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系列】回顾西西河这20+年。总论,及篇一:史前 -- 铁手

共:💬29 🌺344新 💬19 🌺21 待认可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那时还没万里风中虎

过来吗?

家园 多谢,你提醒了我在后面要写帖的内容。

你2006年注册,那么在这之前已经闹过几波了,有一些是开站前矛盾的延续,有一些是后来冒出来的。这些事情我会另外开主题详细谈。

西征什么论坛

这个有点吃不准你说的是什么,是一个叫 大军西征的人么?他涉及到最早的风波。

家园 你当时来的真是时候,不少人也可能是和你类似的情况。

你的『一直在飞』绝对是当年经典之一,特别是当时大家一边这里问,你一边那里问,然后在这里写,文字、情绪不需要特别修饰,直接的就打动人的那种感觉。

我后续主题里会提到你,届时请补充。

那时候那么多人能够聚在一起,说实在,我感觉真是我们的运气。时间再后一点,时代对不上,就很难出现那种情形。

家园 如果当年西西河确实建立了凌烟阁,你的名字会在上面

我就想着有段时间没见你了,应该呼唤一下。运气还不错。😄😄

家园 会写到一些

总的来说,我的目标其实没什么变化,但是在这过程中的心态感受确实有变化,这点我会写一些,因为和网站的变化多少有些关联。

我也会试图写一下我对其它河友所造成的心态、感受,及一些我认为不是我,但是可能被认为是我造成的。这方面也许会更重要一些,毕竟这影响到他们在网站停留的意愿。主要是我的反思。

家园 游识猷。这个字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念

08年也算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后面我写西西河起伏主题时,希望能够来补充。

家园 最早时我是禁止分左右的

因为在史前的多数争吵都和立场有关,有那个时代的大背景因素,这个我会在另外的主题下讨论的详细一些。

所以在西西河开站始,我应该是明确反对左右区分,我要的是讨论,不是站立场。这点也体现在对历史人物的称呼上的要求不能用贬义绰号。更具体的事例,我会在历来事件的主题中提到。

我反对左右划分,一是不利于讨论,二是对西西河有很大危害。这是通过西西河是左是右来借助外力打击西西河最简单可行的方式。所以很多过往的说明中,根据当时的情形,我会时不时强调西西河不是政治网站。

另外,针对你下面的一个待认可帖:西西河历史上还有明确的新西兰、东南亚、台湾的用户。发帖都很有价值,我会在人物篇中提到。

通宝推:川普,
家园 游识猷,猷读“游”。何猷君

这位学遗传的MM在河里时还好,去了果壳就越来越偏。

嘉木大律MM很飒。

家园 【原创】文以载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好的文章是人生轨迹的映射,而不是耍嘴皮子。

写不出好文,不是笔不行,是做人不行。

中国前三十年的艰辛,后三十年的绚烂,乃可以在人类史书上记载为头一等大事,甚至比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更重要。

奈何浮于海上,立无根之木,环顾四周,皆腐鱼尔。

家园 彩色和黑白

你多次自己说过,你喜欢用极端的方式表达一些事情。

我认为来自各地的华人这一表达没有任何问题。首先,我这一表达是我对我在西西河20年的经历,并不局限于当下。这20年来,曾经有港台和老侨参与,比如台湾的北宸,马来西亚的盈盈,颜子等。非常可惜,他们由于种种原因不来了。其次,就算只看当下的话,这里的海外网友生活中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西欧某小国,他们不仅居住国不同,出国的时间点,经历也非常不同,这也造成他们之间很多区别,说他们是来自各地的华人没有问题。

针对第二点,我还有一些个人经历。我的初中同届同学超过80%出国出境到世界各国和地区,包括美,加,法,意,西,葡,荷,挪,德,比,奥,希,巴西,港等。我们86年毕业,16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一次同学会。虽然我们的小时候背景非常一致,但是30年后能看出很大的区别,说我们是来自各地的华人没问题。

  • 上帖之待认可回复,花囧定1 / 0
    你省略掉华字,同样没问题啊

    你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同样是个正确的论述,也没有问题,只不过不够精确罢了。

    我说的西河大部分网友,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这个论述你同不同意?如果同意,把这些网友称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是不是有点故意模糊?

