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货币锚定国债,不是建金融防火墙,而是建金融抽水机 -- nobodyknowsI

共:💬212 🌺561 🌵15 新:
主题内有 1 候选回复 花/囧确定,群落成员优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话都不能说

你说有没有左?

军人党政更糟糕,要出问题也是扩张失败后内卷才可能。

没有人在乎谁悄悄死去

家园 嘴就业没有用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

各种所谓以工代赈的名头只不过是驯化的手段。既然已经选择了极端垄断的方式,除了撒钱其他的都是嘴炮。

没有什么是比财政的硬约束的反腐效果更好。

人呢,终极不是为了口号活着

家园 从我理解葡大的最近一系列透露的风声

近期目标(10至30年)应该是这个,无非就是资本要听话而已,分配嘛,相当远期目标(百年计)了。

家园 郡县制与代议制,中西方对中间商的态度

河友提到的2.5层与3层的说法有新意。我也来讨论讨论。

中方其秦以来一直实行郡县制,但正如你所说郡县制大部分时间是3层,但结构失效时就变成了2.5层,而西方除了少部分时间,大多数时间是2.5层。

如何理解2.5层。我觉得最好解释的话就是宋朝的“与士共治天下”。人类社会大部分时间都可以简化为3层结构。统治阶级,剥削阶级和劳动阶级。2.5层就是统治阶级与剥削阶级共治。但中国发明了郡县制,较长时间内能维持3层结构,统治阶级的意志相对而言比较独立。

为什么中国会演化成三层结构的郡县制。我认为和税收关系紧张有关。秦皇汉武都搞郡县核心问题就是要征税。征税多则国力强,可以对外可以争霸天下,对内搞千秋大工程。在剥削社会演化较长时间后,底层的劳动人民实际财富非常少,非常接近最低生活线上。这时要扩大征税做大事,就不能再向底层劳动人民压榨,非但不能还要支付酬劳来调动底层劳动人民去做大事。为此必须把征税的目标指向中间商。所谓商鞅变法,就是为了秦统一六国而进行了一次去中间商运动。而政治结构因为对中间商的压制而演化成了三层郡县制。郡县制的核心就是“弱民”,在中间商提供基本社会功能后越弱越好。这有点像数学中“当且仅当”。在秦朝用职业官僚取代了诸侯,隋朝用科举寒门士绅取代了门阀世家。这都是一种三层郡县制的表现。核心就是压制中间商。企图建立一种有上层统治者与底层劳动人民直接联通的上下直通统治。

作为对照,西方几乎没有建立过3层统治结构,一直采用2.5层统治结构。中国的2.5层是与士共治天下,而西方则是与资本家共治天下。

3层与2.5层到底哪个好。从中国历史看是3层好。3层的时代中央税收充足可以压制中间层进行施政。例如秦皇汉武时期。唐朝早期,明朝土木堡之变前,满清太平天国前。这些时期大多国力强盛,对外扩张。反之退回2.5层后,中间商会抗税,国政难以施行,最终国家败亡改朝换代。

3层结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核心权力与中间商区隔。汉朝核心圈不是皇室就是外戚宦官,真正的权力不给官僚的。官僚不过是高级打工人。明朝土木堡之变前,是皇室与勋贵构成核心统治圈,满清则是八旗贵族构成统治圈。明清两朝退化为2.5层也都有标准性事件,都是在军事上的败亡导致统治圈难为维持统治。

3层结构在现代,比较明显的是伊朗和俄国。伊朗的统治核心是教士团,俄国的统治核心是军特强力部门,希拉维克集团。这两个集团的上层核心职位不予资产阶级共享。完全是两个圈子。

进一步分析西方的2.5层优劣。2.5层最大的问题是利益难以统一,但统一后能量不容小觑。如果资本家们统一思想一致对外扩展,那么各司其职能量也不可小觑。但是世界上明事理的人终究是少数。例如香港首富李嘉诚,明明整个香港财富都在6大家族手里,但他们不承担治理责任。对外宣传自己只是商人不懂政治。这种权力与责任的脱离是一种腐化。而2.5层的腐化比3层容易太多了。中间商去责任化是一种可怕的财政癌症,政治癌症。只知道索取,不承担社会治理。最终社会败亡。

