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自动控制的故事(一)(完) -- 晨枫

共:💬488 🌺55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家园 要想分工详细,还得很长时间呢。

我们公司主要做的是工业HMI/SCADA软件(销售和技术服务),但是最终用户希望的是你给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硬件编程,计算机软件(包括win和其他相关软件),

现在国内对服务收费的认可程度也不大够。很多人会问买软件后给不给现场安装和现场调试?或者会问为什么调试费会这么高?

不做?那就没饭吃。

家园 按“交钥匙”买来后就永远只会拧钥匙的地方是没有出息的

很多人都看到西方的技术先进,但是多少人看到西方技术的先进是日积月累的不断改进而来的?一个工厂建成了,达到设计指标了,然后就几十年一贯制,这搞的什么现代化?我工作过的两个聚乙烯厂,一个气相,一个液相,气相厂20年里从开工时的18吨到现在的48吨,液相厂8年里从开工时的32吨到现在的55吨,都是在基本设备没有扩建的基础上的。这还不算品种、质量、生产周转期的进步。如果不能每年进一步,养着工程师干什么?只要操作工、机修工和仪表工就够了,反正什么都不变,最大的挑战不过是坏了就修。

家园 我见过晨枫老大说的那些工厂

有能力的工程师都在工厂混足经验值出来了。大部分都是去了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自动化公司。自动化这个圈儿在国内很小,比如北京很多都是首钢系出身。

他们有的成立了自己的自动化成套的公司,现在已经有规模了。

家园 最后一句话说到了问题实质

国内的化工,很多地方基本上都是抄,很少有改进空间,从设计,到工厂,都是拿现成的经验再用,所要用的东西,也一般比较落后,很少有新概念。所以基本上都是一个熟练工的活,跨专业也无所谓。别说自控和仪表放在一起,工艺和管道放在一起,某个人从控制到工艺到设备全通也是有的。

不过在一些地方已经看到了进步,随着新的东西越来越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在一些比较新的大型企业,接触国外比较多的大设计公司,专业分工已经逐渐西化了。

家园 偶来晚鸟,楼下的战斗已经结束.

这个杠抬的很好很强大

村长说的工艺和管道不分家确有其事,很多甲级院也是90年代后期才开始重视管道专业.

自控是你本行,偶就围观了哈

家园 你就围观吧

说起来从大学开始,也算在自控行当里干了30年了,竟然连自控和仪表都分不出来了,你说郁闷不郁闷?

家园 最近忙着做个研究报告

要对比两种不同的工艺路线对投资回报率的影响.在国内,这是大牛们拍脑袋的“过程”,在北美,我不仅需要采集现场数据,更要在此基础上完成两套流程模拟。当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远程登陆到控制界面,收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工艺数据(流量,压力,温度,密度,等等),然后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千里烟波的方法类似,数据需要修饰)。类似的方法,还用在解决瓶颈问题上。你提到了国内引进装置的种种弊端,其实很多差距就在这些软实力上.

不说了,好象有人戳我PG

家园 早期用过FIX

Honeywell在早期的一个小型DCS上用过FIX,应该是OEM版的,运行在DOS环境下。

后来该系统升级到Windows平台,用的FIX也相应升级。

所谓的小型DCS,其实是PLC加上一个回路处理模块,该产品一度还是相当流行的。

家园 仪表工不会拉线的问题

关于接线的问题,这只是一个例子,想说明的问题是指作为一个好的控制工程师并不是坐在单控室里面改改程序就行了。必须深入到现场,去看看实际系统和设备到底如何运行的,才能够发现并解决问题。可能那个例子也举得不太合适。

因为现场经验不多,吃过这方面的亏很多。有一回给人帮忙干私活,很小的一个系统,但是怎么也不对,最后爬到顶楼,蹲在那儿看了半天,才知道原来是一个气动门关闭的时候的震动,引起旁边一个压力传感器的错误。晕。

仪表工可不是会拉线就可以了,必须有电工资格,熟悉电气和仪表规范和现场操作规范。在加拿大,控制工程师刚好也有电工资格的是罕见的例外,没有这个资格你想去接线也不行,没有哪个头敢叫你去,你自己也不敢去。没有资格蛮干,这是违反职业道德和规章的,当场把你开了都不冤。http://www.ccthere.com/thread/557621

