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九月随笔 -- 贼不走空
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的英国,经常和习大大合影谈大项目的默克尔的德国,结合历史因素,人们很自然地觉得英国与德国应该是各自势力圈子里的小头目。例如在五眼联盟里英国应该至少是个五眼副队长的角色。在欧债危机处理中霸气侧漏的德国应该是个欧元区大队长的角色。2022年发生的事情让我们知道,上述都是自己的错觉与脑补。
苏联解体,美国收获了政治影响力,西欧收获了廉价能源、广阔市场与漂亮女人。
西欧加苏联的产业内循环,西欧+苏联+北非合计4000万平方公里的统一大市场如果成型并巩固,美元的国际地位是不是就到了“最危急的时刻”?这当然比中国威胁论更真实4倍,任何一位老大都不可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的。美国并没有慌张,点到为止的出手,胸有成竹的布局,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上合组织峰会一散会,俄罗斯就动作频频,显然是这次进行了沟通并得到了另一个国际社会的背书,想必俄罗斯军队会继续以仁义之师的形象出现。陆权海权说并不一定正确,但是是团结队伍的好理论、有效工具。
还记得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深圳的人口还不到1000万,跟北上广差距挺大,现在却有要超越广州的趋势,也就是说十来年间他几乎翻了个倍,所以深圳房价跃居四大一线之首就自然必然了。步子是不是有点太大?基础是不是不太牢靠?是不是应该夯实一下?我感觉在凛冬已至的几年内深圳有要跌落的可能。
一,从印度到捷克的央行纷纷出手干预以支持本币汇率。全球外汇储备正在以有记录以来最快的速度下降。
( 三万亿是门槛)
二,惠誉将英国评级展望下调为“负面”。
(秃鹫出动了,估计英镑要暴涨,毕竟爆别人仓更赚钱)
三,德国“独善其身”的计划进一步引发了欧盟内讧。德国政府上周却自行公布了一项最高可达2000亿欧元的能源救助计划。
(要补贴就得补贴整个欧元区雨露均沾啊,哪能只补贴自己啊,是不是不想过了?撕裂。)
对沙特来讲,他们公开表示希望原油维持在100美元/桶的价格水平上,俄罗斯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从美国的通胀来看,我个人觉得美国不希望油价太低,这样不利于推高全球的通胀,但是也不希望太高,这样不利于美国国内的通胀控制,实际上综合来看,在80左右,应该是能接受的。大家的分歧,可能也不是啥原则性的,就差20块而已。但是这20块,不过这20块的面子,看起来沙特也不想给。
我看美国与欧佩克争的就是一个“势”,势这个东西很难琢磨,未明之势,不可臆也。彰显之势,不可逆耳。有点像办公室政治,譬如有同事挤兑你,你得有所回应,今天不还击,明天不还击,后天继续忍,那就切切实实被人踩下去翻不了身了。欧佩克如不偶尔展露一下锋芒,油价问题有可能被拜登蹬鼻子上脸,打压到当年的40美元以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10月15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一致表决同意,由乌克兰财政部长马尔琴科担任这两个机构2023年度执行董事会主席。”
这两个机构享誉国际社会,算得上是美国的国之利器了,历次美元周期尾声阶段都是他两个作为唯二的出水口,权势滔天的说。乌克兰财政部长任执行董事会主席?
