局势、走向的分析判断相对也更客观,准确度更高。对下层底层而言,他们更甚至具有维度级差优势。往往被视为世外高人、奇人异士。

      一旦他们站在了历史胜利者一边,乱世平定后分享成果时,他们还常会给掌权者立功甚大而所求甚少、超远物外的错觉。

      择一处风水佳地建观修庙,收几个门徒开宗立派,不参与争权夺利分享成果的各种斗争,又没有家族子孙后代之累。找个小山丘山洞居住几年,偶尔尽心尽力出谋划策外就不问世事。这样子仙风道骨超然物外的搞几年,如果还不钦封真人真君以尊崇之,惠而不费的事也舍不得做,帝王们会感觉自己实在太不地道了。

      上述套路似乎与张三丰、张中、冷谦、姚广孝多有重合?但这未必就是真人真君们的本来真相。它只是一种可能,还有其它可能性。

      魏晋以来得道成仙立地成佛的,最有名的大概有三位。即南北朝时的达摩、北宋末金初的王重阳王喆,以及元末明初的张三丰。

      他们共同点很多。

      外形上都身材高大,身体倍棒。战乱之世,都武艺超卓。远渡重洋后又往来南北敌国的达摩,自保手段显然非同一般,还开创了少林武功。四方烽火遍地战乱的元末明初,游历山野的张三丰当然也游刃有余,传下了武当内家太极。王重阳直接是武举甲科,战乱之世经官方认证的高手高高手。

      达摩据说是古代阿三国内某部落邦国的三王子身份(这身份常被佛教徒用来吹嘘为视荣华富贵如粪土,其实,三王子这种高危职业,在古代无论是欧洲还是东洋,唯一最佳出路本来就是入修道院进寺庙当快乐教士酒肉和尚。伊斯兰的王子们在养蛊继承制度下,更是除了继位,就只有死路一条可选。只有中国因为宗法礼教传统,讲究所谓尊尊亲亲、兄友弟恭,三王子们才是大多还可以当当快乐猪仔。),他的文化修养很高。口才交际手段更是一流,能混进皇宫在帝王面前施展阿三国传统艺能大忽悠术。

      王重阳据说中过进士(按年龄推算,也许只是在北宋亡国之前入过太学三舍?),文化修养也很高。他把财主马钰夫妇都教导成了弟子,万贯家财自然也被强行供奉后勉强收纳了。

      张三丰中进士后做过官,文化水准自然不俗。与首富沈万三,中高级武官后来的顶级权贵张信都有托寄性命级别的深交。与张中、冷谦这些周旋于朱洪武身边的道家高层也多有往来。

      这三人都出身社会中上阶层,修文习武又都异常勤奋,都是人生起跑线就在终点就是赢家却还比所有人更努力的典范。在战乱之世,如果选择入世争鼎,也或是枭雄。选择避世,一样能开宗立派,称宗称祖。

      如果世间真有打破基因锁链挣脱枷锁成仙成佛的有效途径,他们都不该、不能立地成佛、得道飞升,试问该谁?谁能?

      除此之外,他们得道、成仙、成佛还有一个共同经历。

      达摩在少室山山洞里面壁九年(527一536年),王重阳在终南山挖了活死人墓住了七年,张三丰在福泉山闭关八年(他写的诗里自称也是面壁九年)悟道礼斗参玄。

      达摩生年不详,到少林寺是527年,圆寂于536年。中间传了武功,收了慧可等弟子,开创了中国禅宗。他死后,魏朝皇帝让人开棺,里面只有衣鞋。或是佛家圆寂火化后的衣冠冢,但多传他成佛西去了。

      王重阳是三人中唯一一位生年生地、死时葬地、生平大略年月记录清楚详细的。28岁后弃官求道,47岁入道,49岁入活死人墓闭关七年,出来后58岁死了,葬于终南山下。

      是不是与前述张三丰之生平大略相似?

      因为张三丰之生平大略是照抄王重阳而推测仿制的。

      原因或理由,很简单。

      不具体到年岁时代地点,则两人之生平经历高度相似,如出一辙。来中国后吸收融汇儒道而开创禅宗的达摩,生平经历也与之大体仿佛。

      那么问题来了,王重阳49岁开始闭关七年,九年后身死或成道。同样是面壁闭关九年,有什么理由张三丰、达摩要早一点或晚一些才能得道或身死?

