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古诗词一字之差,哪个意境更好? -- 俺老孫
有色彩 有声音 有闪烁的星光和渔火,有流动的水和风。
江枫 渔火是成对的,江枫在动,渔火在动,都不是静态 都未眠。
他在这里严防死守,燕然勒石没戏,当然就“归无计”
整个词调子很低沉,搁党史里得被批右倾保守主义
说“塞上”感觉给人打出去了,咋也不能是右倾了,所以还是“塞下”更贴切些
水光白石黑沟渠是黑灯瞎火走夜的口诀,我情疑微光夜视仪也是这个原理。
雾则不会是雾,有雾则不见渔火,霜字点明了是秋。渔家打渔则一般是下半夜,初晓则要到码头售卖,故而不是子时。
按我说其实诗人迷迷糊糊天欲明时时空错乱。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半夜睡醒,远方传来的歌声特别的动吃而撩人。我觉得汽车音乐,半夜山林间开车时听的音乐是最美妙的,脱了这个环境,什么样高端的汽车音响也听不出那个效果。迷迷糊糊间乌鸣江逾静,再加上空灵而恢宏的钟声,诗人灵感就来了,并且在失落中感到一丝希冀。“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我一直读到生气,读到憧憬,读到希望。
完蛋了,我被你带歪了。本来我回 @俺老孙 河友茴字贴大意是这么说的:孙河友提的是意境,结果河友们回的大多是考究实境,只有我扣题了,故而孙河友应该表扬表扬我。现在我也被自由河友你带歪了,罪过罪过。(那贴不见了,近期有两三个贴消失不见,正如 @铁手 老大提示的那样,不见了,不知为何。)
唐朝大诗人王之焕留传下来的诗作虽然不多,但首首都是精品。他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另个版本只有一字之差:
黄河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还有个版本与上面这个亦只有一字之差:
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黄河是“远上”还是“真上”白云间?亦或是“黄沙直上”白云间?哪个意境更好?
比如从地理角度分析,玉门关距离离黄河最近的西宁市有690公里,且玉门关周围根本没有山,诗人如果是在玉门关写诗,既不会写“黄河远上白云间”也不会写“一片孤城万仞山”。从全诗看又明明是写景,所谓凉州在今天的甘肃武威,距黄河200多公里,如果诗人在凉州写的诗,根本看不见黄河。
而从气候角度分析,最著名的是竺可桢先生在《物候学》一书中所写,认为应作为“黄沙直上白云间”,以为这样写,很合乎凉州以西玉门关一带春天的情况。他引用唐代诗人的诗句作为旁证:与王之涣同时而齐名的诗人王昌龄,有一首《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维的《送刘司直赴西安》:“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都把黄沙与玉门关联系起来。的确,玉门关一带到春天,刮大风起黄沙是经常发生的。
从传抄上考证者,则认为是历来传抄的错误,认为把沙的草书认成河,黄河直上不好唱所以唱成黄河远上。又翻看诗集,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及宋·尤袤的《全唐诗话》中均写为,“黄沙直上白云间”,包括用唐代薛用弱的《集异记》的故事: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诗人在长安相遇,用伶人唱诗比谁的诗传唱广,双鬟起唱:“黄沙远上白云间……”做证。
但这些解释,其实都不足以证明。
地理、气候说,虽有道理,但查看王之涣的生平,其实他从来没有去过边塞,写的诗都是想象,自然跟诗人写诗在哪里无关了。
而认为传抄造成的错误,其实也解释不了如果诗人写的是“黄沙直上”,为何唐朝的《集异记》里写成了“黄沙远上”,又只有宋代《乐府诗集》及《全唐诗话》里是“黄沙直上”,而其他抄本中均做“黄河远上”。
我觉得,还应该从此诗的立意及诗人写作的背景分析。王之涣恰逢唐玄宗所在的开元盛唐时代,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这是众所周知的。上有所好下必从之。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就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敬献给唐玄宗。《乐苑》称,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宫调《凉州》。唐玄宗尤其喜爱其中来自凉州的一种曲牌。玄宗把《凉州》交给教坊,让乐师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以演唱,教坊则以所进之地为曲调之名,这就是《凉州曲》与《凉州词》的来历。而王之涣借曲填词写成了诗,诗题又作《出塞》,但显然不是单纯的因为诗句优美而得以传唱,更因为其中的深意。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可以说点到了关键点。也就是说王之涣借此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故此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既然末尾说君恩不及边塞士卒,前面讲边塞士卒的辛苦才合理。而黄河远上显然体现不了这一点,只有“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用环境的艰苦才能体现戍边将士的辛苦,更用以呼应尾句的“春风不度玉门关”。
而如果按通常传抄的“黄河远上白云间”,此诗不过就是一个寻常写西北边塞风光的诗,美则美矣,但却没有什么内涵,更何况还是诗人想象出来的边塞。而用“黄沙直上白云间”,则体现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与对君恩不及的无奈,更富历史感与责任感。这应该也是此诗自写成就一直被传唱的原因吧。
皓首穷经派的说,古苏州寺内夜半子时有敲分夜钟。
有霜的条件看气温、气温差和湿度,自然是有雾的。霜降后枫叶渐红,与渔火提供一对暖色,月光与水波提供一对银色。
灞桥折柳与寒山分夜钟各有习俗,提供情绪价值。
拐回来了没有?
