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陈赓曾威胁要枪毙林彪?造谣信谣的都是军盲 -- 忘情

共:💬3 🌺5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陈赓曾威胁要枪毙林彪?造谣信谣的都是军盲

作者:忘情

多年来,有个流传已久的说法: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南下途中遭到国民党钱大钧部阻击。身为营长的陈赓率部打掩护,敌军人多火力强,起义军伤亡惨重。身为连长的林彪建议撤退,陈庚厉声说:“没有总部的命令不许撤退”,并命令林彪带领连队往上冲。林彪争辩说,人太少。于是陈赓怒斥:“你再说,我就枪毙你!”于是林彪跳起来嘶喊着:“冲啊!”……

这个说法不仅在网络人被人抄来抄去,而且还堂而皇之地登上正规报刊,后又演化成数个版本。有的说这是发生在会昌战斗期间,有的说是这是发生在汤坑战役期间。虽细节略有差别,但主要情节却高度一致,甚至还有诸多绘声绘色的语言、神态描写,仿佛作者事发时在现场亲眼目击一般。而实际上,这个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

陈赓自黄埔一期毕业后,1925年留校任黄埔二期入伍生连连长,黄埔三期本科副队长,1926年3月任黄埔四期步兵科第1团第7连连长。黄埔四期不仅人数众多,最终毕业人数高达2654人,而且从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分7批入学,编成3个入伍生团。林彪当年被编在黄埔四期步兵科第2团第3连。陈赓当时又不是闲人一个,要跨团、跨连认识当年籍籍无名的林彪,概率相当低。

那么林彪从黄埔四期毕业后呢?据查,黄埔四期生于1926年10月毕业。当时北伐战争已开始。林彪毕业后立即由广州北上武汉,被分派到第4军叶挺独立团任见习排长。南昌起义时,他任起义军第25师73团3营7连连长。实际上,一直驻扎在南浔铁路马回岭车站附近的第25师根本没参加8月1日凌晨在南昌城里发生的战斗。只是在8月1日下午获悉起义已成功后,25师大部才在聂荣臻、周士第的率领下,摆脱张发奎、李汉魂的纠缠,于8月2日早上赶到南昌。

而陈赓呢,还没等黄埔四期生毕业,他就于1926年9月,被党中央派到苏联学习政治保卫工作。1927年2月,陈赓从苏联回到上海,3月前往武汉,任第2方面军特务营营长。这个营,陈赓并没能拉走。他是作为周恩来的随员,跟周恩来一块前往南昌参加起义。

南昌起义成功后,陈赓并没有被立即安排职务,而是继续作为周恩来随员,留在总指挥部。而林彪呢,继续当他的第25师73团3营7连连长。二人也不可能产生交集。

很多资料都声称,陈赓在南昌起义时任第20军第3师第6团第1营营长,但却很少言及他啥时当上这个营长的。

实际上,贺龙的第20军在8月1日参加南昌城中的起义时,只有第1、第2师两个师的编制。这个军的第3师,以及第9军,实际上都是起义部队于8月6日至8日陆续抵达临川后,开始短期整训时成立的。20军第3师由20军第6团(新兵团,还剩700余人)和教导团(主要是600名学生兵)编成。陈赓在临川时仍是周恩来的随员,并未被派到部队带兵。

8月18日,南昌起义军进抵广昌。根据参谋团部署,起义军兵分两路向瑞金前进。第11军24、25师为右纵队走宁都;第20军第1、2师和教导团为左纵队走石城。起义军总指挥部由20军第3师第6团掩护,与仅有400人的第9师一块跟在左纵队后方行军。

在行军途中,20军第3师第6团第1营营长不辞而别(部队南下途中,从军官到士兵,脱离、叛逃革命队伍的人很多),陈赓于8月24日被任命为该营新的营长。

8月25日,贺龙率20军先头部队在距瑞金30里的壬田与钱大钧部两个团遭遇。此时,右纵队第11军未赶到,20军和9军主动发起攻击,钱部抵抗极其顽强,起义军伤亡惨重。3团团长牺牲,4团团长重伤(后在上杭牺牲)。朱德建议将敌放近了打,使敌无法发挥火力优势。贺龙认为方法不错,下令将反扑之敌放到40米内开火,果然奏效。20军打退敌军后,趁势占领瑞金县城,20军伤亡600余人。