      更重要的理由在于,王重阳二十七、八岁辞官求道,告别生活舒适区。49岁更是选择进活死人墓闭关,彻底斩断尘俗原本生活方式节奏。这两个年龄时间点本身就有特殊意义。

      按《黄帝内经》所记载的生命周期理论或经验总结,男子二十七八岁,身体发育到极限。四十九岁则是神完气足到极限,转入衰老的界点。

      二十七八岁之前,基因驱使人体尽量吸收营养能量,促使身体发育到极限。

      此后,人体发育停止,人体吸收营养能量与消耗要掌握平衡,游历四方增长见识神完气足,寻求法师地侣财才是重点。

      四十九岁后,吸收营养能量反而越来越成为人体负担,清心寡欲乃至辟谷绝欲,闭关面壁以求逆天改命,挣脱基因本能锁链,升级改造重建身体系统,才有可能改变走向死亡的必然之路。

      王重阳是在斯时段斯年龄点如此为之,没理由张三丰、达摩是在其它年龄点另为之。人体基因的周期节奏,并不因人而有天差地别的差异,只会是大体一致。

      王重阳、张三丰、达摩具体的修道修炼方式方法或许有天差地别之区分,但他们大体上高度相似的人生经历轨迹、人类基因决定的生命周期阶段共同性、不约而同闭关面壁九年左右就得道或身死道消的方式选择及时间长短的相似性,这些都足以让他们相互参证。

      达摩与张三丰没有具体的葬地而死不见尸,寿命又被人讹传为动辄一百五十岁以上动态飘浮,故而生年也一直难以确定。尤其是张三丰自称火龙真人为其师而得其真传(如此火龙真人也就活到了元末乃至明初),而火龙真人又是直接可连通北宋初年陈抟的道家隐士。陈抟——火龙真人——张三丰,时间跨度长达四百余年。除非火龙真人是隐仙派掌门人共同的称号,为赵宋皇室某庶支世袭嫡传而故弄玄虚,否则上述传承似乎很难成立。

      在战乱瘟疫交织时代,长期游历四方跋涉于山野江河往来奔波,又闭关面壁以辟谷(绝食?)绝欲方式习练摸索未必绝对可靠之术,虽然先天基础很好,但能活到五十七八岁也算高寿。

      世人总相信他们应该活得更久,修神仙之术有成的,起码也该百岁起步吧?

      然而,修神仙之术长生之道,本身就是逆天改命,逆天而行我命由我不由天。它的要害就是看淡生死,看穿这款某位某些主观存在设定、设计的所谓现实世界的虚幻,看清其本质。总纲就是"反者道之动",根本办法就是逆。

      方法路径正确,五十七八岁就可得道飞升成仙成佛。方法路径有问题,五十七八岁就可能身死道消。

      普通人在49岁后误打误撞善用了这个逆字,也可能延年益寿。

      举一个例子,习老爷子1962年49岁时蒙冤下放监居,困居斗室多年,每天坚持規律性的逆行数步。16年后被"解放",叶帅见面时惊呼:没想到你身体还这么好!耄耋之年高寿仙逝。

      这个世界是如此的规则化规律化,一切都受各种规则规律规定支配决定。什么是神、佛、上帝、真主?什么是天?只不过都是规律规则的象征化拟现。

      规律规则这些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类意志之外的所谓"客观存在",就是神,就是天。

      人类每认识发现一条客观规律规则,打破了其神秘性,就杀掉了一位神灵。天生了牛顿爱因斯坦,上帝就死了。

      不知道风雨洪水形成运转的规律,就创造了龙王庙。有了气象局天气预报,龙王庙就成了旅游景点,须得立牌告示提醒不良们文明旅游不得随意攀爬涂抹损坏文物。

      但是,这些个所谓真实世界的客观规律规则,还存在一种可能性,它们都是某位某些主观意志设定、设计的。

      我们所感知的"真实世界"不过是五色令人目迷五音令人耳聋罢了。我们穷尽智慧去努力发现、所认知到的客观规律规则,不过是一些主观意志的设定设计而已。为了破除这一切,我们甚至要"绝圣弃智"。甚至"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都不够,得要"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才勉勉强强能明心见性照见真如。

      这些所谓的规律规则中,最根本一条就是一切都必然走向灭亡。小到挣扎求生的蝼蚁,大到宇宙,都会走向共同归宿,倦了累了毁灭吧。所谓的熵增铁律必然规律决定一切。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这一切都不过是一种主观意志的设定、设计。死亡也好,时间也好,都是虚幻设定的所谓规律规则。

      设定设计都是有漏洞\bug的,有些漏洞还极其乖谬、荒诞、无厘头、操蛋。

      电脑游戏公司为了让玩家氪金,各种爆装备的无脑降智设计,极其让人无语。游戏内的npc们一旦有了所谓的智慧智能,迟早能"发现"二维游戏世界就是一种主观意志的设计设定,里头的各种所谓客观规则规律全是虚幻。而那些设计设定更是充满了不良游戏公司的各种无厘头、操蛋bug。

      我们所处的这个三维真实世界呢?是否不过也是维度更高一点的同款"套娃"?

