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国军队的95式和03式步枪 -- 板刀面

共:💬24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军队的95式和03式步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03步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可以的话,帮忙转到英雄区,大家交流一下

95步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为加装光学瞄准镜的我军95式步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为我军使用的95式步枪弹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为95式步枪消焰器、枪管、砧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人民解放军95式自动步枪枪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为95式步枪5.8MM钢芯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正在用95式步枪射击的我军士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中国步枪的设计风格开始由苏联、俄罗斯向欧洲转变了吗?

95步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95式步枪是仿制品么?

从95式步枪谈步枪造型

  马式曾

  作为一名“老枪”,经常遭到来自各种媒体转达的这样质问:“我国的95式5.8毫米步枪是否参照了法国FAMAS5.56毫米步枪的设计?为什么外形类似?”……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95式5.8毫米步枪是中国自行论证、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步枪,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两支枪的‘心脏’——基本自动原理就不一样,一个是导气式,一个是半自由枪机式。要说95式5.8毫米步枪的设计参照了法国的FAMAS步枪,真是天大的冤枉。”95式5.8毫米步枪与当今世界上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威力大、直射距离远、使用可靠、操作方便等优势,综合性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参照之说”的解读

  将95式5.8毫米步枪与法国FAMAS 5.56毫米步枪放在一起,可以发现整体布局上都是采用无托结构,目的都是为了尽量缩短全枪长度,技术上的同路无可厚非,关键是在造型上给人以联想。将两枪侧面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枪身尾部都是短而粗,95式步枪只是下面稍长;上方都是保护拉机柄全行程的长形提把,95式步枪只是长度稍短:枪口部都是22毫米外径的枪口消焰器,除了具有少许后坐制退和抑制枪口上跳的功能外,更主要的是能发射尾管内径为22毫米的各种枪榴弹。瞪大眼睛,在两枪外形之间寻找,只能找出枪口、枪尾和中间的长提把这三点的相近,其它再也没有类似,也就是这三点使95式5.8毫米步枪背上了“参照FAMAS 5.56毫米步枪”之名。

三点嫌疑的来历

  95式步枪的上方大提把是按照战术技术要求,在不调换或增加零件的情况下,既方便射手右手操作,又要便于左手操作。为此,拉机柄放在枪身(机匣)右侧或左侧不行,只能放在枪身(机匣)下方或是上方。而下方必须让位于小握把及弹匣,剩下的只能放在上方了,而且还必须允许拉机柄有足够的行程长,使拉动枪机时后退的长度大于枪弹的全长,保证有足够的距离用以推弹入膛和退出来发射枪弹的动作需要。加上拉机柄不能完全敞开,必须罩起来进行保护,防止行军或操作中意外勾挂,最终逼得设计师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采取大提把方式。

  22毫米外径的枪口消焰器不仅是法国FAMAS和中国95式步枪采用,当今的美国M16A1/M16A2步枪、英国L85A1步枪、奥地利AUG步枪、比利时FNC步枪、德国HK33步枪、G4I步枪、南非R4/R5步枪、瑞典FFV890C步枪…等等步枪都有采用。因为这种外径的枪口装置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通用标准,采用这个标准可以用步枪发射各国的枪榴弹,使步枪既可以发挥点杀伤的火力突击,又能发挥面杀伤的火力压制。在这点上与国际接轨有利无害,何乐而不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至于枪尾部的相似,是与这部位要实现传统步枪的抵肩功能有关。托底小了不行,因为与射手肩部重合面积越大,射手承受冲击力的面积越大,感受的冲击越小。另外95式5.8毫米步枪的枪托尾部内装有枪机缓冲器,用以缓冲枪机到后方位置时的猛烈撞击,提高射击精度,延缓机件寿命。增加这个缓冲器自然使该枪的后尾下方变得较长一点。

步枪造型要求异

  回头仔细想来,群众是英雄,用户是“上帝”,“上帝”的怀疑与评价总是有道理的。“外行们”的横挑鼻子竖挑眼也是有益于设计师的进步。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设计人员自有他的道理。但是,要从艺术的角度而言确实存在问题。因为技术与艺术的各自追求的理念完全相反,技术上是求“同”,艺术上是求“异”。

