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听法官讲故事-----拆迁记(全文完) -- 机会主义者

共:💬74 🌺1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听法官讲故事-----拆迁记(全文完)

上周末回家休整,恰逢阴雨,老婆在家大叫无聊,逼着我找点事情消磨时间,于是打电话给一住在附近的好友,相约去临街的茶馆喝茶聊天,消磨耍子。

我那个朋友Y在法院工作,平时机灵乖巧,加上能说会道,因此甚得领导同事欢心。法院跟一般的政府机关不一样,其他的政府部门都是分管一片儿,而且处理问题有一定的原则和程序,遇上麻烦事儿还可以推委给其他部门或者干脆一拖了事,法院可不行啊,什么问题到这儿都得给解决,而且有时间限定,到时候甭管什么原因,该了的事就得给了喽。况且推到法院来的事情都是些麻烦事,也是啊,没纠纷您上法院干嘛啊?那不是吃饱了撑的慌么?

一般来说,拿到法院来解决的问题包含面很广,从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到杀人碎尸抢劫强奸,只要符合立案的条件法院都要受理。这么多事儿一个部门忙不过来,于是法院也设置不同的部门处理专门事项,比如刑事庭专门处理刑事案件,杀人越货什么的都到这个部门扎口,民事厅扎口民事案件,家长里短离婚财产分割都去民一庭;经济纠纷什么的都去民二庭,立案专门有立案庭的干活,判决完毕法院协助执行有专门的执行庭伺候,这样一来就有条理多了。当然,各个部门的忙碌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刑事庭的事项处理程序比较简单,送到这个部门的案子经过公安和检察机关的调查,是非已经很清楚了,法院的工作就是根据事实确定罪名和刑期而已;相反经济类的案件就比较复杂,取证什么的特麻烦,加上额外的诉讼保全等工作,一个案子往往几个月都搞不定,费心劳神的很;而执行庭作为法院唯一的执行部门,整天在外面飞奔,碰上执行案件多的时候个把月不着家的是常事,为此闹出家庭纠纷的不在少数,所以一般执行庭的同志找对象都在自己法院或者律师队伍中消化,毕竟大家知根知底,有句话说的好,理解万岁嘛~!

在法院工作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跟三教九流的社会成员打交道,这是我这个整天跟数字打道的办公室土豆羡慕不已的。干这个工作,常常能听到看到普通人一辈子所经历不到的事情,这可是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我这人就爱听故事,碰巧我那朋友Y跟萨大白话一样,也是个唠嗑唠到您一楞一楞的主儿,一件普普通通的事儿到他嘴里,就成了起程转合一波三折的连续剧,听得我是如痴如醉。记得以前他跟我讲过这么一件事儿:

法院的同志,在社会上还算地位比较高的一拨,无论谁谁谁见了都免不了客气两句,当然背后如何唾弃是无可奈何的了。司法部门手中或多或少都有点小权力,尤其对于律师啊当事人啊什么的来说,更是不能得罪的主儿。Y曾经说过他们部门的某个领导请客吃饭,酒足饭饱之际一抹嘴,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10分种后一个本地有名的律师就点头哈腰的进来了,二话没说掏钱把帐给结了。说这事儿Y显得特义愤填膺,不过我听着怎么还有点羡慕和嫉妒呢?哈哈。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律师都老实听话,曾经有个外地的知名律师,给本地的某当事人辩护,在法庭上很不给某法官面子,搞得气氛很僵。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一纸公文将律师关了起来,理由是串供违反司法公正,48小时后才给放了出来,之后那家伙的气焰再也没有了,案子也很顺利的了结了,此后还跟领导交上了朋友,逢年过节经常走动走动什么的。

我问Y这么说来是谁也不敢得罪你们的了,Y说也不尽然,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个故事怎么说来着,老鼠怕猫,猫怕豹子,豹子怕大象,大象反过来怕老鼠,凡事都是相生相克的。有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人物,在这些眼高于顶的法律工作者看来却是惹不起的主儿,往往绕行避而远之,在他们法院就碰到过三位高人。