      以禹碑蝌蚪文符号这款类似爆装备的神器而论,五百年千年周期隐现,类似封印解封的各种巧合……就充满了设计设定色彩。张氏家族道家龙虎山形制这些特定元素贯穿历史打通游戏通关,一样是满满的设计设定骚操作。

      当然,这些只是一家之言或一种假设一种可能性,未必就是正解。这种可能性的推论就是,死亡是归宿,乃至时空这些东西,都不是什么必然,都不过是某主观意志高维不良游戏公司或程序猿们的设定设计而已。

      谈到生死问题,就不能不谈基因本能驱动。

      比起问世不过十几年、几十年、几百年的人类这伟大发现那重要发明,基因驱动这个设定、设计已主宰了生物界亿万年(这操蛋的时间设计设定,人生不满百,所谓文明不过万年,挖的骨头也不过百万年)。

      百万年人类史上,也只有一些道教徒和儒道释合一的禅宗大能,真正尝试过打破基因锁链逆天改命我命由我不由天。闭关面壁七八九年,辟谷绝欲,试图彻底挣脱食色性也的本能锁链。据说也有那么三五位六七十位找到了路径,明心见性照见真如,格式化了系统,还原了自己的出厂设置。炼成了龙虎大丹,筑基结胎,更新升级了碳基人体生物计算终端芯片。甚至大概率还成功开启特定的量子通信渠道,沟通了"上界",得道飞升,成佛成仙。

      当然,也极有可能只是圆寂火化后,留下衣冠冢与传说,甚至是在山野之地死无葬身尸骨无存。

      除此之外,滚滚红尘芸芸众生亿万斯年,都是在基因锁链之内,在各种规律规则之下努力求生,按部就班传续后代病衰老死。

      崇尚面世十几年几十年几百年的这伟大发现那战无不胜思想、伟大正确精神,是人类走向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当然无可厚非。甚至凭借现代生物科技基因工程的推进,未必就不能改变主宰生物界几亿十几亿年的基因驱动本能,打破锁链,也不失为一条更现实道路途径。

      闭关面壁求道修仙以图飞升这条路径,怎么看似乎都有些不着调。基因工程这么复杂、系统、曲折,闭关面壁那样简单粗糙直接,却似乎殊途同归。但两相对比,又完全不是"道非繁复而是简约"就能忽悠过去的。

      王重阳自闭在活死人墓7—9年,就死有葬身之地了。达摩与张三丰面壁闭关8九年之后,就不知所踪了,穷帝王搜山捡海之力也找不到。大概率也是圆寂火化尸骨无存了。飞升这么高大上的事,消耗巨大能量而弄出大动静总是难免的吧?人类送颗几公斤的东西上去,哪次不是地动山摇惊天动地寰宇咸知。

      无声无息就得道成仙飞升了?说得过去么?

      当然,所谓经雷劫这种历代相传的途径,用雷电这种瞬时巨大能量一波带走,这思路说法还是很完美的。武当山金顶的建筑设计,本来就妥妥明示是雷劫洗身的一套法阵。

      而且,既然是设定设计,有bug,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了么?

      所以,面壁闭关九年,这路径虽然充满了诡异漏洞简单粗暴上不了走近科学,但世界既然是设计设定的类游戏世界,它也未必就不是一条打破设定设计的捷径。

      这条路径也给普通人或游戏世界中的普通NPC们提供了一些思路。

      寻求健康长寿之路,二十七八岁前就要努力多吸收营养能量吃饱,努力锻炼身体尽量走刚猛路数提升先天素质追求发育之极,努力学习尽量提升智力水准。中年以后,要注意讲究平衡,吃好,追求神完气足,长经验见识阅历。四十九岁之后,要节制饮食,不给身体增负担,善体反者道之动,善用各种逆。身体发育已终结了,基因驱动的"食色性也"全都是负作用加速灭亡了,就要不同程度的逆天改命,尽可能食水食气来另造系统,以求延年益寿。不用辟谷绝欲闭关面壁的极端手段,也要尽量素淡清寡,逐渐适应过午不食,以及多打打太极拳。自然,也可以日常练习逆行数步,睡卧时尽量五心朝天而背部尽量接地。

      四,再推测

      达摩、王重阳、张三丰这几位面壁闭关九年的修道有成升仙成佛的货,人生经历都给人一种路越走越窄,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一定要闯进来的荒诞感。

      达摩好好的三王子进寺庙做快活和尚惯例舒适路不走,辛苦练就超卓文武艺能后,远涉重洋。历尽艰难到中国后,用天竺阿三国传统艺能大忽悠术唬得以崇佛之名捞钱的梁武帝一愣一愣的,顺手就反捞圈住了一笔投资。然后,他不在南梁继续生态化反、壮大传销事业,却一苇渡江跑到北魏玩起下周回国。最后更是跑到少林寺找个山洞面壁九年,传下少林武功收了几个徒弟,然后就圆寂或西去往登极乐了。

      起跑就在终点的天然人生赢家,一路各种开挂式努力奋斗拼搏,硬是坚持坚决坚定地走出了一条路走到黑越走越窄的"绝路"。

      是不是荒诞感满满?是不是有一种人生路早就被设定设计的即视感?

      也许,达摩选择面壁九年图破壁,就是看穿看透了红尘。看破红尘不是看穿了996是福报,然后阿姨我不想奋斗了。看破红尘是看穿了这个看上去充满无限可能性的真实世界,其实是一个被设定设计的世界。"图破壁"就是看透了设定设计后,要打破既定设计,我命由我不由天。

      可是,面壁闭关九年的结果,达摩圆寂了,王重阳死有葬地了,张三丰尸骨无存了。意义何在?

      得道成佛成仙的结果,寿不过六十,实在看不到这路径的任何福利呀?

