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富民强国的捷径--跟着英国走 -- donkeyking

共:💬66 🌺4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问题大概就出在你的‘学历’上
家园 绝!

一言道破天机

家园 好像没什么可操作性

跟英国走,怎么走?比尔盖茨干IT发了,你干就能发?

学什么,怎么学?这不是简单说说就行的,何况你连简单说说都没有。

现在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中国比较英国是强者,英国人会跟我们走么?我们跟英国人走,英国人跟美国走,到了,我们跟的还是美国。问题是我们自己的利益诉求怎么办?别的不说,英国人那里台湾独立天经地义,我们也跟着?

说实话,楼主这种形而上的东西没法说。韩国和日本都被美国占领了,美国都有驻军。中国要发达,是不是也得来点美国驻军,来点就发达了??百年前类似的论调就是要么中国人换成白种否则永远也不可能发达,20年前的论调是民主就都好了,中国要发达就得再做一百年殖民地。如此之类,烦不胜烦。时过境迁,当事者也怕多半要骂自己少不更事。

我的语气可能不让人愉快,但是提醒楼主的是中国真正步入现代化社会的不过才几十年,如何管理这样一个国家放在世界任何地区都是一个超级大难题,你又如何奢望他一下拿出几百年间管理国家的经验和能力。

中国要崛起,必然对世界的利益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人不主张自己的利益,就永远别说崛起。

家园 香港应该是英国殖民地中的佼佼者,

因为中国人是最好的劳动力。阿拉伯很多地方也曾是英国殖民地,直至发现和开发了油田,这些地方实在是建设的不怎么样。

至于北美为什么建设的好,应该问问富兰克林:the funding fathers 是跟英国老祖学的,还是跟法国人学的?

好像“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策略也是英国人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咱能学好这一条就行!

家园 副版第一次得宝!一次俩宝!!咱俩同喜!!!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家园 对我的观点再做一些解释

对我的观点再做一些解释

“英国人已经没落了,没有必要在跟英国人走了”

英国是不像100年前那么辉煌了,但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又崛起了。你能说出他们和英国有什么本质区别吗。别的不说,在新西兰很多洋人都是有英国护照的,我估计加拿大和澳洲也差不多吧。或许美国和英国的政体的确有所不同,但是社会的其他方面呢?我的一个朋友在美国学法律,他告诉我美国的法律大段大段的抄英国人的法律,我没有去过美国,没有研究过美国的法律,请大家帮助核实一下。我觉得一个美国人如果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在新西兰不会比在中国更感到陌生。退一步说,我的题目写得不太严谨,如果我把题目改为富民强国的捷径--跟着英美走。您是否就同意了我的观点呢?

“说实话,楼主这种形而上的东西没法说。韩国和日本都被美国占领了,美国都有驻军。中国要发达,是不是也得来点美国驻军,来点就发达了??百年前类似的论调就是要么中国人换成白种否则永远也不可能发达,20年前的论调是民主就都好了,中国要发达就得再做一百年殖民地。如此之类,烦不胜烦。时过境迁,当事者也怕多半要骂自己少不更事”

我想我没有说过中国要发展必须要被英国和美国人占领并驻军这种话。请不要我错误领会我的意思。新加坡的经济起飞是从独立后开始的,那时已经没有英国驻军了。香港的驻军本身只有象征意义,香港的经济起飞,跟英国是否在香港驻军我认为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美国在韩国和日本都有驻军,的确这两个国家都因此节省了不少军费开支,但是我个人不认可一个较少的军费开支使得日本和韩国经济起飞这种论点。

有的网友引用经济管理论坛的陈经先生写的中国的官办经济,我必须承认陈经先生写的文章,非常令我钦佩。我在这里我也很想引用并扩展一些陈经先生的观点,我希望没有错误领会陈经先生的本意。

中国在1949年全面模仿了苏联的社会制度建立起新中国,这条道路完全不同于英国模式。50多年的实践表明这条道路竟然如此艰辛,以至于当年的领路人,老大哥苏联为此分崩离析,众叛亲离(东欧卫星国和波罗的海三国争相加入北约,连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样的亲兄弟也闹颜色革命)。中国在79年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干起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许北韩是唯一的来者)的经济体制改革。今天不仅中国经济体治需要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声也此起彼伏,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新加坡香港这些国家和地区是否也吵着经济和政治体制需要大的变革呢。

