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所了解的访问学者 -- 疏影
在大学里工作的我,经常收到一些中国国内同行或相近专业的同事来信查询能否安排接待他们作为访问学者。这两年我也接待了几个,其中有以前就认识的,还有就是熟人介绍的。另外,周围我的同事也时不时有中国的学者过来长期访问的,所以也了解一二。今天中午午饭前有点时间放松一下,正好可以聊一聊我的所见所闻,还有就是一些自己的看法(私货)。
1. 中国访问学者的资金来源
中国这几年财大气粗,每年都资助大批访问学者到欧美。这些计划大多是1年为期,资金的主要来源我了解到的就是中国留学基金。大概是能负担一个访问学者的机票和生活费,以及少量访问单位收取的板凳费(Bench Fee). 我了解到的访问学者国内的工资都是照发的,所以基本上是一个相当好的福利。与之相比,欧美大学里的学术人员就没这么幸运,最好的就是学术休假,工资是发,但是其他的费用都要自己解决。
还有一部分的访问学者是受中国地方政府的资助的,这些大多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比如江苏,广东,浙江等,当地省政府甚至有单独的和英国合作协议,每年派若干人访问等。
2. 学者来访问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从中国国家层面说,是要促进科技交流,培养和增强科研实力。从个人层面讲,虽然看起来更像一个福利,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出去,我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分析了一下,有下面几个原因:其一就是国内有些大学对教师有海外经历的要求。对一些没有在国外学习和工作过的老师来说,访问学者不失为一个短平快的途径;其二就是真正有合作的需求,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资历,寻求建立国际合作项目等;其三不一定是一个直接的驱动力,可能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元素,特别是家里有小朋友的,可以顺便带孩子上一年英国的学校,体验一下国外的生活。另外,也可以方便地游览英国乃至欧洲的风景名胜。
3. 中国政府投在访问学者身上的钱是否物有所值
这个我只能是管中窥豹了。另外,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本来就是要烧钱的,100个人中有一个有效果就已经很不错了。从个体的层面来看,我接触到的,可能效果不是那么好,或者是我的圈子里能接触到国内高素质的学者比较少。就他们访问的目的来说,带孩子体验生活和游历各地这个目标大多能100%实现,合作产出,比如发文章,交流等,相对就弱多 了,感觉10%。从这个层面上,我觉得中国政府不如把钱花在更有效果的出国留学的资助的长期项目上,或者是年轻的刚入职的教师身上,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4. 英国的学校和个人得到了什么
英国的大学大多要收一个每月几百英镑的板凳费,用来cover所提供的办公,互联网等的费用。从学校角度来讲,他们更想看到的是科研合作项目的促成和产出,最低的期望就是有合作的科研文章的发表。这些都不是硬性的,所以访问学者一般都能批。从我个人层面来说,接待和安排这些访问学者基本上是义务劳动,很多也是基于以前的老的人情关系,对我个人基本没什么作用,还不如花在指导在中国国内合作的学生身上,1年时间也能发几篇文章了。最近中国和西方关系不好,科技合作也受限,很多有中国背景的老师,特别是敏感方向的,即使有合作的可能,也尽量避免。
5. 到英国的访问学者有什么限制
最大的限制就是对专业方向的限制,在申请签证的时候,如果是敏感专业,可能跟本就拿不到签证,访问无从谈起。不过这个跟到美国去访问的限制相比还是比较宽松的。我了解到这两年,去美国的不光是留学专业受限,访问学者更是如此,基本上是理工一刀切。所以很多转到英国来,不管是留学生还是访问学者。不过,英国政府对中国持越来越敌视的态度,今后几年的走向估计不会太平。
如果拿到签证,到英国后除了不能工作挣钱,没有其它限制。我这里的访问学者视同大学教工,可以使用几乎所有的其他普通员工的资源,比如互联网,邮件,图书馆, 教师优惠等。
6. 个人对访问学者有哪些期待
作为和中国有血脉联系的人,我当然期望中国的访问学者能充分利用机会加强交流,增进科研合作和共同发展。以前碍于人情,我也不愿意直接提要求,从今年起我决定像博士生一样,定期碰头,观察进度,这样对项目的资金提供者,还有我自己花的时间也是一个交待。
7. 疫情的正面作用
英国其实自2021年下半年就没有入境的限制了,学校也基本进入正常操作。我有一两个疫情前已经决定要来的访问学者,因为担心英国疫情对小孩的影响,后来就没有下文了。我觉得这很好,也不会浪费大家的资源了,如果过来只是带孩子游学的话。当然疫情并没有挡住认真的人,还是有人过来了,希望我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合作愉快。
