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谈谈朝鲜半岛的传统医学 -- 夜如何其
我年纪可能有点大。
说的事早,影响小,可能没有网络留痕。
南北朝鲜和中国交流,有很多不被认知的事情。
就医学而言,比如说武汉是过去朝鲜医生交流的一个重镇。
中国朝鲜族学生如果给韩国广播台写信,就会收到小礼物。医学生可能会收到一本有关朝鲜传统医学介绍的图书。
那时国内印刷技术不好,韩国的铜版印刷书还是挺令人吃惊的。
朝鲜族同学也挺有意思,喜欢喝酒,喝多了,还敢放言:要是中国侵略北朝鲜,他就去刺杀邓公。
说这话是大事件之后,没人举报他。可能那个时候,大家都还善良?
或者没人信。
我们发现,长得漂亮的朝鲜族女生十分讨厌他们,故意用汉语和他们交流。他们都很气愤。
但后来这些普通家庭出身朝鲜族学生都去给韩国人打工去了。
金日成去世后,北朝鲜失尽人心,那时烟台冒死南渡的北朝鲜人不少,本地人十分同情,反而瞧不起南朝鲜人。当然后来也都变了。
说远了。
朝鲜半岛医学的标志是一本书《东医宝鉴》,是朝鲜御医许浚所编撰的一部汉文医学著作,成书于1610年。
《东医宝鉴》共有25卷,由内景、外景、杂病、汤液、针灸5篇构成。
该书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加之金元四大家的实际医学理论,并倡导朝鲜乡药运用的综合性医学理论和临床典籍。
现代朝鲜人认为,它的问世确立了朝医学的独立地位,并最早创用“东医”作为朝鲜传统医学的专用名。
首先得尊重朝鲜的民族自尊,的确有独创的东西。
其次,这不耽误以中国人的视角来理解它的实质。这可能不是很准确或者正确。
朝鲜地方比较小,气候接近中国北方。也就说中医里面,南方人西北人的地方病,不太可能会出现于那里。
这就决定了,借鉴中医时,他是有选择的,或者简化了的。
就类似于韩国的国旗,阴阳鱼没有眼,八卦少四卦。
我们认为不对,但实际上人家是深思熟虑的。
只是我们想破脑袋,也不知道妙处,何在而已。
由于地方小,比较穷,不能使用中国的地道药材,必须本地解决,这使得有使用经验的民间乡间医学的影响大。
最后汇成朝医。
可以这么说,它是中医特化发展和本土医学结合产物,说他是独立的,也是说得过去的。
就细节而言,朝医不重视脉诊,但针灸技术相当不错,甚至还有过人体解刨。
这里需要提一下《大长今》,基本上就是这个阶段的事。
这段时期以朝鲜世宗大王为代表时期,比较安定,做了很多事。
比如说谚文,这个可能是宫内女官推动发明的。源头一是来自元朝蒙古女性带来的八思八字母,二是朝鲜读书人读汉字书的自有注音系统。
在医学上,就是整理了医书,甚至为中国保存了的几十部失传的医书。
礼失而求诸野,莫过于此。
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平和交流比较好。
自卑到了一定程度才试图改写历史。
中国人改了以后,娃儿读抗美援朝的书和文章,地图上找不到“汉城”了。
其实中国可以一句话顶回去:“你们要改就改吗?我们还得考虑朝鲜的意见。”
革命的白头山血统怎么能附和南方傀儡
好像韩国只是要求把它的首都的汉字名字从汉城改成首尔,韩文和原文本来就不叫汉城。如果朝鲜对所有朝鲜半岛城市的名字都只用朝文,那就没有把汉字汉城改成首尔的必要。
那条江的名字叫‘汉江’,那中央帝国的人因为顺口、容易理解等原因,就叫旁边的那座城为‘汉城’。至于本地人叫这座城什么名字,名字有什么含义和来由,老大帝国的人不关心,我习惯就好,且小弟也没啥异议的。直到几百年后,李明博市长抓住了他们自己人的自卑转自大的心情炒作了一把,博一博,几年后市长成了总统。
他们应该把汉江也改个名字才对。
改不改都无所谓,自主权在他们,只是说他们逻辑不通。
本来汉城这个名字是中国人自用的。
一句话,汉城是中文对那座城市的名字。朝鲜文叫什么我们不管。
就是自卑加自大。敢于命令中央帝国。中央帝国也就软了。可笑。
比如,韩国的汉城科学高中(Hansung Science High School)和首尔科学高中(Seoul Science High School)是两个学校。汉城(Hanseong)是旧称,首尔(Seoul)是现名,有点像大都和北京的关系。中国过去一直用汉城这个旧称是因为Seoul是纯朝鲜语,没有对应的汉字。
小学生找老师告状:班里那个老大霸道,不照顾我的小心心,给我起外号,不叫我的大名,只叫我的花名。我投诉他,给自己正名,今后在班里扬名立万。
《东医宝鉴》在朝鲜医学家所撰的汉方医书著作中最负盛名,对指导临床和文献研究颇具参考价值。书成后,光海君对此书高度评价,他说:“东垣为北医,丹溪为南医,刘宗厚为西医,许浚为朝鲜之医,谓之东医。”
但是棒子不太敢提这个评价吧,李东垣、朱震亨、刘宗厚可都是中国人啊,就这么自古以来了
汉城原名汉阳,“汉阳”指的是汉江以北。汉城这个名字是李朝定都汉阳后自己取的。
似乎是汉阳和首尔之间的,声音就是“汉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