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乱弹:胖子眼里的摇滚 -- 瘦形胖子

共:💬35 🌺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家伙,补丁罗补丁的,都快赶上微软了!

花!继续补丁!

家园 【原创】乱弹:胖子眼中的摇滚(补丁之四)

书接上文。

如果说比较现代主义的美感和后现代主义的美感,当然,这样的东西很多时候大家都喜欢扣上个大点的帽子,用以兜风,我们也可以在这里说,咱们可以比较一下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美学差别。究其主题目的而言,如果说现代主义的美感是来自于建立和维系某种体系,那么后现代主义的美感就是破坏和解构现代主义建立的体系而获得美感。当然,这样的说法过于书面,而胖子恰巧见了书面文字必须头疼,同时的估计大伙也有类似的毛病,胖子想想认为最好举例说明,于是胖子决定使用使胖子必须头疼的文字来举例。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不好意思,胖子不懂斯文,仅得了这么一句乱翻书的成果。这句著名的朦胧诗文,任谁多大的本事,只要你使用使用传统的逻辑学传统的语法来分析,能得出的答案就是,这句文词只是一堆垃圾。但是事实的效果很遗憾,老学究们不得不承认,这句垃圾文词感动了颇多的整整一代人。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物之一的朦胧诗,他的美感也就在这里,通过解构传统的文字逻辑还有文字语法,因而解构了传统的文字使用方式限定了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因而获得美感。简单的说,朦胧诗的价值很大程度是在于表达了传统的文字使用方式表达不出来的东西。毕竟,语言的本质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交流代号,这样的本质,使得语言本身必然的存在着太多的表达极限,一如胖子以前说过的例子,再高明的文学大家也没本事清晰直接的表达出大白菜的味道,语种不限,文体不限,使用字数同样不限。

这时候咱们可以回头归类一下传统的诗文表达方式。更多的时候传统诗词是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方式,用以表现文字作者希望达到的意境,直接的说,这里需要的是既定语言技巧的流利程度和灵活程度,而不是语言的解析能力程度。所以,类比来说,这里传统的诗词叫做现代主义,朦胧的叫后现代主义。这里面还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说法最好用在鬼子们头上,毕竟,是鬼子们明确地确定着语法学,逻辑学,是鬼子们自己给自己身上加满了无数的套,然后自己在套子中间悠然陶醉着。说到这里不得不夸一夸东方的老祖宗们了。咱们的老祖宗打一开始就强烈反对着这些自以为是类的套子。《道德经》的开篇词“道可道非常道”,即便其中的内容含义众说纷纭,但这里必然能解读出来的一条:甭管谁多大的本事能胡说八道,他只要使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理,就一定不是真正的“道”。这点上佛家还有更极端的一句:不可说不可说,说既是错。所以说某些国产的后现代主义者老想把后现代主义往《道德经》上套,这话怎么说好,大智若愚,那大智是不是就是真愚呢?

同理可证,同属于后现代主义的摇滚乐,他的美感也在于此,通过解构以往的既定的音乐表达方式,来获得音乐所不能够表达的东西。新音乐的价值也就在于此。

另,一个有趣又必然又难受的现象,朦胧诗的作者们,看看结果,疯了,自杀了,杀人后又自杀了。再看看摇滚乐的,再看看现代艺术的。得出的结论,后现代主义是一把双刃剑,解构别人的时候也必然割伤自己。

家园 花回

不好意思,来晚了,没能及时回您的鼓励。胖子的补丁四上来了,估计后面还能继续,呵呵。

谢谢您了。

家园 【原创】乱弹:胖子眼里的摇滚(补丁之舞)

以前胖子听说了个说法,说是“音乐是人类发明的和人类的情绪最相类似的艺术形式”。这说法玄之又玄,放在哪里都能打人一个跟头,于是放在这里,这般美妙的眩晕感,胖子决不独享。说到眩晕,胖子还真被音乐搞废过一回。伦敦的圣保罗教堂,胖子听说了著名胖子也就跟着大伙混进去了。进得了,有人给大伙每人递了个小本,边发还边说里边请里边请,胖子就主动被请里边去了,其实人家那是要弥撒呢。过程就不介绍了,一会进来了一群小孩,指挥棒一敲,孩子们也就开始了,这胖子才知道,人家童声唱诗班的。然后的体验就是仿佛脑子里有些什么东西在盘旋上升,速度不缓不急着,没几分钟胖子就彻底晕菜了。要不是怕扰了人家清静招大伙打胖子当场就奔了。等后来逃出来了,胖子是脸色煞白,满头大汗,跟胖子同去的内位吓了一跳,这厮是毒瘾发作了还是癫痫犯了。可见往事不能回首,最好胡乱冒烟。

