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火锅 -- 燕人

共:💬40 🌺15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火锅

我家已经习惯了,圣诞夜吃烤鸭,元旦和年三十吃火锅。就此聊聊火锅的事情。以前有同学也提过这事儿。@LittleBear

点看全图

我小的时候,某年临近春节,我父亲买了一个铜火锅回来,看着很新奇的样子。可惜他技术不熟练,全家人围着火锅等好久,水才烧开。我记得那次有涮羊肉和酸菜,海蛎子,细粉丝。酸菜和海蛎子是大连特色的火锅食料。

点看全图

火锅和涮羊肉不可分离。可以说火锅就是为了涮羊肉而发明的。至于涮羊肉是怎末来的,说法就多了。甚至连中国烹饪协会这样高大上的机构,也犯浑胡编些东西,抄书考证都么有:

涮羊肉锅子不仅民间有,也是元、清宫廷美食。据传1260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在一次征战中,忽然想要吃蒙古游牧民族爱吃的炖羊肉,金戈铁马的征战,不能过分讲究,士兵刚宰得活羊,忽报敌军来犯,士兵慌忙中将头盔倒置盛水,置于火上,放入羊肉稍煮后,和盐蘸食。吃完后忽必烈率军奋战获全胜。忽必烈凯旋之后,觉得此战之胜与吃羊肉有关,命令军厨用此种烹调方法犒劳三军。由于时间充裕,有了充分准备的时间,佐料也讲究了。清朝统一中国后,清宫廷御膳中也有涮锅子。在宫廷中,每年立冬那天必须吃涮羊肉,已成风俗。由于涮羊肉味美好吃,也引起史学家兴趣,考证起火锅的历史来了。从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的辽代古墓中出土一幅壁画,画上有三个契丹人居于穹庐之中,围着一只火锅席地而坐,正用筷子夹着羊肉在火锅中涮。不管怎么说,涮羊肉锅子的历史至少在千年左右了。】

点看全图

这是上文所说契丹人涮火锅的画面。这样东西也可以做证据的话,西西河骨头龙老大有证据表明柬埔寨或者泰国发明了火锅

“涮”字本意是洗的一个方式,置物入水再取出。涮羊肉是筷子夹着羊肉片在开水里过一下,取出就吃。这是北京土话的幽默处。上述忽必烈故事尽管是编造,但有合理内核,那就是羊肉切片才是涮羊肉的关键。1950年代政府汇总编辑国家饮食大典时,全国知名的餐饮名店,除去北京东来顺涮羊肉被认作是地方特色名菜,再没有其他第二家饭店靠这个赚钱的。而东来顺最大的本事和事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片羊肉。

北京最早知名的涮羊肉饭店不是东来顺,而是开业于1854年的正阳楼。正阳楼不是清真馆子。1903年河北来京的回民丁德山在东安市场摆小食摊赚到钱,扩大成粥棚继续集聚资本。东安市场被烧毁后,1914年他在新东安市场开设“东来顺羊肉馆”。他花费重金请了正阳楼的切肉师傅,严格选取羊肉,保持高水平的服务,逐渐成为北京知名涮羊肉馆子。

老师傅回忆东来顺的选料非常严格。羊肉的产地必须是内蒙产雄性阉割的小尾巴绵羊。秋季直接用草原上长到35-40斤重的🐏,过轻或过重都不行,小的瘦,大的肥腻。冬季用🐏是秋季🐏离开草原后的饲养版,体重在50-60斤最好。🐏宰杀后需要挑选肥嫩不腻的部位作涮肉用,一只40斤重的绵羊只能出15斤的净肉。肉料选好还要修齐,把肉块的边角不整齐的部分,筋脑边膜等坚韧的部分,骨头脆骨部分都去除去净,这样又少去几分重量,叫做肉核。肉核冰冻了才交给切肉师傅。专业的切肉师傅切的肉片不是平的,而是卷的,大小尺寸很接近。盛况的东来顺雇佣切肉师傅20多。一般可以可以做到1分钟切12片。好手能切14片。视肉块大小尺寸,半斤肉可以切到25-40片。东来顺的服务是客人随点随切随上,这样保证肉的新鲜程度最大化。不能切开肉片放在一边等客人点餐。后世的牛羊肉片冰冻成坨用机器切片的事情,那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操作了。东来顺的酱料也是有特色的。涮羊肉用酱豆腐卤,韭菜花,芝麻酱,糖蒜等多数是自产,连酱油都是自产的。这些个调料的品质也是东来顺的地位的保证。