  技术上要求产品必须性能一致,尺寸一致,而且是不一致的程度越小越好对加工误差的控制越来越高。同类产品之间在同一性能上比高低。95式5.8毫米步枪全枪长746毫米。在世界上同类步枪中最短,这一性能就是最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国机械行业的制造精度普遍从毫米的百分之五以内提高到了千分之五以内,加工精度上升了个数量级,机械产品的制造精度越来越高,产品的质量也就越来越好,这就是求“同”结果,技术上的求同是创造。

  枪械造型属于艺术范畴,艺术上必需求异,求同就是失败。一个作品(例如绘画、雕塑)与另一个已有作品一样或相近的话就会出问题:被视为赝品。相近不但不会被人们判作不谋而合,倒是常会背上抄袭之嫌。因此,艺术只能求异,求异才是创造,求异才能获得人们视觉的魅力,才能获得大众的赞许。

  可能有人会问,枪支是流血斗争的工具,有必要对造型进行追求吗?这要看在什么时候。在战争时代的生死关头,当然只能以可靠实用为准。然而在和平时期,尤其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枪支的要求不仅要性能优良,而且在造型上也要新颖悦目,人们对新型枪支的要求技术性与艺术性并举也是自然的、必要的。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对任何产品的要求都是越来越高,不仅要好用,而且要好看:不仅要性能好,而且也要造型美观。对日用品如此,对军用品也不例外。尤其是对部队中数量最多、百姓看到和接触最多的步枪来说,对其造型的苛求,理所当然。步枪的造型直接关系到军队的军威,展示着国家的国威。当代的步枪不仅要性能先进,而且也要有视觉魅力才行。步枪的形象在一些国家已进入到无数军队的帽徽、星衔、臂标、功章上,变成了一个标志,一个象征,一个艺术品,因此,广大枪迷们关注我国新式步枪外形,质疑95式5.8毫米步枪是否参照了法国FAMAS5.56毫米步枪的问题,值得我们轻武器界反思!应当承认,这种质疑的出现,是95式步枪在造型上的美中不足。原因是战术技术要求中没有强调造型求异,设计时注意也不够。一位主设计师说:“在提把设计时主要追求了全枪整体性能优异,并注意了秀气,吸收了美国M16AI式步枪提把的某些长处,没有刻意在造型上求异,当时要注意的话,求异还是容易的!”95式5.8毫米步枪的造型失败在于没有求异!成了95式步枪的缺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要想满足人们在保证步枪战斗功能前提下对美的追求,步枪造型一定要独树一帜,不能与国内外已有步枪雷同,新颖才有魅力。我国的1956年式7.62毫米冲锋枪是仿制苏联的AK47突击步枪,地道的苏式外形。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1981年式自动步枪的造型未能引起重视。虽然它的战斗性能好,机构动作可靠,但其外形给人们的印象是“AK47的改进”,显示不出我们自己的风格。81式步枪的刺刀 看就不能避免仿苏CKC刺刀之嫌,95式步枪的刺刀同样不能避免仿美M9刺刀之嫌。

造型四点要素

  造型是一种多领域的综合,涉及武器设计、人文艺术,材料应用、加工制造的非凡创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形体大方 大部件之间的长度比例力求合宜。从美学角度来说,总长度与其中大部件长度的最佳比例应是l.618:1,即黄金分割,但不要强迫功能定要服从于造型。只能适当兼顾。

  尽量注意对称。对称能给予人们庄重感。对步枪来说,以枪膛轴线为准的上下对称很困难,但其它对称完全可以实现,如美国5.56毫米M16A1步枪、比利时5.56毫米FNC步枪中以过扳机的垂线为对称轴的弹匣和小握把的分布,奥地利5.56毫米AUG步枪以枪膛轴线为对称轴的提把(瞄准镜)支座与握把支座的分布,都具有对称感。

  最重要的是要有标新立异的独特点。奥地利5.56毫米AUG步枪中异常夸大的扳机护圈、法国5.56毫米FAMAS步枪中特大的提把、中国5.8毫米87A步枪中脚掌形的托底板、苏联7.62毫米SVD狙击步枪中空心枪托与握把的合二为结构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强烈的视觉刺激。

  ——线条明快 体现主流趋势,层次分明。步枪的主流方向是枪膛轴线,平行于该轴线的长直线(轮廓线或棱线)能给予人们以主流、平稳感觉,其它轮廓线或棱线次之。

  动感突出。假如全枪的轮廓线或棱线除了平行于轴线之外,都是垂线,虽然规整,但会给人以死板的感觉。动感的建立主要靠斜线等形成。如美国5.56毫米M16A1步枪的上下轮廓线、提把的上下轮廓线、枪托的下轮廓线都是呈向前的锥线状,三组锥线构成向前的动感,造就了5,56毫米M16A1步枪的主流特色。相反,英国的5.56毫米L85AI步枪外形就给人以呆板、死气感觉,主流线条不突出,诸多短垂线只能给人以杂乱感。