壬田战斗,负责保护总指挥部的20军第3师第6团,以及走错路未能及时赶到战场的第11军均未参战,而且这两支部队相距甚远,不可能发生第20军营长陈赓怒斥第11军连长林彪这样的荒唐事。

8月26日,起义军主力进入瑞金,参谋团从缴获敌军文件看,钱大钧部在瑞金南90里的会昌集结了10多个团的兵力。参谋团制定作战方案。由朱德统一指挥第20军第3师和2师5团正面佯攻会昌,第11军的24、25师由右翼迂回包抄,第20军1、2师为预备队,在瑞金待命,指挥部设在会昌城西的南山岭主峰。也就是说,陈赓所部受领的是正面佯攻任务,而林彪所在第25师,担负的是迂回包抄任务。

8月30日晨,朱德率佯攻部队向会昌发起进攻。由于走错了路的第11军未及时赶到,佯攻部队被迫与正面之敌硬顶。当钱大钧将主力集中到战线正面后,寡不敌众的朱德只得指挥部队转攻为守。上午10时左右,第6团团长重伤,朱德指定该团1营营长陈赓代理团长,自己也拿起步枪上一线。不久,第3师教导团团长侯镜如受伤。12点过后,3师弹药耗尽,无法继续支持,奉命收缩阵地。

在撤出原有阵地时,6团代理团长陈赓带着自己的警卫员断后。撤退过程中,陈赓左腿中了2发子弹,膝盖骨、脚腕骨被打折,血流如注,无法行走。卢冬生抱着陈赓滚到山下田沟里,帮助陈赓脱下军装,包扎好伤口,和他一块在草丛里隐蔽。

13时许,走错路的第11军第24、25师终于赶到战场,往正在追击20军第3师和2师5团的钱大钧部背后狠狠插上了一刀。钱大钧部立即像被砍断了脊梁般垮了下去。战至16时,起义军攻占会昌,歼敌约4个团,俘敌900余人,缴枪1000余支。兵败如山倒的钱大钧部事后只收拢了2000余人。

一直隐蔽在草丛里的陈赓,直到第11军完全控制战场后,才在女兵杨庆兰及第11军战士的救助下,被抬进了会昌城中。

由以上史实可见,在会昌战斗中,陈赓和林彪不存在谁指挥谁的问题。他们两人相距甚远,担负的任务不同。顶不住敌人攻势,向后收缩阵地的是陈赓所在部队。而林彪所在部队打的是迂回包抄,无论是我方还是敌军资料中,都没有第11军部队在此战中顶不住往后撤的记录。况且陈赓负伤隐蔽在先,第11军赶到战场在后,陈赓哪有机会呵斥林彪?退一万步说,假设林彪所在连队兜不住钱大钧残部,让敌人破网而逃,自己只能后退,那么他和陈赓分处敌军正面和背面,怎么能碰面?更何况让一个身负重伤,身着便衣,已对自己部队失去控制,身边只有1个警卫员的军官,去威胁、呵斥另一支与其没有隶属关系部队仍然牢牢控制得住属下的军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会昌战斗后,陈赓就一直在收容队里,躺在担架上,由战士们抬着行军。还先后住进了汀州、汕头的医院,再没能参加战斗,也就再没机会演绎“呵斥并威胁要枪毙林彪”的传奇。

而林彪呢,一直当他的第25师73团3营7连连长。血战三河坝后,他跟着朱德在粤湘赣三省辗转,发动湘南暴动,最后上了井冈山。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个坚定的革命者。

有很多人会拿朱德率南昌起义军余部艰难转移期间,林彪和几个黄埔出身的连、排长找到朱德,对革命前途表达悲观一事来抄作,非要说林彪是投机革命。可是,谁又能穿越时空,未卜先知,知道这支当时几乎溃不成军,连民团武装都敢欺负的残军,22年后能横扫天下呢?在当年那种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不知有多少职位比林彪高得多的军官、共产党员都离开了队伍。当然,事后这些人或对此保持沉默,或辩称自己是“受组织指派,找党中央汇报”去了。只是笔者闹不明白,南昌起义过程到底有多离奇复杂?居然连负总责的人汇报都不行,非要派这么多不同层级的人去汇报?当真打算累死、烦死党中央吗?