3层的统治集团人少远少于中间商。通过教育让统治集团内多数人明事理,能把责任抗在肩上比统一2.5层中间商思想容易得多。伊朗和俄国都可以甩开中间商,把治国的担子挑起来,这就是优势。

西方的2.5层结构由来已久,更重要的是,美国建国之初的政治家就通过论证代议制把2.5层神圣化。只要欧美执行代议制就必然出现2.5层结构,资本的意志成为社会的意志,即使资本会让社会败亡也必然执行。

可以这么说要否定2.5层就必须否定代议制。当然并不是说不要民主了。伊朗和俄国也是有民主的。特别是伊朗的教士团选举是非常特殊的民主制度。

重要的来了,图穷匕见了。否定代议制本质是反思我们中国的体制。

我们最近的几年的乱象在政治结构上就是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3层郡县制。事实上,自建国以来,中国一直没有实行过3层郡县制。前30年共产主义信仰强烈,相当于信仰马列的教团共治天下。但78年后共产主义信仰退潮。这种没有区隔的民主制就成为了另一种代议制。只要执行代议制就必须向手中握有票的中间商妥协。这几年的防疫突然开放,拯救金融房地,人民币转锚国债而非生产力都是因为代议制下把中央的政策扭曲,导致乱政。这点葡萄也透露了,贯彻中央意志的票子不够了。现在中国财政困难,征税又一次摆到中国的执政者面前。要不要像秦皇汉武一般重建新时代的3层郡县制来压制中间商实现财政改革?这对中央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进一步讨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作为底层的劳动人民还是成为决定性的力量。我说过我的史观,秦到清都是农业资本主义时代,近代到现在是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现代以后是科创资本主义时代。三个时代核心不同在于科技占经济的比例。科技比例越来越高。由于科技占比高,以唯物史观出发,只要发展生产力就不得不在全民普及高质量的教育。当人民拥有了的大量知识,那么人民的力量将成为最重要的政治力量。这就代表我们必须摸索创建一种不同于美国代议制的共和体制。一种上层统治者直接联系下层劳动人民的新共和制。美式代议制表明上顺着下层人民意志,实际上代表中间商资本家的意志。而新共和制就需要上下层直连统治,压制中间的官僚与资本家的统治。从新共和制来看,现在中国的选举制度完全死错误的。

现在摸索的先驱只有两个伊朗和俄国。他俩对于我国的启发就是统治集团的构成。统治集团尽可能与地方官僚与资本家区隔。最好是纯正的意识形态教团,(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军工集团构成,如果考虑到新质生产力的话,可能还要加上科技集团。即意识形态集团,军工集团和科技集团三者构建统治集团。统治集团不予地方官僚资产阶级构建,没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治。统治集团应该采用供给制。在集团内进行教育其成员利益与国家政权存续挂钩。国亡则家破。不能像犹太人那样有家无国。

次之要摸索底层劳动人民上升通道,如何跨过中间商一步进入统治集团。相对而言,科技人员,和军工人员相对简单,凭借长期的工作成果换取人民认可的功勋进入统治集团。那么我们得摸索定制社会功勋制。

再次就是上层统治者如何与下层劳动人民沟通,特别是跨过中间商沟通。技术上需要依赖现代计算机和通信科技。这制度可以算作一种新型民主制度,不过还需要摸索。

最后要建立动员底层劳动人民的机制,一旦中间商反抗,就必须动员底层人民起来镇压中间商。目前我不看好税改的情况。在今年舆论上引导财政专家卢麒元教授的一些论述。但是反对者众多。卢麒元其实是一种改良派,没有动员人民的财政改良。现在反对者如此之多,恐怕改革困难。 也许要认真考虑,自上而下动员人民的局部革命的财政改革方案。

家园 分配不是要改革改良的问题而是要颠覆

一段时间以来,讨论货币政策的帖子比较多,唐门凤去河友的观点是就业问题无解,剩下的唯一一个关爱民生的办法就是发钱,除此之外都是虚的。

发钱这个事我也不反对,甚至喜欢,曾经问过洒落河友,发多少,发多久,他说发很多,一直发,不要停。

只不过我认为:在没有办法屏蔽资金跨境转移问题的情况下,放水迟早都会漏出去,发钱间接资敌,属于饮鸩止渴。

2023年开关后,香港保险市场火热异常。根据上周新鲜出炉的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内地访客赴港投保保费156亿港元,同比激增62.5%!