闲话休提,书归正传。

如果说音乐是最接近人类情绪的艺术形式,那么必然的音乐本身也就成为最直接有效的人类情绪的表达方式。前面的帖子里说过了,鬼子国的音乐都是打宗教音乐发展来的,所以显然的,鬼子国的音乐的根基必然的是宗教的精神宗教的情绪,至少历史上西方音乐大抵如此。比如发明十二平均律发明复调格式奠定了后来西方音乐基础的巴赫,他老先生自己本身就是虔诚的宗教信徒。实际上胖子个人臆测西方宗教音乐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收敛人心,毕竟,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即是饕餮,得到越多胃口越大,所以人心即贪婪。如果从这个角度研究的话,中国的老祖宗导师和西方的见解一致,不过中国的老祖宗走得更远,无论佛道,都根本排斥着五音乱耳的情形。

斗转星移,时空转变,般若波罗蜜。

当鬼子国的鬼子们高举着后现代主义的大旗满世界的作妖的时候,音乐领域也发生了类似的思潮,而且更加极端,当年的音乐鬼子们是在寻找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更或者某种概念上的纯思维上的表达方式。这种鬼子们寻求中的音乐表达方式必须要简单,要直接,要真实有效地反映出自己的心理,所以鬼子们不得不把自己的音乐构建思维返回到音乐的基本出发点:音高,音色还有节奏,并且需要寻找到一种全新的,近乎于破坏性的组合方式,毕竟的,这种寻找中的全新的音乐形式需要破除的是传统西方音乐形式对人心的束缚。这时候,西方的白种鬼子们也就必然的重新发现了被搬到西方的黑种鬼子们自己特有的近乎于原始的音乐形式:无论是爵士乐,布鲁斯,还是早期的灵歌,所有黑种鬼子的音乐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表达自己情绪为出发点的。所以,如果说摇滚乐的产生大量借鉴了黑人音乐的音乐元素这个是某种程度的必然,但要是因此说摇滚乐是黑人发明的,这个就吹牛了,最起码的,摇滚乐的对抗传统西方音乐的内核就没黑种鬼子的什么事:白人自己的家事,黑人们他管不了也管不着。

还有就是,新生的摇滚乐,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就是真实。这种对真实的极端追求,使得摇滚乐拥有了另外的两种属性,一个是强烈的破坏作用,也就是对传统西方音乐的解构,实际上所有的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大都具有这样的情绪。再一个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DIY精神,想表达自己的情绪,就必须要自己来做,自己心里的东西旁人又怎么明白?这里可以套用一个大家都熟的名词,这算是摇滚乐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好了。

摇滚乐的破坏作用,可以看到的现象就是摇滚乐一直的持续不断地对传统西方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攻击。当然,这里面也有大量的借鉴,就如以前的比喻,摇滚乐就是音乐肌体上的癌症组织,他们在吸收着肌体营养的同时,攻击着肌体本身。这个攻击过程还算是直接有效的,比如说现在的很多流行乐如果拿到二三十年前就可以说成是很前卫的摇滚乐了,流行音乐不得不为自己的对手,摇滚音乐而改变自己。当然的,不得不承认的是,摇滚乐对古典音乐的借鉴作用远大于攻击作用,这里面的原因就过于复杂了,毕竟两种音乐的受众群不同,思维体系不同,古典音乐太富营养,而且古典音乐的古典作者们也都早早的死了干净。但是现代的交响音乐作者们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很难说没有摇滚乐带来的新思维,这个,胖子的不懂,胖子的胡说,咱就哪说算哪吧。

