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改造高树勋部为何失败?高规格待遇是主因 -- 忘情

共:💬16 🌺14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改造高树勋部为何失败?高规格待遇是主因

作者:忘情

1945年10月30日,奉命向解放区发起进攻的国民党新编第8军军长高树勋,在邯郸宣布起义后,脱离战场。此举,在平汉战役前线的国民党军中引发强烈震动,对促进马法五率领的第40军、第30军全面溃败起到了相当作用。鉴于这是抗战结束后,国民党阵营发生的第1次起义,因此中共方面极为重视。党中央还一度提出,要对国民党军队发动广泛的政治攻势,掀起“高树勋运动”,争取让更多的国民党军以高树勋为榜样,站到人民这边来。

不过,到1947年6月,晋冀鲁豫军区却被迫扣押了起义的高树勋部所有团以上军官,并将士兵补入新建的晋冀鲁豫第10纵队。发生这一重大变故的缘由,是我军终于发现,此前对高树勋部的怀柔政策非但没能将这支部队改造过来,为人民所用,反而成了埋在根据地内部,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因此只能采取断然措施,阻止最坏情况的发生。

高树勋的新编第8军起义后,为了给其他潜在的,有可能起义的国民党军竖块样板,我军将其改编为颇具中性色彩的“民主建国军”,委任高树勋继续担任军长。为了确保起义军官们的切身利益,不让他们感到“被剥夺兵权”、“被架空”、“有名无实”,我军除委派王定南为“民主建国军”政治部主任外,一直未触动这支起义部队的组织架构。为了避免军官们误会和反感,我军甚至未在该部士兵中作思想改造工作。

非但如此,我方还在根据地经济和财政均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给予了“民主建国军”明显超过我主力野战部队标准的生活待遇。该部起义时已是深秋季节,但官兵还身着单衣。晋冀鲁豫军区立即将原本配发给我军主力野战部队的被服,优先发给“民主建国军”。这与国民党军方面歧视、排斥异已的传统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刚开始确实让“民主建国军”官兵感到温暖和感动。但是,根据地的经济和财政状态毕竟无法和国统区相提并论。这种超规格待遇不仅让许多我军指战员想不通,而且古代先贤早就说过“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

高树勋部原系西北军。西北军在国民党军中是出了名的生活清苦,但却有着和所有旧军队一样的官兵待遇悬殊、军官沉溺于享乐的陋习。供给若不足,情况好点的,就像高树勋那样,直接向军区开口讨要。高树勋本人甚至连自己的收音机没电池用了这点事,也亲自写信给薄一波,要求中共方面想办法解决。情况差点的,或者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官兵们直接自行取用老百姓的物品,甚至不告而借。由此,“民主建国军”起义后在河北安县驻扎没几个月,当地老百姓就受不了了,纷纷要求政府将这支部队调走,甚至还发生了群众上访请愿事件。

对于这些问题,当时有关方面过于考虑照顾起义官兵情绪,没有对违规官兵予以深刻的思想教育和严厉的惩处,而是采用了和稀泥的解决方式,结果进一步加剧了群众不满,也让起义官兵越发肆无忌惮。由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闹到后来,我方不得不让该部移防到平乡地区。等该地民怨沸腾,又让“民主建国军”移防了事。

如果说,这些只是小节的话,那么“民主建国军”官兵在大节上是很让我军失望的。该部之所以起义,并不是有多高的政治觉悟,而是在深恐被老蒋驱使到内战前线,当作炮灰牺牲的情况下,寻求自保的无奈之举。虽然高树勋本人在起义后,通过四处学习,思想上进步很快,也多次主动给同为西北军袍泽的张岚峰、孙殿英等人写信,劝他们起义,但大多数“民主建国军”军官是没有这个觉悟的。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这就是为什么1946年6月底,全面内战爆发后,“民主建国军”以拖延手段,拒不进行任何军事训练和备战,以此达到拒不加入我军战斗序列参加战斗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根据地军民勒紧裤腰带,好吃好喝供养了万余不能保卫根据地,只会祸害根据地人民的“大爷”。这种状况,断绝持久。

更为过份的,也是我方最终狠下决心彻底解决“民主建国军”问题的,是全面内战爆发之初,我军实施战略防御,大踏步后退,让根本不了解我军的大多数起义军官和相当一部分起义士兵认为“中共朝不保夕”,从而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出延安,这些人更是认为“中共失败已成定局”。为保障自身利益,许多起义军官利用早先的人脉关系,暗中与国民党方面又沟通了联系。而未参加起义的原新8军副军长马伯言,竟也通过这些联系渠道,将劝降信送到了高树勋手中。

虽然高树勋本人立场坚定,主动将这封劝降信交给了我方,但该部人心浮动,一些反动军官暗中串联,蠢蠢欲动之势已是高树勋弹压不住的既成事实。在内外斗争形势极为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晋冀鲁豫军区被迫强力解决由来已久,久拖不决的“民主建国军”问题。

