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人物】谈谈二战中最大的苏奸(苏联叛徒)弗拉索夫 -- 司马水镜

共:💬17 🌺3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人物】谈谈二战中最大的苏奸(苏联叛徒)弗拉索夫

  西河伯的帖子《二战中苏联损失的将军简况》中我找到了弗拉索夫这个名字,让我不由地想介绍一下这位二战中苏联最大的叛徒。

  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原红军中将。1942年7月13日被俘前,是第2突击集团军司令,也是一个在红军中响当当的人物。他在红军中服役24年,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集团军司令和方面军副司令。曾荣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从1930年起成为联共(布)的党。红军里都知道弗拉索夫这个人。他屡次得到嘉奖、提升和赞扬。 弗拉索夫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是镇静自若,勇敢无畏,了解局势。在1941年不幸的日子里,当人们觉得一切都完了的时候,他使周围的人产生了信心。身为前线军事委员会成员的赫鲁晓夫和西南方面军司令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基尔波诺斯上将委任他指挥守卫基辅的集团军。

  基辅没有守住,但是他的责任比别人小。另外,他在莫斯科郊外的战斗中表现突出。

  1941年冬天,在莫斯科郊外的反攻结束后,伊利亚?爱伦堡去了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起了重要作用的第20集团军的驻地。爱伦堡在《红星报》上写道:“战士们亲切地和信任地看着自己的指挥员,因为弗拉索夫的名字与进攻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军身高1米90,有苏沃洛夫那样出众的口才。”

  那么这么出色的他怎么会成为叛徒的呢?

  1.怕死,当然首先是怕死。德国第38军的翻译克劳斯?佩尔豪回忆他被俘的情况时说:‘弗拉索夫在路上问,在德国人看来,他这样的将军是否会被枪毙。’而在战俘营难以忍受的生活和前途莫测的担心,促使他下定了叛徒的决心。

  2.对祖国前途失去信心。在弗拉索夫被俘后,德军不断宣传的军事上的成功使他越发青睐和崇拜德国人。战俘营不断补充新的俘虏,营中的人都觉得红军被歼灭看来是不可避免了。‘战俘们在户外的铁丝网旁无休止地交谈,讨论今后的前途,议论德国人战胜斯大林后俄国的命运,但主要还是考虑如何逃出战俘营,因为呆在战俘营几乎是必死无疑……’弗拉索夫得出的答案是红军完了。他认为,与其被围在关押高级军官和将军的战俘营的铁丝网后面,不如开始新的生活。

  3.个人野心。弗拉索夫在做出叛变的决定时,一定认为自己对德军是很有用,他觉得德国人会让他组织军队,成立政府。他说:’俄国人民应该在与德国结盟和合作的情况下建设好幸福的新祖国,使祖国成为平等和自由的欧洲各国人民大家庭的一员……’

  4.‘充足’的理由。当一个人要叛变时,总能找到‘充足’的理由。弗拉索夫也不例外。他在自己那封题为《我为什么走上了与布尔什维主义作斗争的道路计的公开信》中写道:

 “我看到,在布尔什维克取得胜利后,俄国人民没有得到他们在国内战争期间为之奋斗的任何东西。我看到,俄国工人生活艰难,农民在强制下人了集体农庄,未经侦查和审理就被捕的数百万俄罗斯人失踪了……”

   “政治委员制度瓦解了红军。不负责的表现、监视行为和特务活动使指挥员成了身着便服或军服的党务官员手中的玩物……成千上万的优秀指挥员,其中包括一些元帅,被逮捕和枪决了,或者被关进集中营并永久地消失了。不仅军队中迷漫着恐怖气氛,而且全国人民都生活在恐怖之中……”

  “我得出的结论是,我有义务呼吁俄国人民进行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的斗争,进行为俄国人民谋求和平的斗争,进行制止俄国人民不需要的流血战争的斗争,进行建设每个俄罗斯人都会感到幸福的新俄罗斯的斗争……”

   德国人又是如何看待这恬不知耻的走狗呢?党卫军头子海因里希?希姆莱在对身边的人提到弗拉索夫投靠德国人这件事的时候说,弗拉索夫是“蠢猪和叛徒”。凯特尔元帅也曾下达了一个严厉的命令:元首不想再听到弗拉索夫的名字。今后如果形势需要,这个名字可以用于纯粹的宣传目的。即使如此,需要的也只是名字,而不是弗拉索夫将军本人。如果弗

拉索夫将军要在某地再一次亲自发表讲话,应该把他交给国家秘密警察,使他不能为害。”

