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上汽集团的起伏给我的一点感悟。 -- 江上渔人

共:💬293 🌺1271 🌵2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黄河底盘的柴油公交车

84年俺们沈阳公交才拿到第一批黄河底盘的柴油车,比解放底盘的车长出一截,记得载客量增加1/3。结果去了北京发现人家有大批黄河底盘的车,差距啊。80年代以前缺柴油,公交尽量用汽油。

苏联老车还有个问题是爱开锅,从老解放到拉达,都这个毛病,几十年不肯改。。。

家园 借贴回复

补充回复有限制,借假日兄的贴回复补充一下。

金属行业工会IG Metall号召大众工人在全德10个工厂中的9个进行了警告性罢工,如果大众管理层坚持关厂裁员将进行更大规模罢工。

目前大众的裁员降本计划有两个,一个是大众管理层宣布的,关闭3家工厂,裁员约8000-10000人,剩余员工降薪10%。另一个是基层从中层那里八卦来的,不关厂或关闭1家工厂,裁员约3000人,剩余员工降薪18%,其中包括取消年终奖,长期服务25年,35年奖,加班费,额外带薪病假等各种福利约为收入的8%。

个人认为,除非德国政府大出血来资助大众,否则大众裁员降薪不可避免,将采用折衷方式,可能关闭1家工厂,少裁员,大家一起削减工时,降低收入,以拖待变。

大众这波裁员降本间接原因是中国市场,利润大幅降低无法补贴总部,就是无法再从中国消费者身上吸血来供养德国的大爷们了。直接原因是欧洲市场,总销量下降300万辆,其中大众销量下降50万辆,而且预计在短期无法恢复,大众在欧洲的产能出现50万辆的冗余,不关厂裁员就是坐吃山空。

大众在柴油门后近年来变革转型的决心和力度不可谓不大,从柴油门后就开始减员,一直在动员高龄员工提前退休,目前德国法定退休年龄为65,据说大众现在60岁以上员工只剩3000人左右了。大力转向电动车,可惜一群造了一辈子油车的人造的电车,就是卖不动。给cariad投了上百亿,连个响声都没听见。

几年以来劳资双方,甚至内部高层之间一直有分歧,对于是不是要全力转向

一派是:若不自宫,必不成功

一派是:就算自宫,未必成功

改革派认为不全面转向,后天必死,保守派认为全面转向耗资巨大,明天就死,莫不如大家躺平过好今天。

终于拖到矛盾爆发了。高层要求裁员降本,员工和工会指责高层决策失误却要员工买单。工会要求股东放弃股息收入,与大众共度时艰,目前拥有20%股份的下萨克森州政府已经表态愿意放弃股息收入,但占股份多数的保时捷和皮耶西家族尚未表态。前些天大众高管表示董事会成员已经做出牺牲,甚至放弃了1000欧的圣诞补贴,1000欧,真是有够搞笑,不怪员工愤怒。

在大众管理层要求关厂裁员之后不久,大众做出决定,出资50亿美元收购rivian股份,50亿,投资一个将死未死的公司,无非是早死晚死的事,有这钱为什么不去多买点小鹏股份。大众管理层近年的投资决定,cariad,northvolt,rivian。。。真的不是在洗钱么。

从企业的角度,大量员工高薪低能,必须改革,从劳工的角度,你们这些高管猪一样,胡乱决策浪费了几百亿,为什么要我们为资本家做替罪羊。劳资矛盾简直无解,大家一起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大众目前的窘境可以算是德国的缩影,折腾上一阵,大众作为欧洲第一大车企占据欧洲市场还是可以的,德国退守欧洲做个区域强国也是可以的。关起门来窝里横吧。

通宝推:广宽,小泽珍珠,汉水东流,何求,
家园 你说这是市场经济的车还是计划经济的车呢?你说这是文革

问题,还是改开的问题呢?

我知道你年龄够,但是真是你说的那些事吗?

你开过拉达?还是开在中国的拉达?

