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什么曾国藩不造反?及清末民国战斗力鄙视链 -- 狂草舞茅
实际上,公安出来的那批人,后来都自生自灭了。我认识的一个,混得就不怎么样,原来据说准备安排他接某个警署,最后回归改直通车不需要了,只能是靠自己倒腾点小生意谋生,时不时还要到处化缘,挺不容易的,他自己就后悔当时听单位的跑来香港了。
2019年的黑暴,到最后平息,闹腾了差不多两年,可不是迅速果断。以我所见,几乎要闹到香港失控了,这里面投降派的力量相当大,老大最后能下决心也是相当不容易了。
不说别的,单就一条:舆论自媒体平台,之前平台还不用算法让人闭嘴的时候,这帮人也没混出个所以然,搞得市场上马前卒这种这么火。现在面对各种初等水军大漫灌,连组团打游击的能力都没有。这还是最简单的建立根据地的实践,自己躺在床上就能做,都做不好。后面正规水军大规模铺开,不知道算不算为时已晚,但是自己自立门户搞个平台总不难吧?还是没多少人去做。
中国目前是14亿人,还是10亿人,4亿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22亿的循环基数,怎么凑的够,再叠加老龄社会,再叠加砖家预测的男人精子数不够生育
不管是谁,首先要能带领所有人活下去。
看看百度词条
【多隆阿(1817年12月20日—1864年5月18日),字礼堂,呼尔拉特氏,达斡尔族,清代隶属满洲正白旗,清朝名将,擅长指挥马队,在同治中兴时期和湘军第一名将鲍超齐名而过之,有多龙鲍虎之誉 [1] 。
1853年(咸丰三年)以黑龙江骁骑校尉同随胜保与太平军作战,在击溃太平军北伐的战役中战功卓著。1856年被湖广总督官文调至湖北黄州(今黄冈市黄州区),次年在官文、湖北巡抚胡林翼统领下,与都兴阿收复武汉、黄州、黄梅,大致抵定湖北省全境。1860年参与收复太湖。1861年配合湘军攻占安庆,任都统及荆州将军。次年攻陷庐州(今合肥)。
1862年(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起事,多隆阿于十一月抵达潼关,次年二月攻占回军在同州的两个重要据点羌白镇和王阁村,九月攻占苏家沟和渭城湾。至此陕西回军被迫向甘肃撤退。1864年(同治三年)4月1日,多隆阿攻占盩厔,进城时遭流弹击中,延至5月18日伤重不治。赠太子太保,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入祀京师昭忠祠,谥忠勇。】
多隆阿是湘军的人吗?人家是政府军军官好吧。
赠你一顶“历史发明家”的帽子如何?
RT
一是黑龙江吉林马队,此部分人数估计在2500人左右,在胡林翼安排下,按照湘军营制进行了改编。
其余步兵主要是胡林翼为之配备的。
一直到陕西,多部绝大多数人是南方人。
塔齐布是绿营湖南提督,但公认塔齐布是湘军猛将啊。塔齐布之于曾国藩,就和多隆阿之于胡林翼一样。
多隆阿在安庆之战打援,后勤由胡林翼安排的明明白白。他到了陕西,脱离了湘军后勤平台,他又没能力象左宗棠那样建立自己的后勤体系,失败是迟早的事。
你去把百度词条和维基词条改下好了。
别人说旗人没将才了,我说旗人的最后一批将才是多隆阿。
你上来就说多隆阿不是湘军。这个话题是你发起的。
我解释了一下多隆阿与湘系关系。你又说让别人去查维基百科和百度。
你发起的话题你让别人去百度。
辩品太差。以后不再回你任何发言。
1.关于5g16亿和6g22亿的测算,以及20人养一人的判定,我不清楚关键点在哪,但这与你早年2%养活100%的判定有明显冲突。随着机械替代人的加速,尤其是数字化之后,如果2%的一二产人员就足够支撑所有人的物资供给和分配,那么16亿也就只需要3200万人工作,剩下的只能靠三产消化,三产需要那么多人?