还有一点可以算在摇滚乐里的奇怪情形就是摇滚乐的恶崇拜现象,这个也被胖子给个人臆断的算在摇滚乐的破坏作用里了。在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里,大多具有类似的情形,毕竟后现代主义的主旨就是打破传统思维对人心的束缚,解救出真实的人心。在人心领域,也就是人的灵魂世界里,后现代主义遇到的最直接的敌人就是西方的传统宗教,无论它是天主还是基督。根据敌人的敌人就是咱哥们的道理,魔鬼就也必然的成了很多后现代主义思维的英雄和朋友。不过相对于其他领域,音乐领域的世俗化相对最晚,音乐领域的退宗教化相对最浅,所以的,相对来说,音乐领域的恶崇拜也就表现得最严重,比如咱们回头看看,摇滚乐的恶崇拜势力最强大的时候也就是新自由主义和性解放最疯狂的时候,等时间进入了九十年代以后,性解放早就退了流行,中国的咱不说,看看鬼子国里还有几个乐队还玩魔鬼这套东西?没了共同的对手,魔鬼也一边玩去。

家园 越看越糊涂啦
家园 明白姐姐的意思,怎么说呢

胖子,其实是在给自己一个某种程度上的了结。自己把自己以往听过的,想过的东西拿出来写写。不论是对了错了,有道理没道理,有人认同没人在意,这些倒在其次了。只要是自己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出来了,自认为还能自圆其说,也就可以心满意足着离开了。

摇滚,对胖子来说是一个曾经的梦,时间到了,也许梦就该醒了。希望姐姐别介意,胖子就是一个胡说,呵呵。

家园 【原创】乱弹:胖子眼里的摇滚(补丁到了六)

胖子有个坏毛病,老娘的话说打小就长个尖尖腚,没个长性。这毛病别人厌恶无所谓,别人就是别人,别人不是自己,烦了躁了都在别人心里装着,跟胖子倒是没多大关系。可问题是,这毛病也给自己添堵,自己就是自己,自己变不成旁人,每天早上一睁了眼睛就要面对和忍受着这胖子,片刻不得安宁,片刻不得解脱,有时候急了都想大嘴巴子可着劲的抽自己。心属火,肾属水,火盛伤水,要不怎么说难怪胖子体虚。胖子废话这些的意思是,胖子从来没个耐心烦,敲过的帖子连回头看看错字的耐性都没有,今天要敲六了不得不回头看看五,瞧完了心口这是一堵,恨不能吐他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内死胖子上篇都写了些神马完意。抱歉抱歉,罪过罪过,胖子无言以对,羞煞了则个。

佛家的训导,上座前先需忏悔,只要诚心实意,满天神佛都会原谅的。列位看官也就帮帮忙待胖子尽可能着将功补过了吧。

胖子始终认为摇滚乐的真正的力量在于摇滚乐的真实。实际上,整个后现代主义类的艺术方式的总体思维特征也就是在于真实。不知道列位会不会奇怪,为嘛呀这胖子总搁那卖弄着什么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东西怎么说好,小孩子嘛,都有个炫耀的毛病,自以为明白了一加一等于个二就一准满世界的跟人家白话,仿佛整个地球就他自己知道似的。还有就是,半杯水放在那里,有人说半空,有人说半满,这些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思维角度的问题,思维方式的问题。同样的如果用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后现代主义的或者思潮或者产品,比如说摇滚乐,于是就有了胖子常听到的说法,这些个爷们是否都末梢神经坏死把上面给憋大了?或者因为大便干燥。面对这样的意见,胖子很委屈,旁人眼里的胖子是在聆听某种拉屎的声音。王小波的话说这叫golden shower观窥癖,这说法有些过分,为了明天的早饭,胖子就此放弃,咱们也就哪说哪了吧。