这还是在实行居民外汇管制的情况下。还有每人次携带现金不大于5000美元,信用卡境外消费不得用于支付保费等规定,但是也堵不住。

当今世界的分配制度都是围绕着货币为中心的,我认为新的分配制度要降低货币的权重,我们走过了很多年的“货币化”,可能要往回走一走,在一定程度上“去货币化”。

“房不炒”正在落实,有没有想过“股不炒”?

例如“现金为王”,现金凭什么?等等,很多观念都要颠覆。

“离境税”小家子气了,遮遮掩掩的,欲说还休,干脆一点立法全面禁止,不就是被举A4纸嘛。

要发钱也堵住漏洞再发啊,葡萄说外面有人想按一比一的汇率换进来,我看里面很多人想十比一的汇率换出去,围城嘛,就是这样的。

家园 理论基础有问题,让人看得云里雾里

兄台立论里,把中外历史上的统治阶层相提并论,这个在根本上就是有问题的。西方把社会分为:原始、奴隶、封建和资社,这种分法除中国问题不大,一牵涉中国问题就很大,因为从战国直到明清的历史,你用封建来指代根本南辕北辙。而兄台把中外历史上的统治阶层视为同一事物,这更是离了个大谱。只讲一点就可以驳倒:中国历史上从无宗教进入最高统治,而西方直到近代,从来没有摆脱过宗教为主。世俗和宗教,是两种价值观,统治阶层如果做不到世俗,那么就是跛脚的,这里的关键就是宗教,而不是资本。

其实观察东西方社会对于宗教的态度,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背后的逻辑。中国一贯对于宗教试图染指最高权力的企图并不宽容,从唐武宗灭佛到苏东坡佛印时代收编佛为释,宗教只能充当工具,不能直接参与权力斗争,哪怕像姚广孝总操盘了皇室火拼,从龙第一功,事后也只能隐退。而看西方,教宗早就拿到了最高权力,但是纯正宗教国都没好下场,慢慢的教宗竟然自己退了,只管收税拿捏教籍,世俗的事务还是只能交给各王国、领主,形成真正的封建关系。所以宗教话事,权斗、战争是把好手,教宗所指,天下披靡,国王呛地,但是一搞经济、民生,马上一地鸡毛。所以其实历史上已经得出经验总结,宗教在和平时代适合空对空扯皮养闲人,不适合搞实务,在战争时代才适合用于聚敛人心,给战士加持精神力和忠诚。

因此,如果接下来S3迫近,我也赞成全国开始唱红歌,弘扬毛公精神,铸造精神原子弹,但是如果中国可以置身事外,不直接下场参与战争,或者仅仅是台海的有限战争,那么什么马列毛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还是当吉祥物比较妥。

家园 有两种思路

其一是中国古代的,货币分段,中国古代的货币其实并不统一,铜钱、金银、绢、粮都充当货币,但各有各的流通,其中铜钱和金(银票)非常典型,一个用在民间基本生活领域,一个用在官方大额(大宗)记账。其实这里已经和现代社会有对应,M1才是真货币,M2以上都有金融属性,其实两者应该有一定区隔,分别设置防火墙,金融不要参与基本生活物资交易。中国古代对于货币金融手段是相当警惕的,所以铜钱之外,绢、粮等直接易货交易都是抑制货币囤积居奇的。

其二就是直接数字化,以今天的数字科技,M1其实可有可无,基本生活物资领域,无非记账嘛,数字化直接搞定了,全国统一信用基底配置基础生活物资就行了,也别什么发钱不发钱了。但是如果你想过得好,那么就启用第二层的金融货币职能,那么就需要用心钻营,进而获得人上人地位了。

家园 swift系统会受到黑客攻击吗

第二个思路的落地,必须要各有各的路,美元你走你的阳关道,我人民币过我的独木桥。这个货币跟那个货币完全不是一个物种才行。

swift系统的安全系数很高吗?我看不是,同样地,中国也做不成一个不可攻陷的结算系统。如果中国推出一个结算系统,必然会面临江湖黑客与五角大楼黑客的无所不用其极的联合攻击,必败无疑。

那为啥没有人光明正大地攻击他美国的swift系统呢?因为这个系统已经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就像城市的自来水厂,你把自来水厂给炸了,岂不是成了全民公敌?