北京涮羊肉这种食法肯定是游牧民族的遗风。因为汉人是农民传统,顾不到羊肉可以这么痛快地大吃。但是汉人把涮羊肉精细化,也是必然的。清末民初著名文化人徐凌霄《旧都百话》中写:“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遍之美食。须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改进,而成为特殊风味。”

其实用锅烧开水烫肉而食,比较古老的记载有一个南宋人林洪的《山家清供》。他记载的是涮兔肉,美其名曰“拨霞供”:

【向游武夷六曲,访止止师,遇雪天,得一兔,无庖人可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一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乃随宜各以汁供。”因用其法,不独易行,且有团栾热暖之乐。越五六年,来京师,乃复于杨泳斋伯昺席上见此,恍然去武夷如隔一世。杨勋,家嗜古学而清苦者,宜此山家之趣。因诗之:“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末云:“醉忆山中味,都忘贵客来。”猪、羊皆可。】

林洪在文字结尾说猪羊都可以这样烫着吃。他也讲了这样食法的好处:方便而且吃了暖和。他大概是福建人。

点看全图

火锅最本质的地方是自带加热,现煮现吃。因此上面那个辽代壁画,和骨头龙老大的柬埔寨壁画都不能作为火锅的证明。江南闽粤地方也有北方火锅类似的食法,叫做暖锅,火锅,打边炉等等。从林洪的《山家清供》看,这些食法未必是游牧民族的发明。暖锅有用铜火锅作为食具的。不过火锅烧炭,与餐间气氛并不友好。我常见的暖锅是用一个点燃的酒精灯加热金属小锅,里面是各色熟料,能保持食物温度,在冬天最为适宜。

涮羊肉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大口吃肉,这是人作为动物的本性吧。味道方面,见仁见智。北方涮羊肉传统用芝麻酱,韭菜花,虾油,腐乳汁等作蘸料。潮汕人打边炉涮牛肉用沙茶酱作蘸料。还有人推荐用潮州红葱酱的。我在家里,只用花生酱加糖配芫荽,也不错。调料和食物的关系在现代调味品工业看来,究竟谁主沉浮。我估计很多人用行动做了选择。

火锅可以涮任何食品。在手机上看短视频,重庆火锅简直是红油煮下水,各种鸭鹅牛猪的内脏都在菜单之上。我总是想如果餐厅供应一盘鹅肠,那只大鹅被怎样吃掉的。莫非四川红油火锅吃的鹅肠都是广东人吃烧鹅剩下的废料?

点看全图

以前海华涮锅子,午餐肉是必备的。加上豆腐,白菜,腐竹,粉丝,虾等等。现在华人食杂店里面牛肉卷,羊肉卷,甚至牛百叶之类内脏,备货都很足。调料方面更是应有尽有,以四川的牛油火锅底料最常见。

点看全图

我不吃羊肉。以前家里吃涮羊肉的时候,我煮豆腐蔬菜吃。后来流行肥牛火锅,可以接受那个味道。可惊的是吃完牛肉,发现锅里有一层脂肪,应该都是牛肉自带的。

点看全图

工作后,大连流行四川火锅,谭鱼头,老坛子之类的名字号称连锁店,反正消费者也不知道四川是否有这样的店。有两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家叫老谭子,厨师现炒的底料红汤味道简直不摆了,空气中都弥漫着麻辣鲜香。还有一家叫重庆火锅。我同事在四川上过大学,说这家店很正宗,因为这家的味碟是蒜泥拌香油,别家所无。这两家店的共同特色是太辣,我们几个一人一卷卫生纸,边吃边涕泪横流需要擦去。一位同事说这不花钱找罪受嘛。那是!每次吃完我的肛门都火烧火燎的感觉。四川火锅的底料现在应该营业额已经很惊人了。

