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票记包子――我碰到的怪事;过节呢,说说这个应景 -- 老票
你家有凿子么?呵呵,玩笑。
这些东西,不沾的为好。
不过老大你帮我算下
我为什么现在还在受苦?
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是很好玩么?
老票要注意了,票太这个ID得赶快注册上.
问老票和票太好.
我老家在北京,可是一直都过中元节的啊!
一年上坟一般是祭日、清明、中元、十月初一(送寒衣),一年至少四次的
还要求是上午——只要12点以前都行,带冥币、酒水,点心,水果,不能带荤的
写道"...是不完备的."
俺的理解--或许与标准的定义有差别--是这样的: 如果把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努力看作是一个建模过程.
(1)有最基本的假设 (世界观)
(2)通过实验观测,提出若干理论,然后 (方法论)
(2b)作出预言 => 新的实验观测 => 校正理论 =>
<循环>
不同的世界观会导致不同的候选理论的集合[1], 故而在积累了足够多的实验观察后, 在不同的世界观的框架下导出了不同的"最佳理论". 这几个"最佳理论"对事实的预言的准确度是会有差别的. 所以最终我们应该能知道哪种世界观更接近于真理.
----------
脚注:
[1]譬如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下, 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精神是不可能的. 所以凡是用到这种假说的理论不在唯物主义者的候选名单之上.
绝对的真理并不存在。
从古到今,我们并不是先悟道才学会打鱼种庄稼的方法的。是方法论产生世界观,世界观才对方法论有作用的。
同时,我是碌碌的现实主义者,我不关心“哪种世界观更接近于真理。”,而是关心“哪一种世界观能够产生最有用的方法论”。实际上,所有人都是如此,只不过有人的目标是物质目标,有人的目标是精神目标而已。评价“世界观”,应该是基于“已知”探讨对方法论的影响,而不是根据“未知”的真理来评价世界观的优劣。
关于已知和未知我有一些新的想法在
欢迎讨论。
票兄啊,如果故事是真实的,在下有个忠告:嫂夫人应该去信仰某一个真正的宗教,如佛教,基督教,道教,或者伊斯兰教等等;经常去去教堂寺院;多接触阿訇神甫。另外,家中也可以供奉圣经古兰经佛经道经,供奉观音菩萨、十字架等等。
千万莫信邪魔外道,别惹轮子。
相信狼兄也不知道. 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的讨论, 因为哪种"模型"更接近真理 应该是可以被实验所评判的. 我的理解是, 世界观是那些个模型的基本假设. 考察哪种假设更合理, i.e., 更接近于真理, 正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从人的认识论的角度, 可以说先有方法论, 再作出归纳与猜想而得出世界观. 注意, 这一步并不是严格的逻辑推理, 而是带有相当大的臆测成份. 至于这种臆测是否合理, 最终是可以被验证的. 否则, 如果它从理论上就不能被验证, 那么这种臆测纯属多余, 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它.
至于“哪一种世界观能够产生最有用的方法论”, 答案是哪种都可以, 譬如: 唯物辩证法、客观唯心辩证法. 事实上, 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二者之间并不是A推出B的关系, 而是相对独立的, 就象正交的两根座标轴.
再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a)"世界观"是一套假说, 它对方法论并不置喙多少. (b)科学是方法论范畴的东西. 对现代科学仔细考察一番 可以发现, 科学并不需要"唯物主义"这个假设. (c)究竟是物质第一性, 还是精神第一性, 抑或是二元论, 我相信这几个假说最终是可以被实验结果所评判的.
最后, 以上的阐述当然是基于"已知" (假设"已知"是可以不断扩展的).
验证不是使某某相信,而是依赖外在的事物证明内心的看法。
如果世界观是假说,那么如何证明一个世界观是完备的?就因为多提了一个唯心的概念?完备不仅仅要求一个也不能少,也同时要求一个也不能多:否则完备的概念就失去意义了。现在的问题时,我们的世界是否需要纯精神的假设?精神是否只具有 物质基础?这才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科学可能不需要“唯物主义”的假设,但更不需要“唯心主义”的假设。如果有科学家信神是证明了“科学不需要唯物主义”,那么从来就没有科学家这样报告:“昨天某灵托梦给我,所以我认为。。。”。科学要求拿出证据,拿出任何同行,不论信仰都能重复的实验方法。我不肯定这算不算唯物主义,但我肯定这里没有唯心主义存在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