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黄光国:余英时的“迷阵”与牟宗三的“偏误” -- 大眼

共:💬51 🌺242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赞。这真是一席话胜十年书。

如果有人现在回到古代,哪怕是最富饶丰足的年代,农民过得也很惨,你说,啊,这不行,我们起来反了他娘的,但凡是农民有口饭吃,他们都会觉得你疯了。你不能说农民的这些想法是儒家造成的。

而是儒家的这套思想正好是农业社会所需要的。

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然啦,上层建筑也会进一步的固化经济基础。

家园 儒家对于系统内

有降低成本的作用,但同时也降低了功率。

所以当面对系统外的,系统与系统的对抗时,就呜呼哀哉了。

所以面对当今的国际环境,儒家是毒药。

家园 其实只是大家的定义不同

懂得自然懂。比如你是说奉天承运,他是说以民为贵,其实没冲突。问题是有人不想分清楚。

家园 小议毛泽东儒家思想-即政治儒家的本源。

毛泽东思想和儒家学说看上去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但确实可以联系起来。我就斗胆说说其中的内在联系。

毛泽东儒家思想,在我看来在可能起源于毛主席晚年对资治通鉴的深刻理解上。例如毛主席经典语录“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就是明显的儒家风格语言。

儒家学说本身是一种政治学说。其学说要指导一个政权的执政,也要为政权的兴衰负责。我们现代人看的儒家学说,大部分不是儒家的政治学说,所以不理解其中的关键要害。

儒家起源于周朝,周公是开山鼻祖。儒家学说的本源是周公为代表的周王室对商朝灭亡历史经验终结和提炼。而毛式儒家学说,也是主席晚年对历史经验的终结提炼。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也是儒学大家,他也是由史学提炼儒学。因为各自学习提炼政治儒学源于历史,固然有相似之处。

我先把几个政治儒学的关键点,以类似定律的方式写出来。我想明白这些,就对政治儒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否则由于儒家学说过于庞大,讨论可能离题千里。

儒家定律

1.守恒律:在农业社会,一个社会的总产出上限是一定的。所有政治行为都只是财富转移。提出者司马光,即司马光的天下财富定数说。“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

根据计量史学派的研究,在工业革命以前,全球范围内的国家总GDP和人均GDP增长都极其缓慢,甚至要几百年才能看到一个比较明显的增长或者衰落;前几年北大李稻葵教授对于明朝经济数据统计得出的结论就是明朝全国GDP增长极为缓慢,年增长率仅为0.29%,总经济规模有所增长,人均年收入没有明显变化。李稻葵的统计研究基本证明司马光的观点是正确的。

2. 作用律:人生有欲望,欲望不可能控制是一切罪恶的之源,即乱之源是欲望不可控。提出者荀子,即“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近代谭嗣同认为荀子学说两千年儒家政治学说的本源,有“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所有儒家政治学说都是围绕着荀子提出的欲望与乱渊源的作用关系展开。当然作者莫言也有演讲认为欲望是人类一切罪恶与痛苦的根源。

3. 引力律:社会中百姓的行为都可以自上而下的引导,百姓都以吏为师,吏治则国治。治国本在治吏。提出者司马光,这点在之后的明清两朝得到的很大推广,雍正特别推崇司马光的观点,并把此作为其政治改革的基本出发点。而我们熟悉的毛主席晚年语录其实也是与此定律一致。

儒家政治学说,基本就是围绕着这三点展开,所谓存天理灭人欲不过是由这三大定律推演而出的推论结果。儒家政治学说,就是在社会财富恒定调节下,以治理官吏的欲望而展开的政治学说。只要官吏的欲望被控制了,不给官吏鱼肉百姓的机会。那么国家也就能治理了。其它的治国手段都是属于奇淫技巧,基本没有作用甚至是反作用。统治者也懒得关心奇淫技巧。

至于如何治理官吏的欲望,这是儒家的拿手好戏。总体说来就是洗脑和控制。传统手法,如教育,科举,礼制,礼乐文化等等都是儒家治理官吏欲望的手段和工具。这些儒家治理的手段和工具本身是可以创建改进的,但其中的原因和道理基本是不怎么变化的。如果我们搞不清,儒家三定律,就搞不清楚儒家学说的因果关系,把一些手段和工具当作儒家的根本那就错误百出了。当然政治儒学作为政权的驾龙术本身就不被推广,大部分人都只是把儒家皮毛作为儒家之根本罢了。要学政治儒家,资治通鉴才是政治儒学的入门读物。

