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 之 平阳公主 -- 任爱杰
个人感觉是李二运气好,或者他的将军太牛了。带了几k就把人给灭了,和当时的国力关系不是太大
想想汉灭匈奴的时候,汉武的实力多牛,也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
冷兵器时代,将领的武勇还是很能激励士气的。
李世民东征西讨,经历过不少恶战,唐军也不总是占上风。尤其是对王世充,窦建德,刘黑达那几战。如果不是李世民身先士卒,结果还真不好说吧?
感觉这不是“匹夫之勇”所能概括的。
杨广平陈,靠的是高颖,而且高颖杀张丽华,后来还被杨广报复,这样的人,也可以和李世民并肩?
以下摘自look91的反王传之窦建德篇:
====================
窦建德在虎牢关战败被俘后,余部逃回河北,准备拥立窦的后代,继续抵抗唐军。但大将齐善行认为,以窦的英明神武,尚且不敌李世民,以夏军目前的势力,再与李对抗已毫无意义,不如干脆投降。这种意见最后获得大多数将领的同意,于是窦军余部自动解散,愿降者降,愿去者去,夏国灭亡。此前被俘的唐将李神通,以及李世绩的父亲李盖,也于此时获得自由,重回唐朝。
占领河北后,李渊派了秦武通、郑善果等人当接收大员,这些人的统治能力与窦建德不可同日而语,偏又喜欢去欺压窦的旧部。七月,窦在长安被杀的消息传来,窦的几员已经解甲归田的大将聚在一起商量,认为反正大家已经身经百战,早就该死,与其被唐迫害致死,不如拼却残生为窦报仇,于是决定重新起兵。众人占卜应以谁为首,占卜的结果是当拥立刘姓之人。这时刘黑达正隐居漳南老家,众人就找到刘要他一起造反。刘当时正在耕田,一听说为窦报仇,立即踊跃加入,杀了耕牛与大家饱餐一顿。
当年刘与窦为友时,刘家贫又好酒好赌,窦不时接济他,可刘总是没几天就花光了,乡人都认为刘是个无赖,只有窦信任他,不改友情。后来刘历仕郝孝德、李密、王世充,均不受赏识,碌碌无为,他不是主动加入窦部,而是作为王世充的部下被窦俘虏,但窦建德仍然信任他,对他提拔重用。对刘黑达来说,窦建德不仅仅只是领导,还是朋友和兄长。如果要起兵为窦建德报仇,刘黑达的确没有理由不参加。
八月,刘在漳南设坛祭奠窦建德,声明为窦报仇,窦的旧部纷纷来投,在虎牢关幸免于难的徐圆朗也率部响应,不愿看到唐朝顺利统一的突厥也暗中支持刘黑达。唐派出刚刚获得自由的李神通对付刘黑达,大概是想给李一个挽回面子的机会。九月,李神通与罗艺联军五万人与刘黑达在饶阳会战,刘以少胜多,大败唐军,罗艺的大将薛万均、薛万彻都被生擒,刘将二人羞辱一番后予以释放。罗艺是窦建德的老对手,即使窦本人也从未让罗艺有过如此大败。饶阳之战后,刘黑达声势大盛,河北各地的窦军旧部都争相杀掉唐的官吏起兵响应。这年十二月,刘黑达与李世绩在明州城外大战,李世绩全军覆没,单骑逃走,刘收复窦的旧都明州。年底,刘全部收复了窦的旧地,仅用了半年时间。武德五年正月,刘黑达称汉东王(刘曾被窦封为汉东公,以此为王号也是不忘旧主的意思),改元天造,定都明州,窦建德的文臣武将,悉复本位,所有政令法规,一如窦建德生前。