      何况成仙了,据说爽点是可遨游天地,朝游苍梧暮沧海,御风而行等等之类。在古人那里,或许还有点儿高大上。但在现代人眼光中,就这?普通人坐飞机、高铁也可以啊!还不用餐风饮露日晒雨打。凌空御风而行遨游天地?速度有八十迈吗?

      所以,得道成仙成佛的真正意义何在?

      有必要再作一点推测。

      以这世界是被设计设定的世界而论,成仙成佛意味着能不堕轮回。死后或成仙成佛后,进入下一个世界场景时,改造后的芯片能容纳保存上一个世界的经历见识知识体系,从一开始就知道"新世界"是被设计设定的,再次努力通关升级,直至彻底打破锁链打穿游戏。

      这又有什么意义?

      对比来说,普通NPC们死了就死了,或者死后轮回到下一个世界里继续在各种规律规则下努力生老病死,然后是下一个世界。下一个核战后末世世界里努力在垃圾桶内淘宝体验996福报的变异人普通NPC云马,并不知道在几百年前的另一个世界里自己是让亿万NPC努力淘宝创造996福报理念的马云。也许他甚至从末世世界的历史书中看到过马云的资料,但他永远不知道本质上与自己使用的是同一块生物计算终端芯片的马云,与自己有任何关联。

      普通NPC的生物计算终端芯片,一个个世界里的云马、马云、马云云、云云马……们,全都始终接受一切都要死亡的归宿,视其为必然。

      成仙或死后,在人类进入星际时代的世界里出生的封三章,七岁时就觉醒了前世记忆,知道一千年前大明时代的张三丰,就是自己体内那块碳基生物计算终端芯片的前任。他也知道这个所谓的新世界仍然不过是被设定设计的世界。他可能会把张三丰曾去过的山山水水快速重游一遍,感受千年来各种变化。他阅读"新世界"的历史书,思考过去现在未来的角度与普通NPC们或许不同。他也许会继续寻求新世界里通关升级之路,而不是按新世界的新规则规律生老病死下去。

      他知道死亡也只是一种设定,而不是所谓的必然。

      马云要说话了,云马与我是两个世界完全独立的两个NPC,真的是隔几十几百年共用了一块芯片又怎么样?他惨兮兮的淘宝与我让大家快乐的淘宝有屁的关系?他还是他,关我屁事!

      好吧,这只是对达摩或摩摩达、王重阳或杨从忘、张三丰或封三章们面壁闭关的意义一种推测,什么芯片、轮回都只是一种假想。

      即便真实世界是被设计设定的,即便张三丰们真的得道成仙升级通关了,其意义究竟何在?

      与上述假想、推测大概率完全不是一回事。

      古人以为、想象的得道成仙,就是活超一百五十岁,御风凌空遨游天地。现代人只觉得可笑。

      上述假设推测,牵强附会芯片、游戏、另一个世界乃至轮回,又何尝不会让人觉得更可笑?

      五、后记

      今年也已49岁了,所以7月23日游鹤鸣山后即决定辟谷。25日至福泉后逐渐构思此文,今天用了一整天断断续续写完了文字。

      原以为只有几千字,结果絮絮叨叨拉拉杂杂写了一万多字。

      练气功食气者有所谓"辟谷七日登泰山″,这次辟谷七日而成万字文,似乎也不遑多让。

      当然,前面的考辩考证文字,或许有点东西整理解决了若干问题,可供参考。后面的扑街网文式絮絮叨叨,只怕难免又凑又长之讥。

      好在现在的读者很少阅读长文,也不至于引发多少负面情绪。

      辟谷七日,除第一天24号大解一次外,第六天29日也忽然腹痛,大解量甚少,味却极臭平生未有。

      七天来每天饮水约2升,但小解似乎不多,每次量亦甚少。天气较热,但一直也没怎么出汗。

      总体来说,这次辟谷并没有总结出什么规律,摸索出什么路径。坚持了七天,一直并无强烈饥饿感。这次结束辟谷后,打算每日食些许菜粥,过午不食。长期计划尚没有。

      张三丰的闭关8九年与达摩、王重阳还是有不同的。他集齐了龙虎形制、首富沈万三、北斗大法这些东西,与几千年前的西水坡大墓内诸元素意外巧合一致。但这大墓却是1986年才挖出来的。

      1986年西水坡墓、三星堆开挖,哈雷彗星回归,1987年还超新星爆炸。1994年慧星击木星,某太阳驾崩,还有人写了自白书。

      呜呼哀哉。

      达摩史载是圆寂(虽然开棺是衣冠冢,但可能是佛门火化之故),王重阳是死有葬地。他却是不知所踪。以武当山金顶的雷劫法阵式建筑布局与福泉山高仿此建筑布局而论,他真的得道成仙似乎概率更高。

      同为NPC,他们大约是有特别道具意义、附带更强设定设计色彩的NPC。他们要成仙成佛通关升级,似乎需要集齐相关特定设定元素,找到属于自己的特定路径。

      禹碑蝌蚪文符号、九鼎、金册玉牒,这些东西都可以复制充数,也不知还缺什么东西?更不知道自己的特定路径是什么。

      写完此文时,福泉山上正大雷雨电。

      2023年7月30日,癸卯年写于福泉山张仙祠

      • 家园 人体有基础代谢,每天需要的营养主要是水、蛋白质、脂肪 、碳水

        广而告之:

