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转载】史式:让太平天国恢复本来面目 -- 多余6569

共:💬234 🌺1102 🌵5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家园 民国赢得八年抗战胜利

在华日军向中国代表缴械投降,清朝拿得出来?南京大屠杀的元凶被枪决了一波,满清做到了?民国的还都南京是胜利回来,和辛丑那种割地赔款后耻辱返回根本不是一回事,你这种故意混为一谈用心险恶。

家园 内耗是一部分,外部压迫是另一部分

内耗大家都知道。

太平军外部不承认外国人的特权,得罪了洋大人,有个学名,叫中外绞杀。

家园 谁说西西河“孤悬海外”

山高县这会儿也在琢磨太平天国,更多的人在琢磨太平天国。

有些学者阿,不知道该咋说,一方面说历史需要客观云云,回头又否定宏大叙事、否定阶级分析,反而是用各种残酷愚昧的“点”对读者搞带入,读者情绪上来了,就自封“客观”了。太平天国打扮成了天降妖魔,霍霍了一个田园牧歌的大清。只看点不看面,不去试图承认背后的客观规律,这算啥历史、啥客观阿。

家园 真是会睁眼说瞎话,这么胡说八道还好意思说客观???

太平天国治下比满清要强多了。

就连曾国藩也不得不在《沿途察看军情贼势片》里承认:太平军“禁止奸淫”,“听民耕种”,“民间耕获,与贼各分其半”,“傍江人民亦且安之若素”。

江南人口损失那么大,全是因为清军的屠杀和破坏。

去怪太平天国,真是红果果的强盗逻辑。

太平天国治下的南京苏州等地是传统的生丝产区,在太平天国治下几年,在太平天国着佃交粮(佃户往往不给地主交粮,只给太平军交粮食),轻徭薄赋,减租减息,鼓励工商的政策下,生丝出口量增长到了以往的5倍。

而等清军镇压了太平天国以后,生丝出口量暴跌,连原来的一半都不到了。

清朝的税赋收起来比太平天国时期多10倍。

如果没有太平天国干掉了好几个满城,沉重地打击了满清在东南的统治,满清也不会放权给东南汉人督抚,至于洋务运动,估计再吵上二十年也不会有啥进展,到时候更是会被列强暴打。

左宗棠也只会默默无闻,收复新疆是别想了,没左宗棠在兰州搞洋务运动仿制开花大炮等洋械和他带去的湘军,就靠那些垃圾绿营和八旗兵,拿啥去打阿古柏,同治回乱都不见得能平定。

近代史中国每一步改良或是改革,都是在排除满清愚蠢落后统治的阻碍之后才能有一定进展。

没有太平天国,义和团等起义严重打击了满清的统治,中国在满清治下只会更加落后,让列强更放心大胆地瓜分中国。

家园 啥叫客观?

事实说话。

什么观点不要紧,只要有事实支撑,没有,就是一堆废话。

况且,我哪句话说过太平天国是“天降妖魔”?哪句话又说过“田园牧歌的大清”?

自己树靶子自己打,不觉得无聊吗?

我一直揭露的是,一个为一己私欲断送了太平天国的罪人——洪秀全,一个沉迷于以跳大神掌握权力的神棍。

想为洪秀全辩护,可以,拿证据来。

家园 只说两点

清楚你的立场,多说也是白说。

第一,我提到的“太平天国造成的破坏”,是指整个战争期间造成的破坏,造成破坏的主要是清军,也包括太平军、地方团练、盗匪等各方,没加上“战争期间”是我的疏忽,特此声明。

第二,我从没说过太平天国军纪比清军差,请不要自己树靶子。

家园 太平天国是一神教在中国的第一次胜利

基督教

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了上千年

都是处于从属地位

只有太平天国是第一次一神教思想尝试在中国建立政权

曾国藩对太平天国的仇恨我本质上是儒家文化的地主阶级对一神教文明的敌视。

第二次一神教的尝试是孙中山。

孙中山皈依基督教之后回国,才十六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捣毁家乡的祠堂。祖先崇拜是违反基督教义的钱。

第三次尝试就是共产主义在中国传播。破四旧,文革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曾国藩,李鸿章搞洋务运动速度慢很重要原因是没有采纳基督教大法。宗教和意识形态方面没有配套好。

我们所谓的现代化,约等于西方化

而西方化的一个核心是基督教文明的思想体系。这也包括了共产主义,自由主义,民主政治。都是西方一神教的变体

通宝推:GWA,
家园 你这套话语

文革里最盛行。

反对太平天国就等于反党?