即使是中国对经济结构做了相当大的变革,结果却是中国两极贫富悬殊,社会治安和环境变坏了。这恐怕同当年49年建立政权时的初衷不相吻合吧。

这至少说明了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改革的路要走吧。

这充分说明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同英国模式相比是极为不成熟的。

家园 和新加坡有可比性的是巴拿马

都是水路枢纽,可惜巴拿马被美国殖民了100年还有一塌糊涂,证明楼主那个高论不太可靠。

海湾阿拉伯国家发现石油据说是这样滴,这些国家虽然被英国控制,但经济和几百年前没什么变化,还是游牧民族,只有科威特那疙瘩的埃米尔(国王)稍微富裕点,因为哪的海里出产珍珠,不过到20年代珍珠就卖不出去了,为啥涅,因为东方的日本有个家伙发明了人工养殖珍珠,于是科威特埃米尔马上就到破产的地步了,这家伙就对在伊朗阿巴丹采油的英波石油公司的人说(就是BP乐,现在BP叫英国石油公司,那时也叫BP,不过P代表的不是石油,而是波斯):俺都快破产了,俺这疙瘩离阿巴丹挺近的,你也来看看有没有石油吧。英国人很痛快,回答说:你哪的破沙漠怎么可能有石油,别做梦了,赶紧准备破产拍卖吧。正好当时美国的各大石油公司在国内基本上完成了市场分割,准备向全球发展,于是乎美国人就决定试试,没想到,真发现了大油田。从这时,美国势力开始渗入了海湾,直到60年代英国傻乎乎的主动退出了海湾,海湾就是美国人的天下了。

家园 感慨啊,国内政治教育真失败啊

从小学就不断灌输“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制度要适合国家的国情”,居然还有人认为从国外搬来套制度就能解决问题,中国的政治教育是垃圾,但还是有几句正确的。英国的制度就从来不变么,二战后大规模的国有化不是从苏联抄来的么?(可能有人会反对说国有化的那些公司现在不又逐渐私有化了么?这完全是站在现在的角度看问题,就拿铁路来说吧,二战后一个小破岛挤着四家铁路公司,规章标准各不相同,在当时铁路运输逐渐衰落的情况下通过国有化实现统一称得上是个好办法)就算要抄英国抄那个英国呢,是二战前的英国,二战后的英国,还是现在的英国?新加坡和香港殖民地时代的那套近似独裁的制度又是copy英国么?印度菲律宾这些国家倒是原封不动从英美殖民者那里继承下来原汁原味的英美制度,结果怎么样大家也看到了。类似的是苏联后期经济的衰退,这不是因为苏联制度不成熟,而是太成熟以至僵化了。中国的改革改来改去无非就两点,一是要找到一个是适应自己国情的制度,二是这个制度不是僵化的而是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这方面俄罗斯可真是前车之鉴,自己的制度僵化了不试着改变它,而是原封不动copy一个外来的制度,结果落到现在这个样子。

家园 同喜同喜
家园 加拿大,澳大利亚也叫崛起?仆从国吧

中国在1949年就重新崛起再生了,并经过了朝鲜战争的洗礼-把联合国军(美国带领的16个仆从国联军吧?)打回了38线。跟美国走?你以为中国的志向就是做个跟班吗?

当今世界上跟美国走的国家不少,但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强?

家园 对自己的观点做最后一次解释

“英国的制度就从来不变么,二战后大规模的国有化不是从苏联抄来的么”

所有的国家都会根据自己面对的问题,对自己的政策进行一些调整,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相对于英国的调整,中国的改革所涉及的范围和深度要广得多,深得多,不但令世界侧目,连国人自己也经常不知何去何从。我个人认为,同今天的中国相比,改革前中国所采取的苏联的体制极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毛泽东要是有幸看道今天的中国,不知道要给这个社会贴上多少个修正主义的标签。

“新加坡和香港殖民地时代的那套近似独裁的制度又是copy英国么?”