虽然对高树勋部的整肃过程中,因为长久压仰的不满情绪得以集中释放,因而一些整肃手段以事后观点来看有些过火,在整肃过程中也曾经冤枉了一些人,但总体而则大方向并没有错。因为继高树勋之后在苏北前线起义的郝鹏举部,在东北海城陷入绝境时被迫起义的滇军184师潘朔端部起义,我方均是在其起义后给予了超规格待遇,甚至还予以扩编,但未过于顾忌起义军官们的情绪而未对起义部队加以改造,真正掌握住这些部队。结果,这两支所谓的起义部队,均在敌人大军压境时临阵复叛,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3个战略区的首支战场起义部队都发生了大问题,改造无一成功,引发了我方深刻反思。相关人员总结经验教训,认为在敌强我弱的大背景下,起义部队官兵思想上难免发生动摇。过于照顾起义军官的情绪,试图用保留旧有组织架构,提供优厚待遇的办法,必然事与愿违。因此,我方对此后起义的孔从周部、曾泽生部、吴化文部,都给予与我军相同的待遇,并且向部队中派出大批政工干部,在起义部队中建立基层党组织,成立士兵委员会,开展审查、诉苦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对旧军队的组织架构进行彻底改造,这才将它们悉数改造成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新型军队。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方在改造高树勋部、郝鹏举部、潘朔端部过程中所交的“高昂学费”,并没有白交。

通宝推:紫梁,nettman,起于青萍之末,青青的蓝,
家园 就是改造不到位,据说高树勋已经无法控制部队,这个不好说

总之,因为1947年的我军的艰难,这个完整的部队已经改变了判断。

他们的确是有了异心。

最开始改造的思路是有问题的。

家园 给军队配备政工干部是必须的

想起来前十几年流行过啥“军队国家化”

家园 这个教训对香港一样适用

历史螺旋上升,同样的错误一样在香港犯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改正,或者说是否在台湾还要犯同样的错误呢,拭目以待。

家园 原来我党一锅两吃是有传统的,不是总设计师的原创。可惜都是失败

一国两制遗害无穷,优待他们只能让他们觉得他们就是高人一等,怎么可能跟你同心同德?不是领导有私心就是领导愚蠢。哪个情况?

家园 潘朔端部下的问题扯不到他头上吧?

郝鹏举是“三姓家奴”不假,潘朔端算是被部下连累的吧?

家园 挑个小刺,是孔从洲吧?

后来还跟李德胜结为了儿女亲家

家园 之前看了一本书《心路沧桑 : 从国民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

讲述的是 曾泽生部的改造过程,真的大受震撼。终于能够理解同样的军队为什么经过改造前后战斗力差别能那么大。

不过这种改造应该是绝唱了,以后都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的土壤了。

家园 香港的失败,二代三代都要负责人

个人觉得三代的责任更大

家园 如果在15年内统一,对台不会有香港的待遇

因为香港的教训已经给从上到下的各级主事人以深刻印象,不至于重蹈覆辙。

15年后现在这批人主事人差不多退完了,下一批主事人虽然经历过香港的事,但限于身份角色不同。未见得有深刻吸取和领悟教训。可以类比286时期的胡、赵,虽也算是打过仗,可基本上跟随大部队,还没有真正领会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思想上还抱有幻想。倒是386年轻时始终直接面对更残酷的斗争一线,没有太多幻想。

家园 郝鹏举部肯定不能算是华东的首支战场起义部队

他是46年1月份在台儿庄通电起义的,此前,45年11月赵云详部九千余人就已经在盐城起义了,赵离开后部队由戴心宽掌握,后编入10纵,参加了邵伯保卫战,和黄百韬的整编25师交战。

家园 十几年hu4 时代提军队国家化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他们真实的意图是否定社团对军队的领导,否定政治工作。

在我个人看来,提军队国家化就是个伪命题。首先,我们的指挥员、战斗员都是来自人民的。其次,所有的武装力量都要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指挥,这是写在宪法里面的,单从纸面上这一条看,军队就是人民的、就是国家的,再提什么 军队国家化简直就是脱裤子放屁。

匿名 共产党的组织力

我也看了。大为震撼。

为什么共产党领导下,能爆发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为什么霉国最害怕的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

为什么,抹黑。

家园 军队国家化是奔着多党去的吧。

如果军队国家化了,那么军队就没有对人民的责任了,也就不叫人民军队了。也就没必要做什么政治工作了,对内不需要救灾,对外只负责防御和侵略。

家园 这属于打铁自身软的情况

【原创】在香港和台湾,谁是同志?所述,香港的进步力量成了敌人,怎么可能搞好?假如解放军进了上海,先去给杜月笙磕头,怎么可能打赢经济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