麻烦人物一,某大嫂,已离异,无权无势。麻烦指数:85

这个大嫂曾经在Y所在的法院办理过离婚案,案情也不复杂,夫妇双方感情不合各自有外遇,导致家庭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法院调解无效后按正常程序走离婚诉讼的路子,分割财产确定子女归属,最后判定双方当事人离婚有效也就完事了。案子了结后大嫂不满意,觉得法院分割财产的时候偏心,给自己的那份少了,于是闹起来了。这位大嫂闹的手段比较特别,别人碰到这种情况一般是撒泼打滚哭天喊地指桑骂槐,她可能也咨询过懂法的人士,知道什么手段是法律没有规定的死角,于是卷起铺盖就来到判决的那位法官家里,在门口打地铺住下了,人家家里吃饭她也跟着吃饭,人家看电视她也跟着看电视,人家睡觉她也跟着……在门口睡觉,不吵不闹不打架,整一个非暴力不合作的信徒。刚开始法官家里人还不理她,爱干嘛干嘛去,时间一长可就受不了了。为啥?不明就里的人经过他家门口的时候都指指点点,闲言碎语也出来了,什么某某法官婚外情给家里那口子发现了,现在三方对峙两口子要闹离婚。可怜那法官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按年纪都可以叫那大嫂一声“妈”了,却让别人如此糟蹋,真是情何以堪哪!人家法官老婆也不乐意了,你跟别人传婚外情也要看对象啊,找个年轻貌美的也就算了,找这么个刘姥姥似的天天睹家门口,街坊邻居怎么看待我?我居然比不上一个糟老太婆,还不如自杀算了。天天哭得梨花带雨,逼老公赶紧把这事给了解了。可法官碰上这么个赖皮也没办法,你赶她她利马走,一回头她还来,说她入室骚扰吧也谈不上,不吵不闹态度还挺好,纯粹就是看着添堵瞅着窝心,跟违法一点不沾边,不得不佩服是一位高人。这件事闹了好几个月,最后法官不知动用什么关系,费了什么人力物力才把这件事摆平,自此也元气大伤,好长一段时间恢复不过来。(待续)

关键词(Tags): #法官(大圆)#法院#拆迁元宝推荐:landlord,
家园 吃包子一口咬出个石碑

上书:“此处离馅尚有十万八千里”

又是个拉开架式讲尚书的哈,先上一供香...

家园 怕就怕吃到最后有块石碑

上书:“前往包子馅的读者请注意!我们抱歉的通知,其实您吃的是馒头。没馅!”

老麦也知道这个谚语,呵呵,看来都是北方人。

家园 这个这个~~~咱这个包子跟老萨的还不一样

充其量只是个小笼包,一口下去就没了~

家园 嗯,蟹粉灌汤包

给大家灌迷魂汤哈...

家园 恨不得抄起一笼包子砸昏机会!你那淮阴侯还等着上蒸笼呢,

有没个先来后到的规矩啊?

可是又怕拿包子打机会不划算,有去无回啊,我还是拿麦当劳的巨无霸打你算了

家园 【原创】续一

麻烦人物二:某大娘,鳏居中,子女不孝,独自生活 麻烦指数:95

上面说的这位大嫂的那点破事好歹还算个纠纷,虽然麻烦但终究还是解决了,可这位大娘的事儿让法院的院长都感到头疼。

说到底也是缘分,这位大娘早年丧夫,家里的子女不孝顺,老是虐待她也不给她生活费,于是大娘一纸诉状将子女告上法庭,讨要生活费若干。经过法院同志的耐心调解和妥善安排,最终当事人双方调解成功,子女每月提供生活费若干元,大娘的房子产权继续归她所有,跟子女不住一块儿。本来事情解决的非常完美,大娘也很满意,调解下来握着法官的手激动得老泪纵横,真是应了毛主席的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法官们也很同情这位大娘,激动之余说了一句话:“大娘!在这儿您就别见外了,我们都是您的亲人,有事没事您说句话,我们都会帮您解决的。法院就是您的家,希望您常回来看看…………”估计这位也是激动过了头说话不经过大脑过滤,事后估计得躲到一边狠抽自己的嘴巴,怎么就那么贱,不该说的话说它干嘛。为啥呢?几天后报应就来了~~

也许法院同志的热情让大娘太感动了,之后她几乎天天都往Y所在的法院跑,也没别的事,就是逮人说说话唠唠嗑什么的。一开始大家还热情接待,好茶好水的款待着,时间一长觉得不对劲了,怎么这位大娘跑法院比回娘家还勤快泥?而且大娘时间一长熟门熟路了,不用带自己就知道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办公室在哪个犄角旮旯,自个儿屁颠屁颠就跑去了,去了人家法官就得接待啊,于是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地和大娘唠嗑。估计这位大娘也是空得无聊,生活费有着落了,房子也住得舒心,身体也倍儿棒吃嘛嘛香,就是精神生活空虚点,没有人陪着说话解闷,正好法院的同志愿意提供这项“服务”,于是把正经的法院当成喝茶聊天摆龙门阵的场所了。时间长了人家院长有意见了,怎么最近的工作效率这么低啊?一点点破事半天都办不好,是不是工作偷懒来着?大家愁眉苦脸的汇报,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了……不不不!!是老大娘太缠人了。院长剑眉一竖,有这等事?把那个大娘给我叫来,我亲自开导她。于是大娘被引到院长办公室,过了许久,院长打电话把办公室主任叫来了:我不行了,这件事交给你了,让她有多远走多远,千万不要再让她找到我头上来。