再说回后现代主义的审美观。比如说,当满世界都认为艺术品就是应该是手工制作独立完成的时候,后现代主义者就买了个工业生产的尿盆取名叫瀑布,大漠大洋的摆在博物馆里展览了。这个就叫后现代主义,他们总是努力在寻找这已经被人们默认为常识或者公理上的漏洞,以恢复这个世界并不完全的已经被大量掩盖了的真实。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有后现代主义的行为方式都可以找到类似的思路。当然的,伪后现代主义除外,毕竟,骗子和疯子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就如以前说过的,人类现有文明实在是基于视觉系统建立的。当视觉艺术品开始努力破除手工制作DIY必然思维方式的时候,作为听觉系统的音乐才姗姗来迟的强调起了DIY精神。其实还有没开始的呢。嗅觉系统,中国人做出来的菜和法国人搞出来的香水都还忙活着怎么样更好闻而不是怎样闻起来更加真实。至于说触觉系统,胖子唯一能想到的是SM,可我要说这东西是艺术估计自己的手机就要短期关机了。

胖子前面说过了老鬼子的橄榄油音乐,说实话现在提起来胖子心里还有点犯腻。一种歌唱了几十年还是内原来的德行,轻柔细腻美好甜蜜。美好甜蜜胖子倒是不排斥,可你要说生活天天美好甜蜜,有这本事的除了傻子就是圣人,这俩型号胖子都不是,当年的内些个小小毛头们估计也没几个是。恰其好革命了革命了,到处都忙着咸与维新,摇滚乐也就顺产而生带着强烈的DIY秉性,叫嚣着要玩弄真实,要开始我歌我心了。现在想想摇滚乐的这些属性都是相辅相成的,要我歌我心就只能自己动手,要自己动手就不可能太多的家伙,所以摇滚乐的基本配置不过是掌握节奏的鼓和控制基本旋律的吉他,等加上了电子琴那都是后来开始玩花活的事情了。显然的没有人会说摇滚乐的表现能力可以大于交响乐团,可架不住广种博收,摇滚乐队如过了发情期的耗子,一窝一窝的下崽,这么些年过来了,回头看看还有多少人在听乐团配音的橄榄油音乐,倒有多少在听摇滚?

家园 我的脑袋啊既摇且滚

胖子是北京出租车司机的嫡传吗?本人乃一好摇滚的叶公,冲着这面大旗奔进来想长点见识,结果您老一个又一个大补丁pia上来,整得我这晕哪

好了不开玩笑了。胖子君是胸中块垒不吐不快,很可理解,就是有点像丹青生的泼墨披麻剑法,痛快是痛快,不过太由着性子来了,有些混乱。通篇看下来不容易记得你说了些什么,只记得你一张嘴像爆豆

家园 【原创】乱弹:胖子眼中的摇滚(补丁至七)

在本期补丁中,胖子决定板着面孔不再废话,基本上这很难,但胖子一直在尽力。

摇滚乐所强调的真实,应该是一种真实思想,一种真实的情绪或者真实的心理状态。这是一种可以确认的而不是能娇柔照做出来的东西。可以想象,假设某甲身为摇滚乐歌手,与某乙有着类似经历体验,当某乙因为某甲的音乐的媒介而与某甲的体验产生了共鸣,这样的时候,某乙体验着的就应该是一种因为身心共鸣而发生的快感。同样的,某甲也因为自己的音乐被别人认同,而享受着马斯洛需求理论里最高层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的快感。这样的情况在摇滚乐现场演出的时候会更加明显,台上台下的双方是在互动地享受着对方给与的快感,他们各自歇斯底里,身心亢奋着。于是想到了古人诉求的知音难求,列位不用高看着他们,这里面也压根没什么些高雅,不过是一些急于享受着互动快感的老流氓。胖子又开始胡说了,罪过,罪过。要不说业力深重呢。哎

同样的,因为摇滚乐强调的真实。使得摇滚乐需要表达出别人不愿意表达或者别人不屑于表达更或者别人根本就不知道的东西,摇滚乐不介意自己的内容,摇滚乐介意的是音乐本身是否真实。所以,性,暴力,几乎所有被人类道德所排斥的东西,在摇滚作品中都会有着相对应的产品。但是同时的,几乎所有的摇滚乐迷都会对流行音乐不屑一顾。所以胖子认为,摇滚乐具有的从来不是道德上的优势,也不是经济上的优势,而是精神上的真实,这是摇滚乐唯一独有的优势,摇滚乐只承认真实的东西。

