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印度发展国产轻型战机(LCA)当前面临的问题 -- daharry

共:💬54 🌺21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他们生产米格-29就知道在搞啥

老毛子提供全套生产线、组件,耗时6年竟然连个机翼都制造不了。

家园 印度同学们作秀一流啊

在美国大学里待过, 跟印度同学相处的人都知道吧, 印度人很善于表达自己, 善于包装, 口才跟沟通能力都很不错的. 说他们作秀一流也不是贬义, 只是说明他们这方面比较强而已. 不过不善作秀的土共外销成绩也不算很差, 起码卖了一堆K8还有生产线, J7之类就不说了. 发财好歹也卖出去几架. 我倒是很想看看印度的ALH之类什么时候真正出口. 巴黎航展是个窗口, 不过土共很大部分的生意也不是在航展上搞的. 私下里对客户的态度如何才能更真实地反映情况吧.

家园 actuators----作动器(作动筒)

意指把电或液压传动转变为机械位移。

家园 既然得宝了,只好

斗胆跟几句,谢宝。

我在想咱们这么笑阿三,焉知人家不会这样笑我朝?阿三的糗事,咱们自身无,则笑笑,网络吗,轻松的地方;有,则改之,勿与三哥同档。事先说明我是反对种族歧视的,但是,我也不喜欢那谁:)勿联想,呵呵。

两国非敌非友,台上握手底下踢脚是常态,只不过咱们更大度些。所以我反对宝总理的一厢情愿换冷脸,也不赞同老广的旗帜鲜明划界限(有戒心就足矣)。我朝现在是上升期,多跟人比长处,比发展,咱前方还有更大的目标呢。

家园 支持一下。应该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一定要重视。

骄兵必败,轻敌肯定是要吃亏的。

家园 我个人觉得,印度现在不行是正常的,

“制造”是一项需要积累的活儿,印度以前买的太多,造的太少,积累不够,起步太晚,现在不行是正常的。

家园 嘻嘻,楼主的逻辑

“中国驻荷兰的薛大使(外交部里屈指可数的哥大国际法女博士)说过,在国际场合,中国外交人员的素质同这些国家相比相去甚远,无论是思维还是口头,中国人都离国际水平距离很远。”

又是素质,嘻嘻。。。

不是国际水平,实际上是国际规则。按人家的规则玩,有距离是正常的。多极世界,要的就是这个距离。思维和口头真要一致,要么是人家老大,要么是人家走狗。

外交部里屈指可数的哥大国际法女博士,哈哈,国际法,还屈指可数,又女博士,和国际水平有距离那是正常的,恐怕和国内水平也保持距离。。。

外交部,见过印度人么?等中国人有了暴发户心态,哈哈,那印度人就有了中国外交部的心态。

家园 三哥马上来支持大哈瑞的观点了——印新无人机首度试飞坠毁

链接

中评社北京11月18日电/《环球时报》消息:印度自行研发的中空长航时无人机“鲁斯图姆Ⅰ号”(Rustom)在16日进行的首度试飞中坠毁。据《印度防务》11月17日报道,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的官员表示,虽然发生坠毁事故,但不会因此取消鲁斯图姆项目。

  报道称,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有关人员在当天举行的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称:“中空长航时无人机“鲁斯图姆Ⅰ号”于 2009年11月16日在塔内加航天空军基地进行了首次试飞。试飞期间,滑行和起飞测试均严格按照计划,但由于对飞行的高度误判,机载发动机在得到地面指令后关闭使得发动机推力消失,从而造成无人机坠毁。”

三哥威武~~~不会又是HAL参与的吧。。。

家园 老兄还是不太了解印度军工/科研系统的作风

重宣传、轻实干,干三分、吹十分,对于关心印度工业、关心印度军工、关心印度航空系统的圈子来说,这都是人尽皆知的了。对于不了解印度军工的人,猛一下还是会被三哥的宣传唬得一楞一楞的,真正深入一了解,就觉得三哥实在太有幽默感了!

你说的巴黎航展上三哥露面的两种实机,LAH36是一种和K8类似、但是晚出生十几年、在市场成功度更不能和K8相比的中教,而且,连发动机都没有国产化,实在没啥可吹的。ALH更有意思,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旋翼系统都是欧洲原装货——一架直升机,这两样都是原装货,还剩啥?也就是一个机体和航电,航电的情况不是太清楚、到底在多大程度上靠欧洲还说不好。

老兄还是对三哥好吹、好宣传的本性了解不深……按照同样的标准,中国航空工业有一大堆飞机、导弹可以拿到巴黎航展去显摆:-)

家园 ALH算是印度斯坦航空(HAL)在商业上最成功的产品了

人家好歹在国际市场上卖出去十来架呐:-)

奥妙在于: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旋翼系统都是欧洲直升机德国公司(原德国MBB公司)的原装货,所以ALH没有延续HAL的产品“好摔”的传统……但是,几个月前,ALH在国外的不破金身也完蛋了,厄瓜多尔,2009年10月27日、在参加庆祝厄空军成立89周年的庆典活动时坠毁,厄瓜多尔空军总共采购了7架ALH、到失事的时候机龄6个月,厄空军剩下的6架同型号飞机已经全部停飞。

家园 老实说,你对“枭龙”项目了解得不够深入

“枭龙”只是CAC一个很纯粹的副业,巴基斯坦的资金来了、研发团队就抓紧干一段时间、搞出一些成果好交差,资金配套不及时,就先放在一边。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枭龙”的总体设计才会改了又改、几易其稿,而CAC也才敢大胆地在它身上试验各种大胆的新设想、新技术。“枭龙”的发动机配套问题立项很晚,因为一开始就没下决心要自己配套,后来因为俄罗斯不同意继续卖RD93,才决定上马仿制项目(据传,型号WS13)、而且是交给CAC集团下最清闲的贵航(011),大概是在三、四年以前。就算这样,仿制工作进展得很顺利(土鳖本来就看不上RD93,这个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快完事了(肯定不会影响“枭龙”的生产计划)。下一步,贵航还有点意犹未尽,准备利用“中推”项目的某些研究成果、让WS13的性能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以保证“枭龙”的后续改进计划顺利实施——加装保形油箱以实现更大的航程,更多的外挂吊舱、更多的配套武器……反正年轻的工程师们敢怎么想、CAC就敢让他们怎么尽情地折腾“枭龙”:-)

家园 可能你和印度人打交道不多……

他们写报告做PPT搞表面文章的功力是天下无敌的……

家园 谢谢指教,认真学习中。花一个。
家园 谢谢指教,认真学习中。花一个。
家园 关键是阿三走不下去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