这语言,这味道,是不是熟悉得很?

最近的教科书事件,可以说明中国教育界问题有多大,还好意思拿教科书当真理?

如果批判太平天国就等于反党,你的意思是,TG革命是农民起义?共产党等于拜上帝教?

看你这拐弯抹角的,黑谁呢?

家园 为什么中国要走上新道路,开辟新时代

感觉你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过去的不少中国的领导人和老百姓,确确实实是把“现代化”和“西方化”都混为一体的。几十年下来,才回过味来,发现原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现在的西方的“现代化”并不是意味着,让全世界都“人人平等”和都过上好日子。而让每个国家里的少数人,或者让少数国家里自己的国民,才能享受特权过日子。这个道理是由美国的黑人总统说漏嘴的。

中国这样的大国,在西方列强看来,是只能进入它们规划下的那种现代化和西方化的,否则的话,就是离经叛道,就是大逆不道,就会被群攻围堵了。

因此,中国政府和人民现在醒过来了,要开辟新时代,走新道路了。不仅仅是自己走,还要改变全世界,与这个地球上的人民一起来建立一个新世界。

就这个意义上来说,中美的关系还要继续加强,因为国家应该是属于人民的。就同台湾一定会回归大陆一样,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通宝推:rentg,
家园 曾国藩懂啥一神教,从未在此说事,只是指责太平军无父无母

是自发的对抗。主要还是平叛心理,中间可能有自立意图。

家园 我没有说你阿

莫非你就是转帖的原作者?

活了这么多年,啥叫文攻武卫,啥叫就事论事,咱也见识过了

家园 不要看不起太阳黑子

一个中等大小的黑子,大概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

还有个词语,叫“可见一斑”。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农民起义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

有人说,反对太平天国就是反党,这是说党和太平天国一样吗?

——————

奢靡王府

太平天国诸王府成为全城最为醒目壮观的象征性建筑。例如,天王府是在清两江总督衙门旧址上扩建而成,气势磅礴,穷极壮丽。洪秀全描摹道:

“京都钟阜,殿陛辉鲜,林苑芳菲,兰桂叠妍,宫禁焕灿,楼阁百层,延阙琼瑶,钟磬铿锵。”[3]

建成这些王府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并使南京原有建筑大量被毁。据载,“天贼、东贼伪府,多毁民居,拓益其巢穴”[4];“制军署作天王府,黄泥冈作东王府……民房瓦,皇城砖,上河水尽芜湖盘。”

东王府坐落在旱西门(今汉西门)黄泥冈,杨秀清为便于其庞大的仪仗队出行,下令拆毁两边房屋拓宽道路,故时人有“恐作盘拏嫌路窄,五丈宽街犹拆屋”,“旧时坊曲失纵横”之叹。

男馆女馆、首义诸王多妻制

对南京居民冲击最大的是隔绝男女政策。太平天国对全城百姓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编制和管理,按性别分馆居住,彼此不分长幼,一概以兄弟或姐妹相称,用集体生活和劳作取代了家庭。这项政策在太平军入城数日便开始实施,不少居民因家人离散、家业顿抛而感到绝望,“有请缓颊至来日遵行者,遂于夜间或阖室焚烧,或全家自缢,或近河塘牵连投水,纷纷无数”;次日,“分析男女愈急,而乘夜遁归自尽者连日未休”[23]。此后局面才渐趋稳定。

据载,“贼禁奸淫最严,淫曰‘犯天条’,立杀,虽广西老贼不贷”[24]。南京民女起初人心惶惶,旋见太平军“但掳掠而不奸淫,见女馆则不敢入,于是觅死之念遂息”[25]。除首义诸王外,全城不存在家庭或夫妻生活,未婚者不得婚娶,已婚者家人不得团聚,探望时只准在馆子门首保持距离问答。无论强奸、和奸,包括夫妻同宿,均属触犯第七天条(不好奸邪淫乱),格杀勿论。

在广泛推行禁欲令的同时,首义诸王却搞多妻制,定期在城内女馆中选美,引起民女一片恐慌。此举与男女分馆均导致民间怨声载道。连杨秀清本人也承认,南京民人“以为荡我家资,离我骨肉,财物为之一空,妻孥忽然尽散,嗟怨之声至今未息”[26]。太平军内部也有些失控,夫妻冒死同居事件时有发生,鸡奸即同性恋现象悄然滋蔓。为安抚人心,杨秀清只好调整政策,于1854年冬允许为官者团聚成家。

