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读汪海林关于文艺的评论有感 -- 崂山一道士
回国之后,除了保持了上西西河的兴趣之外,逐渐形成了上观察者网的兴趣。也跟着女儿上B站,还注册了用户,成了会员。B站是个好地方,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人文方面,傅正、张捷、王德峰等都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教育。最近我发现汪海林也是个妙人。
观察者网刚刚举行了“答案”年终秀,汪海林的发言记录我在网上看到了。相较于金灿荣教授所讲的内容(其实都是以前讲过的,新意聊聊,挺没劲的),汪对文艺圈的分析挺有意思,切入的角度我没有想到。
比如他说:“艺术家大多数是融入不了时代洪流的,任何时代都是这样,他们要么落伍了要么超前了,恰如其分的融入是很难的。”
他又说:“我不觉得让文艺工作者下乡劳动、进工厂劳动就能有“在场感”,以前搞过,但不成功。”
他还说:“中国电影史论有一个看法,最好的中国电影在上个世纪30年代,...... 其实,30年代中国电影的辉煌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干出来的。”
这是让我大加赞叹的内容。前两条是我没有仔细思考过的,后一个知识点是我没注意的。
第一条反映了意识形态和实践之间时间上的错位。实践总是先行的,而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是相对滞后的。这种反应可能有两种:一种是从旧的、已有的观念去支持或反对正在进行的实践;一种是提出新的观念去支持或反对正在进行的实践。坚持旧的观念,会被人认为是落伍;提出新的观念,若能迅速为大众接受,则与时代合拍;若当时不能接受后来才被接受,则为超前。像我看过的影片中,《让子弹飞》一出来就效果不错,后来被反复解读以至于“申遗”,属于与时代合拍型;《大话西游》出来的时候票房惨淡,但后来却被奉为经典,属于超前型;而《太阳照常升起》我到现在都无法看完,我还不能判断其对于我来说是什么。
B站给了很多up主对电影仔细拆解分析的机会,很多内容做得很不错。这种对于作品的逐帧分析有不少揉进了up主自己的思考,有些未必是导演的本意,算是一种二次创作了。有的分析得非常详尽,对服化道的细节都深入研究,因此反倒能更理解导演的本意,如最近郭云神奇对《功夫》的解析就非常到位。
第二条反映了文艺工作者与实践的脱节。这种脱节是有着天然的合理性的。不能要求一个剧作家懂得地下工作,懂得带兵打仗,懂得科研工作。对于演员而言,体验生活是重要的而且会很有帮助。黄渤在成名之前混迹于市井,对于他演技的提高大有裨益。但他的体验,更是生活本身而不是刻意为之。路遥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亲自下矿井体验生活,才更像汪海林所说的“让文艺工作者下乡劳动、进工厂劳动”。但对于路遥来说,这不是领导“让”去的,而是他自觉的行为。可见,只有自觉地参与生活实践,并有意识地将这种体验反应到文艺作品中,再加上因此而产生的灵感,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对于大部分文艺界人士来讲,让他去参与实践,让他去体验生活,他本身思想上就是抵触的,不情愿的,这是这种方式不成功的原因之一;即便自觉参与了,体验了,但悟性不够,升华不到思想层面来,也不可能有效果,这是原因之二。
第三条内容则更有趣。这说明文艺创作者是要带着批判的精神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当年的共产党人是带着批判旧社会,拯救民族与危难的心态投入到电影事业中去的。现在时代不同了,要批评自己、批判自己,变得不容易了。我个人认为我们需要建设性的批判和批评,从实际出发的批判和批评,不从洋大人的条条框框出发的批判和批评,这是相当难的啊。
教员省流版:
第一条是密切联系群众,
第二条是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条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不过,40年代的《小城之春》比它更好。这两部电影今天都还能看得下去,其魅力没有因为它的色彩、音乐、妆饰的陈旧而褪色。
如果过了近100年后一部电影都还能看,说明它经受住了考验。超越时间是评价一部电影最好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