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说说我知道的关于包产到户的一个小故事 -- Swell
我74年的,对包产到户有些印象。
其实哪个地方都一样,集体劳动,也是2/8定理,20%的人很累,80%的人轻松,甚至有10%以上就是在磨洋工。包产到户了各家顾各家,立马现了原形。
我父亲一生都是勤奋正直的农民。他对包产到户的一句感言就是:有了奔头了。为什么呢,给自己干活,干多少就是多少。给大集体干,收入和付出不匹配,对老实人很不公平。
包产到户开始,我家每年就不再缺粮了,而且屯子里有几家每年还要到我家借粮食,都是不太勤快,也不会精打细算的人家。
关于支农,觉得那就是为了避免教育出一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年轻人,避免‘花生结在枝头上’、‘何不食肉糜’的笑话,哪怕是稍有体验也是好的。我外甥现在是985大二学生,小时候我姐跟他说当年小时候吃不饱饿肚子的情况,我外甥问:妈妈,饿肚子为嘛不吃几块饼干?
其实哪个地方都一样,集体劳动,也是2/8定理,20%的人很累,80%的人轻松,甚至有10%以上就是在磨洋工。包产到户了各家顾各家,立马现了原形。
属于政治不正确😜😜😜
您似乎对当年农村的情况挺了解的,我想多问一下水利的情况在包产到户之后是否逐步恶化?左派的河友常用此事攻击包产到户,说是由于水利问题导致粮食减产,是不是真的?
我只说自己知道的情况。
在我所在的农村,辽南地区,包产到户前大集体时期确实修了很多水利设施。简陋一些的有储水池,俗称‘大口井’,就是空地挖一个大坑,面积几千平米不等,深度两三米,利用自然降雨储水,有的大口井还会修延伸到田地的水渠。大的工程也有,我们县城附近就有一个高度二十多米、跨度几千米的架空渡槽,应该是从附近的大型水库往较远的农田引水用的。在大集体时代,遇到严重的干旱季节,会进行引水灌溉作业。
包产到户后,这些引水设施大多荒废不用了,几年后破陋不堪。不过呢随着技术发展,如果遇到旱灾,村镇也会指导使用水泵和水带引水灌溉。灌溉的问题并不突出。
另外说一下粮食产量。个人觉得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是:种子,化肥。在大集体时代,由于技术的原因,种子的升级换代比较缓慢,最好的年份,玉米穗的长度和颗粒深度也不够令人满意,口感是很好的。包产到户后对种子普遍更重视,我们这里每个屯里都有几个农户自己研究杂交育种,种站也能买到新的品种,我至今对玉米杂交育种还很有印象。后来农户也不自己研究杂交种子了,直接买就行了。说到化肥,一直到1990年以前,我家的田地的肥料主要是我和哥哥们寒假到处‘捡粪’积攒的,化肥用量很少,也贵。之后化肥的施肥量逐渐增加了。所以说产量的增加是一个多种因素影响的过程,相关农业技术发展很重要。
左右派之争放在农业方面,恐怕很难有一个清晰的结论。改开前的城乡致命剪刀差,改开后的苛捐杂税,都是农民不堪回首的过去。农民比较广泛认可的是,废除农业税及建立新农保开始,农民才逐渐过上较舒心的日子。
改开前的城乡致命剪刀差,改开后的苛捐杂税,都是农民不堪回首的过去。农民比较广泛认可的是,废除农业税及建立新农保开始,农民才逐渐过上较舒心的日子。
最后这一句,应该是说到真正的问题上了,左派河友攻击错了对象,他们应该攻击的是苛捐杂税,而不是包产到户。
我得抽空整理一下。
我认为这种改变很好,有酒又有花生米的日子很好。
我觉得农村女孩是最豁得出去走向城镇的群体之一。借用潜望镜河友的说,城镇机会多点,卖也能卖个好点的价钱。
就想象自己女儿要是这样怎么受得了?
管中窥豹,我觉得你的个体描述与宏观的农业发展过程比较吻合。
当年井冈山是这样吗?
当年南泥湾也是这样吗?
一根扁担,一架纺车,都是吹牛逼啰?
争论的焦点难道不是——前三十年都吃不饱肚子,是包产到户让中国人民吃饱了?
实际上讨论的是产量,或者说生产能力问题,结果跑到吃饱饭和积极性问题,前后没有必然联系。
至于积极性问题,哪都会有参差不齐,这个暂时没法。
更高大上的,每个人都全力拼搏积极向上的环境,可惜我没机会遇到过。
不过呢,既然你挑字眼,那么我说的是‘哪个地方’都一样。并不是说‘哪个年代’都一样。尤其你列举的年代,我没有机会,你也没有机会参与。请不要混淆。
抱歉,本人明确表态:我是中间派,也就是两面派,又称不割裂派。
其实很讨厌这种标签先行的讨论。
如果一定要给自己贴个标签的话,我会给自己贴一个工业党的标签。
在产业界混,更在乎和习惯于透过表相,找出事务发展背后的真实驱动因素。而且,有的事情需要放在更高更大的视野下去考虑。
因为钱的问题,我和欧洲很多中餐馆打过交道,貌似餐馆的话事人都是老板娘,她们的老公一般是大厨。
是行业原因,还是地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