家园 凡事有度,才能有益

上杠杆,出效果。上杠杆的副作用是什么?什么时候上多大的杠杆合适?再理想的状态下,上杠杆是不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必要手段?

从效果按,上杠杆犹如吃兴奋剂,生死攸关冲刺阶段上一点,不上过不去这个坎也一样要完蛋。这样上杠杠的措施是必要的,虽然伤身体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现在,已经把强刺激的上杠杆当着生存必需品了,而且这种刺激越来越没有效果,需要的力度越来越大,和吸食毒品基本上一个味道了。还不去杠杆,还不调理身体,这就是药丸的节奏。

家园 郡县制的两高峰:唐玄宗的内外相制度、满清的双轨制

完全正确。

(1)压制中间商

三层结构有且只有一个目的:"压制中间商"。 以中国的体量只要做到这点,对于周边就是平推。

如果连华北平原都无法统一,如果连部民制的游牧民族、连商朝化的半农耕半渔猎民族都打不过,那么很显然不是三层结构。

五帝锤爆晋宋;

夏商爆锤晚明——脸都不要了。

就这么说吧,某些朝代能够被停留在五帝时代的少数民族暴打,被刚刚夏商化的少数民族暴打——你就知道他们开了多大的历史倒车。

(2)最典型的中间商

现在大多数人的最大问题是对“官僚地主阶层”没有足够的认识。从古代的“察举制”、“科举制”到今天纷纷考编的“小镇做题家”都是最最典型的官僚地主阶层,郡县制的唯一目的就是压制这个阶层。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到公务员考试,这些人一步登天的终南捷径是在变小了,但这些人的总体规模是不断变大的。前者,从皇权角度是件好事,唐朝之后就再也没有科举制大臣能够挑战皇权;后者,从底层角度、从中央政府角度是件坏事,因为当官吏从世家门阀扩大到中小地主之后,这些中小地主通过官僚地主阶层联合起来,彻底隔绝了县城和底层。

中国秦汉~隋唐的历史,是郡县制和分封制此消彼长的历史,最终,中小地主取代了世家门阀的生态位,世家门阀在中央再也无法挑战皇权、挑战中央政府,郡县制彻底确立。武则天几次平叛就是最重要的标志,控制中央政府就是控制皇权,就是控制国家。

中国隋唐~明清的历史,是郡县制在底层彻底被中小地主蛀空的历史,失去了基层控制权之后,郡县制徒有其形。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半期,中国真正的社会制度是”中央-县城“是郡县制的形体,”县城之下的乡村“是分封制的死魂灵。

(3)中国隋唐~明清的郡县制虽然是上层郡县制、底层分封制的奇葩,但依然由两个值得仔细讨论的制度,唐玄宗的内外相制度、满清的双轨制。

(3.1)唐玄宗的内外相制度是首相主政+辅相监察的双轨宰相制度。

参考资料: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26045/answer/2917138920

首相是外相,看似重要其实选谁都无关紧要;辅相是唐玄宗身边的勋贵知识分子,这些才算关键。外相主政,内相监察。唐朝时期,伴随着府兵制,关陇贵族知识分子中诞生了一大批法家,这是中国法家的最后余晖。关陇贵族是从唐朝获利最大的,唐朝倒了他们的损失也是最大的,所以他们主动承担起了法家的职责,监察外相。内相是皇帝的亲信,出身关陇贵族,最大的优点是完全绕过了整个官僚体系——绕过官僚体系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任何绕不过官僚体系的制度,哪怕设计得再好,都会被官僚体系蛀空。

唐玄宗的内外相制度是别人教给他的,他自己是不懂其中的门道的。最终,内相李林甫出任外相,废掉内相,然后选了个没有任何监察作用的辅相,彻底破环了内外相制度。

内相制度是以皇帝亲信的身份绕过官僚体系的,所以只能掌握监察的权利,治国还是要靠放权给外相这种技术官僚。

唐朝昙花一现的内相制度,本身就是任用勋贵来取代宦官的职能,可惜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都是宦官组成内廷,宦官组成的内廷是无法达到内相的高度的。