也是因为真实,使得摇滚乐迷们可以通过音乐的媒介,了解到体会到摇滚乐手的真实感受。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他们的挣扎。也同时的,使得摇滚乐迷们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自己精神上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里胖子不是在胡说,每一个摇滚乐迷在形容自己喜欢的摇滚作品的时候,大多会有类似的形容,这东西给了我力量。摇滚乐因为真实而力量。

还有就是,在很多摇滚乐迷的观念中,摇滚乐还有另一个比较怪异的属性,摇滚乐迷们还认为摇滚乐是一种武器。这个就需要回到前面提到过的后现代主义的属性了,后现代主义的,这里也可以说是摇滚乐的破坏和解构的本能。前面提到过了,摇滚乐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传统中的音乐形式不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受众们内心的真实体会。这时候,就需要摇滚乐通过解构传统的音乐形式,来解构着传统音乐背后的传统的思维方式。这个是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胎里带来的仇,此仇无解,就如同癌细胞和原本的肌体关系一样。所以的,当摇滚乐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在世俗世界里冲杀的时候,摇滚乐本身也必然成为了某种武器。其实,所有的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或者思维方式,本身都存在一种武器的形式,不过是因为摇滚乐比较世俗比较大众化而被更多地加以利用罢了。

可同时的,因为摇滚乐极力强调的,必然的真实,使得摇滚乐队大多短寿,很多情况下都是产出了一两部作品然后销声匿迹。

真实的体会需要真实的生活作为背景。每一个摇滚乐手的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种的感受,都可以成为摇滚音乐作品的源泉。也许幼儿园是后被邻座的小孩子扇了个嘴巴子,也可以成为日后某个作品的基本动机。但是,这些东西需要沉淀,需要升华,就如同鲁迅说的: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也就是说,摇滚乐手们的第一部作品,往往是自己从出生以来的全部人生体验中的精华所集合成的。而当第二部第三部作品出来的时候,更多的,也都是第一次筛选下来的残次品了。即便这时候的他们也许技术上更加流畅,花活层出不穷。简单的说,真正的摇滚乐手们大多是敏感且极短的性格,这样的人经历丰富但是缺乏厚重,然后能说的,就又是孤阳不长了。

当然,真实的体会还有另一条路可走,就是从平面上的经验上的体会上的积累,升华到形而上的智慧上的思考。不过怎么说好,这东西需要大气度,大智慧,却又不是绝大多数摇滚乐手所具有的素质了。实际上,骨子里说,后现代主义的本质思维也就是一飞冲天,一蹴而就,基本上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根本不去顾及什么来日方长,圆通敦儒。所以的,也就如以前说过的,后现代主义者,无论是诗人还是乐手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不是早夭就是疯掉了,没几个得了善果的。这个也就是鬼子国的东西的基本毛病,劲大副作用也大,管他什么治标治本,看上去见了效果,就成。

家园 呵呵,兄台见笑了。

事情是这样的,胖子一个是秉性如此,一向受不了一本正经的说事。拉开嗓子胡扯,还能享受着信马由缰的快感,胖子也就因器失了意,贪图了瞬间的快感了。

还有就是,不得不说,胖子也尝试过仅仅声明观点不细论其中的推理过程,结果发现得出来的东西大多似是而非,满身的漏洞,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可加上了声音,胖子这里又不得不说来话长,于是只好补丁摞补丁了。

再有就是,本来的,胖子想用以说明摇滚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就比较麻烦,不可能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压根就没听说过有什么成型的理论体系,更多的只是一个状态一种感受,这东西,话少了可也真就说不清。实际上胖子现在这么废话,依然还没说清楚。哎,个人能力有限,也就只好尽力而为了。

然后就是,这里还有点私心,多分个一篇两篇,骗骗点击率,其实,想全心全意的灌水,可也是难啊,呵呵。

谢铜猪兄雅赏了。

家园 这块补丁好像明白了点

咱们可以讨论讨论内容了。本人其实不大敢声称自己喜欢摇滚乐,一来本人极度懒散,听的东西都是别人推荐的,所以popular到会令行家耻笑的地步。二来是一直拿不准到底什么叫摇滚乐?胖兄说“摇滚乐不介意自己的内容,摇滚乐介意的是音乐本身是否真实。”这个“音乐本身”既然不是内容,那就是形式了?本人自小学起乐理就没及格过,爵士乐的形式特别倒是听得出的,摇滚乐形式又是什么样的呢?或者我理解错误,“不介意”指的是不论内容涉及什么,只要真实就好?说到真实,其他的音乐类型也未见得就不反映真实吧,大家瞧不上的民工歌曲不是挺真实的嘛,刀郎高歌的时候观众也挺激动的。到底差在哪儿呢?

