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就算新冠是生物战又如何? -- 俺本懒人

共:💬273 🌺2102 🌵5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在强调一下,通过悖论的视角讨论悖论的问题

这要再画一次重点。否在就是自说自话,如何说服别人。

家园 对大部分感染者这都不是事,抡3小时铁锤正常时都做不到

因为现在感染之后,大部分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上班的人当然应该居家(休息或上班),但也没人禁止你出去买东西,只是自觉点,出去戴口罩。

我的美国朋友到我家住了两天,把我们都感染之后,他们又开车2000多英里回去,花了4天时间。

等我们告诉他们阳性了之后,他们也去测了一下,证实开车男的是阳性。女的没事。

我们就吃了点连花清瘟,有点小咳嗽,仅此而已。那个咳嗽比起以前回国之后的咳嗽小太多了。

我接触的人里有几个发烧到38.5度,没有力气或咳嗽比较严重点也有,但没有需要住院的。即使打疫苗也有不少人像得了感冒那样没力气。要1-2天才恢复。

这是事情,信不信由你了。

家园 你有没有人在国外的同学朋友?问一下就这么难吗?
家园 不是不信你,是情况不一样

我国就业人员以工农业为主,服务业也是以体力活为主,感染了哪怕发烧咳嗽,都会影响工作,有很多工作是具有不同程度的危险性。

为什么我说开车?因为开车估计你们都有条件,应该也清楚发烧咳嗽开车是一件具有相当风险的事情。那么,如果一个生产型企业之的,按之前的数据轮流有5%的人感染,那么生产是无法正常展开的,多储备5%的人也不行。

我没人性点,当老人全部死去是节省社保资源,大好事。但没办法解决影响生产这个问题,必然也会影响民生。也就是说,我认为疫情最坏的事不在于死了多少老老幼幼,而是破坏了生产,破坏了生活。因经济下降而带来的人口损失,比美国死是么号称110万还多。比较极端的例子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均寿命大幅下降,人口增长大幅下降,居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这跟信你不信你没关系,而是你描述的工作状态跟中国大多数劳动者的状态不一样。

通宝推:心有戚戚,
家园 我真的跳楼没死啊

当然有,美英澳港日台,他们和你说的一样啊,没事,小感冒而已,某某某得了都没事。

但但但,一遇到自己有关的,立马跟见鬼一样,比谁都紧张。

灾难没落在自己头上,说风凉话谁不会啊。

家园 sci论文的危害也表现出来了。
家园 我也在国外,周围有人没事但也有人去世或很严重

我也在国外,确实有人感觉不严重,比如川普、土豆、拜登人家就没事。但也有严重的,我本人当时就感觉不轻。还有中壮年死亡的,我一个大部门的同事四十岁上下,SUPERVISOR,华裔男士,除了偏胖没其他问题,新冠爆发后几个月突然听说因为新冠去世了,留下西人太太和不大的孩子,万分悲伤,全单位悼念,大家都很怀念他。

加拿大的疫情到现在也不是就没事了,就在上几个月还有人得新冠反应很严重,比如一个我们政府的律师(非华人),把我交给他的任务耽误了一个月,下面是他给我的回复:

I've been down with COVID and now a further complication for almost 2 weeks but am catching up on my files. I will get something back to you hopefully before the end of the week.

注意,这是他10月中旬的回复,可即便经我一再催问,他一直到昨天(11月13日)才拿出一点像样的回复,就又过了一个月,说明这病折腾了他将近两个月。

前两三个月开始加拿大又经历了一波疫情,一些周围认识的患者感觉比年初的那波还严重。

总之,得了新冠有人没事,有人有事,有人严重,有人挂了,这都是概率问题。但中国人这么多,即便是小概率事件,在各大城市引发的对医疗系统的冲击也是不可小觑的。所以,还是尽快建立长期有效的全民健保及基层防控和治疗体系为好。

通宝推:方恨少,newbird,journal,黑传说,MaverickZ,莫问前程,达雅,
家园 每年都有流感,流感季节公司是如何维持运作的?