2.如果硬要拗这个16亿,那么东南亚就有6亿人,和大陆接壤的国家也有2亿人。而且如果中国开始启动共富,并面向全球开放中国国籍,我想哪怕华裔都足够填满16亿。就算提高门槛只接收中文做题家,不出五年,也并没有太大难度。所以人口问题,压根就是个伪命题。
3.中国和西方的差异点并非顶层设计,中国自古也并不缺顶层设计,只是中国更信任充分博弈,所有设计无论正方反方还是三方四方,通通自己想办法自己去跑一遍,一遍不够就N遍,只要你能聚集资源,本朝跑不通,改朝换代再跑都行。五胡乱华时,更是一锅乱炖,竞争到所有人都疲了。竞争就是所谓的卷,西方人一贯就喜欢抑制竞争,他们强调有序竞争,所以要给竞争套各种笼头。你说哪种制度设计更好?各有各的好,有秩序时西方发展神速,但是一旦失去秩序,东方翻翻史书就知道该怎么办,西方则完全麻爪,要退回到初始态重新捡起博弈,直白一点就是西方不会逆风局,而东方顺风局不如西方。
4.毛公文革后,包括葡萄兄你的方法论其实都更接近于西方,执着于破除周期律,执着于设计出可行的路线。从东方视角看,顶层设计有用,但也没那么有用,是骡子是马都得溜溜,各种试错该试的还是都得试,哪怕是“逆历史潮流”,最终所有试错的结果会形成一个拼盘,那就是东方最终会走的路。
5、最后讲一下儒家的问题,儒家不仅仅是把持中层传递的“无核心教派”,儒家实质是一种基于充分博弈后给予胜者最快秩序化的社会缓冲液和传导链。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同一层层涟漪将人群进行渐次排序,在保障秩序的同时,也在抑制固化,中国的寒门豪门,在儒家这个基本盘上持续进行充分博弈,无论谁获胜,最终都迅速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执行链,以形成社会验证。本届政府现在已经有这样的征兆,所以我预估本届才是真正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文革时期的毛公正好反一反,骡子和马都会出来溜的。
【湘军最典型的围城战--安庆围城战,由曾国荃围城,多隆阿打援,而在太平军打多隆阿的时候,多隆阿变成守卫营寨,鲍超打援。】
从你的文字上看,多隆阿部是湘军的一支。
你不用回复我,自己修改一下就行。
给大家科普一下湘军的情况。
多隆阿和鲍超是胡林翼提拔的两大将领。
鲍超最初是绿营兵 ,穷困之极(一说是卖妻,一说是准备和老婆一起服毒自杀)时被杨载福救下,招进湘军水师。后来被胡林翼欣赏,水师上岸,成立霆字营。
多隆阿手下是吉林黑龙江马队。先属胜保,后归湖北指挥。
湖北巡抚胡林翼很欣赏多隆阿,指示多隆阿按湘军营制对其马队进行改编。改编之后,多隆阿马队既能够在宽广区域发起冲击,也可以几十人一个小群配属在步兵队后发起短距离突袭。这固然赶不上欧洲骑兵膝盖接膝盖发起密集冲击的水平,但比游牧骑兵水平已经高了一个层次了。挂车河之战中,陈玉成拉来捻军骑兵大量参战,但被多军骑兵挤的坠马极多,没有发挥大左右。
胡林翼把多隆阿提拔到分统地位。为增强多军实力,胡林翼把陶茂林等部配属给多隆阿作为直属步兵。另外鲍超,蒋凝学,唐训方都归属多隆阿指挥。
多隆阿后勤完全依赖湘军平台。
多隆阿上级是胡林翼,是湘军统帅。下级步兵将领陶茂林属于湘军。配属的鲍超唐训方蒋凝学都是湘军。后勤还是湘军。
唯一外来的吉林黑龙江马队还按照湘军营制进行了改编。
参与的战役是湘军最关键的安庆--庐州之战。
直至多隆阿打完陕西剿回战役,其手下绝大部分都是南方部队。
多隆阿阵亡后,其手下骑兵一部分归多隆阿的部将穆图善指挥,一部分调给了僧格林沁,损失在剿捻战争中。
当时骑兵作战水平,多隆阿依靠步骑配合,水平高于太平军+捻军,捻军远高于回军,也高于僧格林沁。
你还是多学习,少指责比较好。百度和维基百科能替代文献资料吗?
没有看过文献,只知道抄百度维基的表示惭愧。那咱就看看文献,《清史稿》算文献吧?