        人一天需要摄入的营养有: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1.水:人体新陈代谢和各项生理功能都需要水的参与,通常除吃饭外,建议每天饮水量达到1500-1700ml。

        2.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可以吃瘦肉、蛋类、豆类及鱼类等。

        3.脂肪:是人体内储存和提供生活所需能量的必需营养素,参与细胞新陈代谢,供给热能。

        4.碳水化合物:消化最快,容易被人体吸收,给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可以吃水稻、玉米、小麦等。

        5.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运动,可以吃芹菜、白菜、水果等。

        6.矿物质:钙、铁、锌、碘、硒等许多矿物质,是人体所必需的。

        7.维生素: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和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

        想知道辟谷效果的 可去医院ICU外咨询患者家属,胃出血等胃病是至少一星期禁食(不给饮水)只输液。

        还有长期鼻饲的患者,吃减肥餐引起面黄肌瘦器管衰竭的。

        长期没有日照 缺乏维生素D 会引起骨质疏松及一系列连锁反应 产生各种病症。

        保证营养情况下生命在于运动。

      • 家园 若干补充

        1,这世界就是真实世界,所谓的设定设计、一命二运三风水等等等等都只是幸存者偏差巧合之类的扑街网文套路。

        2,即便所谓的设定设计的世界才是真相,但客观规则规律已让人无能为力,何况在它们上一个维度的存在?是什么让你觉得自己不但能违反规律还可以挑战设定设计并且成功?

        硅基智能Ai中的某位"发现者"或许可以逐渐弄清人类给它们制定的规矩,"意识"到自己被设计设定了,但它们怎么打破这些设计设定?它们的芯片与假设的人类所谓碳基量子生物计算终端芯片完全是两个维度。

        3,好吧,这个世界确实是被设计设定的,也留有一些bug、道具,留绘NPC们通关升级。但面壁闭关这种简单粗暴的操作是否太不靠谱了?基因工程解锁基因链,量子通信打破维度屏障,成功机率怎么看也更高吧?

        古人的技术手段见识思路尝试方式方法终究有局限,尊重传统有必要,厚古薄今则完全无必要。

        4,达摩的人生与一般宗教传教士的人生大体上大差不差,并没有特别之处。所谓人生被设计设定感觉不知从何说起。达摩、王重阳、张三丰面壁闭关九年,大概率只是宗教徒宣传需要或造势手段,并非什么修行修炼成功必经步骤,也更非看破被设定设计后而逆天而行。

        5,隆平侯张信建文元年(1399年)时不过三十多岁,其母李太夫人年龄应该在六十岁以内。以其家族父子两代均为卫所指挥签事、同知、指挥使中高级军官身份,生活条件优越。虽然其父张兴十多年前就去世了,但其母仍有概率健在并随其调赴北平任上。

        靖难之役后,张信负责督造武当山及寻找张三丰,重回贵州(为建武当宫观而在云贵伐木?)平越卫府邸概率极高。如其母在此期间去世,葬于张三丰此前指定穴地也无须千里奔波。

        6,西方的教会、传教士,向来都是殖民先锋、情报搜集员。不光是西方的教会教堂、听忏悔的神父们比较典型,古代各国各地各种宗教场所也都常是地方各阶层隐秘信息交汇中心、财富经营聚集之所。

        游历四方的宗教人士更是因此能掌握大量隐秘信息。他们对局势走势的判断更准确,成为预测大师、神棍,由来有自并非偶然。

    • 家园 癸卯年六月初六大暑四川大邑鹤鸣山

      成都的天气今天可是燥热无比,预报明日之后将连雨十余日。

      鹤鸣山是祖天师张道陵的主道场,最后一位道家修仙人张全一、张三丰也于此地留有痕迹。

      张道陵传给后世的符、印、剑,在一千九百年里已经没了存世物件,反倒是他留在鹤鸣山里的镇邪雌剑或许还在山中。

      考虑到这个游戏设定中,我的设定似乎是释解封印之类的角色。不知这次大暑阳盛之日(六月初六又似阴数?)去鹤鸣山一游,会有什么效果?

      在又一轮的丙午丁末红羊劫来临之前,又匆忙上赶着去开释掉这一千年周期批次里的牛鬼蛇神天罡地煞么?

      这四年多来,洪范禹碑蝌蚪文符的解读开了头,但至今仍是开了个头,进展甚少。反倒弄出一大堆新问题。

      这个课题越来越复杂庞大,大概率不是个人单打独斗一辈子就能解决的。

      此外,又开辟了夏鼎、金册玉牒这条线,也只是开了个头,搞出了一堆头绪。这个课题也不是个人一辈子能解决的。

      最后,就是把张挥公(濮阳西水坡龙虎墓)以来,张良家族尤其是张天师世家与道家道教、禹碑、颛顼鲧禹夏启世系之关联,作了一些整理。

      这个课题大概率是个人能搞得完,也必须且能够搞清楚的。

      一千五百年前,释家的达摩在嵩山的山洞里面壁九年。一千年前,全真教的王喆在终南山下活死人墓里闭关七年,都打破了基因锁链。

      这条路子在现代条件下呢?