我总体而言不喜欢火锅,主要是我不喜欢吃肉。但是火锅的味道比较单调,多数情况是调味品在起作用。清代美食家袁枚是不喜欢火锅的。他的主要理由,一是火锅水开沸腾声响烦人。二是食材本质不同,不应都在水中烫煮。这两个理由都勉强,实则他没有好理由来掩饰个人品味。我就直说,火锅是不会烧菜的人填饱肚子还觉得食材多多挺幸福的办法,谈何美食😄。

通宝推:偶卖糕的,方恨少,onlookor,普鲁托,桥上,
火锅
家园 火锅这玩意,适合围炉畅谈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里的红泥小火炉,温酒或是炖菜?文人们解释当然是温酒,炖菜多俗。审则以为,炖菜无疑。晚来天寒且欲雪,留客饮酒着实不能无肴。唐朝四十多岁糟老头子身子估计未必比得上现在八十岁壮汉,天寒吃不得冷饭菜,故小火炉炖菜才是正解。

涮羊肉源于忽必烈自然是商人的强牵附会,拉虎皮作大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讲故事。讲的自然知道假,听的自然假作真,帝皇伟业总比西南荒山野民的火塘,更令人自觉骨头轻二斤。

现在商业火锅的吃法,其实是乱糟糟一群猪抢食,争先恐后,一捞而去。 火锅这个东西,要吃得好,自然是天时地利人和,人机料法环。吃火锅得一个食材一个食材来,由轻而重,由鲜而香,由清而浊,最后蔬菜收油,主食收尾。一个过程过来,三四个小时以上方稍歇,其后是撤而换茶水或是意犹未尽继续边聊边喝,皆可。其间或吃或等或歇,或菜或汤,抽烟喝酒聊天,方能人皆尽兴。

吃火锅,急不得的。

火锅
家园 现在有了电火锅,更省事了
家园 桥上老师切中要害

桥上老师好。

桥上老师慧眼如炬,一语道破吃火锅成为日常生活的关键:电。

火锅是怎么来的?不就是边炖边哦么?天寒地冻时各地自发边炖边吃,不用人教的。河友指正我鼎是装食物用而不是煮食品用,我是保留意见的。用青铜鼎装吃的,不就图个下面能烧火热着么,不然拿个板盆多方便。90年代我们那还有用铁制炊具,大致形状高是一个烧柴用的铝饭锅做成尖底,我们叫云鼎。有两耳,要以放在灶上,当然也能吊起来烧。

所以最早期吃火锅,是围着烤火塘,吊企器具在点面,边煮边吃,苦中作乐,一举n得。物资丰富条件变好,就改成红泥火炉烧碳,炊具的话富贵人家用锅锅锅普通人家用陶铁锡也是可以的。

用柴用碳,听着或豪气或精致,但是有两个问题:一烟熏火燎二难以控火,操作麻烦倒不算事,为了吃,不怕麻烦。于是瓶装煤气出来并普及后,用煤气炉吃火锅讯速取代了碳炉铜锅。实在是太好用了,方便快捷卫生清洁,技术代差的碾压。随着燃气的普及,吃火锅开始成为了日常。

煤气炉好是好,终究还是有明火,有危害。于是电出场了——要不要谢谢李鹏?更准确来说是谢谢共产党?最开初的电火锅炉就是一个电热锅,加热稍盛装的锅体是一体的。电热锅广玩意有点年纪的应该拍熟,现在也还有,我早年还专门买了个煮奶瓶。电热锅有三个问题:不方便清洗,安全怕还是差点,无法控温。于是,电饭煲厂很快就推出专用的电火锅,就是把电饭锅做扁做大,加个调温。锅电分离,可调温。电热锅在火锅这个领域,未曾盛开就枯萎了。

电火锅很是兴盛了几年,但是无法取代燃气火锅。主要原因是加热慢,调温也慢,等吃要半天,降温也要半天。用电火锅是快乐并痛着:安静卫生方便,但是慢,急死几个人。所以电火锅主要还是家用,商用没法推。

然后,电磁炉出现了。电磁炉重现了燃气火锅炉取代碳木炉的一幕,短时间内灭掉了其他形式的火锅。至今依然是无可撼动的火锅炉霸主。

技术发展的客观存在不是人的主观可以对抗的。

火锅炉的发展,大约也是可以借鉴到纯电汽车。汽车初始是蒸汽机,然后内燃机迅速彻底的取代蒸汽机。后面,我们将见诸纯电汽车取代内燃机汽车的历史。相同的一幕已经在铁路运输上演过了。

