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总的说说最近发生的几件事 -- 本嘉明
“Invade”至少在美国英语里是个中性词。D-Day刚过,英文报道里经常可以看到“Normandy invasion”或“Invasion Of France”,连爱生蚝图书馆里都这么用。回顾太平洋战场的文章也不乏“invade Japan”之类的话。
总的来说,美国人没那么讲究微言大义,不是每个词都蕴含褒贬。
为什么剧终那段,中央允许国民党央行把黄金运走?
党国那些人纷纷竖大拇指表示我党大义啊大气啊人民史观等等……
我要是中央,强迫留下老蒋的那几公斤黄金,明知他是一个股民,这不是要挖了他的心头肉吗?依他的性格,气得派个飞机过来炸了故宫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还是利益考量,而不是什么纯大义。
一,中国经济有没有非常严重的危机?
经济有一定的困难。但非要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那我们民科无法确定有这么糟,毕竟很多真实的宏观数据我们看不到。这里一个可参考的标志事件,就是人民币兑美元,何时会贬值?贬值多少?这个事件发生后,我们再据此来分析一波。
我们至少知道有一点,那就是之前几年里,中国与跨国公司们之间的“脱钩断链”,是双向的,美西方在脱,中国也在主动脱。中国也要脱的主要原因,大概就是台湾省的问题,怕到那时候投鼠忌器,反而不敢下决心。
俄乌战争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另两件事。一,苏式军队建设,有一些短板。硬件上科技树爬得不那么准;软件上干部队伍建设严重崩坏,欺上瞒下腐败横行。二,战争中居于弱势的一方,一旦成为其他大国的代理人,非常大的概率就能把战争延长。此时开战前居于优势的一方,往往束手无策,无力控制局势。就是说,即便俄军不那么腐败无能,美西方还是有把握把战争延长,只不过延长起来不像现在这么轻松。
好,迭代到海峡端,我们必须警惕类似的可能性:哪怕解放军比俄军要强大得多,一旦打起来,一旦美日介入,战场局势仍然有可能陷入僵局,一打三年起步。
而以中国今天的经济底子,快打快收(对越自卫反击战模式)或许还OK;战场局势一旦胶着,经济上会相当困难。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解放军已经进步非常多。打,不是没一点把握;但似乎把握还不太够,不然早动手了。
于是转回到那个问题:既然打赢的把握疑似不太够,还要不要继续主动地脱钩断链?继续肃清遗毒的话,那就证明将来还是想打,不打不甘心。因为中国主动与西方脱钩断链,这个行动对中国现有的“大进大出”的经济结构,有伤害性;对全世界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有伤害性;对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有伤害性。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大道理”管着这三条“小道理”,人民凭什么要继续忍受不适呢?“中国对外主动脱钩断链”,就是第二个“坚持清零不动摇”;既然打的把握不够,什么时候够?看来还有一段路要走。那么当下还要不要继续坚持清零?
这不是一个“既要,又要”可以解答的问题。下定决心要打,当了裤子也要打,倾家荡产也要打------那就跟大家说清楚,断了其他的念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全国卧薪尝胆,苦那么几年;到底苦几年?给个准信儿。哪怕你仅仅是嘴硬,也要硬到能把大洋彼岸吓到尿失禁。
如果攒够“打赢把握”的这段路还挺长,那不妨先把“中国对外主动脱钩断链”放一放,先让老百姓有生计、喘口气,与民休息,马跑舞跳。因为万一老百姓饿到走不动道的话,国家“攒打赢值”这条路也走不下去,就是人家军事技术进步快,中国进步慢,反而差距越拉越大。
所以,经济有困难,是事实,但毕竟还有40年攒的家底,比1980年那是好太多。真正有困难的,是到底采用什么大政方针?
二,新生事务好
全世界来说,各个社会体,其面貌都在日新月异,只不过步伐的快慢有差异。这里面,真正撬动地球的杠杆,是“草根的个人装备”。
就是说,今天有些牛逼的科技突破,并没突出的撬动效应,比如星舰啊、核聚变啊,那些都是国家层面的东西,连锁传递到全社会,还需要时间。但是智能手机、星链、Tik Tok,就是“草根的个人装备”。
“草根的个人装备”,其实都是些比较简陋、廉价的“稀释后科技”,要不然也推广不开。这些装备,不是只有王思聪用得起,冯提莫也用得起。搞到最后,冯提莫的粉丝,比王思聪多,是因为冯提莫更有天分,给大家的安慰和疗愈更多------这个口碑和社会效应,小王用钱买不来。
冯提莫的粉丝,比王思聪多,比姚安娜多------这是什么现象?这就是公平,金钱之上的公平。因为渐渐有了这样的社会生态,单依纯们才有机会出头。
所以,新生事务好。小红书也好,B站也好,抖音也好,TIK TOK也好,无意中成为打破社会板结、打击老钱老势力的工具,是给堵塞的血管搭上支架。在这些短视频里,很多Up主,明显是没什么才艺的,背景是简陋的水泥墙,絮叨几分钟,展示刚炒的两个菜,开始恰饭-----老铁们就是愿意花这几分钟来追更,来放空自己。再平庸、再没“拼爹值”的草根,也多少有个梦想,有个自信,毕竟郭有才身上有的,自己也有。很多人不是因为才艺而被“看见”,而是因为能感动别人,比如没有双手的残疾人摆摊卖炒饭(他自己炒)。
夺走Tik Tok,是不可能的,孩子们将失去呼吸。这里我们触及一个哈利波特,不是,哈姆雷特逼格的哲学问题:美国的民意代表制度,到了Tik Tok这里,为什么就失能了呢?因为14岁孩子的意愿和利益,是可以忽略的是吧?他们还没有投票权嘛。但4年后他们就有了。
同样,夺走抖音、B站,也是不可能的。世界确实改变了,回不去了。人民不那么驯服了,只是暂时还没学会如何“正确地咆哮”。星舰只服从于章北海政委,但人民已经有了自己的二向箔了,虽说1.0版还比较白。
刘慈欣是个反革命预言家。
而我关注的是:是不是invade是用于“(侵入)主权国家”?