当然我接触的访学很少可能没有代表性。我见过混事儿的访问学者,更多还是比较努力的人,或者说起码中规中矩吧。所有访问学者出来做一年访问学者的重要原因是,他们所在的高校硬性要求必须有起码一年的海外经历否则不能升教授。另外对于访问学者本人来说,亲身在海外生活一年时间对于更清楚地认识某一个外国还是相当有帮助的,有力破除一些二手消息造成的盲目崇拜或者妄自尊大。毕竟理工科的东西上手摸摸做做还是比较容易判断的,比干读论文效果好不少。我跟他们聊天的反馈就是某些方面老外还是先进,但是努努力也能赶上;某些工作挺有意思,在国内搞应该有前景;某些方面国内已经走到前头去了……回头回到自己的单位作为教学和科研的中坚扎实做好工作不无裨益。
对谁人都是有好处的。要不古人怎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也碰到过兢兢业业的中国年轻学者,倒不是走的访问学者的路线,是英国皇家科学院和中科院的资助的国际交换访问项目,在英国也就几周时间,论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胜过很多待一年的,印象很深刻。
还有为了让这些访问学者更多了解这边的情况,我也会把他们引入到研究生的日常科研指导会中,参与讨论。也曾想过让他们给我代一下课,不过好像学校不允许(害怕影响教学质量,学生投诉什么的)。眼界肯定是开阔了无疑,至少参与国际交流上更自信了。
最近了解到,国内对访问学者的产出好像也有要求,可能跟学校有关,大概是至少要发一篇SCI上的论文,在访问结束前提交,访问后1年内发表都可以。这个标准我决定定的还是有点低。
说是个项目的原因,是不止一个而是连续从国内同一单位派出的,最终双方都获益的结果。5年前在我离开时,已经连续4位访问学者结束访学,第五位访问学者刚刚开始。
项目起始之前,我们课题组有几个全基因组扫描项目,还有一些全表达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项目的数据需要分析。虽然我们这里守着一个很强的生物统计系,有几个统计专业博士生、博士后在我们项目上参与分析,但他们同时负责多个其他课题组的项目,在我们项目上花的时间不够,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当时国内一些大学与国际发展追踪的很紧,其中一个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院长,直接照搬我们其中一个项目的总体设计在国内开展,进展很快,也遇到了和我们一样的数据分析问题。虽然他们公共卫生学院也有一个生物统计系,但人员完全没有基因组相关分析的经历,迫切希望进修学习。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派出当时的生物统计系主任来我们课题组做访问学者,在我们这里统计系教授指导下,全职给我们的项目做统计分析。
这个统计系主任的统计专业水平非常高,我从他那里获益匪浅。包括我当时跨界做卫星遥感监控北京雾霾的数据分析,没有他的指导,肯定是做不出来的。这个主任两年后回国,以后联系不多。很快当时的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升任医科大学校长,主任接位当了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后来从侧面打听,他是国内生物统计领域第二代的翘楚人物。
由于第一个访问学者非常成功,这个统计系继续派出他们的业务骨干来我们课题组做访问学者,兼顾我们数据和他们国内数据的分析,每次一人,每人两年。
我和第三任合作的特别有意思,那个访问学者个性非常强,常常和我争论很长时间,谁也不能说服对方。有个学术问题,我从外行角度提出很多统计分析方案,他虽然不接受,但最终还是做了分析将结果给我。没想到在他访学结束前,由他负责主持的一个国际多机构联合分析的项目,最终验证了我的方法和结果,其中包括创立一个二维的P值评估统计差异显著性。最后双方都收益极大,有点儿惺惺相惜的意味。
这个访问学者项目在国内也非常成功。由于国内收集病例快,该项目很快超过我们课题组,成为该领域国际前沿研究机构,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发起人医科大学校长获得工程院院士,去年到卫健委工作了。
近年来美国的学术机构越来越强调生物实验室安全和研究的伦理问题,新进的科研人员包括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都有强制参加机构统一的相关培训。这些培训课程虽然大部分可以在网上进行,但也有相当部分是统一授课的形式。通常授课的时间固定,有的是每月一次,也有的是每个季度一次。一个新来的访问学者,完成所有相关培训,一般需要1-3个月,偶尔会有更长时间。完成培训后,才能正式接触课题组的相关工作。
