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推荐】九边:都在聊人口下跌,考虑过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吗? -- 多余6569

共:💬123 🌺469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所以我一直主张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毛领袖当年提倡的小学五年,中学五年,然后上山下乡锻炼,再回来读大学是很有道理的,唯一不足是上山下乡时间太长,被错误理解为变相劳改了。人应该先社会实践,再进大学才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加拿大这边在大学里提供各种社会实践机会,也是一种不错的教育路线,最极端的是滑铁卢大学,刚上大学一年就开始有各种实习机会,实习4个月,然后回去上课几个月,再到不同地方实习4个月,再回去读书,实际也是学制缩短,增加实践。高校和各种公司和政府部门建立联系,提供实习机会,由学生自己申请,雇主面试,和找正式工作一样,这样的实践与读书结合的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机会。

通宝推:拿不准,审度,
家园 名可名非恒名,形式逻辑物极必反

太极八卦就是典型的形式符号,《易经》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出的高级的形式逻辑。只不过应用的方向,因为中国发展的比较早,不是为了配套工业革命,而是更加注重国家管理,人文科学和原始的自然科学。同样,不能因为西方无数国家在近现代彼此促进,学习和发展,搞出了自然科学的形式逻辑,就否定中国说没有形式逻辑。多数西方国家也是从别的国家抄来的,学来的,而中国在学习方面一点不差,而且后来居上,工程领域已经超越,科学领域也正在赶超。还是那句话,你妈不能拿你跟所有其他孩子加一块来比,这不公平。

而且形式逻辑发展到极端就是形而上学,正在极大阻碍西方的发展。为什么西方人现在做事情那么慢,那么不出活儿,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语言是符号,由此发展出的很多道理和名词是来自过去的定义,但自然世界不是符号,更不是数字,自然物体没有任何直线,也没有任何绝对的几何图形,想想为什么?而且事务是不断发展的,所谓‘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这是中国老祖先三千年前玩形式逻辑就发现的道理,现代西方人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图样图森破 散摊拿衣服

通宝推:拿不准,
家园 所谓的‘西方’是个大大的伪命题和诡辩伎俩

到底什么是西方?是西欧吗?是昂-撒人祖居之地北欧吗?那边比中国5000年都领先吗?还是把中国以西的所有国家都当西方了?再把功劳全算到现代西方人的头上,搞偷换概念?你妈能拿你跟你家西边住的所有孩子加一块来比吗?这公平吗?

玩弄‘西方’的概念,忽大忽小,忽古忽今,飘忽不定,就是为了打压中国,是很多人一贯的伎俩,要看穿这个伎俩。

通宝推:钱六,未知如之何,
家园 我补充个问题供龙眼兄批评

龙眼兄这几贴都说得有理有据。关于学制问题,我和陈王还有一些河友都提过类似观点。读书需要巨大的成本,目前很多人批评年轻人眼高手低,有时可能没有考虑到成本收益问题,目前的所谓卷,也与此有关。学制过长,有很多不良效果,不过这里不展开,哪位有兴趣开个主贴再讨论。

这是回到起点的问题:为什么要六年级?为什么要扩招?无论说多少个理由,有多少个好处,当年扩招,公开公认的最主要理由,就是缓解就业压力!那么,如果9+3变成9或或者10,将增加了2年人口的就业圧力,21年应届大学毕业生1000余万,历史最高,不知道空出和新增的有效岗位是多少,这个有效岗位姑且按到手2000/月为底线吧。我没有数据,反正也不是论文,均分吧,学制一改,多了两年的数,(1000*2(一半人读大学))×(1+2)=6000万,当年新增就业人口6000万。不管别人有没有信心,我是没信心。分步走?怎么分?我这还没算新增学位怎么解决。

其实现在可以转到计生问题去。不转,也没啥意思。

家园 中学学制缩短并不意味着大学毕业提前

小学和中学是学基础知识和通用常识的地方,早两年毕业是为了让青少年能尽快开始社会实践,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和工作,过去叫学徒,十二三岁就开始了,现在叫社会实践和大学实习,都是短时间的,临时性质的,不占雇主雇佣指标的,可以给一点象征性的薪酬,也可以不给薪酬,象征性的薪酬也可以由国家负担,所以对雇主压力几乎没有,而大学实习生都没有实际工作能力,也不会对应届毕业生造成就业压力。中学学制缩短一两年,大学学制延长一两年,加入多个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最后还是同样时间毕业,但学习内容,工作经验和兴趣热情与象牙塔里死读书的书呆子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家园 犀利我兄。
家园 工程领域只能说赶上,超越有点乐观。

