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古诗词一字之差,哪个意境更好? -- 俺老孫
喝醉了酒,要卧的时候,也应该是找个凉快点儿的地方,哪有专门找个上面有花的地方卧的?
再联想到这句是被时人认为是谶语(诗写于1095年,秦观卒于1100年广西藤州),自然更应该是“阴”
百度上杳:
杳,汉语二级字 [1],读作yǎo,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 [2]。本义是昏暗;由幽暗引申为极远;由极远又引申为寻不到踪影。
他在古藤下,说昏暗、遥远都说不上的,而且这个字的意境有点虚无缥缈,偏阴沉,和整个词作略偏欢快的风格不太搭
“了”本身是中性的,并没有啥额外的意境,只是对当时感受体验的一个描述:完全不知道东南西北了。是一种放松、解脱的心态,和前面说的谶语也是相合的
第一反应是不是银装素裹么?默念了一下,是银装素裹呀,再念,才发现真不是银装素裹。问题出在“须晴日”。
@杰瑞 河友,请问长安是东莞那个么?
[IMG]https://img0.baidu.com/it/u=910603076,221227942&fm=253&fmt=auto&app=138&f=JPEG?w=820&h=500[IMG]
东莞都是人家玩剩下的,妈妈桑们总结的之前的一些高端服务规范,下沉式服务普罗大众。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里,对这种下沉式的服务有很精确的描述。哪位设计师在哪个场合第一次用到了这种蓝色,慢慢的东施效颦开来,一级级的下沉,最后变成女主身上的那件便宜货蓝色的毛衣 ,已经和时尚一点都不搭边了,这个过程是有几十亿产值的行业,女主却无视了,等于冒犯了行业领袖米兰达,所以被深深的鄙视了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是前文的放荡,夜里更无涯;二是夜里存心让人听到马蹄疾更震撼,比较符合作者,还有那些半夜跑车轰鸣的家伙,昔日龌龊的人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高适,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他写的《除夜》诗如下: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时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其中,“霜”字一作“愁”字。
另一首《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其中,“厌”一作“满”。
这种一字之差,音不同,字形不相似,想来不是抄写或传唱过程中讹传,多半是审度河友说的“大聪明”擅改的。哪个是作者愿意,哪个意境更好呢?
飞天有意境吧,天宫也是据阿房宫来想的。中国人很维物的,接地气才不荒谬。
继续带拐
厌原野才会猎城下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站洞口观风雨,作对曰:风吹千层浪,雨打万点坑。后面李白说:老二大谬,你又没数过,如何知是千层浪万点坑?一千另一坑,一万另一浪也说不定。吟诗作对要严谨,你看我“飞流直下三千尺”,就是拿尺寸量过,写实。
带拐?吃我一石头。投石冲破水底天。
典型如时尚女妆,一般都先出现在街头失足身上,然后再被规定为时尚。比如文艺范爵士乐,原本是黑人土味。交谊舞,一看就是效外野合动作。
上流只是有规定时尚的权力,制造时尚的能力,还是下流人。杰瑞河友你不妨留意一下,时尚界混行开的有几个不吸毒滥交进夜店?
杰瑞河友,你这贴很符合 @俺老孙 洒友的“意境”,联系上下文,日改成夜对应了两层意思, @自由呼吸F0 河友你该学习学习,不要总是带拐我,怕怕。
我去查了厌字的意思,又查了这个诗的析义,当然是选厌。终究我还是被 @自由呼吸F0 河友带拐了。
1.
满足;满意
组词:贪得无厌
2.
因过多而失去兴趣,不喜欢
组词:厌烦
3.
憎恶;嫌弃
组词:厌弃
1.
形声。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2.
饱,满足。后作“餍”
[QUOTE]
厌,原义表示嫌恶,憎恶,排斥;也作满足解。读yā时用作动词,指一物压在另一物上。
[/QUOTE]
此处 “ 厌”应是“魇”意,满足。少年嘛,有得疯有得玩比啥都强,能在原野浪,自然就君现日日不早朝了。故而“狐裘蒙茸猎城下”,这里猎,其实就是打闹。起哄,斗技,打野,乱跑。乌拉乌拉的半大小子天天碾,鬼见了都的躲,老鼠毛怕都存不了半根,哪来的猎物。倒是跟 @杰瑞 河友的夜半跑车异骑同工,只是不知道一日还是一夜还是一日一夜。
“满”则不知所谓了,前言不搭后语。
这诗我其实就记得一句“胡儿十岁能骑马”。唐诗三百首我有好多本,当时一本还从大姑丈那里顺来的繁体版,早已不知所踪,一直挺可惜的。其实我知道去了哪。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似乎张继看到的江村、渔火,正是钓罢归来正酣睡的司空曙。😄
无风 水静 才有水中天,这么悠然安逸的湖光水色 被你乱扔烟头,不是,乱扔石头。扔一把钻石不灵不灵的多闪,如水中的星光。
诗僧云 “水清鱼嚼月,山静鸟眠云”
崔国辅善写小诗,在唐朝大诗人中不算太出名。
他的《采莲曲》如下:
玉溆花红发,金塘水碧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莲舟。
其中,“红”一作“争”。
按说下句对应的是“碧”字,应该用“红”,但总觉得“争”更热闹,有动感。
另一首《少年行》:
遗却珊瑚鞭,白马骄不行。
章台折杨柳,春日路旁情。
其中,“日”一作“草”。
“春日”说的是季节,“春草”意味着满眼绿意,意思似乎更丰富。在唐诗中“折杨柳”意味着送别,哪个更有意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