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西方对华为翻身仗的“我陷思” -- 孟词宗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刊载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标题为《我们不知道的华为》(The Side of Huawei We Don’t Know 原文:外链出处 )。
作者是钱德兰·奈尔 (Chandran Nair)。这位是马来西亚商人,也是总部设在香港的独立智库全球未来研究所(Global Institute For Tomorrow, GIFT)的创始人,经常给世界各大媒体供稿。
对于华为的成功,钱德兰总结了几条:
1. 任正非年出身贫困,几次创业失败。这些人生经历塑造出强韧、积极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了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并应用在其克服美国制裁,追求自主创新的现实上。
2.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华为是中共的商业延伸,其运作方式也类似,其创始人任正非拥有绝对权力,密切监督着一个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现实却截然不同。 这家私营公司是 100% 员工持股的公司,任正非持有公司 0.7% 的股份。 这种治理结构是华为独有的,借鉴了对世界各地最佳实践的广泛研究,并根据其需求进行了定制。
公司实行集体领导、多重制衡的运作模式,股东代表和决策机构成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决定公司增资、利润分配、选举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等重大事项。 职工代表由工会委员会组成,职工代表委员会是工会履行股东责任、行使股东权利的职工载体。 有投票权的持股员工以每股一票的方式选举委员会,委员会随后以一人一票的方式选举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 这些活动是透明的,甚至对所有员工进行直播。
作为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的影响力和权威来自于他的成就所获得的尊重——这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组织和谐与秩序的方法,植根于尊重长辈和领导的文化。 虽然任正非对董事会决策拥有否决权,但有记录表明,他只行使过几次这项权利,而且通常是在技术和业务方向上,这在世界上大多数私营公司中都很常见。 他在内部被描述为一个更喜欢通过全公司范围的演讲分享他的愿景和想法的人,这些演讲作为方向制定的指导。
3. 虽然近期制裁对华为智能手机业务和短期利润造成影响(2022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9%),但华为持续进行战略投资,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 2022年,他们将收入的25%投入研发,相当于1615亿元人民币,绝对值超过美国以外的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占收入的比例也超过科技巨头。 相比之下,全球最大的研发支出亚马逊和 Alphabet 同年将其收入的 14% 左右投资于研发。
尽管无法在全球范围内推出高端5G手机,但智能手机业务部门并未裁员。 这也是一种经常被误解和不被重视的文化差异,员工被视为家庭的一部分。 所以,当困难来临的时候,大家都会忍着,进入“生存”模式。 新款Mate 60、Mate 60 Pro、Mate 60 Pro+以及新版可折叠手机Mate X5的推出,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智慧。
华为的治理结构使其能够对公司、设施、研发和员工进行再投资,即使在业务低迷和外部压力时期也是如此。
4. 在制定公司目前的公司治理模式时,值得注意的是,华为领导层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世界各地成功、持久的公司的治理模式,包括日本家族企业以及法国、德国和日本的企业。 美国。 他们积极思考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吸取成功和失败的教训,将这些想法为华为量身定制。
钱德兰总结的这些,过去几年散见于各类报道。华为的模式,其实就是在一个公司的范围内搞“民主集中制”,利益共享,风险共渡,同时注重发展,注重发展真正的生产力。
更重要的一点是华为在利润同比下降69%的情况下,不但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而且智能手机业务部门并未裁员。而西方一旦利润下降就立刻裁员,然后做出这种决策的管理人员甚至会升职加薪拿奖金。这种情况下,在华为员工被视为家庭的一部分,而在西方员工只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哪一方更有士气和韧性,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曾几何时,西方也曾经有所谓的“员工忠诚”,以福特为代表的西方企业也曾经给予员工以超额薪金和近似“终身雇佣”(通过工会合同实现),日本也曾经实行“年功序列”制度。然而这些东西最终都烟消云散,甚至始作俑者也不能恢复。为何如此?关键还在于员工不是企业的股东,同时对企业管理没有发言权。企业仅仅依靠某几个“天才”来管理运作。自然到后来人亡政熄,甚至人还没有亡,为了自身利益老板就把员工利益牺牲了。这种情况就是孟子说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钱德兰的文章算是警告西方尤其是美国不要以意识形态来判定一个国家和企业的实力和潜力。但西方能有多少人听得进去?
其治理模式的优劣是个人都能看的明白,有那么多诋毁、抹黑、造谣华为的小作文,原因大概是资本眼睁睁看着这么大一块肥肉吃不到嘴里,无能狂怒罢了,毕竟国家力量的围追堵截的都没有杀死华为。
华为即使是和三星、台积电一样股权出让一部分给美资财团,估计也不会获得联想一样的待遇,大概率阉割掉研发能力,毕竟遏制中国发展永远停留在低端才最符合美欧利益。
当年凯申去岛,痛定思痛,总结了若干失败原因。
基本上就是这个路子。
这是一种典型的用现象解释现象的逻辑循环。似乎说了很多,其实都是废话。
老人家教导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现在看,绝大多数人都没这个见识,只能在现象层面做一些总结归纳,无法由表及里,直达内核。
我想起论持久战这部著作。很多人都说,抗日战争时持久战,这个论点一点都不新鲜。但是只有老人家可以深入浅出的论证,抗日战争为什么时持久战,为啥一定是持久战而不是其他形式,持久到啥时候,转折点在哪里,为什么在这里。
说华为没有IPO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则的。。。!
可见某些势力贪婪而无耻的目光早就盯上了华为!