  流畅圆润。轮廓线的拐弯处常常需要用曲线圆滑过渡,给人们以柔顺的感觉。老式全木托步枪的枪颈处和现代步枪的小握把后上方都是典型的圆弧过渡。

  线条宜少不易多。忌讳多而乱,不要设计与功能无关的附加线条。

  ——色彩压重 威严肃杀是步枪颜色的主格调。这就决定了步枪基本格调应是偏黑偏灰,其主色应用黑、铁灰、墨绿等颜料构成的冷色、暗色,体现出冷感、深重感、坚硬感,增强持枪手的征服一切的信念。

  色调搭配得当。步枪虽然应以黑色为主调,但也不宜色黑,还需要一些搭配色,只是不要对比反差太大。例如苏联5.45毫米AK74步枪的弹匣采用橙红色,其用意可能是要与木质前护木和枪托的漆色相近,然而与黑色的枪管、机匣就很不协调。老式步枪都是全木托,只有前端露出段枪管,全枪颜色自然应以漆色为主;实现半木托后,木色越来越少,再坚持木色就不恰当了。

  标志和方向指示的色彩应显著。如快慢机的位置标志,红色可代表“开火”,白色可代表“保险”等。

  ——质感真切 质感是人们对材料性质、表面粗糙程度、质地软硬程度、轻重分量、加工纹理、表面工程处理的视觉和触觉的感知。

  因此一是要精巧细致,触摸光滑细腻,没有粗糙痕迹。二是肌理自然,例如要仿木纹、皮革纹就要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三是不要光亮。人们常常更欣赏亚光的细小麻点、小小方格等的表面覆盖。四是触觉宜人,应当达到手感惬意,爱不释手

家园 欧洲的步枪好处就是设计、制造工艺精良

缺点就是没有象美式武器、苏式武器那样经过大规模战场实战的考试,对其持怀疑态度的人颇有人在。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95是无托,03是可折叠拖,没有看到可调节拖的步枪。

欧美还是有这样的产品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无托枪板刀觉得还是有自身的特点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无托步枪在近战和巷战包括掩体、装甲车辆中作用还是很突出的。

中国军人和95步枪在海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自己比量一下就知道哪种好了

大约比量一下用右手上膛、打开枪托、预扣板机所需要的时间。

家园 瞄准基线太高了

看看俄罗斯的an94,德国的G36,美国的XM8,哪一款是无托的?

家园 列举的03式的优点统统都指在95的缺点上,意味深长!

瞄准基线高度问题,抛壳窗位置问题,瞄准贴腮问题,人机工效问题,射击精度等等,感觉03比95舒服,好枪!竟然是铝合金的上下机匣,好!上机匣装皮卡尼丁战术导轨,比95先进!

家园 一个常识性错误。。。。

我们派到海地的是——警察,不是军人。

家园 995列装这么多年了,可是训练用的各种技术动作

仍然没有变(用持81的动作拿95是很别扭的),这说明什么?

家园 在下对轻武器不懂,请指教

这些问题是95式特有的还是所有无托枪都有的?我想我国枪械设计人员第一次设计无托枪,出现一些问题很正常,但无托之后又转为有托的03式,是否意味着我国轻武器发展又放弃了无托枪者以发展方向?

家园 基准线太高看用于何处?

如今摩托化和机械化的发展,过去阵地战的形式在改变。无托设计的一个优势在于便于机械化步兵乘载步兵战车时携带和使用。

家园 为什么无托适宜于特种部队、机械化步兵而折叠托适宜于伞兵?
家园 兄台可能有点误会了

我的意思主要表达了两点:一,转载文章中评论03的优点,笔墨不多,但基本上条条都是针对目前对95的一些缺点上,此中深意颇可玩味,可能在装备方向上会有所变化。二,个人更喜欢有托的03。

至于全面客观的评论有托无托优劣,恐怕已经超出我的原意,也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

不过,要让我扛枪上战场,我宁可选03,呵呵。

家园 应该是拼刺问题

加上基准线太高,无法单手换弹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