唐终于发现事态严重,派出李世民前来镇压。二月,两军在明州附近的明水县大战,刘率主力将李世民的爱将罗士信围困在明水城内,李世民的作战方案是以明水城吸引住刘军主力,然后亲率唐军主力与明水守军内外夹击,消灭刘军。不料突然天降大雪,唐军主力无法按计划援救明水,李世民的军事计划破产。罗士信孤军奋战,坚持了八天后终于力尽战死,年仅二十岁。罗十四岁就与秦叔宝一同担任张须陀的副将,后来历仕李密、王世充,在李世民进攻洛阳时与秦叔宝、程咬金一同降唐,是隋末屈指可数的勇将,也是说唐故事中罗成的原形。罗的战死,对李世民是很大的打击。三月,因大雪而迟到的唐军主力终于到达明水,李世民又用当初对付窦建德的老办法,一方面坚守不战,一方面派人切断刘军的补给线。相持六十余日后,李世民估计刘军粮尽,于是终于出战。刘军渡过明水河进攻唐军阵地,双方在河边血战。李世民先已派人在明水河上游筑堤蓄水,大战之时,唐军突然决堤,河水冲下,刘军促不及防,因而大败,刘黑达仅带几百人投奔突厥去了。这次决战,刘军战士二万人皆决死战,最后或者战死,或者溺死,可谓战到最后一兵一卒。史评李世民百战而得天下,所遇诸敌中,勇武以刘黑达为最。
李世民收复河北后,毕竟不能长期驻守,于是班师回朝,刘黑达趁机于当年七月在突厥、徐圆朗、高开道的支援下卷土重来,河北郡县居然又纷纷杀唐官吏响应刘黑达。十月,唐淮阳王李道玄率部三万与刘黑达在冀州大战,由于李的副将史万宝不发援兵,李被刘部包围,当场战死,时年十九岁。李道玄是唐争天下时战死的最高将领,也是李世民钟爱的小弟弟,他曾多次随李世民出征,在虎牢关之战时更与李世民并肩冲锋,其勇猛连李世民都高度评价。后来李世民与人谈起这个英年早誓的弟弟,每每为之流涕。歼灭李道玄的部队后,刘黑达又一次收复了窦建德的河北旧地。
但是,这时唐朝的天下已基本形成,其强大已经不是河北一地所能抵抗的,虽然刘黑达接连战胜,但唐有无限的恢复能力,刘却没有。十一月,唐派出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讨伐刘黑达。十二月,两军战于河北昌乐县,刘部粮尽撤退,在渡永济渠时被唐军追上,刘军溃败,刘率部下数百人突围逃走,唐军紧追不放。
武德六年正月,刘逃到饶阳县城时,身边只剩百人了。当时饶阳仍算刘的地盘,刘任命的饶州刺史诸葛德威出城请刘黑达入城休息,刘起初不同意,诸葛“涕泣固请”,刘这才入城。不料诸葛已经秘密降唐,刘一入城就被伏兵生擒,献于李建成。刘大骂诸葛“狗辈负我”,那又有什么用?当月,刘黑达在明州被处斩,窦建德余部被消灭。
刘黑达在河北的起兵,其实已经不能算争天下,只是不愿屈服于唐而已。说严重些,刘很有些不识时务,如果是李世绩,一定不会再起兵为故主复仇。刘和拥立他的大将们都是窦建德的旧将,这些人最后全部壮烈战死,没有人投降,可是他们战死后,刘黑达也就丧失了基础,终于死在叛徒手上。隋末起兵争天下的,多不胜数,但没有一个象窦建德这样,在身死国灭后,仍然能有如此大的号召力,集合了旧部重新起兵,窦的号召力与刘黑达的勇武结合,产生的效果是出乎意料的,能够有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尾声,窦建德应该可以满意了。
====================
刘黑闼的基本部队已经被李世民消灭掉了,建成元吉只是最后追亡逐北而已。
刘黑闼给李世民“打灭”了之后还有力量卷土重来,还居然一呼百应,击败李道玄所部三万,并击杀李道玄。这恐怕不能说是被“追亡逐北”吧。而最后战败也主要是因为后勤问题再加上被出卖。否则也很难说不会东山再起。
可见李世民并没有将其彻底打垮。李建成也不是去摘桃子。李建成能力稍差,弄得不好还有可能像李道玄那样被干掉。
李世民善将兵,也善将将。杨广算是善将将吧。
这两者说不上谁高谁下。但如果只会将兵,而不会将将,则楚霸王勇冠天下,还不是乌江自刎?
