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提出了一种生命起源的新学说 -- forger
虽然我不认为你提的理论正确。
前几天瞎忙,今天腾出手来写点正儿八经的东西了。
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我们要讨论爆炸。爆炸不爆炸,是次要的问题。重要的问题,是这个过程是否能够提供有机物合成的必要能量。
我之所以在这里用有机物,而不用大分子,是因为大分子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生物学上普通意义的大分子是指分子量过千的有机化合物。很多人提到大分子的概念的时候,指的是多分子聚合体。任何聚合体中单体数量少于20的,都不算是大分子。这样的大分子,分子量都在十几万以上。单个的核苷酸,不过200、300的分子量。单糖的分子量,很多都不过百。脂肪酸要稍微大一点,也不过200-300的样子。氨基酸就更小了,最大的氨基酸的分子量也不超过200。这些分子,无论在化学上,还是生物上,都不可能被称为大分子。我不知道您的大分子是个什么概念,还需要您给解释一下。
我们知道,爆炸这种剧烈反应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分子量绝对不会超过1000。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越大的有机物,其合成所需要的能量也就越高,而这么高的能量,不能直接由爆炸所提供,因为如此高的能量直接就把有机物给碳化了。而需要级联的反应,现在人工化学法合成氨基酸,就是用的级联的化学反应。第二个,越大的有机物,也越容易被分解。爆炸如此剧烈的反应,即使生成了大分子,也会立刻给降解掉。这个结论被米勒试验以及其后的一系列试验所证实。
即使我们回到您所提到的氨水加干冰地反应,直接的产物只有一个,就是尿素,而且反应的效率还是十分低下。这种效率在自然界的有机物积累中,只有极大量的反应,才有可能形成可观的效果。因为有机物的合成都是级联反映。如果反应步骤是5,那么即使每级90%的效率,最终的效率也只有0.9 x 0.9 x 0.9 x 0.9 x 0.9=0.59。如果反应效率只有50%,那么5级反应的最终效率0.031。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般有机物的合成是多么的复杂,从无机物化学合成赖氨酸需要12步。这还是分子量只有146的小分子产物。
所以我不清楚您所说的
然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爆炸和撞击。
对于彗星,唯一可以类比的,只有一样东西,就是冰雹。彗星跟陨石不一样。陨石在下降过程中可以累计热量,但是彗星这个大冰球不行。因为外部的冰层在被加温到一定的温度之后,会立刻挥发成气体。这在平流层外只有零点几,甚至零点零几的大气压的大气层里面是毋庸置疑的。而进入平流层以后,彗星可以近似看作一个大冰雹。冰雹在下降过程中的确会被加热,然后他们就挥发,体积缩小。在下冰雹的时候,我们没有见过在空中爆炸的冰雹过。而且,冰雹如果从平流层底开始落下的话,速度可以达到每秒近千米的速度,也就是彗星撞击地面是速度的1/10。可以近似的来模拟彗星撞击时发生的情景。我们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哪一次冰雹在撞击地面的时候,形成了大爆炸。也可以由此来推断,即使速度增加到十倍,在远远低于光速的情况下,不会产生什么奇迹效应,形成所谓的彗星大爆炸。
所以,您的理论一开始就是错的,首先,没有彗星形成的大爆炸;其次,即使形成了爆炸,也只能产生低级的简单有机化合物,而不能形成您所说的复杂的有机大分子。如果没有复杂的有机大分子,那么您的一切理论假说都使不成立的。
至此。
很多人不明白,科学不是简单的经验,而是对经验的总结。就这一点来说,科学是超出了日常生活的层次的。而这仅仅是泛泛的科学。具体到某个论题,许多科学家已经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在这个论题上,已经把几乎所有能够想到的,都想到了一遍,都试验了一遍。之所以没有成功,大多数不是因为没有找对方向,而是因为没有手段去证实。很多民间科学家,甚至科学工作者不明白这一点。
从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所有的科学发现,总是集中在三个方面上:新的技术核试验手段,新的材料,以及新的视点。而最后一点,是最困难的,也是对人类进步最重要的。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的诺贝尔奖,都集中在了这一方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