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通鉴评说》军事系列 -- 唵啊吽
---------------------------------------
《通鉴评说》:马陵道战例
《资治通鉴》卷二 评说(8) 援朝与援越的得失
评说11:
魏国攻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开会商讨决策:救还是不救,早救还是晚救?众说纷纭。成侯主张不救,田忌主张早救,孙膑主张晚救,孙膑还说出一番道理。齐王最后是采用了孙膑的晚救之决策,用的还是“围魏救赵”战略,实施的战术是骄敌的减灶之计,在马陵道上击杀了庞涓。
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就是说救人不能太急,否则反听命于人。有如中国援越抗美。北越还有半边天呢,就去援助,吃力不讨好,反倒受命于越南,全国人民饿着肚子也要把中国最好的物资送过去,反击战时越南武器倒比中国的先进,越南用来筑工事、填弹坑的都是中国大米,而且还把中越自古以来的友谊给毁了。朝鲜就不同了,美军打过鸭绿江,北朝鲜已经是亡国在即,此时出兵,救人救急,结果尽管韩国现在还有美国驻军,朝鲜依然属于中国势力范围。中国援越是代越南受过,受命于越南,为苏联火中取栗,实力大损,为苏联扩张做嫁衣裳。
晚出兵则“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晚出兵名利双收。既得实地,又得好名。为何深结韩之亲,因为韩之将亡,所以感激救国之恩,如果救得太早,韩国还会以为没救兵也可能不失国。二战初期,美国迟迟不出兵,只是卖军火,闷声发战争大财,让英国黄金全都流倒美国,欧洲人才也尽入美国囊中,然后才晚承轴心国之弊,等中国抗战已经十多年了,苏联抗德也反败为胜了,再不出兵欧洲就都成苏联势力范围了,才赶紧诺曼第登陆。这样一来美国打的是疲惫而四处受敌的轴心国,既得实利,又得自由战士美名,二战后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硬通货,英法殖民地变为美国势力范围,美国一跃而成世界霸主。越战时,中国受美苏两霸封锁,越战是美苏争霸之战,根本不碍中国的事,中国即使要援越,最多也就是让苏联援越物资过境,但要和美国二战时一样,发发战争财,收过境运输费用。
朝鲜战争中国出兵晚,扩大了自己东亚势力,巩固了东北主权。越南战争中国援助得早,结果动摇了南海的主权。忽略围魏救赵战略原则之故也。
“以救韩,直走魏都”,这就是围魏救赵之计。救韩不去韩国,而直击魏国首都。这样打下来的地盘不是为韩国扩大地盘,而是为齐国自身扩大地盘。上次围魏救赵,就没来得及救出赵,赵失邯郸。这次救韩,是真救成了。无论救成还是救不成,两次齐国都扩大了自己的地盘,这叫战略,出兵总是立于不败之地才叫战略。如果直接去救韩,帮韩国夺回的地盘还得还给韩国,否则就不叫救韩而叫趁火打劫,而围魏救赵,无论救成救不成,战略目的都可以达到。
对围魏救赵之计流行的理解是避实击虚,攻其必救,这是战术层面上的理解。战争的战略原则之一,是任何一步棋都要以扩大自身实力和影响为目标。所谓救友要救得增加自身实力,攻敌也要攻得增加自身实力,围魏救赵是救友、击敌和自强三者兼备的策略,自己打仗尚且要保存实力、削弱敌人,帮助朋友岂可奋不顾身?这一战略层面的意义反倒被人忽略,惜哉。
魏国素来勇战,齐兵却背着怯战的坏名声。孙膑利用这一点,每天少挖一半的灶,造成大量逃兵的假相,庞涓上当,轻骑倍速追赶,傍晚举火看树上写的字,顿成众矢之的。信息博弈非常复杂,要知道敌人知道什么,要知道敌人知道自己知道什么,要知道敌人知道自己知道敌人知道什么,等等等等。当然这些都是纸上谈兵。孙膑用计,在于知道信息传递通道,把错误信息送过去,庞涓还以为是自己侦察的结果,而且孙膑用的是众所周知的“魏勇齐怯”的成论,庞涓想不上当都碍不过“魏勇”这一面子。与攻其必救对应的,这里是欺其必信。即满足庞涓“英名判断”的自尊心,有满足魏勇齐怯的优越感。所谓审时度势,欺以其方,用计来不得一点造着。就如太极推手,借力打力,得顺着敌人的思维来设计计策。
现代汉语词典词条:“竖子”,年轻的仆人。孙膑由于有残疾,推辞将军职位,甘当田忌的军师,实际上只是田忌的宾客,所以是“仆人”。孙膑年轻有为,古今中外一个了不起的残疾人。
唵啊吽2006年6月4日修改于西西河
关于援越的补充说明:
从两大阵营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
1961年越战开始时,中苏友好还在,中国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判断是两大阵营的理论。1963-64年,中共发表九评,实际上上是批评共产国际的领导苏联。但是中国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判断还停留在两大阵营的理论上。这就变成中苏争夺共产国际领导权的问题了。这样就使得中国在东方阵营里实际上负起了与自身能力不相称的过多的责任和义务。
美国1973年签订了巴黎和约并从越南撤军,毛泽东1974年就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显然是对援越的反思,三个世界理论,确认美苏争霸事实,实际上就否定当初援越基于两大阵营理论的初衷。
援越失策不能说明毛泽东不伟大,反思援越的失误而能够分析出国际政治三个世界格局才证明毛泽东伟大。伟大不是从来不犯错误,而是能从错误中走出来。
http://www.zjgf.cn/shownews.asp?id=73