林彪等人找朱德谈看法,而不是直接一走了之,说明他有组织纪律性,说明他坦诚。若说革命意志坚定,就不应该有迷茫,不能有其他想法,那是太过苛责了。设身处地想一想,在那种局面下,谁会没点想法呢?有想法,不是罪过。只要还能坚持留在部队里,个个都是好样的,个个是坚定的革命者。

行文至此,这则传言算是被扒了个底掉。可这传言是打哪儿来的呢?有人说是陈赓生前讲给子女或周围工作人员听的,但这种说辞没有任何证据支撑。纵观陈赓大将一生,虽性格活泼,思想活络,在战友间没少开玩笑,以至留下不少传奇故事,但实际上陈赓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均极强,在原则问题上从来都不含糊。解放战争末期的南线大追歼期间,昔日的师弟成了自己的领导,陈赓上下级观念极强,从来不在林彪面前摆老资格。就算是对作战方针有较大分岐,他也是采用“软对抗”,而不是“硬顶”的方式处理。解放后被要求写战争回忆文章,他对这一段经历也是下笔极慎重,极委婉,甚至连林彪的名字都不说。这样的人,这样的作风,你能想像他会在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面前编段子,胡乱埋汰领导,抬高自己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这个流传甚广的谣言又是怎么冒出来的?有关部门为何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呢?笔者以为,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咱们要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就恨不得将其塑造成完人,圣人。尤其是当这个人是领导时,任何可能有损其光辉形象的事都是要绝口不提的。可如果这个人倒台了,那么宣传口径会立即来个180度转弯,他不但从来没做过一件好事,而且从头到尾都是做坏事。哪怕是有些绕不过去的功劳,也得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抵制这个人错误的基础上取得的,还得踏上一万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人嘴两层皮,正说反说都有理。君不见,温都尔汗一声巨响之后,连“六个战术原则”都成了反党的铁证?在这种情况下,编段子往死里埋汰林彪,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不但没风险,不必担心林彪尚在人间的亲属来找麻烦,而且还能吸睛,赚个盆满钵满。于是便谬种流传,贻害无穷。只不过,这些人的良知都让狗给吃了,全然忘记了共产党是一贯主张“实事求是”的。

通宝推:红军迷,不远攸高,偶卖糕的,PCB,翼德,苏仙岭,紫梁,
家园 说林彪在南昌起义时期,或者早期相对孤寒一些,也没啥问题

可能有一点落后,但是也就是一点,人总是要成长的,可以说,那时的林彪的错误在建国后都不算事,至于长征时期,不仅聂荣臻对林彪的攻击不够合理,也许就是相对对立的两派(毛派和周派或者说亲苏派)之间的冲突或者说分歧吧。

家园 林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是优点

毛主席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是听了林等人的反映,觉得是共性问题需要重视才有了这雄文

毛主席遵义会议后初掌兵权,前几渡赤水部队对走弓背不走弓弦有意见,林、刘少奇都在反映,彭不同意在电报上签字我能理解,但直说绝不意味着犯了错误。

林提出要换领导这才是错误,结果这被彭背锅了几十年

四平之战毛坚持,林不同意,但一直对别人没说,黄克诚直到庐山会议和毛当面谈起才知道原委。林原则性纪律性可以的

林后来整“壮志坚信马列 岂薿星火燎原”,纯粹是越描越黑,不值当

林才真得怪死太晚,不然完人妥妥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