就是说,我也不介意这个字的字面意思,翻译到中文,是“入侵”还是“打进”;我介意的是用了这个英语动词,其后面的宾语,是否隐含有“我方具备主权,不可在无准许情况下自行进入”的意思?
您举例的诺曼底登陆,我认为反法西斯联军进入法国,没得到法国当时依附于德国的傀儡政权的准许,严格说也是入侵主权国家。因为举世公认FRANCE是个主权国家(当时还有大批不具备主权的殖民地,比如印度),联军登陆,是推翻傀儡政权,赶走德国占领军,还政于法国人民(但是德国没有废除法国作为独立国家的法律地位,法国人民的最高领导人不是德国元首,因此德军不是殖民军,而是占领军;法国仍是主权国家)。
里根任内对格林纳达的军事行动被称为"invasion",包括国防部的回顾文章.
事件起因是政变打死总理和主要阁员,总督(名义国家元首)和东加勒比海国家组织请求美国出兵. 美国政府称此为应合法政府邀请的合法行动,但还是不回避"invasion"这个词.
如果这些东西是真实被中共控制的,共党断然没有送去台湾的道理。共党也不会因为担心对方反击,所以妥协的道理。如果故宫的城楼是好的,那天津的铁桥不好么,太原的城墙也不差。412屠杀的原因就是共党一定在之前做了什么过激的事情。
带黄金走的人,在当时的定义,不算人民。到了现在,希望他们算,所以才改了故事。对失败者大度的故事,只有胜利一方编了,各方才能勉强听的进去。好比武侠片里,“承让”多是高手说的。蟊贼从来都是吹牛的,他讲承让,就比较搞笑。现实的例子,战后没有要日本赔款的事情,至今还有不少人腹诽。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赢地彻底。如果在日本驻军了,喝酒吹牛的时候也可以说当时不要钱就是知道早晚会来,不差那一会儿。
也许我是军盲吧。
就算是今天,信心已经极大增长了仍然还是有点不自信,美帝的导弹真的落不到上海的土地上么(纯军事角度,不考虑政治外交等因素)。据说人类的“矛”技术日新月异,而“盾”技术踌躇不前。
以上中文译稿是Google翻译完成的,美国国务院发布的英语原文以及发布会视频,请见此链接。
不那么肯有一处口误,美国国务院在发布稿中如实记录了错误处,然后以注解形式在文末修正,我已经在中文稿里改正了。
不那么肯强调了乌克兰必然加入北约。目前有些场外谣传,说要赶在11月美国大选前,把”乌克兰加入北约“在法律层面做实,比如进入不可逆转的流程中段。这样万一唐纳怆当选,也已经木已成舟。
说明“invasion”不含褒贬。如果你认为英文里“invasion”的对象一定是主权国家,没有任何字典有这样的解释,我觉得你也找不到对非主权国家避免使用“invasion”的例子。
1)我们看沙特与胡塞武装之间的战争吧。
沙特领导了一个大约9个国家参加的联军,进入也门与胡塞武装作战。在报道这场相当持久的战争的大量英语新闻稿中,我们看到的是:
沙特联军打击胡塞,通常被用到的动词是(此时沙特是主语,胡塞是宾语):
attack,fight with,bombing,或者严谨一点,Saudi-led intervention in the Yemeni civil war。
简单讲,可以写成Saudi Arabia invade Yemen(一国入侵另一国),我从来没看到过"Saudi Arabia invade the area controlled by Houthis "
这是我们在讨论的关键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省是不对等的国际法关系(就如同沙特与也门是对等的国与国关系,沙特与胡塞武装或也门境内某个CITY是不对等的关系),我认为无法用Invade这个一般适用于对等国际法地位的独立国家之间的动词。
或者换个说法。我们知道胡塞武装占据了也门首都Sanaa和一些北部地区,沙特联军应该就在那些地区与胡塞武装进行地面作战。我没看见过英文新闻稿说沙特Invade 也门国内的某个地区,而只说 invade Yemen.
2)以下的搜索能说明一开始我们讨论时,关注的问题所在:
CNN和维基,定义为: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今日俄罗斯RT“,则措辞为Military attack on Ukraine.