习好儒家,我看和这几年习的反腐关系密切。雍正反腐好儒家,毛主席晚年打击官僚主义,也转到了资治通鉴上。大人物不是吃惯了山珍海味,口味怪,而是有实际的政治需求。

政治儒学如何治国,基本上就是北周名臣苏绰六条诏书。

其一,治身心;(修身养性也)

  治民者的关键在于“清心”,所谓“清心”就是要使“心气清和,志意端静”,这样,邪恶的想法就不会产生。与之相关,治民者要治身,要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按现在的话说,“先治心”这一条就是要求执政者端正认识,以身作则。

  其二,敦教化;(道德教化也)

  宣扬道德文化教育,移风易俗,培养人民俭朴、慈爱、和睦、敬让的品质。

  其三,尽地利;(生产富民也)

  劝课农桑,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

  其四,擢贤良;(人才选拔也)

  选贤任能,不拘资历和门第,要善于发掘人才,要勇于起用人才,让人才在实践中成长起来。而且,精简机构,罢黜冗员。

  其五,恤狱讼;(法律公正也)

  明断狱案,不能滥施刑罚,而要“随事加刑,轻重皆当”。

其六,均赋役;(税役分配也)

均平赋役,调济贫富,不可舍豪强而征贫弱。

苏绰六条堪称儒家治理之典范。其后历朝历代的儒家治理大方向上基本不超出这六条,大部分都是对这六条中某条进行技术性的改进。

PS。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在2000年是故意传播了苏绰用贪官杀贪官的谣言,让正统的政治儒家蒙羞了。

至于儒家如何治理欲望,我终结了四大工具,“教,法,礼,乐”,以后和各位交流。

现代社会中儒家肯定不好用。起源于很简单,司马光的天下财富恒定说直接吧被打破了。现代计量经济学证明,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科学技术进步。目前市场经济模式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模式。但是市场经济是一种纵欲的经济体制,纵欲与儒家治欲正好相反,儒家大部分手段工具非但不能无法帮助市场经济发展,进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自然儒家学说在近代出现了总崩溃。

但反过来市场经济鼓励有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其副作用也非常的巨大。有没有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即能推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又能去除市场经济弊端?这是未来人类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有这种新经济模式,且是治欲的,也许儒家文明还能再次复兴。

通宝推:杨微粒,柴门夜归,燕人,shyukyo,笑看风雨,rentg,
家园 儒家是价值学说

不是社会科学。但是人们总是把社会科学反映的价值当作儒家的价值。价值是要实践的,和依附于专制当牌坊是两回事。只看社科的一面,除了落后是什么也看不到的。

这不是说儒家没有社科,而是说要看社科是为了什么价值。这样,我们可以明确区分出奉天承运(专制)的儒家和以民为贵(民本)的儒家,本质上不是一回事。只是结果上不时类似,方便了专制用来包装自己。

所以问题是儒家的价值是否还符合这个时代?在剥离掉社科之后,我们可以发现,那些价值就是我们的常识,比如仁义礼信。有什么好反对的。就算反对也是那些社科,那些政经社会背景的假仁假义,不会反对仁义本身。

而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些价值不再和社科建设有什么关系,尽管我们可以声称继承(大同)或者发扬(正义)了这些价值。但明面上更多是西方价值,而且不时带西方的语境。比如所谓契约精神,比如所谓现实主义。

儒家理论的建设表面上是争夺话语权,重新为统治张目,但更深层次的还是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价值)基础。只不过在国内,不是为了钱,就是想乡贤。从来不肯分清,也不想讲清,怎么可能发展。

一个成熟的理论起码要有完整、清晰的概念框架,现在有几个能简单直接讲清楚的?反而是民间的爱好者们在做这种努力,比如层主,规范惯例都没形成,能有发展就有鬼了。

看上去是缺乏合法性或者西方价值入侵,其实问题还是自己不给力,这和近代化时期的失败如出一辙。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真的想要发展,缺的还是一个人物,或者说英雄。

许多人看我儒家说的多,就当我是儒家,尤其是理学分子。只有燕人兄看穿了本质。可惜大家反而更反对本质方面的意见。所以只好说儒家了。

最后再说治欲。治欲就是无为,更多针对从政者,针对事务本身,而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约束人性。换成现代术语,比如实事求是,尊重事实,整体和系统看待……毫无违和感。但是这就要求统治阶级能管住自己,你觉得可能吗?