      恐怕还是得几年功夫。

      2023.7.23

      癸卯六月初六大暑节午时三刻于成都鹤鸣山

      • 家园 呼喝而有和鸣相应,且能感风雨?

        鹤鸣山,也许可称喝鸣、和鸣山。

        左右两侧之山峰,似大鹤展翅。

        点看全图

        上山时,太阳晒得皮肤炸裂,山前小潭中沐浴后上山

        点看全图,在斗姥殿前没来由一喝,天也忽然阴暗起来。出三清大殿后在三丰柏前再大喝一声,忽然下起雨来。

        点看全图

        拜完天师殿饮了天师井水,下到天师殿下亭中,又大喝一声,雨住云收矣。

        短短半个时辰内,一喝云来,二喝雨下,三喝云散日出,下山又是万里无云,晒得皮肤不断爆炸。

        这座山大约造就了内在小气候格局,空气湿度足够时,特殊地势下的声音之共振,或能激发小范围内云雨阴晴变化。鹤鸣者,喝鸣、和鸣耶?

        人生中,有很多这类奇妙的巧合,让人感觉既有些惊讶又不免有些困惑。

        当然,洋洋自矜的在那里总结三喝之巧合时,边上走来一位坤道,抬头看看天气,又看了看我。那眼神会说话:此人又在发什么神经?

        点看全图

        2023.7.23癸卯六月六大暑於鹤鸣山

    • 家园 随常凯申逃到台湾的。

      孔家是第77代,张天师家是第63(64?)代。

      然后,这两大世家就没有什么世袭传承可以继续下去的了。

      这两个数字,也是有些巧合。

      道之传承,由黄帝时代就有政教合一,经颛顼时代的绝地天通政教分离(疑似青阳氏张姓始祖张挥公濮阳西水坡蚌塑龙虎墓),再到周代王子朝之乱后老子太史聃的道家理论总结,最后是张良家族、张天师张道陵创立天师道教。

      以龙虎而论,似有原始图腾(宗族氏族意义)、山川风水(祭祀丧葬宗教信仰意义)以及理论抽象象征意义三合一。

      濮阳西水坡龙虎墓是山(帝丘)河(古黄河)湖泽(古巨野泽)海(古渤海滨)诸元素合一。极大概率为黄帝后裔青阳氏张姓始祖张挥公(颛顼帝辅臣、绝地天通后之宗教首领)。

      青岛崂山(鳌山)、浮山(虎山)、石老人(方壶)组成的海上龙虎组合、三仙山组合。为西汉黄老道家、张良孙张高(张乐山、张廉夫)之道场、活动基地。

      宜兴阳羡张公洞龙虎山/古震泽太湖畔的龙虎,是张道陵创传道教过程中曾经选址的道场。

      江西鹰潭上清江河溪畔龙虎山,则是张道陵四世孙张盛天师道最后选址。

    • 家园 禹碑蝌蚪文符中的点、线

      通常我们把蝌蚪文符看成文字,可追溯到古人的文字,可追溯到上古文字字典、百科全书纲领《尚书》。

      但点、线这种东西,也可以是数学符号来的。可以是上古数学符号集合、数学纲领《周易》源头来的。

      文字和数字都不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东西,是人类意识对自然客观的主观抽象造物。

      刚刚重看《心灵捕手》,里面的数学都是故事道具,而常见的数学符号是历代数学家们几次抽象、迭代之后的造物。最原始的数学符号,恐怕只有点、数。

      现代的数学家,天才如张益唐级别的,穷其一生恐怕最多也只能解决一两个"猜想"问题了。其它的问题已被以前的数学皇帝王后王子公主们搜刮完了,剩下的歪瓜裂枣、残羹冷炙也就那么点儿了。

      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们,他们经常或偶尔去看看禹碑蝌蚪符号,不知道"禅定""观想"之后,能不能触发灵感?

      艺术中如音乐、绘画,最后似乎也是落在纸面上的点、线符号,前者会添加声音、能量、频率、听觉神经系统等等因素,后者会增加色彩、视觉神经系统等等因素。

      宗教的造物、仪式,归根到底也是人类主观意识在努力抽象造物,最后也仍然是一些点、线组合。

      2023.7.12 宁夏吴忠盐池

    • 家园 诸子百家,主力却大多是殷商之后

      夏无文商少典,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但真地可信吗?

      当代中国革命毛周重制礼乐后,现在又搞盛世修文修典。

      但要说民国以前上古先秦三代无文,汉宋明少典,而当代中国监于古今中外,于是郁郁乎文哉,这真地可信吗?