办公室主任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啊,可办公室就是扎口来访这类事儿的,无奈只能每天端着茶杯愁眉苦脸的听大娘唠叨,过了一段时间大娘自个儿倒不乐意了,原来办公室主任是个干瘦的秃顶男人,大娘嫌他长的不帅不愿意跟他聊天,情愿找庭里的庭长帅哥聊天,敢情爱美男跟年龄无关,大娘也有选择的自由。办公室主任如释重负,可算把这个包袱推掉了,至于别人的感受,他可是顾不得了。

于是,一幕场景每天在固定的时刻上演:一个衣着朴素的大娘慢慢走进法院的大门,熟门熟路的跟每一个人打招呼,您好啊~吃了没~您今天的衣服真好看~~你的发型改了啊…………然后径直走到楼道的办公室门口,“张法官,李法官,我又来了……”于是被选中的不幸的人儿不得不满脸堆笑跟大娘打千,心里早把她祖宗十八代包括她的死鬼老公骂得底朝天了。可咒归咒,表面工夫还得做,法院大门开着就是要接待各类人的,没理由把这位大娘拒之门外,况且也不能动粗,一旦伤到了老年人这个罪名可是每个人都担当不起的。

于是这位大娘就成了该法院的编外人员,每天上班下班比正式员工还准时,没人敢把她怎么样,直到现在,她还象贞子一样,还每天出现在某人的办公室,说着她那永远也说不完的琐事。

这个大娘,成了该法院的第二号麻烦人物~~(待续)

家园 这个

比那个三口论还要狠。

附录,燕人得一包子,咬之,未见馅。包子笼曰,未到。再咬,依然未见,包子笼曰,未到,再咬之。于是再咬,包子笼骤曰,哎呀,你咬过了……

家园 【原创】续二

麻烦人物三:某神经男 背景不详 年龄不详 一切一切不详 麻烦指数:100

前面说的两位好歹还算正常人,就是麻烦一点惹人讨厌,接下来这一位可是个让人害怕的主。

某天风和日丽,立案庭的诸位正百无聊赖的做着手中的工作。打门口直楞楞的走进一个中年人,衣着还算得体,但两眼无神,脸上的神情不可捉摸。这位仁兄进门后就径直走到Y的面前。

“我要告状~~”

“好的~请到这儿填一张表格!”Y谄媚地招呼对方,生意上门了当然要好好招呼了,法院就是希望大家都来打官司,甭管是非曲折,只要有人提起诉讼,法院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收取诉讼费,这个在法院可是有考核指标的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告状的都是法院工作人员的衣食父母。

“请问你要对谁提出诉讼请求?!~”Y小心翼翼的发问。

“我要告一条狗!~~”

乒~~一屋子的人都摔得四脚朝天。

“哈哈哈哈,您是不是在开玩笑啊?~”好不容易爬起来的Y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

“我就是要告那条狗,它咬我!!!!”这位仁兄指向屋外栓在自行车上的一只脏兮兮的狗。

搞了半天,大家总算明白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原来这位仁兄在路上走着走着,不知从哪边窜出一只狗,冲着他的小腿就是一口,人与狗一场混战,终于把狗制服,随即拿皮带栓住牵到法院来了。

人告狗这码子事倒也不算稀奇,每年城市里都有许多人被宠物犬咬伤,如果调解不成也有闹上法院解决的。按一般程序,首先得找到狗的主人再说。

可是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这条脏兮兮的狗是一条————野狗。

野狗就是无主人的狗,这下子让法院的同志伤脑筋了,于是有人开始劝那位气愤未消的老兄。

“算啦~你看这是条野狗,不符合诉讼要求,法院不会受理的,你还是回去吧,如何?”