假如Invade是个中性的动词,RT为什么要回避使用呢?很显然,这个动词本身,作用于两个国家之间时,是有潜在的政治学意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省之间,从invade这个动词的褒贬色彩,和政治学意涵这两方面而言,都不适用。
可有左派?
个人办事情,可能也有这样的问题。
想着今天的不利条件明天会不会消失, 今天多准备一些,明天办事会不会更有把握。如此想,结果就是三年之后又三年;
想着今天的事情马上就办完,不管条件成不成熟先莽一把再说。如此想,结果就可能是一地鸡毛。
所以这个时间点真是很难选的。不仅难在这个时间点,要在现在看来是最合适的,也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看来,是最合适的。这就需要对整个客观环境、发展规律、自身能力都有清晰的认识。比如62年趁导弹危机解决与印度的问题,如果真的美苏真的开打了,中印各自战队,争端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结局又会如何?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书里也有写,就是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吧。目前国内最大的矛盾,应该不是台海两岸之间的矛盾。如果主要矛盾没解决,即使解决了台海问题,可能也不是最好的结局。
我没有看到有说服力的例子证明美国人搞孔子注春秋式的微言大义.
海外有个反动自媒体叫“苏某和”的,好像提到了地方财政在疫情后期已经破产。这个谣是她造的,跟我没关系,我也坚决不传谣好吧?
其实在我提出“碗岛效应”的时候,地方财政还有救。就好比有美女小姐姐溺水,马上捞上来,控水、心肺复苏、强接吻,说不定一吻还魂,还能救回来。在水里封个仨月,那真救不得了。当然,那时候跳出来大骂“碗岛效应说”的,都是国内有身价的河友,身居高位兼财务自由,既然哭着喊着要把自己白手起家的心血都祸害完,那我们也无奈。
今天的形势,其实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跟美国商量一个“重启”,面子上不可能,所以只有靠内部挖潜。挖潜,动不了多数皇族,也很难动那300华族;动屌丝吧?蚊子肉没嚼头。因此最可行的路径,是让铁帽子王们拉清单,哪些帮闲是要保的?然后把没进清单的麻秆庄稼、砖家叫兽资本家,全部丢给铁杆庄稼去任意举报。当然也不会全打倒,找找看瓶子盖上有没有印日本旗的,拉出去炮决个15%,乱个几年国家出来军管,再恢复秩序。
至于房价,目前的想法是保房价,说白了保房价只是保面子。到了这种难关,面子已经不重要了。政治上讲,不保房价更有利。因为至今买不起商品房的,是屌丝阶层,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村是自建房,不归住建部管,严格讲属于“无(商品)房户”),在全国青年人年龄组里的比例,肯定又远超一半。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心情要优先顾到。买房的多数是老头老太油腻秀才,造不了反。
已经买了商品房的麻秆庄稼户,多数买在不同的高位,如果房价跌到合理价位(北京、上海较优楼盘,2万以内,即顶点房价的30%略低),即便只是自住一套,我估计50%以上的户主是套牢的,又投资了一套以上的那更不提了。
这样一来,以上提到的屌丝家庭,相当于前30年的工农群众,成分好腰杆直,死忠主席。买房又被套的家庭,相当于历次运动中揪出来的坏分子、贱民,欲忠而不可得。对比一下贱兮兮的贱民,工农群众虽然吃咸菜窝头,等公房分配,心里还是很解气的。有对比就有排泄。
(不得不)任房价自然下跌,会产生两个问题。
一,体制编,就是2亿军工教(包括家人),怎么办?这当然要想法子救,失去这些人就失去执政基础了。单单救这批人,相对担子会轻一点。
二,银行怎么办?必垮啊。这就需要重组。我们假设某北京居民,大厂中层,在招商银行有280万存款。现在也不劝你买房了,一夜之间全国所有银行同时重组,“新招商”给你发个短信,你现在的存款数是50万,其余230万按国家政策转为“招行特别债券”,按月给息,何时兑还本金,等国家政策。而且,这50万存款,你要大笔支用,必须有证明,比如医院手术费12万,医院出具账单、银行账号,经“新招商银行”核实后直接划缴给医院,以防止储户巧立名目,恶意提取现金私藏。此外,国家会发行新版100元人民币,老币作废,持老币的居民,凭身份证到银行兑换。
两条腿走路,还得尽可能托住房价,可行的办法就是启动各种工程,动拆迁,从而消化库存新房,变相制造新房的稀缺性。既然大山不到穆罕默德这里来,那么穆罕默德就到大山那里去。既然老百姓不肯去鬼城买房,就找项目让他们必须去鬼城定居,不用你出钱买,你用原居屋置换新居,挪个地儿就是为国接盘了。比如我们说的“新开黄河”,新河道挖得深一些,河面就不用像旧河道那么宽,用地就节约,而且置换出来的悬河旧河道,用来复垦,都是肥沃的良田,粮食安全不就保住了?
以上会不会变成现实?不一定,但类似的方法、政策,陆续有来,概率是比较大的。天帝不仁,万物刍狗,国运族运,高于一切----这个是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