焚书毁庙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人文荟萃,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太平天国为确立上帝信仰,宣布唯有经洪秀全审订、由官方刊刻的书籍始准阅读,将包括孔孟经书在内的其余一切书籍斥为“妖书”,下令焚毁,凡买卖藏读者一律问罪。紧接着,全城开始大规模搜查销毁古书,“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15]。这场焚书运动前后持续近一年,引起士子的普遍反感和抵触。有人形容此举是“焚弃诗书踵暴秦”[16],甚至认为“较秦火尤甚,殊堪痛恨”[17]。

太平天国独尊上帝,严禁偶像崇拜,定都后大规模摧毁神像及其所在,致使无数名胜古迹毁于一旦。……曾国藩《讨粤匪檄》也指责太平军“无庙不焚,无像不灭”。其实,太平军因大兴土木急需大量建材,所以主要是拆毁而非焚毁。当时就连耄耋老人也被征派来拆庙,故时人叹曰:“蛮呼神道尽妖魔,胜迹名山拆毁多。鞭扑老人升峻屋,龙钟几辈见阎罗。”[12]并有“拆妖庙,梁柱成山储木料”[13]一说。

科举取士

与焚书相呼应,太平天国在首义诸王寿诞之月举行科举考试,仍沿用八股文、试帖诗衡文取士,但题目不是出自四书五经,而是依据上帝教教义,如1859年南京会试,文题为“三星共照日出天,禾王作主救人善;尔们认得禾救饥,乃念日头好上天”。出于政治上的顾虑和文化上的隔阂,读书人通常避之唯恐不及,应试者多为粗通文墨的医卜星相之辈。

南京人口变化

南京原先有八九十万人,城破前已迁徙不少,城破后自杀者又占了相当比例。……据载,1853夏,全城(包括内外城)男馆为10.44万人,女馆为14.09万人,合计24.53万人;同年冬,男馆约7.6万人,女馆约13.04万人,合计20.64万人;到次年夏,男馆约4.2万人,女馆约11.43万人,合计15.63万人。[36]大体每半年递减四五万人。民心不稳,出逃人数多于从外地补充入城的人数,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以甲寅四年为例,“贼粮不足,于闰七月二十七日赶女人八九万出城,至乡圩割稻,借此逃脱者数万。城中男馆于闰七月亦不发米,悉使出城割稻自食,人多逃散”。

在这11年中,民众出逃现象一直没有停歇,说明太平天国在统治上存在不小缺陷和失误,缺乏牢靠的统治基础。

由于商业停顿和两极分化加剧,圣库制度形同虚设,缺粮问题并未缓解;及至湘军围城,粮道逐渐被切断,则陷入断粮危机。为应对粮荒,洪秀全率先食野草团,号召军民仿效。忠王李秀成体恤下情,特意放大批民人出城逃生。其实城中一些王府仍藏有大量粮食,但各怀私念,不愿充饷。据忠王讲,城破前夕,城内不过三万人,除居民外,太平军仅万余人,能守城者三四千人。

天京末年

同年(1861)年底来访的英国郭修理(J.Cox)牧师说得更加具体:“南京南部街道和房屋没有受到太大破坏,但在东部和中部,映入眼帘的净是大面积废墟。相比之下,中部因为有天王宫殿而视觉稍好些……城内没有商业,除出售药品的店铺外,禁止开店。这座偌大城市的沉寂令人十分伤感。人们的外表看上去更加糟糕,因为我们仅仅看到像斯巴达农奴一样从事各种公共杂役的可怜的穷人,以及外表粗俗、吃得不错的士兵。”

【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_第3章 太平天国时期南京城的变迁】

——————

家园 基督教反对祖先崇拜,强调主才是一切,就是无父无母啊
家园 还是空空如也的废话
家园 我想起来了,民国的狠劲儿都用在给

给到过火,给人换种上面了,民国那么牛逼,咋还把外蒙给丢了,你见过连分赃协议都知道的战胜国吗?大清烂,谁都知道,烂不烂还是看跟谁比,辛丑条约虽然耻辱,但毕竟还是把地盘保住了,保住了翻盘的本钱,大清没给人换种吧,民国在给人换种上面,可是一点不手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