(3.2)清朝的清廷是极大的发扬了内外相制度,中央大臣极为重视满蒙大臣和汉族大臣吧比例,外面以满蒙军事贵族统兵、主政,事实上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双轨制。

清廷的制度,客观上成了压制官僚地主阶层的制度。在明末,汉族的地主阶层是通过出卖汉族的整体利益向满清媾和的,他们以为治国非他们不可,结果清廷通过一套双轨制,直接让这帮汉奸开始大喊民族主义,笑死人了。

但清廷特别是完全慈溪政变之后的清廷,并不会真正在乎底层的利益,所以他们对于中间商的压制能力并不突出,随着满蒙军事贵族的腐化堕落,攻守之势直接逆转了。但清廷的双轨制模式依然给了一条重要道路,也就是,如何从军事时期向太平时期转型,如何用军事贵族来压制官僚贵族。

(4)建国后真正形成的制度是”政教合一+直接统治“,咱就别和国外的比,也别和中国历史上的比了,这种制度在宗教国家都算落后的。

”政教合一+直接统治“的结果是,统治阶层的“小团体”越缩越小,最终成为事实上的独裁制度,一句话,就是一个加强版的常凯申。

这件事我越说越生气,建国后制度不行,完全要归结于中央那帮摘桃派,他们上能让毛退居二线,对外能把所有党外人士划为右派,对内能够排除一切党内异己——从内斗上看,中央摘桃派是特别成功的,但代价呢?

解放后,面对中央摘桃派的疯狂内斗,毛的正确做法是:

退居二线?好啊,所有中央派系都应该退居二线(特别是刘和周),掌控意识形态+外交+军事+基层,然后将治国放权给技术官僚,由地方局+党外人士按照三三制组成政府。

让笔杆子去负责意识形态和外交,但对外政策必须由军事指挥官联合起来制定。

如何限制这帮盘踞在中央的名为”笔杆子”实际上的“官僚地主阶层”的摘桃派,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关键,抗日战争时期边区的三三制政权已经运行的很好了,不应该听信那帮皇帝不急太监急的“笔杆子”去建立专政政府,事实上,控制意识形态、控制军队、控制基层就是专政,但政府恰恰需要引入所有派系的技术管理,否则太平时期,权利太过集中,就会被“笔杆子”窃国。

宗教国家的教士阶层都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会直接治理国家,但中央摘桃派“笔杆子”没有任何自知之明;他们让毛退居二线毛就退居二线,但中央摘桃派“笔杆子”眼里只有权利没有任何主义——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借鉴伊朗后来的做法,让这帮笔杆子监国,绝对不能给他们一丝一毫的实际权力。

(5)解放战争时期往建国后过渡,应该参考清朝的双轨制,安置退役士兵、军官和军事指挥员,他们才是久经考验的政工人员,而不是那些躲在中央等着摘桃的“笔杆子”。

这是建国之后最大的疏忽。在革命时期积极参加军事斗争的政工人员,在建国后因为长期的军旅,生涯早逝的早逝,长期疗养的长期疗养——才让那帮盘踞在中央的“笔杆子”这种伪政工人员摘了桃子,逐渐窃取了国家政权。

通宝推:审度,拉拉的拉拉,陈王奋起,
家园 潮汐:发行国债导致法币吸附和债务,兑现国债导致法币释放和印钱

国债控制下的人民币潮汐,原理是很简单的。潮汐的峰值和宽度取决于几个因素:

(1)国债的利率,年化率利率位于(资本市场,银行存款)的什么位置。

(2)国债的年限,三年期还是五年期。

(3)国债的规模,国债的发现规模越大,对人民币的吸附和释放越大。

但最大的问题是代价,美元与石油的间接挂钩,让美国不得不跳入中东的泥潭之中。作为现代货币,美元是没有一丝一毫保底价值的,只要油霸不认美元,美元就和石油彻底脱勾了,这才是美国必须控制中东的原因。

--

但我们用工业品锚定人民币的代价呢?