家园 这篇写得好,中肯切实

口头予以宝推。

你提醒我了,我以前吃的四川火锅应该是煤气加热的,在桌面下看不到。

电磁灶加热速度那叫一个快,另外调温很方便,不浪费热量。

此前的炭火锅或者煤气火锅,调温程度有限,都需要在吃的过程中往锅里添水或者汤,否则锅会煮干的。

当然了,煮到最后水逐渐少,锅里味道越来越浓厚,下包方便面,打个荷包蛋收尾,也是我家惯常的做法。这个不须蘸酱料,原汁原味,是吃火锅最惬意的一部分!

火锅
家园 你这是不是泄漏隐私了啊

你们那谁谁谁是左撇子?😅

==

和你一样,不爱吃火锅,最大的原因是吃完一身味儿。

谁要请客吃火锅我就发愁,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火锅
家园 粥底火锅

伟大的发明。当然,最要紧的是有新鲜的食材。蘸料是主观分为主。

然后,蒸汽海鲜,可能也算某种意义上的火锅,也是了不起的创新。

家园 跟我们广佬学

吃完火锅倒不敢说没味,烟味酒味妹子粘你留下的香水味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不是一身味的才叫吃火锅。

具体问 @懒厨 兄。专业。

火锅
家园 三天不涮

浑身打颤

重庆那种太油辣俺顶不住,我常年是清水锅底,里面放几段葱几片姜,水开后先扔里面七八片白萝卜,再放半盘子肉,汤里营养就起来了,然后白菜茼蒿往里一烫,美滋滋

这种锅里没味的吃法讲究个料里有味,这个好解决,弄点辣椒油然后小卖铺两块钱买一包大宇麻酱蘸料就得了

涮个差不多了,扔点白面条下去,甭提多美,要是不喜欢吃面条,乘点汤出来配个小油酥烧饼也不错

至于有味点,有个女性朋友也很在意这点,以前还讨论过这个问题,我给出的方案是既然怕衣服上沾味,那索性大家就甭穿衣服不就好了嘛

火锅
家园 鼎烹而食,很古老了

就是边煮边吃,食材质地大小有差,煮熟有先后,捡熟的先吃,跟土耳其烤肉一样的道理。发展到后来,工具进步了,可以分割得更细更薄,就可以涮了。

谭鱼头这个店确曾有过,曾经北上广都开过分店。老店在成都青羊宫附近,百十来米的样子,麻婆豆腐背后的一条小巷里。

家园 烧烤才算麻烦吧?尤其是自己烤那种

曾经在华强北吃过一家东北烧烤,要自己烤,签子是不锈钢的,放在桌面的碳烤炉,签子会自行旋转,炉子是在桌面凹下去放置,油烟直接从炉端向下抽走,这样就基本没啥油烟味了。

至于火锅,不吃麻辣的,味道都不算太夸张吧?

家园 毋米粥确实是粤菜独一无二的特色
家园 烧烤本身不麻烦,但是不限制你自己麻烦

本来游牧民族就不那么讲究。

我看过一个“外国”朋友(其实是比我还懒的海华)的烧烤机,像个盖不严的电饼铛。你可以就往一块肉上的撒点盐,扔进去,按开关就开烤,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他们超市卖切成条的五花肉,甚至有真空包装带酱腌好的,这么吃非常省事。当然你要各种切工,各种复杂酱料,乃至还要用签子穿起来,都是自我提升品质行为,不算烧烤这个烹饪方式本身的自带复杂度。

家园 我不宜粥底。

粥底会糊底,对于习惯慢工出细活的我,不适合。而且,相对浆糊,我更喜欢清汤。

蒸汽海鲜大盘鱼,我也觉得挺好的,不过没有惊艳感。

我讨厌人啜筷子。我吃东西,筷子基本与口腔无接触。

@郭三 河友,吃火锅不穿衣服我觉得挺平常的,你没试过么?明天试一下呗。

家园 锅底再加点虾仁和紫菜。蘸料

除了芝麻酱外,再加上韭菜花和王致和红豆腐卤。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