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过年的回忆 -- 燕人
枪口千万千万不能对人!
虎年吉祥!
糖环才跟他说的套环类似,蛋散差远了。你图那个是不是被你扯断不是原形了?
就得由广东人来教训他🤣🤣
我那个是扯断了一个边,回家来放盘子里的
我们这,洋婆子们自己过年炸馓子,水平高的作法是只有一根面,边炸边盘,底宽上窄呈小山⛰️状,中间不断。
下次有机会她们过年我拍个照片上来
前几年我也干过类似的事
文化馆组织猜灯谜,猜中后就把灯谜条扯下来拿去兑奖。
我领了俩小孩子,拿着手机一通百度,哗啦哗啦,扯了一大堆,把俩小孩乐坏了……当然,没乐到底。
被主管发现一通批评,说我们有砸场子的“企图”😁。然后,每个小朋友各给了两个奖品打发走了
对黄教师这个两顾茅庐,也可以故技重施😂
连Bp机都没有😨
小时候我爸妈也经常去文化馆猜谜
我有印象的是那年妈妈后来病了,躺床上还在猜一个谜:白酒不掺水 打一菜名
让我去送了3次答案终于对了
还有一次他们去猜谜,一般都是猜几个攒一拔送去对谜底,猜中的过一会儿工作人员会在谜面上打个勾。明明猜的时候还没人猜对呢,兑的时候人说已经有人占先了,咋回事呢?
结果是有孩子发现他俩能猜,在他俩旁边偷听……
曾经说过我们家是皖西贫穷农村的贫困家庭,小时候算是食不果腹,所以就特别盼望过年,过年那几天能吃饱饭,还能吃到些荤腥。我们家那时过年能割几斤肉(我记得肯定是少于十斤),年三十晚上会烧一碗肉,但即使是小孩子也知道这碗肉是不能吃的,春节期间家里难免会来拜年的客人,需要留给客人吃,只有客人吃剩下的我母亲有时会让我们吃一点,这就是一年中我们难得能吃到的,其他时间想也别想。后来有一年,应该就是包产到户后的一年春节,年三十晚上我母亲又烧了一碗肉,和以前不一样的是肉块都不大,我当时还有点奇怪为什么不烧成以前待客的那种大肉块,母亲却淡淡的对我们说:今年的肉可以随便吃,许多年过去了,那碗肉到底是什么味道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母亲说话的语气神情仿佛还在眼前。
如果主人家经济条件太差,客人就知道有些大菜是可以看不可以动的。
这样主人家就可以用一碗大菜招待很多次客人。
这是客人懂事。
有的是主人故意把大菜做的特别咸,而客人每年都差不多,所以客人就被迫懂事,不要动那些大菜了。
河里知道这个的恐怕没几个人。
我老家浙江温州,我记事起倒没饿过肚子,但是肉还是很少吃。我们那里过年走亲戚要带伴手礼,当年往往是一个纸蓬包,里面放桂圆或干荔枝。但是谁也不会打开的,一般这家的外甥送过来给舅舅拜年,这家又转手送给自己的老丈人拜年,有时候天气潮湿的话,半个月后打开都发霉了。一直到80年代中期这种纸蓬包才慢慢消失。
素鸡?
真谜底猜到了一看就是对的
记得我送的前俩是白切鸡、白斩鸡
她要早早教我一下基础知识,这两趟冤枉路分明能省下呀😄
我上初中时,春节时在市里的工人俱乐部会举办猜灯谜活动。我猜得过一次,得了一只铅笔,记忆犹新。
孙悟空钻水帘洞,打一成语。
大家猜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