一,看来明年进他这个银行大门得先喊口号或者骂几句普京了。
二,这个拖字诀非常有趣。刚刚看到泽连斯基开了几百亿的圣诞礼物清单给美国,我看这个职务就是美国的答复。不愧是脑洞大开的杰作,宾主皆大欢喜。
拜登:至少三个月他不会来找我要钱了。
欧洲要出血这事已经达成共识了,争议点在于伤到什么程度,以及愈后生存质量如何。
于是需要寻找一个参照物。
日本在全民狂热的阶段被收割了一次,房价股市暴涨,群众杠杆拉满,崩盘后人民背上沉重债务。由于制造业发展势头依旧强劲,加上庞大的海外资产形成有力支撑,政府有能力提供足够的公共资金撑住规模以上经营实体,所以日本从失去十年到失去二十三十年后GDP不怎么注水也还是人均好几万美元,愈后生存质量不错。
当下欧洲所处的阶段不一样,欧债危机以来欧洲元气尚未恢复,预计居民部门杠杆率不高,企业不如当年日本的那么能打,政府方面,负债率较高,相对弱势(相对于90年代的日本政府),从这一点出发推导,欧洲各国政府可能做不到“既要又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是“保一放一”,保住民生,而遵循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旁观企业自生自灭。
还有一些欧洲企业,在靠“光环”生存,例如咱们各大手机生产商大名鼎鼎的合作对象徕卡,据说这家公司什么都不提供,只提供自己的名字就能大笔收钱。
草草结束先,有空再议。
欧洲打分
通胀: 8%-10%
货币贬值: 相对美元大概就是下滑10%到20%
财政崩溃: 欧元区本身有融资和债卷发行能力,外债不大
政局混乱:最多几个国家转右,“新欧洲” 继续给美帝摇旗呐喊,甚至流点血。“老欧洲”坐吃等死。
结论 还有老本,未来十年欧盟,欧美分裂的可能不大,各国政客继续裱糊。出小希特勒的可能是有,但影响不会太大。通胀超过20%才有崩溃的可能,不过土耳其都快80%了,靠民族主义鸡血还是混得下去。
没那么简单。
土耳其常年通胀20-30%,民众早就习惯了这种高通胀的日子,都有应对手段。而且,埃苏丹和俄罗斯私下勾兑,粮食能源啥的都有,因此现在80%的通胀还能维持社会稳定。
欧洲情况又不同。
最近这三个月大家见识到美元的威力了。欧元汇率包括各国汇率究竟应该是多少是薛定谔的猫,没有人知道,基本上美元定义它是多少就是多少(虽然我们都知道扭曲的价格终究将向价值回归,但是这句话的作用大概等于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总的来说定价权的使用还是要顺势而为,例如中国很需要锂矿,那就可以讲故事自由发挥了,涨10%还是涨十倍都可以,一般不会凭空硬讲故事)
所以欧元汇率的波动将按照最符合美国资本利益的方式浮动。
那怎样才最符合美国利益呢?我估计是长下坡,滔滔不绝,源源不断。
不过我感觉现在岁月不静也不好。
跟四十多年前相比,美欧有两个很大的不同:一个是金融资本控制力空前,而金融资本需要混乱。二是产业不能完全把控高端,收益严重下滑,没能力抗衡金融资本以维护搞实业所需的秩序。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欧洲会进入混乱期。最终会不会内乱或外战,哪个先爆发?我很好奇。革命老区搞个新公社还是日不落帝国先来个内战?期待中。
很可能出现的是苏格兰北爱要独立,然后发生内斗,也不一定是战,然后其他国家哈哈哈哈哈。
北溪二号的年输气设计能力也是550亿立方米,两条管道合起来可以达到1100亿立方米/年。
。
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其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大通道。项目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联合运行,届时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可达千亿立方米。
🐂🍺
——————
北溪被破坏,说明东欧和英美对德国的容忍已经到了极限。
德国,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绕不开周围各国的。
欧洲大国里真正有资格在俄乌战争里当墙头草的,是法国。德国以为自己可以像法国一样来回摇摆,那显然是没看过欧洲地图。波兰-乌克兰两国里,德国必须拉拢住一个。
春秋战国时期,魏文侯为什么要拉拢韩、赵,搞“三晋一体化”?魏国这种地形,虽然强大起来得最早,但是也当不了秦朝的。
(也是一种观点,德国先天不足,后天再努力也不过如此了,不如躺平。观点令人绝望。)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出席会议,他提出一条新观点:因为洪灾和国内经济等原因,巴基斯坦应该马上向中国申请债务免除。
————
据说和铁哥们合伙做生意是人生四大傻之一,做朋友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的,任何人相处久了都难免“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要是没有中俄合作的快速深化第四条西气东输管道开工,咱们还真有可能被好朋友巴铁赖上了。
巴铁今年洪灾确实很惨,但是体量不小,帮扶起来还是挺吃力的。
吃力也行,但是吃力还不一定讨好,巴铁国内情况太复杂,近一二十年是安定不下来的,需要长期大量输血。
慢慢的侵吞掉乌克兰也是可行的,逐步驱赶亲欧民众进入欧洲,留下的带着土地进入俄罗斯,最终俄欧完美融合!