华为一直坚守自主创新和技术独立的道路,与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坚持让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成为了中国科技的骄傲。
尽管有人试图诋毁、抹黑、造谣华为,但事实胜于一切。华为凭借卓越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不仅在国内获得了成功,还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这种优势不仅令资本无法觊觎,也让美欧的遏制行动难以奏效。
华为与三星、台积电等公司相比,展现了更强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潜力。即使部分股权出让给美国资本,华为也不会轻易放弃自主研发的优势。这种坚持将有助于中国科技的长远发展,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有望改变全球科技格局。
用现象解释现象的逻辑循环很容易让人感到困惑和满足,因为它似乎提供了答案,但其实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这种逻辑循环很容易导致我们陷入一个不断重复的循环,而不能真正前进。
譬如国民党打败仗的一大主要原因是农民不支持我们,所以我们要争取农民支持。只要农民都支持我们,那么就能打败共军。
这是完全正确的。如果农民都支持国民党,那共军早就完蛋了。
譬如我当国足教练,战略很简单,只要踢赢每一场比赛,自然就世界杯夺冠了。这个逻辑无懈可击。
这种论断正确到,近乎同义反复了。
以前我也写过一些内容,大致是认为股份制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财富拥有/分配的方式,但也觉得没法实现公平。
大部分的股份制,从道理上来说,大家 都能拥有一部分,也能因此而相应收益,但是在现实中,固然大家都能有股份,但是股份的分配并不公平。也因此导致“同命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命运。
他的2、3、4总结,再做总结,我觉得是华为的确在相当大程度上做到了所有员工的“命运共同体”感,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是不因一时受挫就裁员。
例如楼下说的“农民不支持”,跑到台湾后就真的也搞了“土改”,通过“赎买”重新分配土地。用土改得到的资本进行工业化。
这个当然是师从大陆。同时也要看到美国爸爸在日本也搞了相当“激进”的土改。常凯申跑台湾后要压制台湾本地势力,去日本五十年殖民化影响,要获得台湾本土民众支持,还有什么比“土改”这个大杀器更有用呢?
“土改”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一再发生过。因此无论国共都可以从现成的史书中找到成例,加以实施。反而是日本从来没搞过“土改”,班田制虽然仿效隋唐均田制,却最后蜕化成了庄园制后来有演变为领主制。结果就是日本不搞“土改”却成了列强之一。于是日本以为到哪里都只要武力征服就够了,跑到中国连搞减租减息的智慧都没有。
早先的联想 还是想做一些事情的,特别是倪光南在的时期。
后来看联想轨迹,猜测柳氏集团应该是和美国资本达成某种协议,以自我阉割研发能力的方式来换取实际控制人的个人利益保障,即使这样美国人并不放心,还是让总部搬到美国、高管加大美国人比例、美国安全部门安插人员等等,这才保住半死不活的生意。
华为与三星、台积电等公司相比,展现了更强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潜力。即使部分股权出让给美国资本,华为也不会轻易放弃自主研发的优势。
美国对华为更加的不放心,手段只会更严厉,想保留研发能力基本不可能的。
张捷有个讲三农的系列视频,里面说到一件事后看毛骨悚然的事情,大概是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舆论最热的时间段吧,有一批人鼓噪要瓜分北大荒等东北国有农场,张捷他们这些学者给上级的考察报告反对这件事,被拦住了,后来北大荒国有农场直接归属财政部了.......大概是放在地方中央都不放心了,东北吏治之糜烂.....
国有农场要是算一块肉,那华为不就的是金山银山啊,盯着的人海了去了,国内的买办、二代,国外的金融大鳄,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华为危险的是后面的路怎么走,好在孟晚舟算是经历磨难、玉汝于成,在心志、形象方面应该能接班了,否则真是担心老任走了华为分分钟就被分而食之........
这话让趟地雷阵的朱老总情何以堪啊。
华为的内部淘汰机制其实让离职率就已经很高了,其实华为是否“裁员”看入职率更靠谱
宝地一用,顺便帮铁手捉个虫.....
孟晚舟经历了美国加拿大政府的迫害之后,应该更成熟了
抗压能力应该有较大提高,本人立场也应该更加坚定,一些不切实际的对西方世界的幻想破灭后对西方及资本运行的底层逻辑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些方面都是一帆风顺的富家子弟的致命缺点(平时无所谓,面对危机方显本色)。比照看王健林王思聪、任正非孟晚舟,差距一目了然。
中国人常说英雄起于草莽,不是说草莽聪明富贵之家的子弟笨,实际是草莽都是千锤百炼、历经磨难出来的,智力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富贵之家的子弟根本没有那种磨难考验的机会。
孟晚舟仍有一点不放心的就是没有技术背景,精于财务是掌舵人来说是弱点......
能保华为以后一二十年的发展也许就够了,华为的运作模式已经得到验证,就像种子已经埋进人心里,即使最后散了,应该也会像仙童一样,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吧,主席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假如张三买了中石油的股份,张三换工作不影响这个股份及其对应的利益。
但假如张三是华为员工,他持有的华为股份,离职后就没了。
另外,华为淘汰率非常高,相当于无需【一时受挫】,总是在裁员。【一时受挫】影响的是新招员工的规模。
华为把资本主义手段用到了极致:用最优化资本利益的方式给工人激励。在封建残余浓厚的中国,这是一种进步。而他能够存在,却又依赖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每个私有企业理论上都可以采取华为一样的措施,但是他们不是不想,是不能。华为能,因为给华为、任正非保驾护航的不仅仅是南山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