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假如大顺取代了大清 -- 真理

共:💬220 🌺1068 🌵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土耳其当时就在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

造成的政治后果包括但不限于:亚美尼亚大屠杀。

家园 看你们讨论的热闹

插几句话吧。

我认为满清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属于中国封建王朝里的非正统政权。有清一朝,除了阶级压迫外,一直存在民族压迫。满清统治者也没有北魏孝文帝那样的主动融入中华民族的意识,一直存在满汉之防。这些是毋庸置疑的。康熙为八旗设算学馆就是例证。

至于满清做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应对举措以及后续演进,各位已经阐述的很清楚,就不用我再续貂了。

家园 中国的人口比土耳其庞大很多

而且民族成分也更单一

家园 满清直到1729年才反思自己的民族压迫。

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至少从口头上倡导满汉一家。

但是到今天yz还是被自己的人,被满族人骂,骂他没事找事,揭自己族人的短。

家园 其实从《大义觉迷录》看,雍正还是个明白人

敢于去直面问题,也愿意放下体面去解决问题。

其实最坑的不是雍正,而是他的继任者。

相比雍正,乾隆其实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满洲本位主义者,是满人就高看一眼,是汉人就要踩,张廷玉三朝老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结果被乾隆活活玩死。和珅虽然很有才能,但是品德有亏,只是因为是满人,所以能得到火箭式提拔。实际上我有个猜想,和珅既是一个人,也是一群在乾隆朝因为其满人的身份而非自己的才能而得到重用的人的代表,而且因为乾隆统治的时间很长,所以这群人造成的危害也就特别地大。

实际上乾隆这样做,既害了国家,也害了满洲人自己,从乾隆死后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汉族士人崛起,满洲人也没有几个能拿得出手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了。

下面只是我瞎猜:乾隆作为一个皇帝,依靠父祖留下来的遗产和成熟的统治机器,当个太平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但他不满足,又把自己的兴趣延生到艺术和作诗上去,可惜这位皇帝本来也不是艺术家的料,水平只能算三流,在面对汉人恐怖的艺术成就时,心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底气,于是只能在现实中通过打压汉人抬高满人来抚平自己那点不安。

家园 这么大一个国家,转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

正儿八经写是太累了,知乎里面有一个扔骰子扔大顺历史进程的。扔出的结果大概是英国和大顺在缅甸死磕,大顺类似于历史上的英缅战争,新军给英国人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但是还是战败了。然后沿海N个地方像萨摩藩和佐贺藩那样通过洋人贸易,搞来大量武器装备。中央军在缅甸损失惨重,反而打不过地方团练了,各地最后把皇权架空了😁😁😁。

家园 这有什么矛盾的

你这都想不明白吗?

初中生在小学生面前炫耀数学知识,有什么奇怪的?

你还真有点一根筋,你在社会上都怎么混的?

家园 这不算是例证

1:这最多能算是康熙给贵族的福利,只能是特权意识的例证。但以此来论证民族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点无论是看看清的数学史,还是算学馆的沿革都一清二楚。

2:清朝确实存在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但是这里要注意:

2·1:清的民族和我们今天的民族内涵不同,满族形成阶段是一个地域民族文化民族,是在生活在东北地域多族群的合称。而当满族进入执政阶段,满族成为一个政治民族,政治军事团体的特点成为其主要特点,大量汉人进入满族执政集团。

2·2:清的民族矛盾,最显著的不是在满汉之间,而是在满汉与其它少数民族之间,在欺压其它少数民族这一点上,满汉可谓是合作无间。

还是那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汉人的民族抗争除了立国初期比较激烈,清末以民族革命为旗帜推翻封建专制,中间的196年,一例都没有。而少数民族的起义则是风起云涌。

2·3:清朝的主要矛盾还是阶级矛盾,这是占主导地位的矛盾。

通宝推:任爱杰,
家园 第一条不敢苟同

特权意识仍是下意识的满汉之防。与之相比的应该是京师大学堂,这已经是清末,满汉之防是防也防不住了。

第二条你说的三点和我说的并无冲突。

家园 你厉害
家园 特权是君主特权

第一:对应京师大学堂的应该是清朝的国子监。

第二:这个算学馆呢,是设立于康熙五十二年,就是康熙60岁时设置,地点呢,是在蒙养斋。

蒙养斋招生呢,一开始是招两种,一种是律吕,就是音乐,主要学乐器。一种就是算学,康熙任总教习,当然还有教员。

这里的教员呢,传教士和汉人,他们的主要工作呢,一是教授学生,一是编书。

抛开编书这部分,所谓的蒙养斋就是康熙一个娱情的地方,听听歌,玩玩乐器,在亲贵子弟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学问。

进去的学生嘛,学知识倒在其次,关键是要让康熙高兴。算是高级马屁培训班吧。

你要说,这里边有什么满汉之防,有什么民族矛盾,有什么民族压迫,我还真是看不出来。只能说是康熙为了娱乐,弄了一个机构,算在封建君主穷奢极欲,似乎都很勉强,按现在的标准,只能说有点腐败吧。

如果说满汉之防,那康熙得不让汉人学数学才是防备,但是他有吗?他没有啊。拿这个当证据,怕是会闹笑话。

通宝推:任爱杰,
家园 如果是这样

康熙为八旗设算学馆确实不能算是满汉之防的例证,这一点是我的误读。

家园 讲一段野史

梅文鼎呢,是当时理学名臣李光地推荐给康熙的。

梅文鼎被人推荐给君王,当然也很高兴啦,就把自己最得意的数学手稿交给李光地。

李光地本人呢,据说啊数学也不错。他拿到梅文鼎的手稿,就问,大概意思是这是你最好的吗?