当然,这有回到新冠和流感的毒性大小的问题,似乎无解。国内和国外的认知相差太大。但国内过去几个月大概也积累了几十万的感染数据,重症的比例应该心中有数。

而且可以预期,开放初期一定有一波浪潮,政府必须提前准备好预案。

考虑到产业工人大部分年龄应该小于50岁,他们受到病毒的影响应该是最低的。

现在受病毒影响最大的似乎是密接和次密接的隔离。比如富士康,到底有多少阳性,多少是属于密接和次密接?

若真的开放之后,合理的做法是阳性隔离,其他人按正常处理。现在是开放的第一步,放松对次密接的隔离。

家园 或许您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数据,认为您周围受影响比较大的有多少

在2022年,受感染的有多少,影响比较大的有多少,需要住院的有多少?

家园 西方媒体有些令人惊悚的报道有可能是鼓励中国继续清零下去

国内为配合清零,大肆搜索国外关于新冠的负面数据,以支持清零的措施。

于是就有了CNN关于三千万长新冠的报道。我周围的朋友没有人关心这种报道,但国内支持清零的人如获至宝,终于找到了新冠的毒性证明。

现实情况是,北美一般人是以周围人的遭遇作为自己的警戒。若周围有几个新冠重症的人,自己的行为必然就小心谨慎了;若周围得新冠的人都自己康复了,自己也就可以放松点了。

若三千万长新冠,为什么海外华人媒体没有听谁有过报道?难道华人基因特殊,对新冠有抗拒能力?

家园 加拿大网上公布的COVID数据

加拿大人口3千8百万,新冠确诊的统计总人数是4百40万;总死亡人数是4万7千,但实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都翻番都不止,比如象我全家四口都得过新冠,发病两周就是在家扛着,也就没上报,就不会进入统计数据。但从发病人数到死亡人数的比率看,其发病致死的概率是大概1%,而其传染率非常高,现在整个加拿大不敢说人人都得过新冠了,但在大城市,估计至少一半以上都感染过新冠了。所以一旦无条件解封,中国新冠失控的风险很大。

家园 不是抬杠,凡事不可绝对而论

我亲身经历,有症状当天开车9个小时没有任何问题。

8月30日那天,我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新冠,因此将症状问国内的医生朋友(全程参与过2020年初武汉抗疫)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医生朋友说:“这个症状连感冒都不是”

点看全图

结果我到家后测了,确实是全家感染

点看全图

我症状最重那天,除了开车九个小时,还被单位要求,在宾馆里为大客户做了个演示

点看全图

我孩子的症状是一天,坐了9个小时车(一家三口,没戴口罩)。晚餐吃了就吐了,当时我们都很紧张,结果:

点看全图

婆娘孩子有症状当天:爬山、游泳

点看全图

后来告诉朋友,我们确实感染后,另一位国内医生朋友说:“该吃吃,该喝喝”。

点看全图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状况,不代表所有人。

别的单位我不了解,仅就我个人所在的部门,除了大领导(400磅的美国大胖子,不能打疫苗)年初因为德尔塔感染,住院一个月(最严重时眼睛不能看Email;一个月之后没事了),还没有听说任何其他感染过的同事影响工作。当然,我说的是今年的情况,奥米克戎。

家园 因为有大量的感染人员没有上报,所以统计感染数是远低于真实数据

2022年之前的数据对于2022年之后的数据没有太多的意义,因为病毒已经变化了许多。

我周围的朋友感染,都是自己测的,没有谁会去上报。所以官方感染数远远低于真实感染数。

而死亡数据却有可能高于实际数据。比如一个糖尿病人死了,一测新冠阳性,就把这作为新冠死亡。但实际上是因为新冠而死还是因为糖尿病而死却难以界定。同样吸毒死亡,车祸死亡,或其他病况死亡等等。

所以我希望能报一下你认识的周围人的新冠数字,看看有多少为重症,有多少要住院,等。

谁都希望清零,没有一个人因新冠去世。但是否能做到,以什么代价才能做到?为什么全世界都放弃了清零,包括台湾,新加坡等抗疫模范生?

家园 方平河友好汉,

还想请问贵部门有几个人?

家园 得新冠死去的有话说

可惜他们没法反驳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