  1944年以后,随着德军战场上的不断失利,德国人终于觉得有必要使用弗拉索夫了

1944年9月16日与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会面后,弗拉索夫被允许组建自己的军队。希特勒于1945年1月28日任命弗拉索夫将军为俄国武装力量总司令。俄罗斯解放军获得了盟国军队的地位,但其行动要听德国军队指挥。

  

 弗拉索夫一伙也不是一件好事没做:他使数百万半饥半饱的战俘和“东部工人”的处境得到了改善,“战俘营中的死亡率大大下降了,战俘们从1943年起有了活下来的机会。”

   1945年4月,捷克斯洛伐克人在布拉格发动起义。苏联历史文献接受的一种说法是,科涅夫元帅的部队帮助了布拉格人,解放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

  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是弗拉索夫的俄罗斯解放军调转枪口打德国人,并挽救了布拉格。

布拉格的居民像对待解放者一样迎接弗拉索夫的人。

  最后的下场:

  

  向美国军队投降的弗拉索夫分子被送往苏联。以弗拉索夫为首的俄罗斯解放军上层人物被处以绞刑。其他人被送进了劳改营。

  我在想,无论斯大林如何的残暴,如何对苏联认为犯下滔天罪行,但这不能成为当叛徒的理由。因为,在1941年,与希特勒交锋的不是斯大林,而是保卫自己的士地、房屋和家庭的苏联各族人民。

  另外,尽管战争期间有524万苏联士兵被德国人俘虏,其中有250万苏联军人在德国俘虏营中死亡。但真正投降德国人为其服务的几十万而已。而上战场打自己人的更少,最大的叛徒也就区区一个中将;看看我们中国呢,汪精卫和整编制的军队。。。。。。我们的民族应该反省!论不屈不挠我们不如俄罗斯。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清朝乾隆时就已经反省了,还搞出了个《贰臣传》。
家园 【文摘】尘封的回忆――苏德战争中的伪军历史揭秘

尘封的回忆――苏德战争中的伪军历史揭秘

参考消息

  外界一直以为,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奸细人数极少,伪军微乎其微。但事实却不完全是这样。在60年前的库尔斯克战役中被俘虏的数万名德国军人中,竟有几千名苏联人。而苏联对此讳莫如深。

  伪军是如何拼凑的

  已经公布的德国档案材料表明,二战中被俘的苏联军人超过550万名,被驱赶到德国当劳工的平民大致也是这个数。据“冷战”期间俄国侨民报纸披露,其中约1/10的人曾在德军中服役,被称为“志愿助手”。

  德军早在1941年夏就遭到重创,缺员严重。有些德军师长就自作主张地用俘虏的苏联人来补充兵员。在有的师,近万名士兵中竟有2000名苏联人,但他们都在后勤部门,当司机、马夫、铁匠和靴匠。

  德国在战争初期吞下大片苏联领土,没有当地居民的支持,根本无法维持哪怕是起码的秩序。

  德军占领奥廖尔和布良斯克地区后,在树林里发现了从苏联集体化时期就开始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游击队残余。德国人就把这些人与当地自发组织的“民警”拼凑在一起,组成“俄罗斯人民解放军”。这支伪军一度达到1万人,后于1944年改编为党卫军第29掷弹兵师,参加过镇压华沙起义的行动。没料想,伪军“积极性”过高,以致其师长卡明斯基因“对和平居民施暴罪”被党卫军战地法庭枪决。

  在莫斯科以西斯摩梭斯克活动的“俄罗斯人民解放军”共有4000人。士兵穿红军制服,配备缴获的苏式武器,由前红军上校博亚尔斯基率领,而“政治部主任”日林科夫此前曾任联共(布)莫斯科区委书记,第32集团军军事委员和旅政委,得过红旗勋章。

  头目被处以极刑

  1942年,希特勒宣布高加索各民族和哥萨克为“反布尔什维克盟友”。但在东线更积极地为希特勒卖命的是在党卫军中作战的乌克兰部队,首先是1943年由志愿人员拼凑的第14掷弹兵师。该师1944年被苏军击溃,1.1万名官兵中仅3000人逃生。

  不算“志愿助手”,仅在德军和党卫军中直接服役的前苏联公民就达21.5万人。

  1942年夏,“莫斯科保卫战英雄”安德烈?弗拉索夫中将向德国人投降。起初,柏林把他希望打布尔什维克的声明当成了耳旁风。1944年底,德军形势危急,希姆莱亲自接见了原先被他叫做“俄国猪”的弗拉索夫,后者向他吹牛,说很快就能组建起码30个俄国师。