家园 接着烧火

说到分工,不一定分得越细越好,还得看情况和自己的需求。对于设计和开发而言,可能需要分得细一些,但是对于维护和运行而言,就不一定了。

比如现在一个大型火电厂的人员越来越少,包括运行和维护和管理的好像是1人/20MW,实际情况一般有点出入,老厂多很多,但是新厂一般差不多或稍微多一点,多的人一般是一些关系或者储备(有经验的熟练工人不好找啊)。比如某老厂,关于控制方面的有仪表、程控、微机、保护班等加起来30几号人,但是在某新电厂,这些专业就6、7个人,还管两台机,其中还有为3、4号机储备的人员。而这些人员的工作:1)维护设备正常运行;2)发现并提出的问题。但是实际的改造一般都是委托给专业的公司去干。因此他们对于他们来说,专业就不能分得太细,更强调跨专业,把一个人当两三个人使(资本家黑啊,红色的更黑)。当然个人有自己的专责的一块,其他的地方一般不允许动。但是也要求掌握,一旦需要的时候,能很快地顶上去。当然一般而言并不要求掌握的很深,所以面才能宽,这也许可能就是在新国标里面改变专业划分(即将原来那些各种各样的专业合并成为一仪表与控制专业)的原因吧。

对于其他专业的人来讲,似乎分不清楚,也不打算分清楚仪表和控制的区别了(就像我也分不清也不打算分清拉布拉多和德国牧羊犬的区别,反正都是狗)。或者说更确切一点,站出来看才有树林。

另外关于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除了极少数特例,实际上国内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对于技术进步还是重视的(除非他不打算在这一行干了)。比如很多企业每年都有技术改造费,专款专用,必须花完,任务压下来每个专工每年都必须提出一定的改造项目,虽然有些项目的确是面子工程或者圈钱项目,但是实质性改造的东西还是很多的,进步也是明确的,比如我见过的某电厂,其煤耗从最早的350g降到330g(当然其中也有水分,但不是多而是少,为了给自己留点余量,上报值比实际值高一些,所谓厂长煤耗),然后还有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率(这也是经济指标)等等。当然对于企业来讲,稳定运行是第一位的,因此采用的技术一般都是较为成熟的技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牛,但是第一个吃河豚的人一定死了),很少会为了先进而先进。

国内的企业并不只是会拧钥匙,也会拆锁头的。

家园 国内有的大学就不是一回事

比如北化自动化和仪器仪表就是2个专业.

但是毕业生出去找工作.经常有交叉.因为大学刚毕业可塑性强.干什么的有.

家园 工艺路线要是靠拍脑袋

至少在我们公司要被人家拍脑袋的。rate table,heat and mass balance,这些没有流程仿真根本没有可能。用现有工厂的数据校验仿真,这也是常规。国内那些全才我就不懂了,有三头六臂都不够用啊。

家园 控制工程师要是不理解现场究竟是怎么工作的

肯定不能成为一个好控制工程师,但这和拉线、接线没有关系。这和建筑师不一定要会开吊车是一个道理。

家园 分工当然不是分得越细越好,都是没有办法了才分的

看来你是非逼着我另写一个自控的典型人手配备和职责范围呀,那就写一个吧。呵呵。

家园 昨天我一时冲动,想接着你说的"抄"这个话题展开

很想写写我们是怎么抄来羰基合成的,冷静下来一想,我师傅还有那么多老工程师十年前可都是在J省国安局的严密监视下完成的全厂克隆,不能图嘴上的一时之快。

过去我们抄,就象歼5,歼6的国产化,硬是生吞下去,然后慢慢琢磨,吸收,消化.没办法,那时候一有贸易封锁,二有苏修撤走专家.可现在呢,我们越抄越没出息,还没学会搞清楚个所以然,先学会赖帐,说人家的工艺软件包有问题.国内现在流行从国外买成套设备,一则有机会考察,二则出了事可以推卸责任。

长此以往,买一个PIT,只能当Pressure Switch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