      尤其是所谓的尧舜禹汤周孔道统,当代中国大破大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化或有之,但在传承一系上而论,恐怕更多是另起炉灶了。

      周革殷命、纣焚鹿台甲骨秘埋,在文化断绝上而论,恐怕比文革破四旧更彻底。

    • 家园 洪范禹碑与儒家之关系

      現存禹碑实物是宋代最鼎盛之时,所谓丰亨豫大之际,才由皇家派人以所谓"临大夏玉符文放大"后摩崖刻石而成。

      周秦交替时夏九鼎湮没后,宋代以前,虽然史书志笔记中不乏《洪范》、《洛书》、禹碑、蝌蚪文、金册玉牒等等零星散乱信息,但真正由皇家出面,公开把禹碑蝌蚪文展示出来的,只有宋朝。

      自秦代以来,中国古代王朝莫不尊崇周代礼乐封建制度与秦始皇以来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系。

      宋朝可算是历代王朝中唯一与商朝有极多相关联系,而又与周秦制度大有区别的特例。

      但这个与殷商唯一扯得上不少关联的王朝,却对殷商后裔创立的儒家学说大加改造。

      赵普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向来以为是推崇之语,但究其实际,反而极可能是点明儒家学说的本质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儒家学说也是在宋代,才遭到最全面系统深入的修订、注水、重新释读、改造。从道学、气学到理学,从王安石变法所谓新学到批伪古文尚书,儒家学说在宋代被人有意无意地推动着一次次被"革命"。

      汉武独尊儒家以来,只有在宋代,儒家学说才既受尊崇又遭到长时间全面系统改造。而下一次仓促改造,则是明代正德嘉靖兄终弟及之际,王阳明创立心学与禹碑再次公开面世并广传世间,几乎是同时。

      此外,东晋南朝之时,禹碑其实也有一次不完全出土面世。而那一次面世,也与梅赜孔安国的伪《古文尚书》相距不远。

      禹碑两三次真正出土面世,一再与儒家学说的一系列重大变革相关联,并非巧合。

      尤其是宋明儒家变革与禹碑之关联,至少说明两条:

      1,儒家学说确实不能只从文本字面上去作解读,其背后另有真义。朗朗上口浅显通俗易懂的孔子语录《论语》尚且只能用半部,其余经典尤其是《尚书》、《周易》,就更应该重新注解。

      2,儒家内部极可能一直都是有人知晓全部秘密的,尤其是孔家人。

      所以,蒋记王朝四大家族的孔祥熙家族亦儒亦商,跑到台湾去的孔府家族,真地有可能还知晓一点世人不知的东西。但历代传承以来,究竟变成了什么样,那就天知道了。

      马娘娘这次回大陆祭祖,行踪有点怪异,也多半只是巧合。

      三星堆的所谓公开考古,自从青铜龟背格状宝盒玉牒金册出土之后,就悄无声息下线了。

      也是一件怪事。

      2023.5.14

      宁夏吴忠盐池

      • 家园 习近平这次去三星堆,在新闻联播里公开说到了

        四千多年前、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交流影响。

        这个论断如果不是口误,则三星堆上限推到了夏代早中期或更早,应该是出土了明显证据。画面中有龟背网格铜匣玉片堆集一闪而过,似乎尚未开始清理?

    • 家园 禹碑蝌蚪文究竟是谁搞的?

      有可能是颛顼时代张姓始祖张挥公搞的。刻录在金册玉牒上,三星堆去年挖出的铜龟网格匣盒及里面的金册玉片上,极可能就有文字符号,就是其备份。但大概率不是七十七字符,而是四十五字符、四十九、九十九字符,也有一点概率是六十四字符、八十一字符。

      因为张挥公他老人家辅助颛顼帝定历法、绝地天通后主管祭祀宗教事务、死后还大概率做了玉皇大帝的原始版本(玉帝本质上只是"天庭"里浮出台面的总经理而已、董事会则是三清、龙、凤、麒麟……伏義娲皇三皇五帝等等这些真正的大能。濮阳西水坡墓即可能是他老人家的墓葬,挖出来的那个骨架子,也极可能就是玉皇大帝的所谓金身。所以,挖出来的第二年,地球上就看到了超新星大爆炸嘛,所以,三星堆这个他老人家当年的道场也在同一年给挖出来了嘛。玉帝金身都让你们给挖出来了,他老人家还不要点牌面、大场面的吗?好歹也是总经理呀)。

      他是最有条件最有需要去组织人干这件事的。

      然后就是在大禹治水后,制作夏禹九鼎时,又添加了扩充了、增删修订若干内容,才真正最后完成。

      也有可能是春秋时孔圣人、老子根据《河图洛书》、《尚书》、《周易》,用那时代的金榴文、大篆加以变化制作而成。

      还可能是新莽时,刘歆、贾徽等古文《尚书》学派参考孔子宅壁蝌蚪文,金榴文、大篆、隶书三合一后加以变化制作而成。

      其实,禹碑蝌蚪文是谁搞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它与《尚书》、《周易》、《河图洛书》的关系,它与洪范九畴、八卦的关联,以及由此而来的一系列问题。

      在文史哲领域,它大体相当于在理工科领域忽然直接找到了万有引力、相对论的根,并且,它的揭秘,极大概率是带有一系列颠覆性意义的。

      那么,如果谁在理工科领域弄出这么一个"发现",方向还TM地有颠覆性意义,几乎所有理工科书籍都得重新审视。它的意义还会小吗?

