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对三国的一个巧合事件的回忆 -- 温相
刘放、孙资是决定魏国兴废的两个重要人物。正是他们的建言使司马懿得以辅政进而得以篡夺。刘放、孙资在以军功、智略著称的三国时代却是一直从事秘书工作,相当于皇帝的办公厅主任,这类角色在当时并不是常为众人称道,但是,从曹操开始,魏国三代君主的很多诏书都是出自他们的手笔,以致于很多豪门权贵争相接好他们。落魄的曹植一直就说这俩人是
他们曹魏家族的克星,可是,没有人听到。
本来,魏明帝已经把自幼的伙伴燕王曹宇作为辅政的第一人选(有的甚至说是明帝准备传位
给曹宇,曹宇,曹冲同母弟),愣是让刘放、孙资给搅了。另外,增加了曹爽这样极其庸劣
的宗室子弟,当然,那位被曹植一直视作鹰扬虎视之臣的司马懿再度上升。明帝临死想仿效
刘备托孤的模样,可是,司马懿是谁?
可以说,刘放、孙资的弄权最终毁了曹魏的天下,由此可知,小人特别是最高当局身边的小人真是城狐社鼠所不能完全形容的,用左宗棠的话说就是--国蠹。既是恶性的,也是慢性
的,同时也是无法治愈性的。
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诚哉斯言!
有意思的是,曹操一生都在致力于同孙、刘作斗争,最后巧合的是孙、刘合伙废了他的天下
,自然,此孙刘非彼孙刘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而给曹?鄙媳硭狄朔烙パ镏?臣的是曹植。曹植这个人其实是一个很有政治远见的人物。
给曹?鄙媳硭狄朔烙パ镏?臣的好像是高堂隆吧。
读史读到如此地步,水平怎能不高呢,呵呵。
不过影响曹家江山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曹家三代领导的寿命都短于司马。如果司马和孔明一样的话,只活到五十岁,也许是没有后面的晋了。
高堂隆是从国家安危角度出发,而曹植是从宗族的观念出发,而曹植的呼唤亲骨肉、敦王藩
的涵义远要比高的见解意义更加晦涩,因为,曹植所处的境地不同。可能是我说的笼统,曹植在上表中没有高堂隆那样直接的指出鹰扬之臣的字样。
非常佩服。基本上很同意您的看法。只有一点要探讨一下。
可能是大家对晦涩的理解不同吧。印象中:
曹植对曹丕的幽怨的确是表现的很晦涩。特别是黄初四年五月诸王进京后,曹植和曹璋死别,与曹彪生离,有司屡屡为难他们,他在《赠白马王彪》里面有“谗巧令亲疏”这样的字句。一般都认为这是对曹丕含蓄抱怨,对有司的态度简直就是激愤。很多洛神赋研究也表明曹植当时的痛苦心情和含蓄自己的心情。
曹丕死后,曹植上表给曹睿时,没有隐讳自己想再次返政甚至从军的意愿。而且明白写着对“异姓”掌权表现出来的担心。说“今反公族疏而异姓亲,臣窃惑焉”。
很难说司马懿是什么时候起心夺权的。但既然他已经起了心,当时魏国谁是他的对手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你可以参考一下,很好看。但是感觉小说演绎历史的气息很浓,里面有不少感情色彩。
下面引一段一般性通说:
曹睿因为荒淫无度,刚刚35岁就要死了。他快死的时候,连个儿子也没有,就从曹氏家族中饱了两个孩子,一个是齐王曹芳,一个是秦王曹询。他立了8岁的曹芳为太子,拜曹操的庶子曹宇为大将军辅佐曹芳。同时还让夏侯献、曹爽、曹肇和秦朗一起操掌朝政。这一下,司马派的可有意见了。他们趁曹宇不在场和曹睿病危,竟然让曹睿下诏书,免去了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的职务,不准他们留在宫中,只留下软弱而无能的曹爽为大将军;同时发出诏书,命令司马懿火速赶回洛阳。
当时,司马懿正在和辽东背叛魏国的公孙渊打仗。司马懿打败了公孙渊,得胜回朝。路上,他收到曹睿命他回洛阳的诏书。他预感到京师有了重要情况,就撇下军队,用最快的速度赶回洛阳。亏他跑得快,当他飞一样赶入宫里时,曹睿已经奄奄一息了。曹睿握着司马懿的手说:“朕总算等到你了。能向依托付后事,朕就没有遗恨了。”司马懿赶紧叩头,接受遗命。曹睿就把曹芳叫出来,拜见司马懿。曹睿对司马懿说:“他就是皇太子。”又叫曹芳搂住司马懿的脖子。司马懿感动得痛哭流涕,说:“陛下放心吧,我还记得先帝晏驾时,曾经也是这样将陛下托付给臣。今后,我也一定对太子尽忠。”曹睿说:“这我就放心了。希望你和曹爽共同辅佐这孩子。”
非常佩服。基本上很同意您的看法。只有一点要探讨一下。
可能是大家对晦涩的理解不同吧。印象中:
曹植对曹丕的幽怨的确是表现的很晦涩。特别是黄初四年五月诸王进京后,曹植和曹璋死别,与曹彪生离,有司...
我看裴松之曾经有个考证,说是曹操对曹丕、曹植两兄弟说起司马懿和杨修,他说司马懿是
必预汝之家事。说杨修是必坏汝之家事。而作为局外人的曹植后来看到司马懿的所作所为,
自然联想起曹操的预言,再者,曹魏的传统是一定要以曹氏或者夏侯氏为主出外领军,而曹?币桓淖孀诘淖龇ǎ?长期以司马懿为主帅统领大军四处征讨。当然,那时候,宗室之内已经
无人可以担当重任,但是,也因此培养了司马懿的羽翼。而最有意思的是晋武帝司马炎对曹植的看法特别赞同,所以,西晋立国以后,大封宗室、广建屏藩,不想到矫枉过正,后来竟然出现了八王之乱。
很难说司马懿是什么时候起心夺权的。但既然他已经起了心,当时魏国谁是他的对手呢?
俗话说有贼心还要有贼胆。司马懿即使有足够的野心和实力,但是,必须要有足够的机会。
而刘放、孙资,当然还有曹丕、曹?保?特别是曹?备?他提供了足够的机会。人的野心是一步一步蒸腾的,不是一挥而就的。司马懿的最初想法可能只是位至高官,但是,随着他的实力
的与日俱增和曹魏宗室的日渐衰朽,他的取而代之的野心也开始逐渐走向上风。这是一般篡权者的普遍心态历程。
另多谢大人下面的指点,烦请大人给出曹丕兄弟对话出处。
谢谢。
的资治通鉴就引用过裴松之的一段话来说明司马懿的问题和曹操的预见。另外,裴松之的一个关于谈魏晋的笔记中曾经提到曹丕兄弟聆听其父教诲的事情。这个笔记的名字我就记不得
很清楚了。不过,裴松之的“裴注”里面关于司马懿的东西阐述的也很到位。
三国里,还是蜀汉的领导班子问题解决的很好。诸葛亮以后,蒋琬、费掉等虽是荆楚旧人,但是在继承诸葛亮的统一战线的方针上,始终不渝。相反,孙权晚年雄猜好杀,陆逊、朱据
都是被它逼死。托付重任竟然交给诸葛恪。曹魏就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