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说说我知道的关于包产到户的一个小故事 -- Swell
看看杂交玉米之父,水稻之父的研究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包产到户的时间点正值之前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成果收割之际,这些成果的亩产功劳绝不在包产到户。
这个算是更相关一些,但是细节可能差距比较大。因为就是小时候过节旁听到的。
我姥姥家的兄弟姐妹过去大多还是在农村。过去她父亲在世的时候过年过节还是要经常去的。她有一个弟弟,我叫舅老爷,就是农民。 他们那个农村其实离县城已经很近了。所以种地也种菜。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大概是这样:包产到户之后,其实集体还在。不仅在还有一些资源。其中就包括拖拉机。后来要进一步承包,于是就要把拖拉机也包出去。我这个舅老爷就承包了。一开始算怎么都能挣一点钱的,结果就赔了。
赔的原因就是原来拖拉机用的很多,耕地啊,拉一些东西啊。结果他承包了之后想收钱,大家就不想用了。有的人家人多,耕地人就够了。有的人家有马有骡子,将就这用,反正不用给钱。承包一年下来没挣到钱还赔了一些。那时候农村还是很穷的,结果兄弟姐妹们还得接济一点。 据说后来拖拉机就没人承包了,于是差不多就贱卖了。
我家农村亲戚多,我总结出一个规律:起码在过去90年代左右,但凡农村的亲戚想要搞点什么生意啊,小买卖啊,基本上99%都要赔钱。真的是信息的不平等造成的机会的不平等。
本人78年初离开农村一去不回,所以对包产到户及以后的农村情况不太了解,但是对之前的集体化农村情况还是了解的。
首先说说农田基本建设。辽西地处丘陵气候十年九旱,并且距离内蒙草原比较近春秋北边来的风沙漫天飞舞,总的来说对农作物不是太适合生长。当时农村春天都要搞抗旱活动,各大队有国家打井队给打的机井但是水太少无法做成水渠灌溉,只能人挑马拉一棵苗一棵苗的浇水,如果不抗旱可能当年农作物(主要是玉米高粱)就要绝收(当然现在都是地膜覆盖了,这也是在化工生产能力提高后的事情。即使这样我2012年去辽西重访时,还是看到了大面积农田绝收的情况)。七十年代初开始搞农田基本改造,就是冬天农闲时集中各小队人马修梯田,这样对水土保持有利。再一个就是修水库及水渠,由于水库工程比较大,多是几个公社联合作战。我曾经参加过一次修水渠行动,似乎吃饭不用交钱(县里给的补助)记工分是各小队统一向公社申请(不太确定了)。
说到种子,其实文革时期开始我国已经开始非常重视农作物的杂交育种,各县有农科所社有农科站队有农科员。当时的育种有杂交育种与辐射育种,公社级单位都有育种田,但是辐射由于需要特殊仪器都是由单独的省科研机构或者大学来培育。当时还有一个情况与改开后很大不同是西方国家对优良品种采取封锁政策,我们无法搞到,只能自己一点点摸索效果刚开始可能不是太高,但是也培育出一批高产品种逐步推广到各地。就像玉米也是几乎每年都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品种,但是由于刚刚培育出来种子产量不多,造成开始不能大面积播种只能实验性质。这些事情跟改开后无法相提并论,后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大力销售种子,对我们自己培育的种子造成冲击,导致我们的很多良种逐渐消失,非常可惜。
即便是肥料和生长激素方面,我们当时也有很大的投入。我记得小学时就听到公社科研站搞520激素培养及对农作物喷洒实验,大队的科研员(非脱产)在试验田里搞小麦冬季蹲苗实验等等,由于当时年纪比较小加上年代久远很多事情忘记了。化肥当时用量比较少,主要是没有,只能用原始的方式施肥。没有办法只好试着搞各种方式积肥,比如绿化植物沤肥等,费时费事效果也没有化肥好。当时不是农民不想用,而是我们的国家刚刚起步化肥产量无法满足需求不得已而为之。很多人把当时农作物产量低与集体化联系到了一起,认为由于集体化导致大家出工不出力所以才生产不出粮食,然后人们吃不饱饭,他们根本不了解当时情况。那个时候的农民确实很苦很累,他们的大部分还是肯出力每天辛苦劳作,并非少数出力大部分卖单(被别有用心者带了节奏)。现在到农村看看,每天辛辛苦苦劳作的难道就比那个时候多吗?农村的年轻人到城市打工,农村老年化严重,可是粮食产量却比六七十年代增长几倍,这不是现在农村人肯出力的结果而是科技及化工等的提高。
部分后人还在大骂前人,为啥不栽大树,都是小树苗😨
能否吃饱就看粮食产量,然后再看包产到户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目前看,至少是没有负面影响的。
关键在于最开始那几年怎么过过来的,所谓影响,要扣掉所有因素才行,天气、种子、化肥、水利、征收、价格、采购、补贴……流通体系,同时也要考虑到,甚至连耕牛也要考虑当时的技术发展和条件足以支持耕牛存量的大幅增加。即便论证了当时,对整个产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也是无法估计的。