http://www.taosl.net/lisz002.htm
对现实的一点看发:
当今世界是全球市场经济,资源资本全球流动,美国是最早应用大工业的这一特点,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而着重怎样把世界资源资本导向美国。最典型的是南斯拉夫战争,美国没有占地,但一仗就把刚起步的欧元压下去多年,而且驱使欧洲资本大量流入美国,创造了纳斯达克指数成倍增长,为美国网络经济霸主地位提供了资金。网络经济泡沫破裂损失的股市价值,实际上都已经成为美国网络经济起飞的人力资源(造就了一代IT职业人士)(请参考拙作评说《资治通鉴》卷二 (2) )
日本占领东三省时,说东北三省是日本的生命线,但二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根本不需要东三省。需要的只是市场和资本运作下的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
所以,今天的国家利益,已经不是用攻城略地来衡量的了,而是用对世界资源、金融、和贸易更有控制能力。应用“围魏救赵”之计时对何为国家利益不能不察。
原文11:
显王二十八年(庚辰,公元前三四一年)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成侯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王曰:“善!”乃阴许韩使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田盼将之,孙子为师,以救韩,直走魏都。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以御齐师。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乃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师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到斫木下,见白书,以火烛之。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师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孙膑年轻有为,古今中外最了不起的残疾人,中国残疾人协会应该多用孙膑的名字举办活动。”
孙膑是受刑才残废的,中国残疾人协会要真接受你的意见,用孙膑的名字举办活动,还不被人骂死。这主意够馊的。
文中所讲历史故事,和现实有区别,当时我们不是也想当大哥吗,而且我们还没进联合国呢。一群苦孩子都看着呐。凡事都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评价。历史的发展是最公正的。成王败寇,适者生存。
二战初期 美国人的孤立主义还很强大
所谓的
二战初期,美国迟迟不出兵,只是卖军火,闷声发战争大财,让英国黄金全都流倒美国,欧洲人才也尽入美国囊中,然后才晚承轴心国之弊,等中国抗战已经十多年了,苏联抗德也反败为胜了,再不出兵欧洲就都成苏联势力范围了,才赶紧诺曼第登陆。
只是客观上造成了这种效果而已
至于中国援助越南的总结 与此类似
我已将上贴不当内容删除。
《《资治通鉴》卷二 评说(8) 援朝与援越的得失
评说11:
魏国攻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开会商讨决策:救还是不救,早救还是晚救?众说纷纭。成侯主张不救,田忌主张早救,孙膑主张晚救,孙膑还说出一番道理。齐王最后是采用了孙膑的晚救之决策,用的还是“围魏救赵”战略,实施的战术是骄敌的减灶之计,在马陵道上击杀了庞涓。
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就是说救人不能太急,否则反听命于人。有如中国援越抗美。北越还有半边天呢,就去援助,吃力不讨好,反倒受命于越南,全国人民饿着肚子也要把中国最好的物资送过去,反击战时越南武器倒比中国的先进,越南用来筑工事、填弹坑的都是中国大米,而且还把中越自古以来的友谊给毁了。朝鲜就不同了,美军打过鸭绿江,北朝鲜已经是亡国在即,此时出兵,救人救急,结果尽管韩国现在还有美国驻军,朝鲜依然属于中国势力范围。中国援越是代越南受过,受命于越南,为苏联火中取栗,实力大损,为苏联扩张做嫁衣裳。
晚出兵则“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晚出兵名利双收。既得实地,又得好名。为何深结韩之亲,因为韩之将亡,所以感激救国之恩,如果救得太早,韩国还会以为没救兵也可能不失国。二战初期,美国迟迟不出兵,只是卖军火,闷声发战争大财,让英国黄金全都流倒美国,欧洲人才也尽入美国囊中,然后才晚承轴心国之弊,等中国抗战已经十多年了,苏联抗德也反败为胜了,再不出兵欧洲就都成苏联势力范围了,才赶紧诺曼第登陆。这样一来美国打的是疲惫而四处受敌的轴心国,既得实利,又得自由战士美名,二战后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硬通货,英法殖民地变为美国势力范围,美国一跃而成世界霸主。越战时,中国受美苏两霸封锁,越战是美苏争霸之战,根本不碍中国的事,中国即使要援越,最多也就是让苏联援越物资过境,但要和美国二战时一样,发发战争财,收过境运输费用。
朝鲜战争中国出兵晚,扩大了自己东亚势力,巩固了东北主权。越南战争中国援助得早,结果动摇了南海的主权。忽略围魏救赵战略原则之故也。
