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波音载人飞船终于回来了 -- fakeone
https://user.guancha.cn/wap/content?id=1298382
你的图往左旋转几十度就露出来了?
从下往斜上一条黑粗道子,两次位置基本上一样
以及气流的特定流动有关,那图还是太小,得特写才能核对细节。
搜索一下,油管视频里也可见分离前就有了。比如这个
而且仔细看图,这块地方铺着类似“纺织品”的东西,(估计是特弗拉或复合材料)不可能承受烧蚀,更可能是特定设备喷洒的“油烟”类沾染。
阴谋论没意思啊,而且此次回收并非完美无缺。。。拿两年前的替代有何意义?(那次可没听说出现任何故障)
而且一堆国家级别机构在观看,靠几个个人“揪出”阴谋?
目前调查,推进器过热导致特氟龙密封材料膨胀,出圈。。。
钛铝相差巨大,不可能分辨出来。
好几种空间站的设计正研发中。。。
大概就是铺排隔热瓦,可能是接缝之类的。
烧蚀也不是大问题,只要不失效就可以。所以也不用管。
这没必要做假。
哎,估计无非是两方在国际空间站的沉没成本太大了,不得不捏着鼻子合作而已。
(美俄协议,在美国自己开发载人飞船后每次俄国飞船上天,三名宇航员里要有一个美国宇航员,而美国飞船上天时,4人中要有一名俄国宇航员)
这里就不说有多少可行性了,这里就假设这些商业计划都能落地。
你觉得会用波音的starliner吗?都能打太空站上去了还不能搞个回收舱。
虽然对于波音来说已经是高不可攀的科技高峰,但回收舱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高科技。
你长时间拿不出“突破性”科技成果,金融资本游戏就玩不下去。
先不说9成9是简中互联网上发明出来的故事。
即使是外包,也应该自己去了解一下这种外包是怎么做的。
这不是你去Costco买东西,这个月虾打折4美元就多拿回一包,下个月鱼打折就改吃鱼了。
技术标准,验收,甚至设备和原材料都应该是波音全程控制的。
比如上次波音737max飞控出问题,就有人说是印度程序员外包,看得本猫都想笑。就算是外包,合着波音是掏出几个亿就让印度程序员天马行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成?这么黑波音,波音总部楼里的美国director和vp们心不会痛?
比如刚刚这次带私人太空行走的,4个人了里,两个是空叉的工程师。(显然不是自己出钱旅游的)
靠太空旅游那里支撑下去。。。
所谓私人是替 NASA 日常管理,太空站还是低轨太空科研用的。。。
另外载人飞船研发可不便宜,多个推进器冗余设计,返回抗热的防热盾,降落伞。。。
太空站这些都用不着。。。(比如现在的国际空间站,变轨是用对接的进步号载货飞船或龙飞船的发动机,更不用返回)
发射也不用研发自家火箭啊,租用现有的即可。
任凭印度人随便搞?
印度人要是给搞一个纸片阀门,波音也收?
这种推卸责任的说辞也太糊弄了。
据国际在线近日消息,当地时间2021年12月3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比尔·纳尔逊宣布,拜登政府承诺将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延长6年至2030年,并继续与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合作。
国际空间站已经服役25年了。
国际空间站的建造时间可以追溯到1998年,在这一年有一个比较关键的活动,国际空间站的首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仓发射成功,这个时间是在1998年的11月20日,以这个时间来算,这个集成了当时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顶尖技术打造的国际空间站,预期寿命以2024年计算的话,大约是25年左右,倘若近期宣布的延长运行6年成功,那么寿命将会达到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