    譬如美国各地华裔开会,你称之为来自美国各地的华裔美国人,还是称之为来自美国各地的人?后者确实是真命题,但是不是有点概括不当?

    譬如你啊,燕人啊,我觉得称之为入了外国籍的中国人更准确,而不是华人。你的孩子才是华人。

    我觉得河里主要还是中国人,和入了外国籍的中国人。虽然欢迎华人,但是一般意义上的华人不大会来,聊不到一起去。我在海外找个华人(非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说温州侨乡啊,同济大学啊,上海的大馄饨小馄饨啊,人家觉得我在说另一个世界。

家园 好像是建站之初和另一个网站

相互来往,把他们连站长都一窝端过来了,那个网站和里面的人名我记不得了,好像不爱吱声是那个网站过来的吧,还真有个大军西征🆔呀,太早的记忆了,我说的不保真。

  • 上帖之待认可回复,花囧定1 / 0
    那个ID是台湾同胞

    应该算是同胞,毕竟要西征统一咱们

家园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之后不久,病中的鲁迅也对政治与生活的关系无奈地苦笑:

《申报》上的《春秋》,也已经时而大有不同,有一天竟在卷端的《点滴》里,教人当吃西瓜时,也该想到我们土地的被割碎,像这西瓜一样。自然,这是无时无地无事而不爱国,无可訾议的。但倘使我一面这样想,一面吃西瓜,我恐怕一定咽不下去,即使用劲咽下,也难免不能消化,在肚子里咕咚的响它好半天。这也未必是因为我病后神经衰弱的缘故。我想,倘若用西瓜作比,讲过国耻讲义,却立刻又会高高兴兴的把这西瓜吃下,成为血肉的营养的人,这人恐怕是有些麻木。对他无论讲什么讲义,都是毫无功效的。

我没有当过义勇军,说不确切。但自己问:战士如吃西瓜,是否大抵有一面吃,一面想的仪式的呢?我想:未必有的。他大概只觉得口渴,要吃,味道好,却并不想到此外任何好听的大道理。吃过西瓜,精神一振,战斗起来就和喉干舌敝时候不同,所以吃西瓜和抗敌的确有关系,但和应该怎样想的上海设定的战略,却是不相干。这样整天哭丧着脸去吃喝,不多久,胃口就倒了,还抗什么敌。

然而人往往喜欢说得稀奇古怪,连一个西瓜也不肯主张平平常常的吃下去。其实,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形势比人强。客观上,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都在上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怪不得成为焦点与谈资。说国内的未免讨嫌,就拿脱欧以来的英国和俄乌战事以来的德国为例,谁又能完全抛开政治说民生呢。

-------------------------------------------------------------------------------------------------------------------------------------------

重读鲁迅《这也是生活》,居然另有一点小发现,鲁迅大概是最早描述了现今“躺平”现象,并字面上赋予“躺平”意义的人:

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高中毕了业,却只好到袜厂里去做学徒,心情已经很不快活的了,而工作又很繁重,几乎一年到头,并无休息。他是好高的,不肯偷懒,支持了一年多。有一天,忽然坐倒了,对他的哥哥道:“我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他从此就站不起来,送回家里,躺着,不想饮食,不想动弹,不想言语,请了耶稣教堂的医生来看,说是全体什么病也没有,然而全体都疲乏了。也没有什么法子治。自然,连接而来的是静静的死。

家园 大家能聚在西西河是大家的缘分, 是时代的缘分

当年大家那种什么都想在河里分享的精神,那些高质量的回帖,那些善意言之有物的讨论,每天可以看到的不同行业高水平河友的帖子,一起提高的日子,真让人怀念

家园 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