家园 内个,胖子也是胡说,铜猪朋友见笑了。

胖子之所以死硬的认为摇滚乐是属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也就是因为摇滚乐的不可确定性,一如后现代主义一样。

比如说,铜猪朋友您问到摇滚乐的音乐形式是什么样的,这个思考的方式,本身似乎就是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

现代主义的基本思维方式是需要一个某种形式上的规律,加以整理和总结。而对后现代主义来说,他并不去确定什么是什么,而是来确定什么不是什么。摇滚乐如果一定要说的话,他没有固定的形式,他的形式就是与众不同。比如窦唯和摇滚和崔健的就完全不同,尤其是窦唯后期的作品,如果加以定性的分析,一如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的话,只能越想总结规律,自己越糊涂。

还有,胖子这里说明的真实,也是同时包含着内容和形式的。不是说其他的音乐形式必然不真实,而是说摇滚乐的音乐内核是必须真实。比如民歌,就可以因为追求好听而不停地优美化学院化,但是真正的摇滚乐绝对不会有学院派的形式,鲍家街乐队,胖子一向以为不过是附庸风雅的摇滚。

至于说激动,道理同上,其他的音乐形式也可以也必然的可能带来身心的感受。但是这些音乐形式,至少没有极端强调是因为真实地感受,因为我歌我心,而带来共振。比如一个说法,有人说贝多芬如果生活在当代,一定是写摇滚的。那这里至少是说,贝多芬的音乐形式里,具有的是摇滚乐所特有的强调真实感受的成分,这里面的共性也大概其是帖子里强调的真实。

最后一点,呵呵,胖子一个乱弹,不过是胡扯些个自己闲来无事的东西,您要是真的叫真细究,胖子还真得满脸的汗点子,内是心虚呢。

不论怎样,谢您雅赏,胖子鲜花奉上了。

家园 这个还真难说啊

你要说鲍家街43号不算摇滚,那窦唯后来的东西不是更不像吗?BEYOND算不算呢。。。

我觉得,摇滚还是有个艺术形式的,至少,好像没见过没有吉它的?乐队?鼓?至于衣冠不整、披头散发、歇斯底里。。。倒好像不见得是必须的

写完上面这些仔细想想,不由得好笑起来,,,其实,摇滚也有不弹吉它的,比方那首著名的Imagine,呵呵,刚才竟然一下子没想起来,汗。

说来说去的,又回到你的观点上来了。这什么是摇滚啊,还真说不清楚,哈~

家园 还是迷惑

不过可能像胖兄说的,不懂?不懂就对了。道可道......

要说摇滚的形式就是与众不同,总觉得有点为了不一样就拼了命地不一样的意思。若拿窦唯崔健为例,诚然他们的音乐是不同,但同为摇滚乐手这是不大有争议的,难不成大家是因为他们同样真实才将之划为一类?

家园 说实话这问题胖子也问自己了很久

这个胖子倒是很可以负责的说,如果早些时候胖子不是为了这些问题闹心,也写不出来这么一大堆的废话了。文以载道,不管是真道假道,好道坏道,要是没寻思过些许的时候,再能白话的主也没耐心写出这么一大堆的摇滚到底是什么的帖子。

但至于说摇滚乐的真正内涵是什么,胖子真的不敢说。但是作为胖子自己,是在看了些后现代主义的相关材料以后,才自认为摇滚乐是从属于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部分。而后现代主义的相关说法是……我突然发现这又不是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东西了。不然胖子也不会在前面大段大段的画圈,也就是为了相关背景的介绍。但是最基本的,后现代主义者关心的是世界的真实和人心的真实,而不是业已规定下来的或者成为了公理的东西。

还是前面开玩笑的话,后现代主义者就是指出了现代主义开屏灿烂的背面的屁眼的人。呵呵,骨子里透着粗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