  弗拉索夫说,在他的“俄罗斯解放军”里有50万人。实际上这支伪军在军事意义上从未存在过,仅有个别团和师在法国跟盟军作过战,在奥得河跟劳军打过仗。

  弗拉索夫直到1945年1月才建立了第一个师,而且其上层人物发现当时希特勒处境不妙,正考虑尽快投向胜利者一方。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爆发起义。次日,德国派党卫军去镇压。起义者通过无线电呼吁援助。善于投机的弗拉索夫以为时机已到,让驻扎在不远处的“俄罗斯解放军”第一师一天后赶到布拉格。该师在布拉格战斗中损失了数百人,入城后受到市民欢迎。然而,苏联元帅科涅夫指挥的第一乌克兰方面军很快进入布拉格,弗拉索夫的伪军只好向西流窜,向盟军投降。这时,在美军的默许下,苏军锄奸队逮捕了弗拉索夫。战后,他被判处绞刑,于1946年8月1日执行。

家园 俄罗斯当时已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存在了三十多年,统一的政府,统一的国家,而且苏联是俄帝国的完全合法继承人。而中国刚刚才把满清赶走,内战还没结束了。出了汪精卫固然是耻辱,但用俄国人来贬中国人则大可不必。

抗日战争正是中国民族意识最终地完成,从此汪精卫一流则再无存在之可能。这种意识看着大义凛然,其实不过是变着相的中国无用论而已。不承认民族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那就怎么看中国都是义愤填膺。

家园 但当时无论是斯大林的对头托派还是沙俄余党也没人投靠德国呀
家园 希特勒的民族政策

根本就没有和苏联合作的余地。斯拉夫人是他眼中的劣等民族,双方没有合作的余地。但印象中德国还是设法分裂其加盟共和国的。日本人打着东亚共荣圈的旗号,总归还是要收罗一些人的。

家园 有些东西很微妙

论不屈不挠我们不如俄罗斯。

至刚必折。 有些东西太微妙了,不能说的。

家园
家园 汪精卫与弗拉索夫的理由好象很接近

汪精卫与弗拉索夫的理由好象很接近,都是对民族前途失望,认为自己才是拯救者

家园 同喜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论不屈不挠我们不如俄罗斯“?似乎不能这样下结论吧?
家园 国军投敌是以百万计的,绝对入吉尼斯。

还拿双薪,老蒋也付工资,人家是曲线救国。绝对是古今奇观。发明这词的真是可爱。

家园 勃兰登堡部队里有不少白俄
家园 中国人其实很现实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人其实是很理性和现实的,用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观点来看,投降往往是极端条件下能能生存下去的最优选择,虽然这个选择往往不道德,被后人所不齿,但是真理最终是由胜利的强者书写的.所谓主义,倾向,理想,都是幌子而已.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个体的生存!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我想汪伪政权在投降日本之时,一定想到了满清统治中国200余年的那段历史,那实际上与日本入侵中国无异,异族文字,异族语言,异族的风俗,统治初期以强硬的手腕扫平一些抵抗,摧垮反抗者的意志.也许有看官会说,满清毕竟接纳了中国的文化,语言和文字,并以儒家为正统,是延续了中华的文化,而日本却要用日语和日本文化来取代中华文化.但真正的原因我认为却不是这样,想当初,满洲的贵族何尝吧不想用满语和自己的文化来取代中华文化,但是它们自身的文化实在太落后了,很弱势,连汉语能够表达的稍微复杂一点的概念都无法用满语来表达,所以使用中华文化来统治中国实在是迫不得已.而日本当时则是亚洲的强势文化,君不见我们现在汉语中有多少现代词汇来自于日语的翻译!!!它们有条件,有能力来推行强行同化的政策.所以,被征服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被征服的手段不同而已.

我想汪伪当时也一定想到了这些,他们彷佛看到了几百年前历史的正在重演,他们想到了吴三桂,岳钟琪,曾国藩,李鸿章......其中的某些人还留下了千古美名......

历史就是这样残酷,成王败寇.

所以某个民族中能够推动民族跨越式发展,成为民族魂的人物,往往都有着一些理想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精神,这是推动民族进步的原动力,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其实也没有错,但是过于功利和现实,则会导致犬儒主义的泛滥.

家园 不过真正成建制的并不多

特别是师以上的,虽然有几个兵团司令、军长、师长之类的高官,但杂牌军的将军手下有几个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