“我~不~要!!我就是要告这条狗,它~咬~我!!”男人目光呆滞的一字一句的往外吐,这时任谁都看出这位的脑子不太正常。

这下子难办了,谁也不敢乱来,如果惹恼了他说不定会干出什么恐怖的事儿来。这年头,给精神病捅死的记录在案的也不少,而且死了也是白死,法院的同志没有人会干这种傻事,所以只有在不激怒他的情况下,想办法把事情给解决了。

双方僵持了很久,要说最终还要领导出面才摆得平,一位副院长想出个好主意。

“我说这位当事人,你不是要告这条狗么,我们法院受理了,现在就审判~”副院长语出惊人,大伙儿一时半会摸不着头脑。

“哦~”

“鉴于案情简单明了,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本法庭判决这条狗伤人罪名成立。判处原告当事人有权咬被告一口,权当被告对原告的补偿。至于经济上的赔偿,鉴于被告的实际情况,本法庭认为可酌情豁免,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

现场一片哗然,要说领导毕竟是领导,脑子就是活络,这下子轮到这位神经男发愣了,他歪着头思考了一会儿,回头解下栓在自行车上的皮带牵着狗离开了,全体工作人员这才送了口气。

“那后来呢?那个神经男有没有真的咬那条野狗啊~~”事后我问Y。

“谁知道呢?可能咬了,也可能没咬。我最懊恼的是没有及时通知电视台,呵呵,人咬狗,这是多轰动的新闻哪~~”

(待续)

家园 嗯,看来这个小笼包子还是连环的,继续等
家园 hua~

kuai

家园 还是简易程序啊~~~
家园 【原创】续三

接下去就要说正题了,最近我这位朋友经常被外派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强制拆迁。

按理说法院跟拆迁办是八秆子打不着干系的,更别说替拆迁办出头当打手了,可现实情况却容不得法院置身事外。我所在的城市虽然不大,也算有历史年头了,春秋战国那块儿就有城市的雏形了,当然那时候的房子建筑如果保留到现在,那是无论如何都拆不动的了。我说的是许多市中心的解放前后建造的平房,和一些七八十年代建造的老式楼房小区,由于年久失修,已经严重影响到市容市貌跟城市未来的规划了,有些老房子连厕所都没有,一家子半夜起来上厕所还得提着裤子走过大街,到对面的公共厕所方便。如果把原有的破旧危房夷为平地,在此基础上规划新的商业区和城市绿化带,那对于所有市民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要拆迁就要考虑到原有居民的妥善安置问题,以前有所谓安置房安置小区的概念,实行补贴实际面积的做法,由于执行下来问题很大,所以近几年主要以货币安置为主,按实际面积估算,补贴一定的货币作为补偿。由于中央政府对拆迁安置这件事很重视,加上居民的维权意识也提高了不少,安置补贴的价格基本上都按照国家规定的上限执行的,一步到位不留后遗症,执行下来大多数居民还是较为满意的,大多数时候,谈到拆迁老百姓眼中都直冒绿光,仿佛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在向自己招手来着。

“造这样说,应该不存在强制拆迁这码子事啊!大家不是对拆迁都很踊跃么……”我疑惑地问Y。

“如果都这样想就好了,问题是每次都有几个钉子户,不管怎么劝说就是不肯合作,这里面主要有两类人,一是贪心不足的人,总是想要求更多,比如上次一户人家,核算下来一个平方能补到3500元左右,而当地的房价才4000左右,何况他的房子还是十年前建造的了。对这种人不能客气,表现的硬气一点,往往对方就软下来了。麻烦的是后一类人……”

这类人往往年纪很大,有的有子女有的独自一人,住在老房子里多年舍不得挪窝,对这类人往往是没办法用银弹政策解决的,有的老人提出的要求根本就没法满足。比如有一次一个养鸟专业户提出的要求是:

一个跟现在一模一样的四合院,要在市区的,安静没有人打扰,老房子的所有物品都要按原样摆置到新房(他那个老房子里堆的乱七八糟,后来用卡车拉了整整七趟)

您说这样的要求能满足的了么?但拆迁计划不能因为几个钉子户的不合作而搁浅啊!于是在发送了几次拆迁通知书后,在规定的时间,有关部门向地区所在法院申请强制拆迁令,按法定程序安排强制拆迁的行动,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大批执法人员协助,要命的是拆迁办没有足够的人员,只能向城管和法院的执行庭要求增援,但执行庭大大小小加起来也不超过十个人啊,怎么办?领导一声令下:各庭30岁以下的小伙子临时充实到执行庭,加上院里的全体法警,协助强制拆迁任务。就这么着,Y稀里糊涂就上了贼船了。

有一天,新的任务下达了。这次由副院长直接挂帅,一干人等穿着制服威风嶙嶙的走出办公室大门。院长递给Y一个网球袋大小的包袱,“这个要好好保管,千万不能出差池!!”副院长严肃的提醒Y。

Y的好奇心很旺盛,在坐上法警专车的时候偷偷拉开包袱上的拉链,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包袱里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把蓝幽幽的带瞄准器的-------步枪……(待续)

关键词(Tags): #强制拆迁(大圆)#拆迁通知(大圆)
家园 好像隐隐约约看见馅儿啦
家园 武装拆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