本人就是混工程的,国内国外都接触了,自己能吃几碗干饭很清楚。

知己知彼,不坠青云之志,我们还有相当的问题要解决,相当的困难要克服。

家园 那时候的高中没有高考负担,学制两年自然没问题的

可是现在的高考往往一考定终身,你不重视都不行。小学倒是可以缩短学制到五年

家园 你认为问题是出在语言造成的形式逻辑欠缺上吗?
家园 语言本身就是形式逻辑啊……

因为所有语言本身就是逻辑啊。

我们在讨论逻辑尤其是形式逻辑的时候,并不是指纯粹的逻辑或者形式逻辑,而是由此发展出来的一整套知识系统以及相应的符号体系。而且这个知识系统往往是某种具体学说的系统,比如数学、物理学。也就是并非普遍意义上的形式逻辑。

准确的说是注重形式表达的超验逻辑。和普遍逻辑不是一回事。

通宝推:拿不准,
家园 易经应该说是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的意思我觉得是研究语言形式(内为思维形式)的正确性问题,不对思想内容做评定,而辩证逻辑主要对思想内容而言,我们说“你的说法不辩证,以偏概全”,但不会说你的说法太形式。也说你的说法不合逻辑,是指思维方式形式错误(这点我说的不清晰,展开说又太费劲)

人的形式逻辑的能力对演绎能力特别是数学演绎能力有直接关系,经验主义哲学认为知识源于经验,但数学知识除外。(数学知识不是算学知识,算学可以说是源于经验)。

形式逻辑导致了对“名”的重视,前人(严复?)把逻辑学译为名学。

“名”构成了意义世界,名即是权力。

像矛盾律,因果律的律,可以说是总结语言思维规律,更可以理解为思想意识里的律令,律法,这是思想深处潜伏的权力指令,不由他人所发令,人不自觉受其指挥~~这就是说“知识就是权力”的原因。夫子言名不正言不顺...,即是意识到这一点,尽管他的“名”可以从名声,职位等多种理解,但是都指向这种权力指令。

通宝推:拿不准,
家园 你这纯属抬杠

现代工业化社会,有足够人口才能平摊巨量的研发支持,提供足够的智力资源,美国能战胜苏联欧洲,就是靠3亿人的统一大市场,日本战胜不了美国,就是人口太少,不能拿下全产业链全科技制高点。

家园 新增大学生里水货太多

中国大学文科专业太多,毫无用处,一堆学文史哲法学新闻外语艺术的毕业出来没事干,文科招生减少9成,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全部进研究生教育,严进严出

家园 不是我抬杠,是你认为我抬杠。

人口跟市场容量并没有必然的的关系,人口是市场的条件之一,而已。

有有效需求的人,才有市场需求,并不是有人就肯定有市场需求,仅仅是有潜在需求而已。简单的说,有钱才有需求,除了吃之外,还有盈余,才会产生市场需求。

这个“钱”,是个代号,代指有相应的物资或服务的获取能力。不说明这一点,怕有人说中国政府印钱发钱涨工资不就行了吗?比如一人发个十万。

我加加戏:人多生产力就强,人多就能打,人多就人才多,都不必然成立。甚至人多就吃喝拉撒多都不是必然成立。

我们拿简单个例子吧,A区域总产出1000元,人口300,基本支出,吃,300元,剩余700元,A的消费能力就是700。B区总产出同样1000元,人口1000,基本支出,吃,500元,B区总消费能力500元。这里粮食不当市场消费。你要当也行,反正也是1000元。我会不会有人说模型太简单,还有很多条件设定呢?这就对了,还有很多条件设定呢。我只是想说人多不等于市场容量大,也就是说人口减少不等于市场萎缩,增加什么条件以保证人口多等于市场总量大,都证明不了我错。

其实完全不用举这个例子。只要不先入为主认为我洗地,认为我胡说八道,真的想一下我说的,太多的实例了。奥巴马忘了么?3亿美国人的市场跟13亿印度人的市场,谁大?2500万上海人的消费能力跟3800万的贵州人,消费总量如何。

现在觉得中国牛了,厉害了,现在中国消费总量跟美国比如何?四十年前呢?

家园 小学五年中学五年会考分流

高中内卷两年准备高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