一座大殿里悬挂巨钟,游客敲钟10元三次,儿子兴致高昂,拉动一根横悬的粗木狠狠撞击,一回不尽兴,往返三次花费30元。
大钟是前些年铸造,钟声确实悠远。
教员当时的活动区域应该与范仲淹的活动区域重叠。既然诗词大家教员都说“
恍若塞上行",还是”塞下“好吧!
教员的《五律·张冠道中》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从近处看,沙尘暴天气是看不到“白云”的;从远处看,沙尘暴是像大浪一样滚滚而来,和“黄沙直上”也是有差距的。除非是龙卷风才能出现“黄沙直上白云间”的景象。
古代“凉州”泛指当今的甘肃一带,也就是河西走廊地区,虽然气候不如内地,但也不至于处处“黄沙“,水草丰美之处也不少。黄河本身就流经甘肃(黄河的六分之一在甘肃),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支流之一,湟水河,也流经甘肃,现今的甘肃省省会兰州市红古区,以及青海省的省会西宁,都在湟水河岸边。历史上河湟地区(又称”陇右“)也是战略要地,但在安史之乱后就丢失了,直到北宋”熙河开边“时才短暂回到中原王朝手里。
历史上王之涣很可能没去过凉州,而是凭借想象写的《凉州词》,既然如此,并不能根据凉州多”黄沙“就断定是”黄沙直上“,也不能根据”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断定写的是玉门关附近的景色,”一片孤城“也不是玉门关。另一方面,”黄河远上“是静态的,“黄沙直上”是动态的,如果王之涣确实没去过凉州,那么前者更容易想象一些。(也有可能作者是站在一幅画前做的这首诗,那就更加能说通了)。王之涣还有一句“黄河入海流”,同样是想象,也许可以和这句互相印证。
最后从文学上看“黄沙直上“固然可能更加真实,但在意境上明显不如“黄河远上“,历史上后者广为传唱而前者鲜为人知就已经证明了这点。
汉唐的首都就是陕西的长安,在”塞上“、”塞下“两个词就是在这两个朝代流行的,怎么也不可能把”塞上“放在首都附近吧。
直到抗战的时候,我们还说“北上抗日”呢。
封狼居胥的时候一般说“塞外”,“塞上”。
感觉固守边疆的时候还是“塞下”比较好。
故不时被“初嫁了”困惑。
我认为还是“正雄姿英发”。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过门),正是雄姿英发之时,这是一个进行时态。遥想公谨常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了”字是完成时态。不好对接后面的羽扇纶巾。而且,初嫁了,颇有后面还有二三四五嫁之味道,挺扫兴的。
@自由呼吸F0 河友,没拐得了回来,被你带得更歪了。只是,床前明月光,地下鞋两双,不比疑是地上霜更写实么?
是因为古代黄浦江只是吴淞江的支流,在唐代吴淞江是直接流到大海的。后来的一千多年上海的浦东才逐渐形成,经过一系列水利工程之后,黄浦江和吴淞江的关系才调转过来,但吴淞口这个名字却保留下来。
1840年后上海开埠,外国人发现沿着吴淞江可以直达苏州,所以就称其为”苏州河“。而”上海“得名可能是因为”上海浦“这条支流(之前还有一条”下海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