只说我看到的,

必须进一步压低基本工资、压低人力成本,来保证工业品的廉价。也就是说,你们为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美联储化所唱的每一句赞歌,都需要帮着血汗工厂进一步压低工人工资。

所以,也别说分配问题了,你们这是想继续苦一苦百姓,真是棒棒哒。底层工资越低、工作越卷,那么基层公务员也会工资越来越低、工作越来越卷,而且还要面对特别严重的维稳压力——底层可以跑路回老家,你说那些基层公务员有几个能跑路的?哈哈哈,就等着看好戏吧。

家园 是的,选择虚拟经济还不撒钱,已有扑街之兆

我为什么强调实体经济?因为我知道这帮老爷们是真不撒钱,他们是盘踞在中央的金融资本,但不撒钱那你至少也要保住实体经济,让底层自己挣钱,而不是让底层全去摆摊。

高新科技+夜市摆摊,这很无敌?金融权贵饕餮盛宴,小卒子去国家队混吃混喝,工商资本让出资本控制权才能获得喝汤的资格,其他人去摆地摊,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一个字,绝。

网文成天说这个那个“已有取死之道”,我就直接说了吧,这帮老爷们——已有扑街之兆。

家园 过了帕累托最优之后,唯生产力论继续选择苦一苦百姓,就是现今

唯生产力论确实是暂时压制矛盾的好方法,前提是真的能发展经济,只要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继续发展,矛盾确实会被暂时压制。

但当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最有之后,每年的经济增长已经无法覆盖每年的内债、外债了,这种情况下,继续选择苦一苦百姓——只能说力量对比已经彻底失衡了,变成了一种在已有框架内彻底不可解的问题,变成了存量市场不断被垄断控制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过去几十年内不断积累的矛盾会借机彻底爆发。

家园 实体经济必然有实体产品

产品要不要卖出去循环起来?

美西方制裁,就算不制裁,换回“废纸”。

那么产品只能送给亚非拉国家了,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好像很贱。

同学,经济没的发展啦,就这样每况愈下啦。扑街是全世界所有人扑街。

日本的汽车行业,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会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被中国的汽车工业给击垮。中国在未来的5年内,极大的概率会把日本,韩国,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再重新拉回到发展中国家。

外面扑大街,国内扑小街,外面扑成加沙那样,伊朗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把头埋在沙子里想苟下去,后面肯定会被挖出来继续爆菊花。里面就是凛冬已至民生艰难。现在就是葡萄说的苟且期,虚假的和平,多一天算一天。

北美为什么是流淌着蜂蜜和奶的地方,因为他们要等到中国拒收美元之后才开始扑街,之前可以一直印钱,满满的幸福,羡慕不来。

家园 你只能通过假设工业品产品全部卖不出去来诡辩他们买高科技产品

廉价的工业品是现代文明的低端消耗品,这是一种刚需,再怎么不好卖也顶多腰斩,因为他们不可能舍弃底端消耗品,完全推到农耕时代。

所有的底端消耗品,只要多卖一成,那么它对就业的贡献就超过你用来诡辩的所有高科技产品。

你说的那些“高科技产品”反而不是刚需,而是一种消费降级,比如从油车降级到电车。这些卖得再好,从中获益的普通人很少,而攒这些“高科技”的虚拟经济则会极大冲击实体经济,完全是通过吸血实体经济攒出来。

--

问题已经很清楚了:

第一、达到帕累托最优之后,在实体经济本来就已经面临困难的时候,金融权贵依然要从实体经济抽血,去养独属于他们的“高科技”。

第二、这些高科技对于金融权贵很重要,但对于普通人,增加的工作岗位极少,基本上不能获得任何利润。

第三、人民币的美联储属于金融权贵,不属于普通人。再怎么砸锅卖铁折腾也是金融权贵的投入,把这些投入转嫁到普通人头上,简直是失了智。

类似的回复我好像回过——你们最大的的问题是觉得,你们也姓赵。

以后,实体经济会越来越差,虚拟经济会越来越红火,不会有“生女真”觉得他们和作为金融权贵的“熟女真”是同族。

金融权贵选择脱实向虚之后,“生女真”和“熟女真”的利益就是尖锐对立,你再怎么诡辩还能改变利益关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