给世界上的小国完美的打个样,告诉他们,现在进入战国末期了,齐楚秦最终会有一个国家统一世界。
传统沙皇的政策是结好德国,共同瓜分波兰。普大帝本来也是这个路数,但是如今他的神操作不仅打断了德国的脊梁,还造成了立陶宛、波兰、西乌克兰的大团结,帮助波兰达成了“平独镇露”的历史成就。可谓是最好的波兰人。
现在世界上就是无用的人太多了,中国人这么努力,这么小的地盘,只能是杀出去。而不是搞什么扶贫,纯粹是浪费资源。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扶贫都是扯淡的事。
直到牺牲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以及直到冻死最后一个德国人。
上次金融危机是“美国生病,欧洲吃药”,欧洲又要吃药了,而且这一次是美国强行灌的。
最近一年来,新加坡房租价格普遍上涨了30%-50%。官方统计数据大约是百分之二十多,但我所了解,越是中高端住宅,涨幅越是离谱。最近一周,新加坡的中高端酒店价格,大约是去年同期的3-5倍左右。大部分豪华酒店的价格是去年的5倍甚至更高。
我在新加坡住了已经超过9年,今年这样的涨幅,这样的势头,坦白说,第一次见。
什么钱都有,疯狂涌入,拉高了豪宅房价,拉高了房租,拉高了酒店住宿,拉高了车牌(两年涨了差不多3倍),甚至拉高了夜场消费(离谱到这事居然都上了本地新闻)。
我所知道的很多土豪,有钱人,他们相当高比例是不会把新加坡当作长居之地的,很多只是当作一个中转站,当新加坡金管局对资金查的严一些,紧一点。就会有人去迪拜,去爱尔兰,去英国。如果中美关系缓和并趋于正常,回流美国的也会有一批。如果中国的疫情管控告一段落,也会有一些正常的回流,他们会随着世界的格局变化,随时改变自己的居住地。
一,香港初步肃清美帝流毒后,新加坡就替代了香港的位置成为精致华人眼里“可进可退”的城市。
二,个人执政能力影响力的作用超预期。
客观讲,这一届总统总理们的执政能力还是及格的,当他们当中有人离开,国家马上呈现一败涂地的局面,希望新加坡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三,看来还是集体团队执政靠谱。如果名义领导打瞌睡,至少还有实权部门经理管事。
一,一直以来欧元本身就是香饽饽可以换到其他国家的货币,贸易约定欧元支付也极少会有人不同意,所以他们只要有欧元就可以了,理论上他们对其他货币的储备量可以为零,这是他们曾经拥有的很大的优势(其他国家要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手里的外汇还可以维持几个月)
二,早年国内有专家宣传“藏汇于民”的观念,想必这事在欧洲早就是基本操作了,在俄乌战争以来欧元持续下跌,想必很大一部分中产阶级把储蓄换成了美元,欧洲银行应该已经出现了美元挤兑压力。
三,由于欧元的汇率不稳定,如三个月跌5%是大概率事件了,于是各国出口商有了挑选贸易结算货币的理由,美元当然是首选,很可能美国的天然气出口商就要求德国以美元支付,欧洲国家不能反对。
四,为了应付上述美元流出需求,欧洲国家就要变现政府基金在美股上的投资,美股顺势继续下跌,让他们以地板价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