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六
【多隆阿,字礼堂,呼尔拉特氏,满洲正白旗人,黑龙江驻防。由前锋补骁骑校。咸丰三年,从胜保剿粤匪,解怀庆围。及贼扰畿辅,僧格林沁督师,徵兵黑龙江,多隆阿率二起马队从克连镇、冯官屯,擢佐领。
五年,调援湖北,隶将军都兴阿部下。。。。
四月,九江克复,多隆阿从都兴阿进规安庆,石牌为要冲,贼据山阻水为坚垒,水陆重兵守之。多隆阿攻上石牌,鲍超攻下石牌,同时并下。。。。
是年冬,都兴阿以病离营,奏多隆阿素当前敌,请所部悉令统带。诏责成督率将士,就近听胡林翼调度。九年春,进逼太湖。。。。时湘军围安庆,陈玉成纠合捻匪纵十馀万来援,太湖当其冲。胡林翼调集诸将为备,多隆阿已授福州副都统,战略威望最著,遂令前敌诸军并受节制。。。予云骑尉世职。擢正红旗蒙古都统,又擢荆州将军。】
原来多隆阿是从基层军官干起,率领黑龙江的满洲骑兵到湖北接受都兴阿指挥,累功至荆州将军。这个荆州将军的官衔,还得看维基词条方便,就不去找文献了
【荆州将军,清朝八旗14个驻防将军之一,全称镇守荆州等处地方将军,为清朝的正一品武官(后改为从一品),下辖八旗兵共约5500人,是驻扎在湖广地区所有八旗兵丁及工匠的最高军政长官及管理相关旗务。按清制须由旗人出任该职位,官署设立在湖北省荆州府(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被称为“荆州将军衙门”。
荆州将军一职,最初是在清朝康熙二十二年三月十六日(1683年4月12日)设立,首任杭州将军由原正红旗满洲都统噶尔汉出任[1],驻防八旗由清朝皇帝直属,平时由位于顺天府的八旗都统衙门管理,兵部和当地督抚官员都无权管辖指挥。最后一任荆州将军连魁,在宣统三年十一月廿七日(1911年12月17日)与荆州旗兵向唐牺支为首的起义军投降,这也正式宣告这个设立时间达229年的武将职位的终结。】
那么都兴阿又是谁啊?见清史稿列传二百四
【都興阿,字直夫,郭貝爾氏,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阿那保孫。父博多歡,正黃旗蒙古都統。都興阿由廕生授三等侍衛,晉二等。咸豐三年,從僧格林沁赴天津剿粵匪,破之於杜家嘴,擢頭等侍衛。四年,克獨流,追賊阜城,破運河濱賊壘。五年,克連鎮,賊首林鳳祥就擒,加副都統銜、乾清門行走。尋授京口副都統。
弟西凌阿督師湖北,都興阿率馬隊往助剿,复德安,從總督官文進規武漢。時官文軍北岸,趨漢陽,巡撫胡林翼軍南岸,攻武昌。都興阿率騎兵護水師,敗賊沙口,薄漢陽西門。六年,賊由金鋪山上竄,都興阿揮步隊迎擊,分馬隊抄其後,斬馘甚眾,焚團風鎮屯糧,斬其酋。林翼燔漢陽城外賊艇,賊登岸遁,都興阿以馬隊遮殲之,擢江寧將軍。襄樊土匪方熾,都興阿馳援襄陽,解其圍。進圍武昌,賊糧盡援絕,棄城遁,复武昌、漢陽,乘勝克黃州、興國、大冶、蘄水、蘄州、廣濟、黃梅諸城,賜號霍欽巴圖魯。
大軍進規九江,南路李續賓主之,北路都興阿主之。七年,賊由太湖竄窺黃梅,都興阿空城誘之,盡殲騎賊千餘,其由獨山鎮來襲者,馬步合擊,擒斬數千。進攻小池口,令多隆阿等破段窯、楓樹坳、獨山鎮賊巢。陳玉成大舉麕至,都興阿令多隆阿出黃梅,鮑超屯孔壟,自督馬步攻渡河橋,平二十餘壘,俘斬數千。會合楊岳斌、李續賓水陸軍攻童司牌,盡平賊壘。進克黃蠟山,先後殲賊萬餘,玉成遁走。詔都興阿幫辦官文軍務。。。。八年,會克九江,被優敘。复黃安、麻城,分軍破賊彌陀鎮、南陽河,复太湖,偕李續賓軍會攻石牌,克之,授荊州將軍。。。。
九年,曾國籓奏請於安徽上游北岸添馬步三萬人,以都興阿領其軍,會病足,薦多隆阿自代,詔赴荊州本任。十年,江南大營潰,上命都興阿帥馬步援江北,而以曾國籓總督兩江。。。。】
不多引用文献了。主要意思看来,无论是都兴阿,还是多隆阿,都是满洲骑兵大将,从北方率领骑兵到湖北,先后受湖广总督官文和湖北巡抚胡林翼节制(早期的都兴阿),与湘军的步兵协同作战。都兴阿和多隆阿的军权当然可以指挥部分湘军。