毛主席能,但某些人显然不能,而且不能是历史常态。不过,就算是这些人,真正做事情的时候也会完成所谓治欲。无他,常识而已。所以问题还是明确边界,约束越界……这是纪委党委的工作,现在那些儒家能管?

儒家是要真刀真枪的干的,不是嘴皮子功夫。就算搞理论也要能够应用,能够进一步发展才行。所以现代儒家绝大多数都是死路。实践儒家价值的其实是不会在乎儒家这个名号的。

家园 太赞
家园 骂的挺好
家园 花并宝推典范解读

这一贴,可称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历史观的应用典范,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等。

家园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钱穆的《阳明学述要》

都比较直白易读,适合理工科生阅读。大眼兄如果不信,可以从这两本书里找找冯、钱是否有说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是一回事的意思。

不仅没有说是一回事,而且在《中国哲学简史》里,冯友兰谈到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革命”:“(朱熹)他不仅相信有永恒的理,而且相信古代圣贤的言论就是这些永恒的理。所以他的系统中有权威主义和保守主义成分,这些成分随着程朱学派的传统继续发展而日益显著。程朱学派成为国家的官方学说以后,更是大大助长了这种倾向。

  陆王学派就是反对这种保守主义的革命,在王守仁时期,这种革命运动达到最高潮。。。”

关于大跃进、7000人大会、文革,河里讨论很多,教员和刘皇帝起了什么作用,大眼兄有新的高论?愿闻其详。

家园 请教月兄一个问题:“同志”一词,在中国历史上何时应用

抱歉回复月兄晚了。周末两天沉浸于《老残游记》和《西游记》章节。

查百度之类,关于“同志”只有同性恋的解释。而看到泰州学派和东林党人都用“同志”做招唤。而我只知道汉、唐、宋的“党人”称呼。所以想请教月兄:“同志”一词最早在历史上何时应用的?

先谢。

与兄关于程朱理学 PK 阳明心学的话题,我想另外新起一楼,容后再续。

家园 讨论这个没意义

冯的作品其实不强,水平不高。因为必须回到民国语境才能够准确理解。否则很多内容会引起误会,加上内容极其有限,结果就是评价很低。钱穆我之前似乎回答过,「一切心学的精彩处,朱子都有。」

关键是我们的讨论都是说内在或者本质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侧重。已经明确了是不同的。有问题无非是你不认可这个定义罢了。

家园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建议查字典,网上起码有汉典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可以查吧?

点看全图

你要讨论,实际上需要引入道家和佛家,我认为能够讨论清楚暂时是不可能的。除非我们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但问题恰恰出现在我们的定义不同,所以怎么讨论都是死路一条。

中国哲学的问题就是看上去太简单了,以至于有些学者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比如没有充分考虑关联的影响,结果像外行一样(比如用佛教有实体反对朱子对佛教的批判,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其实我也是如此。所以只是停留在大致框架。

家园 守恒律就错了。非把毛和儒扯到一起,也算是无孔不入
家园 多谢月兄。我问的其实是释义3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用

问此问题是因为看到泰州学派在召集讲学大会时,“同志”几次出现于标题。而顾宪成搞东林党大会,也是有“同志”出现于标题。好奇是否从明代这个时候开始,才出现了释义3(脱胎于释义1)。

再请教:月兄认为复旦哲学教授吴震的看法如何?是不是吴教授的论点和月兄基本一致?

家园 这个不好考证

因为第三义其实还是第一、第二义,只不过用政党或者学派进行了限定。真的想要考证,结果只能是看学派或者政党什么时候出现了,那可就无边无际。当然成为流行语可能是宋明。

不识此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