家园 梳理一下时间线

晚上10:25尹大统领宣布戒严,国会议员们轻易突破封锁在凌晨1点完成投票宣布戒严非法,4点20大统领自己宣布取消戒严,4点22韩国军方要求士兵回营,全程没超过6小时。。。

家园 恕我直言,你是不是失忆了

我85年上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坐公交车上学。所以一天两次,一周至少12次。你算算是不是八十年代。

车都熄火当然要去推啊。小学生当然也不例外。还发生过很多次只有学生下去推车,成年人冷漠的坐在车上的事情。所以才上报纸。车当然不是我一个人推的动的,大家一起啊。所以,你没参与过?你家没孩子小时候坐公交上学?这个我该怀疑你了。

公交车质量基本没问题了,我认为是淘汰了老一代的红皮车绿皮车之后的事情了。据说那些车并没有报废,而是下放到三四线城市又继续服役了一段时间。

你知道冬天车要想不熄火有什么土办法吗?再考考你,免得被骗了。

家园 成年人不推车,你一个9岁的孩子推车,你疯了吧?

这话你说得出口?

我85年上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坐公交车上学。所以一天两次,一周至少12次。

十几次你能推得动?你们一群孩子就能推动?

还发生过很多次只有学生下去推车,

成年人冷漠的坐在车上的事情。所以才上报纸。车当然不是我一个人推的动的,大家一起啊。所以,你没参与过?你家没孩子小时候坐公交上学?这个我该怀疑你了。

我当然没参与过,只是听说有停车。

再说,你这是说是1988年的事情吗,你如何证明是文革的产品呢?你这说得上吗?你说下放三四线,可以,你有证据吗?

80年代,我又没车,冬天公共熄不熄火和我有毛关系?

就算遇见,我也没心思管啊,我关心那个?

你用你一个79年出生孩子的思维证明80年代的这个,这是你的领域吗?你85年上学,你还记得85年的多少事?你神童啊?

你怀疑我个毛?

家园 你们说的应该是经典的BK670型客车

从七十年代后期投入使用,有过多次改版。车身淡黄底色,大块红色宽条带。底盘是黄河卡车的,铰接两段的版本很长,特别能装人。在很多主力线路长期服役,比如从西直门到海淀高校区的375。外地进京念大学或者上新东方的,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有了13号线后,可能不那么出名了。

这型直到奥运前还在北京一些边远线路服务。我工作的第一个单位请公交提供过一段时间班车服务,就是这个车型。大家纷纷抢着坐售票员座,可以洋洋得意控制车门。

网上搜到一个图,大家一看就会有印象:

点看全图

通宝推:方平,北纬42度,
家园 与俺说的并不矛盾

在国企呆过你就明白,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样。

一切都得走流程,领导的主观能动性很重要,但行政命令更重要。

你看看当年移动与联通的通讯技术发展就会有些了解。移动为什么牛,因为国家有指令。

家园 烧锅炉要加软化剂吧

小时候我们生活区和厂区都有锅炉。起码厂区的那些会加软化剂,压力高,防止结垢爆炸。有个漂亮阿姨是化验员,工作和这个相关。

家园 你不识字吗?

我说我冬天一周至少遇到一次。我一周至少坐12次。你,不,识,字吗?

我说有的大人很冷漠,到你这里变成所有的车都是孩子推。 你,不,识,字吗?

你没参与过,还是你冬天就没做过公交车,说清楚。 你一口一个我的证据呢?我就问你一个简单问题,你倒是回答啊?说不知道也可以啊。凭啥你可以问我证据呢,我就不能问你了。 你要是都没坐过,跑这里说啥啊?

我他妈的上学都7,8岁了。开始坐车都10岁了,10岁的事情记住了还叫神童,你家神童标准有点低啊。

我不是怀疑你个毛,我是怀疑你是不是只会打字了,脑子还够用吗?

家园 这是北京的,典型的,长春从未有过这类的,长春的流线型强一些

紧凑一些。边界圆滑的多。

点看全图

这个可能是像北京的。

点看全图

这些是无轨有线的,当然也有有轨的,现在还保存着。

后来也有无轨无线的了。

但是,这些和拉达毛关系啊?