从表面上看,杨广是败在好大喜功上。但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大一些,可以发现历史上以长期割据的政权(秦、晋,隋)而取得天下的大多是短命王朝。
我比较赞成的一个理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旧的势力集团没有遭到彻底破坏从而对皇权形成了隐性对抗的缘故。
从隋的史迹来看,的确有这个因素在内。隋唐之际正是中国执政者从世家大族向寒族平民转化的时代。隋的建立并没有彻底消灭旧有的世家。事实上也不可能消灭。盖不论是杨坚还是杨广都是靠了这些世家上台的。而这些世家的利益和国家利益是有冲突的。一旦天下有变,并不是能够依靠的对象。甚至是造反的急先锋。隋的李、宇文、杨等世家都是如此。
有鉴于此,唐太宗才要大兴科举。而到了武则天才会大力打击世家势力。
不过就算不数上小刘,唐朝底定天下的几场大战-王世充、窦建德、等等可没李建成什么事情。
所以说李建成的业绩和李世民相差可能还是不可以道里计。
一孔之见。
他也就是个中人之资,他所取得的“战功”都是在他老子打下的基础上取得的,换句话说,都是群雄基本被削平的情况下下山摘桃子,呵呵,可能刻薄了点。
如果把他放在李世民的位子上,面对李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刘武周这样的枭雄,能否荡平群雄,我看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也是我认为他不如李世民的原因。简言之,其资质做守成之主有余,创业则不足。奈何他连守成都不愿意,那就没办法了。
毕竟刘的精兵猛将已经被李二消灭的很多了,实力毕竟不如第一次起兵了。虽然不能说摘桃子,但含金量毕竟低了。太子毕竟是没机会表现,地位太尊贵,当然不能象李二那样去冲杀。能力倒确实不一定差。
所谓双拳难敌四手,恶虎架不住群狼。
李世民经历过多少场面,李建成经历过多少?人的能力里经验是很重要的,就象再有天赋的人在中国踢球也踢不成世界级球星。
不说别的,李世民渭水边单挑突厥联军的行为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智慧,没有经过生死大战磨砺的心智是作不出来的
是世民夺位成功后和魏征的对话。
李问:自己功业高于太子,当为太子。
魏答:世民军功确实无比,但是治国施政却不如太子,心地仁厚也不如太子,因此是乱世之才,非治世之主。
李大受刺激,发誓要做明主。
偶觉得这种评价是合理的:作为军事统帅,秦王比太子强得多,至少是表现机会要多很多,太子作为储君,不能轻动,所以才能如何很难判断。但是从历史记载的遗留来看,唐初太子处理政务,没有什么明显的纰漏(如果有,史书上一定会大加宣扬作为秦王夺位合理的证据的),唐初重建政务机构,恢复经济,以及为统一战争提供后勤支持,这些事情,太子都应该是参与的,而且没有什么可以批评的地方(史书上对太子的指责,基本上是查无实据的扯淡罢了),而且太子性格仁厚,倒是史家也承认的。
所以,如果太子继位,可能也是不错的君主,但是也许不象太宗那样武功煊赫威加四海了。
首先,东突厥当时在分裂之中。
其次唐军不是几千,而是六路出兵共计十多万,李靖率领的三千轻骑是先锋,是震慑对方的,后来是与主力会合之后才击败突厥主力的,随后又利用和议麻痹对手远程奔袭——当时唐朝和突厥刚达成盟约不久,就彻底翻脸大举进击,而且获胜之后还穷追猛打,和以往作风大不相同,应该是出乎突厥预料。而汉朝和匈奴是干了几十年了,缺乏这种突然性。
当然,唐朝的将领是很牛的,这点没疑问。
当然,这个柔不足是相对他性格刚烈程度来说的。他的思维和手段更接近战场模式而不是宫廷政治模式。在宫廷政治的较量上,他一直处于下风(李建成的正统地位是很大的优势,但很明显李世民没有有效对抗的政治手段),直到他回到了战场模式,他才绝地反击成功。而李建成思维和手段一直是宫廷政治模式的,挤压和控制,从他的角度当然没问题,但是他低估了作为名将的对手孤注一掷的决心和能力。至于作为皇帝的李世民,一直认为他自我控制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要证明他不是杨广第二。
要说呢,最早的基础是他老丈人打下的----隋著名外交家,特等射手长孙晟。他对付突厥那套,基本可以作为中原控制游牧民族的典范。
李世民的诗写得那叫一个阴柔,或者说是脂粉气。这和当时写诗的风气也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