另外,接收访问学者课题组的科研项目常常非常复杂或有专门的技术,需要安排专人对访问学者进行培训,通常要花很长时间,至少6个月,甚至1年。然后访问学者才能真正参与课题组的工作。
如果访问学者的业务能力很强,会主动缩短各种培训时间,尽快加入正式的工作。但无论如何,大致还是需要半年时间。由于国内资助访问学者的时间通常是一年,很多课题组老板向学术机构抱怨,刚刚完成对访问学者的培训,他们就要回国了。
另外,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科研经费申请越来越难,靠科研经费支持的骨干技术人员也不得不消减,一个人当多个人使。对访问学者的培训还需要占用课题组骨干技术人员的时间和精力,相当于没有产出。同时国内对访问学者的资助也没有并且不可能给课题组,对大部分课题组来说,接收访问学者是净投入,没有产出,所以对以前没有合作、不了解的访问学者申请,基本都是拒绝。
如今疫情加上中美关系恶化,生物医学领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明令接受科研基金的研究机构在中美之间二选一。由于中国科研合作更加困难,美国课题组对访问学者申请人的了解更少,能够来美的访问学者更难了。
当访问学者的时候是90年,一个青年教师,在一年访问学者期间,基本上把专业领域的经典和大牛著作原文都啃了一遍,坚定了自己的学术信心,回国后多次在国家级学术研讨会上和本专业领域的几个学术带头人大辩论,甚至拍过桌子。结果是后来🔟年,专业领域的教材科研改革方向基本和他提的方向一致,国家相关政策调整也和他公开建议的相同。他随之教授博导系主任院长升迁了。
那时候的访问学者,回国后基本上都出大成绩的,如徐匡迪等,可以列出一大串国家级的名单呢。
说啥呢,无非就是美国超市的东西多便宜这些。
我去!
八月份在波士顿Cambridge, 看到某华人接待刚报道的中国访问学者,不知道是哈佛还是MIT。
前者问后者这次来多长时间?后者回答“现在只批准半年”。
不知道是不是普遍情况。
我一位师姐来美国访学的时候,她在国内的学生(博士留学)已经在美国大学拿到教职了。用师姐的话说:“国内学生那么多,忙的要死,哪有多少时间自己访学”。
当然,这是我国内学校的硬性规定:所有教师必须有一年访学经历。
我国内的学校特别重视访学。之前的几位校长(其中一位后来是教育部长工程院院长)都是美国拿到博士回国。我在国内的导师也是80年代早期来美两年访学经历,他告诉我“美国导师非常严历,第一次见面就让当众用白板推演复杂数学公式,让之前对数学颇为自信的自己当场下不来台,压力非常大,后来两年里都是拼命学习”。
印象最深的是当年在学校里接待来访的某校长(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带队的六位系主任(包括我自己在国内的系主任,英国帝国理工博士)、清一色的海外留学经历。
其实那次应该包括七位系主任。校长说有一位因为专业敏感没被美国政府批准签证。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可见美国政府对敏感专业向来是收得很紧的。
应该是国内的规定,美国这边一般不做时间的规定。
访问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
从留学基金委的角度看,这是他们的工作和政绩。他们的经费必须拨出去,送多少人出国,人多了是政绩。至于你干不干活,反正又不考核他。
对于单位来说,访问学者可以看做是一种福利。这从改革开放后建立这个制度开始就是这样。放你出国一年,发一笔钱给你,你总能省下一些吧。在改革开放初期,这笔钱还是很值钱的,回国的时候能带好几个大件。
而且,单位和单位还不一样。好的单位,例如985高校,每年访学名额是用不完的,大家都出去过,工作一忙就懒得去了。而对于基层单位,可能一年也就一两个,竞争就相对激烈些。
最后,对于个人,可以看做一年的假期。至于说你用这个假期干啥,是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呢,还是扔掉国内那些繁琐事务漫游呢,就看个人了。以前还有人计划周详跑美国生孩子的。极端的情况,有人先出国一个月,然后跑回国,到快一年的时候再出国,再回国,凭前一次出国和后一次回国的记录套取出国补贴的。
人过一百,形形色色,访问学者那么多人,各种有趣的人和事也多得很。
对,访问学者们真的是个大千世界啊。
那时候,访问学者大部份都是公派的,但是也有是自费出国的(我就是先到海外,再重新申请课题,换成访问学者的);有搞科研的,也有搞工程的;有的是做为“骨干”培养对象的,也有原来就已经是“领头羊”的;有搞科技的,也有搞“政治”的……。
聊一下我知道的几个同期的“名人”吧:
路甬祥,搞液压的,拿到几个专利后再回国,随后就一路上去了。
徐匡迪,也是访问学者,本来已经在外面的工厂里扎根了。被钱老给偶遇上,听劝后就回国了,还有就是遇到了老朱了,大家都知道后况的。
国师的底子,不就是靠那个对美国深入调研的两年的“访问”学习嘛,才出了那本至今让大家都觉得“不过时”的经典著作。……。
至于其它的大大小小的人物们,河友们可以补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