家园 就是它

我们那里有两款,一款是一摸一样的,另一款是一半的,没有中间那个部分的。有的线路人少,就是一半款的。颜色几乎一摸一样,但也有把车身改成绿色+白色配色的。

我个人比较喜欢车尾,车头油味道比较大,而且震动比较大。 小学时办的月票是一张卡片。曾经是卡片就长一个样,1到12个月都在上面,每一个月她就打一个孔。 发现规律了,很多小朋友就自己打一个孔。售票员有时候发现了,有时候发现不了。但是小孩身上又没钱,发现了也没大用,最多只能赶下车。还有把照片贴别人上面的,还有故意把毛线织的月票袋(知道这个的都估计和我年龄差不多)弄的很密,让售票员看不清楚的。当时为了几毛钱,确实很拼。

每天早晨坐车就是一场战斗。大家就是一窝蜂往里挤,我虽然年纪小,但是个子不小,还灵活,一点也不吃亏。 很多女同志挤不过,急哭了:我都好几趟没挤上去了。可惜当时我一点同情心都没有。早点到学校还能在上课前玩一会呢,谁管你。

家园 韩国这政客手段是越来越下作了

钓鱼执法啊。 不过我喜欢。

韩国总统真高危啊。其实下台就完了,至于要戒严吗。估计是知道下台了就没完没了,往死里整了。

家园 但是你10岁已经1989年了,我来分析一下你这个说法吧,你想

大概达到三个目的吧。

首先,你这推车说是两件事情,第一,你坐公交车,第二,报纸的讨论。

第一,你1985年上学,为何三年级才坐公车上学,我的猜测是转学了,这不重要。

重要的地方是大家用的着你来推车吗?我很怀疑你参与的可能性。基本上我认为你没这个事,否则你没必要用报纸讨论来为你的话背书。

当然,有可能你坐的车确实因为各种原因停过,然后换车,也可能推车,但是我怀疑你的推车例子事很少的。

按照你的说法是,你一周12次。但是,你1985年上学,1990年你还没有小学毕业。

我说的是,即便你10岁了,推车这个事情也轮不到你。

好了,这个事情先这样。

说第二,大概意思是推车事件中,一部分主要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你不去推车,让更多的孩子参与推车,这个事情不关心孩子,也有小市民行为,所以不好,但是,我以为,即便是这样,也应该是让更多的至少初中以上的孩子投入了推车当中,这是有可能的,为此你也让了一步,你说,其实参与推车的不全都是孩子,你是强调了一群孩子,以说明人多力量大。

但是你说的又是上下学上下班时期,所以,只能认为只是一些小市民行为,同样,并不能证明你参与推车。而我的意思,一致强调的是小学儿童不是参与推车的主力,只是玩闹而已。

当然了,你强调停车这种现象,我一直同意说有。其实我的意思是,这个和具体质量关系不大,比如我遇见过班车停电。

但是这事和拉达真没关系。就算北纬说开锅了,也和苏联拉达没关系啊。

所以,你没参与推车,只是看了报纸,代入了自己。

说实话,我记性确实不好,也恍惚记得有停车,但是如果有推车,我应该印象深刻一些。我现在,初中同学有照片,都记不全了。小学同学我记得的都是少数,感觉不到十个。但是推车这种事,如果有,我估计还应该记得。但是我没记得这类事情啊。

你是让我证明你在80年代推了车,借以证明你的结论。我感觉逻辑不合适。还好,你收缩了讨论范围,你没让我证明你在1985年推车,改成了你的10岁1988年撑死了你之后推车的事情。

我当然冬天坐过公交车,早期没有经过停车啊,我也只是听说别人有啊,你凭啥要求我和你一样的经历呢?

你说你们吉林市的公共汽车是下来的三四线,你这么说,我要你提供证据,有问题吗?你不觉得你应该证明他们和文革和计划经济的联系吗?

对不起,我上中小学时,真没参与过推车,也没经历过。

我不能帮你证明你想表达的观点,而且这个和证明苏联拉达质量不好,没有一毛钱的逻辑关系。

家园 英国不需要要搞高铁

就山西省那么大,需要啥高铁?搞出来给欧陆建立统一大市场,英国更糟糕了。

英国当初发明火车的时候,还想象不出遍地火车的景象,不过是想提高运煤效率而已……也算历史局限性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