“以救韩,直走魏都”,这就是围魏救赵之计。救韩不去韩国,而直击魏国首都。这样打下来的地盘不是为韩国扩大地盘,而是为齐国自身扩大地盘。上次围魏救赵,就没来得及救出赵,赵失邯郸。这次救韩,是真救成了。无论救成还是救不成,两次齐国都扩大了自己的地盘,这叫战略,出兵总是立于不败之地才叫战略。如果直接去救韩,帮韩国夺回的地盘还得还给韩国,否则就不叫救韩而叫趁火打劫,而围魏救赵,无论救成救不成,战略目的都可以达到。
对围魏救赵之计流行的理解是避实击虚,攻其必救,这是战术层面上的理解。战争的战略原则之一,是任何一步棋都要以扩大自身实力和影响为目标。所谓救友要救得增加自身实力,攻敌也要攻得增加自身实力,围魏救赵是救友、击敌和自强三者兼备的策略,自己打仗尚且要保存实力、削弱敌人,帮助朋友岂可奋不顾身?这一战略层面的意义反倒被人忽略,惜哉。
魏国素来勇战,齐兵却背着怯战的坏名声。孙膑利用这一点,每天少挖一半的灶,造成大量逃兵的假相,庞涓上当,轻骑倍速追赶,傍晚举火看树上写的字,顿成众矢之的。信息博弈非常复杂,要知道敌人知道什么,要知道敌人知道自己知道什么,要知道敌人知道自己知道敌人知道什么,等等等等。当然这些都是纸上谈兵。孙膑用计,在于知道信息传递通道,把错误信息送过去,庞涓还以为是自己侦察的结果,而且孙膑用的是众所周知的“魏勇齐怯”的成论,庞涓想不上当都碍不过“魏勇”这一面子。与攻其必救对应的,这里是欺其必信。即满足庞涓“英名判断”的自尊心,有满足魏勇齐怯的优越感。所谓审时度势,欺以其方,用计来不得一点造着。就如太极推手,借力打力,得顺着敌人的思维来设计计策。
现代汉语词典词条:“竖子”,年轻的仆人。孙膑由于有残疾,推辞将军职位,甘当田忌的军师,实际上只是田忌的宾客,所以是“仆人”。孙膑年轻有为,古今中外一个了不起的残疾人。
唵啊吽2006年6月4日修改于西西河
关于援越的补充说明:
从两大阵营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
1961年越战开始时,中苏友好还在,中国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判断是两大阵营的理论。1963-64年,中共发表九评,实际上上是批评共产国际的领导苏联。但是中国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判断还停留在两大阵营的理论上。这就变成中苏争夺共产国际领导权的问题了。这样就使得中国在东方阵营里实际上负起了与自身能力不相称的过多的责任和义务。
美国1973年签订了巴黎和约并从越南撤军,毛泽东1974年就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显然是对援越的反思,三个世界理论,确认美苏争霸事实,实际上就否定当初援越基于两大阵营理论的初衷。
援越失策不能说明毛泽东不伟大,反思援越的失误而能够分析出国际政治三个世界格局才证明毛泽东伟大。伟大不是从来不犯错误,而是能从错误中走出来。
http://www.zjgf.cn/shownews.asp?id=73
http://www.taosl.net/lisz002.htm
对现实的一点看发:
当今世界是全球市场经济,资源资本全球流动,美国是最早应用大工业的这一特点,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而着重怎样把世界资源资本导向美国。最典型的是南斯拉夫战争,美国没有占地,但一仗就把刚起步的欧元压下去多年,而且驱使欧洲资本大量流入美国,创造了纳斯达克指数成倍增长,为美国网络经济霸主地位提供了资金。网络经济泡沫破裂损失的股市价值,实际上都已经成为美国网络经济起飞的人力资源(造就了一代IT职业人士)(请参考拙作评说《资治通鉴》卷二 (2) )
日本占领东三省时,说东北三省是日本的生命线,但二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根本不需要东三省。需要的只是市场和资本运作下的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
所以,今天的国家利益,已经不是用攻城略地来衡量的了,而是用对世界资源、金融、和贸易更有控制能力。应用“围魏救赵”之计时对何为国家利益不能不察。
原文11:
显王二十八年(庚辰,公元前三四一年)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成侯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王曰:“善!”乃阴许韩使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田盼将之,孙子为师,以救韩,直走魏都。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以御齐师。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乃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师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到斫木下,见白书,以火烛之。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师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