新加坡和香港都采取了英国的法律制度,和其他一些社会制度,比如言论自由,舆论监督。香港本身的廉政公署似乎是香港独创。总的感觉是即使是没全面照搬英国的社会框架,已经足以令新加坡和香港的经济腾飞,这更说明了英国制度的优越性。

“印度菲律宾这些国家倒是原封不动从英美殖民者那里继承下来原汁原味的英美制度,结果怎么样大家也看到了。”

我认为用中国大陆的经济超过印度和菲律宾来说明英美制度的不先进是没有说服力的。

第一, 中国大陆的经济超过印度和印度和菲律宾是否能说明,大陆的经济制度比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制度先进?我认为没人会赞成这种观点。

第二, 印度和菲律宾采用先进制度之后,经济上为什么没有起飞?为什么没有像美国那么强大?我的回答是这样的,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都擅长治理国家,都擅长建设国家,有些民族比较懒散,不愿意像日本,美国人那样勤奋工作,自然不可能取得美国的经济成就。要想取得美国那样的成就,要有几代人的努力,还要有很好的机遇,其他国家是否可以变成第二个美国,我觉得很难。我想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愿意用中国和美国进行对比的原因。

第三, 用印度和菲律宾的经济水平不够发达是否可以说明,经济制度和经济水平没有什么必然关系呢?我的回答是经济制度和经济水平有很大关系。关键是看你怎么比,我认为应该和自己对比,或者和自己相似的人来对比。以菲律宾为例,菲律宾的经济的确是不够好,但是如果说菲律宾采用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是否就好了呢?我认为只能更糟,历史虽然无法假设,但是拿菲律宾的经济和同为东盟国家但采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缅甸越南相比,谁好谁坏呢?我再举一个东德的例子,东德在80年代中期的时候,经济是可以的,人均收入8000美元(另外的说法是5000美元),放在那个时代的欧洲,也不比西班牙,希腊差。那个时候台湾的人均收入好像还不到4000呢。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年前,如果有一个东德人来中国访问,我想恭维他两句,说“贵国经济发展真不错,比菲律宾强多了”。恐怕他的笑容一定很勉强,一定不认为我是在恭维他。东德要是真想比的话,西德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第四, 如果您坚持认为中国和新加坡,香港台湾不可对比,中国应该和印度菲律宾对比,说这种相比是最科学的,我也无话可说。可是我不得不提醒您,您的这种最科学的比较是否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呢?比若说香港和台湾人。当香港人称大陆为(穷)表叔的时候,当台湾人以两岸存在巨大经济差异为借口,拒绝统一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勇气跳出来大声说,大陆发展一点不差,至少比印度菲律宾强。反正我不敢。

“类似的是苏联后期经济的衰退,这不是因为苏联制度不成熟,而是太成熟以至僵化了。”

苏联的制度从1917年开始,到89--90年结束,73年左右,时间同英国体制相比不算长,您为什么要说它成熟呢?至少我不认为它比英国体制更成熟,更适合发展生产力。

多说几句吧,本人出生在70年代初期,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阴影正在慢慢散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人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就不会上大学,更甭说移民了。

当我2001刚到新西兰的时候,我们的房东的婆婆心脏有问题,在新西兰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手术很成功,按照她的说法是一分钱没花,我觉得可能花的不到50块钱吧。她以前在广州,也没有什么工作,如果在中国做,可能要倾家荡产了。我当时并不觉得她有多激动。两年之后,她请我帮她填入籍表,我问她这段时间内是否出过国,她激动地对我说这几年来我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新西兰。我觉得她是真的发自内心喜欢新西兰。

在新西兰生活几年后,我觉得用一个词可以最好的概括这里的一切,这个词就是Harmony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希望中国也能够逐步走向一个和谐的社会。今天的中国如果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话,我希望中国能够借鉴一些英美的成熟的法律和社会制度。

很高兴大家耐着性子看了我这么多废话,我没有什么学历背景,手里也没有什么证据,欢迎大家举出更好的证据来驳斥我。

家园 哈哈,貌似楼主的第一贴标题有误啊

如果这样子就好多了:

新西兰富民强国的捷径--跟着英国走

家园 经过两次大战英国被德国打成二流国家了,现在也不如德国,

你为什么不说富国强民跟着德国走呢?

家园 英国不如德国?未必吧?
家园 如果加拿大,澳大利亚叫做仆从国的话,50年的中国就更是苏联的

仆从国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