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比比看,谁记得的杜甫诗歌更多 -- 燕人

共:💬174 🌺48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他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怎么来的

请问。

家园 五斗米折腰是他的托词

他的身世文章在当时很有名,用不着折腰,他跟刘裕曾经同事,都当刘牢之的参军,参与过刘裕讨孙恩,刘裕称帝还专门下诏征举他,只是他不知出于什么心态不愿跟刘宋政权合作。

家园 陶渊明辞官有多种原因

1 从大局势角度来说,他其实不太看得上 刘裕 等一派后起的军头,但是形势比人强,当时新兴军阀执掌朝政已经是大趋势了,这一点他不会不知道(他先后在桓玄、刘裕还有刘裕的重要助手刘敬宣手下任职),而且年过四十,大概也看出来自己的能力和脾性不大符合军阀的要求,很难被重用

2 这种情况下,他谋求县令职务,自己坦承就是为了混饭吃;然后,混饭吃的县令,就遇到了县基层官员最讨厌的:督邮。汉晋制度,督邮为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设一督邮。刘皇叔(和张三爷)揍督邮的故事,举世皆知.......说白了就是县令级别干部其实职位比督邮大(大不少),但是人家是郡(上级单位)特派员,专门来监督(找茬)的

《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有的说法里面,在为五斗米折腰后面,加了“向乡里小儿”,全句就是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说白了就是 我陶潜功臣之后(陶侃的后人),长揖卿相、平视诸侯的大才,和 刘寄奴他们都能谈笑风生的,为了县令的官俸,却要穿的人模狗样儿的,讨好一个小小的督邮,这官我不干了

第三 还有个 直接原因和合理借口:陶渊明的妹妹(嫁给了程家,陶潜写有《祭程氏妹文》)在那个时候突然去世(就是405年冬天,年37),陶渊明和妹妹感情很深,这应该也是他最亲的同辈至亲,所以陶渊明辞职奔丧去了

通宝推:燕人,桥上,
家园 受教

我的印象原是错误的。多谢。

家园 哈哈, 原来此昆明非彼昆明

拱手拱手😄

家园 忍不住上网查了这首酒诗《醉时歌》

杜甫满肚子牢骚,借题发挥,也提到陶渊明了😁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最后四句洒脱得很,不似杜甫。

家园 这么老的资格啊

另,有说法是“五斗米”指五斗米道信徒王凝之,

当时是陶渊明的顶头上司。不知道这个考据对不对。

家园 不是,因为 王凝之早死了 -- 有补充

王凝之,是 王羲之的次子,公元399年 被 孙恩的五斗米教 暴动军 打死了(尽管 王凝之自己也是虔诚的五斗米道 教徒)

陶渊明辞职,是在 405年。

王羲之诸子里,只有 王操之 生卒年不详,但也在 344年之前(王献之是那一年,而 王操之是献之的哥哥),其余王羲之诸子 在405年之前都去世了……要是 王羲之后人,孙子辈才合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当然如果是第一次辞职 -- 补充帖

还说的通,陶渊明任江州祭酒,王凝之是江州刺史。 但是,本传这段话是系年在 最后辞去彭泽令的时候

见前补充 4807632
受教
家园 如果略微 捋一下 405年之后

政治走向,就知道 陶渊明的选择 还是不错的。不知道 后面达雅帖子里为啥提到耿飚…但我想说的是:作为唐宋武庙 64将/72将 之一的 陶侃,在东晋的 地位 可比 耿飚在共和国军中的地位高太多了……刘裕建宋,东晋的爵位保留下来(降级)的只有五大名臣:王导,陶侃,温矫,谢安和谢玄……不恰当点说,就像现在某文学家 是 贺帅或者 陈胖帅 的曾孙 那样。这个 先祖名头,对于在当时军阀里,混个脸熟,还是有一点帮助的。但是 尴尬也就在这里,陶侃是 东晋少有的寒门出身的(还是南方寒门) 将帅,这决定了陶渊明在 建康士族圈里混不开,做不了 当时最清望的高级文学侍从 职位(刘裕等武人倒是不在乎这些),论能力,文职官员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起草各种文告(直到韩愈等人提倡古文之前,这些文告还多半是韵文体,类似于赋)陶渊明在这方面的能力恐怕不是一般的好了……(杜甫混到第一个职务,也是 给唐玄宗上了 三大礼赋)。亦即 陶渊明要是 想跟着刘裕这样的军头混,机会总是有的……但是 那时候是 北府军系军阀刚刚干掉 篡位权臣桓玄的时候,政局并不明朗。410年,北府三杰之一的何无忌被卢循领导的五斗米道暴动军打死了……415年 陶渊明老上级刘敬宣(北府兵前大帅刘牢之的长子)被手下杀了……412年 刘裕翦除了另一位 北府三杰 刘毅。总之,摆在陶渊明面前的困境是:首都清望官员层混不进去(除了家族不是北方南迁世族之外,他父亲去世的早,因此家庭不富裕,也没有太多近亲可以投靠),跟着军头混 太风险,作地方官 又太累 不符合他个性,所以只好回家了……

通宝推:桥上,燕人,
家园 杜甫是可以崇拜也可以学习的

李白是单纯用来崇拜的

受教
家园 另外 还有个意外

408年 陶家遭了火灾……把住宅全部烧毁,这是他 后来穷困的原因之一

家园 那人是这样解释的

那人是这样解释的:陶渊明辞去彭泽令的那句话,意思是

“我(过去)不能为对五斗米道下腰鞠躬,(如今岂能)诚诚恳恳地侍候乡里小人!”

好像也说得通。

家园 陶渊明资格很老,这对他也是个负担

当初跟刘裕一起共事的老战友,刘毅、何无忌、孟昶、刘仲宣、诸葛长民…没几个善终,陶渊明不善权谋机变,存在感不强,跟刘裕熟而不近,早就厌倦那种勾心斗角是发自心底的。

家园 自视清高的名门之后

曾祖父虽然出身寒门,但到陶谦已经4世, 可以了吧。家道中落倒是真的。

维基上写陶渊明看不上刘宋,写文章也不用刘宋的年号。这样肯定混不好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