梅文鼎说,这必须的啊。

李光地就笑笑,说,最好还是拿十年前的吧。梅文鼎不解,还是照办了。

李光地就把梅文鼎的手稿献给康熙,康熙看了觉得不错,说算法正确,但是计算过程还能优化。这样呢,梅文鼎就受到了康熙的召见,梅文鼎当时年纪大了,就给他孙子解决了公务员的待遇。

这里是个什么问题呢,我们读史的时候,不自觉就用现代人的观念去评价古人。

康熙虽然重视数学,但是我们不能用今天理解的数学重要性,去想象康熙对数学的看法。

今天我们把数学自然科学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必备工具,而且是思维方式。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数学。

问题在于,这一点古人是没有深入的认识,古人这里数学还是一种偏应用的学科,加减乘除,长宽高低,当然啦,古代很多数学家以个人的天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摸索。但是总体而言,不可能具有现代人的数学意识。

康熙自然也不例外,他不可能脱离时代环境和数学本身的发展,具有如此超前的认识。

数学之于康熙,他既重视数学的实用性,同时享受探索数学本身带来的乐趣。而且,通过学习数学呢,也能在臣子面前营造一种天子圣哲的形象。

所以,李光地让梅文鼎拿出差一点的手稿,原因也在于此,好比下棋,下得太好不行,下得太差也不行,最好就是比领导差那么一点点。

通宝推:任爱杰,
家园 嗯,我也在考虑地方独立的问题
家园 西方伪史派不是说《几何原本》是中国原创吗?

还说中国原创本来就只有前六卷。西方的数学都是中国传过去的。你应该从这点出发论证啊。

清初没有汉译克拉乌斯版《几何原本》的后几卷,但不是说就没有几何知识了。《数理精蕴》就包括了几何学。

卷二至卷四为《几何原本》,是根据张诚、白晋的法文译本修订的,共12章,分别讲述了三角形、四边形、圆及内接外切多边形、立体几何、比例、相似形、勾股定理、圆锥体及球与椭圆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几何作图法等内容。

《御制数理精蕴》,45卷,允祉等编撰,清康熙年内府铜活字本。半页9行,行20字,上图下文,行15字,小字双行,行20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鱼尾上记书名,下标卷数、页次和卷名。版框21×14.5cm。无序跋。

  是书系清康熙皇帝晚年时接受泰州进士陈厚耀“请定步算诸书以惠天下”之议,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下诏开蒙养斋,并赐梅文鼎之孙梅瑴成举人头衔,充蒙养斋汇编官,会同允祉、允禄等开始编撰,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告成,历时10年之久。

  《御制数理精蕴》一般称《数理精蕴》,是一部介绍包括西方数学知识在内的数学百科全书。全书分上下两编及附录。

  上编5卷专讲数理,立纲明体,是全书的基本理论部分。卷一包括《数理本源》、《河图》、《洛书》、《周髀经解》等;卷二至卷四为《几何原本》,是根据张诚、白晋的法文译本修订的,共12章,分别讲述了三角形、四边形、圆及内接外切多边形、立体几何、比例、相似形、勾股定理、圆锥体及球与椭圆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几何作图法等内容;卷五为《算法原本》,讨论了自然数的性质以及公约数、公倍数、比例、级数等的基本性质,是小学算术的理论基础。

  下编40卷,分首部、线部、面部、体部、末部等5部分。分条致用,分别进行详尽的论述。首部卷一至卷二为实用算术;线部卷三至卷十讲述正比例、反比例、配分比例、合分比例、盈不足术等算法;面部卷十一至卷二十二讲述勾股定理、三角形、割圆术、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测量术、直线形、曲线形、圆与正多边形互容等几何计算问题;体部卷二十三至卷三十讲述立方、直线体、曲线体、等面体、球与正多面体互容以及堆垛术等问题;末部卷三十一至卷四十讲述西方传入的代数学知识,包括借根方比例、对数计算、比例规以及难题等,并在我国首次介绍了关于计算尺的知识。

  附表4种8卷,包括素因数表、对数表、三角函数表、三角函数对数表等。

  《御制数理精蕴》还有很多版本:四库本、袖珍抄本、同治本、光绪本、宣统本等。《御制数理精蕴》于雍正时作为《律历渊源》的一部分再度出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