关于官文和胡林翼,维基词条是这样写的
【字秀峰,清朝官员,原隶属内务府正白旗汉军,后抬入满洲正白旗,王佳氏。出身军人世家,官至直隸總督、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
最初是殿前蓝翎侍卫,後任荊州將軍,杨霈被撤职,調湖廣總督,任內領導八旗綠營,與湘軍共同平定太平天國,清叙功官文只小于曾国藩侯爵,官封一级伯爵。。。。
初期頗掣肘排擠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后封二等侯,僅次於一等侯曾國藩。曾國藩批評他「才具平庸」,但時任湖北巡撫的胡林翼對他極力籠絡,收官文之小妾為義妹[1]。從此政事概由胡出,官文唯唯諾諾而已。
1866年十一月因勦捻軍無功遭左宗棠、曾國荃共同上疏彈劾摘去湖廣總督職,晚清朝廷此次政爭也被視為漢人督撫開始掌握實權,滿人勢力消退分水嶺。1867年召还京,代理直隶总督。1871年病死。谥文恭。同治四年获封一等果威伯,[2]著作《蕩平髮逆附記》、《敦教堂诗钞》。】
本词条中胡林翼那个韵事[1]的出处是作家谭伯牛的作品。不知从哪里的文献得来。
官文是咸丰四年就职的荆州将军,在阻止太平军占据湖北的历次战争中起到主导作用。五年授湖广总督,推动最后一次恢复武汉三镇。自此太平军在战略上处于被动局面。
咸丰七年,与胡林翼共同上疏,制定了对太平天国的根本战略:
【湖北為長江上游要害,武漢尤九省通衢,自來東南有事必爭之地。三次失陷,力攻兩載而後克之。目前相機防剿,不令賊乘間上竄,蹈從前覆轍。業派李續賓由南岸,都興阿、孔廣順、王國才由北岸,楊載福率水師由江路分道進剿。現北岸黃州至黃梅,南岸武昌至興國,均已肅清,崇、通一帶搜捕殆盡;李續賓抵九江,與曾國籓會合進攻;楊載福毀城外賊營;惟小池口賊壘未拔,派鮑超助攻。安徽之英山、太湖、宿松、望江接壤湖北,皆為賊藪,有窺伺上犯之心。飭王國才駐黃梅之大河鋪、界嶺岩,孔廣順駐蘄水之孔隴驛,巴揚阿率馬隊為各路應援,以固楚北門戶。道士洑水闊溜急,田家鎮兩山對峙,水師皆難久駐,酌留各營遊巡江面,足備鎮馭。通籌大局,我軍已據水陸上游,實蓄破竹建瓴之勢。所慮江西七府未平,武昌尚有肘腋之患。賊若由通城、崇陽、興國竄逼武昌,反出江西各軍之上,自當固守武昌,以為後路根本。相機籌畫,節節進取,仍步步嚴防,庶軍情無返顧掣肘之虞,轉餉有源源不竭之利。】
官文与胡林翼的交往,《清史稿》是这样记载的
【初,官文由荊州將軍調總督,凡上游荊、市、襄、鄖諸郡兵事餉事悉主之。林翼以巡撫駐金口,凡下游武、漢、黃、德諸郡兵事餉事悉主之。南北軍各領分地,徵兵調餉,每有違言。武昌既复,林翼威望日起,官文自知不及,思假以為重,林翼益推誠相結納,於是吏治、財政、軍事悉聽林翼主持,官文畫諾而已。不數年,足食足兵,東南大局,隱然以湖北為之樞。
八年四月,复九江,論功,加太子少保。皖賊陷麻城、黃安,圍蘄州,先後破走之。七月,胡林翼丁母憂,官文疏請留林翼治軍,改為署理,從之。命官文暫行兼署巡撫,尋以湖廣總督協辦大學士。李續賓戰歿三河,皖、鄂震動。官文分兵扼蘄州、廣濟、麻城諸隘,固守九江、彭澤,水師嚴防江面,人心始定。九年,賊竄湖南,圍寶慶,檄荊宜施道李續宜赴援,大破之,寶慶圍解。十二月,复太湖,被優敘。十一年,拜文淵閣大學士,仍留總督任。時大軍圍安慶急,陳玉成、李秀成先後分兵犯湖北境,冀掣動局勢,遣將迭破之,所陷諸郡縣皆复。八月,克安慶,加太子太保。是年,胡林翼病歿,嚴樹森代之。 】
太平天国失败,第一推手是厚颜无耻,屡败屡战的湘军头子,咸丰十年就职的两江总督曾国藩。湖广总督官文+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作用是根本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