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程序有大量改动,可能会有问题,请短信通报。
- 近期将近期将实施『大浪淘沙』用户自定待认可
- 近期将考虑认证重置,仅限『大河奔流』和『五千年』
主题:西方对华为翻身仗的“我陷思” -- 孟词宗
本来拥有100%,却让出99%多,自己占1%不到,而且这种让是在法律层面的让。华为的股东只有两个,一是任正非,持股0.752%,另一个是华为工会委员会,持股99.25%。
这在全世界的私人老板里面,任正非是唯一一个这么干的。
目前华为虽然不是全世界最大的私营公司,但美国不仅是举国之力,甚至是全同盟之力,来围剿它,也没把它干趴下,而且不仅没被干趴,还有王者归来之势,说华为是一家全世界最伟大的私营公司,并不为过。
也就说,任正非的独一份操作,却创造了一家独一份的公司,说明这种操作模式是成功的,而这成功背后一定有其深层逻辑。
最近,在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的一篇哲学文章,叫《共在存在论》,主要观点是,共存先于存在。这篇文章可能是在我看过的文章中,最有思想深度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些话,大概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逻辑。
人性要求利己,所以利己不是错误,错的是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私最大化并不等于利己最大化,而且,自私最大化也不能达到利己最大化。
人人追求最大利益,这没有错,但现代理论把利益的项目搞错了。较大利益优于较小利益,这个判断是理性的,可是独占利益优于共享利益,这个判断就不是理性的了,因为人们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未必是可以独占的利益。事实上,每个人可指望获得的大多数最大利益都属于无法独占而只能存在于相互关系之中的共享利益,一旦试图独占,那些利益就烟消云散,例如家庭、爱情、友谊、信任、交流、互相理解、互相承认、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等等都是无法单边独占的共享利益。可见,利益不能理解为“独占利益”而应该理解为“可及利益”,这样,什么是利益,就比较清楚了。因此,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应该重新定义为追求自己可及的最大利益,这才是符合理性精神的选择。
任正非的让出股份看似非理性,其实是理性的选择。
任总是有大智慧的人。
哈哈,乂味太浓了
几万家甚至有几十万家公司,但真正成功的公司几乎没有!
为什么这么多复制华为模式的公司不能成功?它们只是复制了华为外部的形式,而内在的核心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没搞明白!
和存款理财类似,不满足退休条件的员工在离职时公司会退还购买股票的钱,同时结算本年的利息,员工多的钱只是利息,股票本身是无法卖给公司的。
大圣魁里面只有三家是所谓的死人股,这个是最开始的发起人的,后面的绝大部分全都是顶身股。对需要员工要求有极大创造力,或对员工个人能力依赖非常大的行业,这一套体制是非常适合的
帮助网站 Amazon 购物(美)
- 自检在线运行。有建议和意见请短信。
- 认证、监察申请暂停
- 以后发新主题将只能在具体的版、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