顺便一提,吃饱明显不只看产量。不管是之前,还是之后,显然关键在于总量。也即征收和进口,这就又绕回去了。
九十年代以后,虽然可以说主要看产量,但是生活消费和苛税杂收又让这个问题变成看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加上市场化,谷贱伤农、丰收伤农屡见不鲜,不光吃饱,还会破产。
不太明白,为什么每次都要讲这些没什么意义的逻辑。
---
说白了,正确的比较的方法是规定条件下的亩产,然后比较生产力。但现实绝非如此,所以只能尽可能把握所有,再去计算。而这里的问题是,根本就没考虑多少因素就作结论。
逻辑上讲,如果包产到户导致粮食产量下降,那就可以马上推翻包产到户让人吃饱饭这个说法,所以,左派河友经常会揪着90年代粮食产量下跌来说事。😉😉
辩论的现实意义,是引出了几个有农村经验的河友,讲讲当年的故事,丰富了大家对历史的理解,这个也是很好的事情。
一方面,政策实施并不是一挥而就的。所以必然变成对地区的探讨。
一方面,前面大家的论点,组织一下就知道,如果没有其他变化,当年肯定是减产的。相比前一年。举个例子,62-65年相比59-61算增加吗?对我们这里来说,就是72-73年华北大旱。之后反复又很难稳定。
所以问题在于定义。
而且这里偷换命题了,由于前贴说明了产量和吃饱之间并非单线关系,因此就算导致下降,免征+国际市场大规模收购,那么,依然可以吃饱饭。
不要把吃饱饭=产量。这事很复杂,具体到地区都不一样。
再说现在耕地面积减少都不影响,是小户经营的生产力提高了?还是包产到户之后重新出现的土地集中带来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管理的生产力提高了?
你说的对,国家层面的重视和农民个体开始重视,是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的,两者并不矛盾,更不应该割裂来看。
不然就是写论文了。
两点想法:
1. 苛捐杂税当然是越少越好,没有人会否认这点。
2. 包产到户的初期,国际市场大规模收购是不可能的,主要是没有外汇
和浙江北部比,温州的文化总体不发达,历史上只出过6个文状元,其中5个是南宋小朝廷的,南宋浙江是国家的中心,总体状元就多。历史上儒家的温州学派比较重商,所以温州总体重商。改开后温州人很多去外地和出国经商,往往是男人出外,女人在家。女人在家也不是纯粹带孩子,而是要给在外的男人提供金融支持,说明白点就是民间借贷,抬会等等,说不定就是在这过程中温州女人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钱袋子。
所谓勤劳,无非是小农的目光短浅。
你说的二八定律,我完全赞同。学校里也是啊,20% 努力学习,80% 马马虎虎,其中 10% 是混混。那么我作为班长学习尖子,把本班带到先进集体,我吃亏了?凭什么混混也能拿先进?应该先进集体归我个人?
孙悟空说你们唐猪沙都是废物,取经是我一个人的功劳?猴子都没那么低的觉悟。
勤劳的小农,依然是小农,反动落后。
不过,我认为辽南前后三十年水利设施荒废的原因不一样。
打开谷歌地球,“大口井”依然像大地的癣芥一样存在着,记诉着九十年代的礼崩乐坏。可以说这场农田水利投资运动从预算审批开始,就是单纯为了瓜分蛋糕,为了雁过拔毛,从未考虑过投用。“大口井”,施工前没有规划勘探,完工后没有验收维护。。。这样看,还不如那条修了二十年的三十公里轻轨延长线——至少在认真修,至少每一步都能看出在为长远投用做准备。。。
“农村建设像非洲”这样的风评恐怕刺激了一小撮辽南人的神经。但如果仔细想想,在"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小镇镇长治下,农村是不是被放弃的土地,农民是不是被放弃的人群?出现“大口井”这样的散财运动,也不奇怪吧?
希望200亿管工委主任下囚能成为辽南社会清明的开始,希望农垦系被洗汰出辽南竞技场,希望辽南可以起底反弹。。。
一个组织,或者是农村集体,或者是政府,公司,最后还是要追求效率的。如果考核的标准不能去奖励那20%,最后那20%也会滑向80%。 不仅社会主义如此,资本主义也是如此。
就用你的例子,如果学校说每个人只要来上课期末都是优秀。 只要不打架,遵守课堂纪律,最后都评为优秀。根据家庭住址上大学。即使有一个班长愿意全力带领全班包括混混学习更多知识,也是徒劳。 设计一个多劳多得的制度,不应该是原罪。
你知不道包产到户前后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怎样的?
我只知道公社算工分,包产到户之后,只有上缴一部分产出,剩下都是自己的,但详细的细节我不清楚。
这个是解答到底农民积极性有没有大的改变的一个关键因素。
也请 @假日归客 与 @柴门夜归 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