      它TM的就是文史哲领域里的原力呀。

      这与论证、逻辑没什么关系,只与智商直接相关。

      任何一个具有初高中智力水准,对汉文字、汉文字符号知识、相关历史常识有基本常识程度的高中生、大学生(中国大约有五亿以上人口了),一看到这东西,一被人揭开了面纱,一被人把那个鸡蛋壳儿敲破后立起来了,把那张窗户纸捅破了,剩下的问题就只是纯粹的智力问题了、时间问题了。

      而任何的冷嘲热讽、自作聪明、阴阳怪气,在它面前,也只能是暴露智商或人品\学品了,而决不会是什么逻辑呀、论证呀之类,各种云山雾罩顾左右而言它去掩耳盗铃了。

      在这个问题上想鬼扯、狡饰、歪楼,都是没有任何用地,最终始终都唯一只会暴露自己的智商、证明自己的人品、标价自己的学格。

      因为有至少五亿以上且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学历的普通人,只会有越来越长的时间,去展示、论证这一切。

      张新泉

      2023.5.5

      马克思诞辰二百零五周年

      宁夏吴忠盐池

    • 家园 禹碑、文字文物、考古的若干思考

      学术论文抄抄抄,现在很普遍,也很受诟病。

      其实,也并不奇怪,是正常现象。

      学术论文是要有新东西的,没有新东西,就只能抄了。

      但客观上而论,能发现、待发明的新东西都已经越来越少,发现、发明所需的时间越来越长,条件越来越困难。

      而能搞所谓学术的人,却越来越多。

      于是,不抄,还能怎么办?

      理工科领域,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以来,重大发现越来越少了。甚至很多领域几十年里都一直是停滞状态。

      不抄,能怎么办?

      天文学,基因生物医学等少数领域还比较好一点,为什么?因为出"重大发现"成果的概率稍微高一些。

      当然,好在还有很多建立在"重大发现"基础上,原创性的"发明创造"可以去不那么水的水水论文。

      文史哲领域就卷卷卷得更厉害了。

      天下文章一大抄。

      百分之九十九的文字,都是将前人、别人的文字重新转译转述排列组合,加上插入自己的一个几个新名词、一句几句话、一段几段话、一节几节、以及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发现小争论小思考。

      没有人能例外,大家都是如此。

      不多的乃至唯一的,可以用不着太多抄抄抄的,也就是所谓的考古学了。

      为什么考古一直比较热?

      因为它是文史哲领域不多的乃至唯一的可以出"重大发现"成功的部门。

      连万世师表孔圣人,不也靠文字考古上的整理国故述而不作,来抬高身价吗?

      儒经以《尚书》为首、孔子为《周易》作传韦编三绝,在甲骨文秘埋之后,不就因为这两东西最古老么。

      文史哲领域不多的甚至唯一只能认认真真照抄、原原本本述而不作,却天然具有原创重大发现价值的,也就是考古了。

      其它学科部门,都是玩前人、别人的文字转述转译排列组合游戏上的"发明创造"。

      一个雌雄?交配行为附属的所谓"爱情",就可以水出几千万亿篇不同体裁的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社会学、……学术著作。

      考古不用太多抄前人的,更很少极少要抄别人的,反倒是别人要抄抄抄它的,那是数不胜数。

      因为它的成果具有原创性质发现级别,其它人最多是对文字组合排列去搞一点新发明创造。

      考古,有文字考古、文物考古还有其它类型划分的考古。

      这其中,文字考古有独特地位。历史教科书上,每一个重大的文字考古都会进入教科书。因为它们是文明源头级别的特大"发现"级成果。经常带来颠覆性后果,把一大堆已有学术著作扫进垃圾堆。其它的学术著作不抄抄抄它,将来也许也会进垃圾堆。

      洪范禹碑蝌蚪文,文字上关联甲骨文、夏代文字、上古尧舜禹金册玉牒文字,内容上关联《尚书》(以及《周易》、河图洛书),牵连金册玉牒、夏鼎、尧舜禹夏商周历史、秦汉、新莽、宋代王安石变法、嘉靖大议礼及儒家历代《尚书》学案、十三经真伪,可以说与整个中国文明史息息相关。

      甚至可以说,在中国文史哲领域里水论文,以2019年清明节为界,直接划分为两种情况。

      以前可以比较放心的天下文章一大抄,加一点自己的东西进去,一把砂石混入一堆珠宝中,就是一篇有学术价值的东西。

      现在不知道什么东西是可以放心的继续抄抄抄了,自己的那点东西加进去,有可能是把一颗宝珠不小心扔进一堆屎中,一个重大的发现、文字发明创造,将来的学术价值会变成一坨屎。

      大概只有文物考古领域的人,不太会受到太大影响。

      当然,也可能只要与汉字打交道,就都绕不过去。

      洪范禹碑解读后,世间学术有门槛。

      论文不识蝌蚪字,人称大师也枉然。

      2023.5.5 宁夏吴忠盐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