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盛世如何亡国──谈汉朝的衰弱 -- 凌云雕龙

共:💬20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盛世如何亡国──谈汉朝的衰弱

 

  一、前言

 

  历朝盛世常因军队腐化、然后就变成乱世,常有正规军打不过农民:

 

  像秦虽灭六国,却被揭竿起义所破,昔日的虎狼之师,早已变成消失的地下军团;

 

  明朝开国兵力强盛,能驱赶蒙古骑兵,但是在末年却被流寇、倭寇或是关外野人所击溃;

 

  唐初扫平群雄,统一天下,却在安史之乱及黄巢起义一蹶不起,那支横行天下的唐军,早已不复存在,事实上安史皆为蕃将,哥舒翰也是蕃将,连郭子仪也借蕃兵来平乱,奇怪的是应该支持唐朝的唐军,在李渊、李建成及李世民时雄霸天下的唐军武力,早已荡然无存,所以蕃兵蕃将才能登台表现。

 

  至于清初八旗入关,版图辽阔,但是后来也是欲振乏力,撇开外国的侵略,英法联军及日俄侵夺先不讲,太平天国及捻乱回乱等,八旗早已不能再战,若非有绿营加入,此时早已亡国,对内已如此,若再加上对外,不亡也难。

 

  以上亡国最大的因素,就是中央军队因故无力,所以秦亡明灭,唐殁清死。

 

  由盛转衰,前人所述甚详,兹不赘述,以下讨论另种方式,即鼎盛时的蜕变。

  不独汉比四邻,唐亦比五舍强,不能以敌人太弱就瞧自己不起,再怎么说唐还是天可汗,各国皆朝,连日本都要派遣唐使,十九次来朝。

 

  大国的风范就是要人来朝,强国的地位端视谁去谁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汉唐不言强,匈奴、鲜卑、突厥、吐蕃已称臣,观点不必自夸,看别人如何评价就知道。

 

  二、东汉末年

 

  东汉国家武力相当强大,即使国家四分五裂,仍能向外压倒一切,如曹操远征乌丸及匈奴、曹彰破鲜卑,孔明征南蛮,以及东吴平山越,状况皆为一面倒。

 

  汉末之乱始于诸侯群起,然而昔日皇甫嵩及朱隽等人以大军剿平黄巾贼,怎么后来反而变成刘备、曹操及孙坚这种小将来争夺天下呢?天子禁军未审下落如何呢?左将军皇甫嵩屯守扶风郡时,拥兵三万人,后来被董卓征召当城门校尉时,就离开了这三万兵的指挥权。还有盖勋等人都一样,凉州兵团几乎被董卓并吞。实际上董卓、皇甫嵩、朱隽、盖勋等人原本就是汉朝的正规军将领,也就是国家武力仍在,有变的是将领的忠诚,一但拥兵自重,不肯接受中央政府节制,乱事就来了。刘备曹操等人以募兵割据地方,亦是同样道理。

 

  国家武力虽强,但是失去控制,视同没有武力,天下所以变乱。

 

  而且汉末亦无人再重视气节,昔日汉臣,如今皆来欺凌君上,原因就在中央政府的皇权衰弱。

 

  汉光武帝在西汉末年就是普遍看到所有人(包括士大夫及武将)的忠贞爱国之情荡然无存,因此而令王莽崛起,铜马赤眉大乱,国家不是没有武力,只是被有心人所利用,所以汉光武帝特地奖励气节,表彰忠孝。但是人的野心是无法抵抗,刘焉、刘表等人虽是宗室,还不是割地自绝中央,不受节制,早有自立之意,至于刘备、袁术、袁绍、曹操等人,更是拥兵自重,虽号称忧国忧民,实际上就是推翻汉朝,自立另外的朝代。

 

  古文谋叛,今言革命,革命当然是革别人的命,实则推翻前朝,两者实际相同。

 

  当时汉朝意识高涨,言必称汉,不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等豪言,还有连周瑜在《赤壁请战策》提到:“为汉家除残去秽。”这些人都是汉朝的忠臣,也打算为汉朝尽心尽力,甚至于孙坚越界救人,也是一切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只是盗贼攻击郡县,孙坚挺身保护郡县;但是孙坚攻击郡县,还有谁能保护郡县?

 

  三、后语

 

  国家兵力若安乐于纸醉金迷,军队实力连农民也打不过时,最后当然灭亡;

 

  国家兵力即使愈来愈强,甚至屡战屡胜,这也不是好现象,好戏正在后头。

 

  因为历史有个铁律,叫“军而优则政”,将领立下军功就会拥有政治上的权力,即所谓枪杆子立政权,只有很少数的将领打下江山后,自愿禅让或放弃所有权利。刘备、曹操及孙坚皆以镇压黄巾,立下军功而崛起;公孙瓒讨伐三州,袁绍攻拔四州,武力过后纷立刺史管理;刘表及刘焉斩杀地方豪族,挟汉官之名而实统地方,荆州及益州都是盛产带甲十余万的大州。

 

  点名细看三国群雄:兖州刺史曹操、冀州牧袁绍、荆州刺史刘表、益州牧刘焉、徐州刺史陶谦、号称豫州牧刘备、破虏将军孙坚、讨逆将军孙策、讨虏将军孙权、征西将军马腾及镇民中郎将张鲁等,以上全部官衔之上应该还有汉名,也就是大汉兖州刺史,大汉冀州牧...等,不是其它王朝,而是悉数皆为汉朝的汉官。很讽刺吧!汉朝的汉官割据大汉天下,导致汉朝灭亡。

 

  这也解释为何“文官要攻、武官要战”,对外拓展领土,对内镇压叛乱,当匈奴臣服于曹操、豪族被刘表镇摄,地方虽传捷报,屡立战功,但是洛阳的宫室被焚烧过后,街道长满青草,到处没有食物,臣属官职在尚书郎以下,都要出去砍柴以备炊煮,体力较差、熬不过灾难的人,就饿死在墙角间。没有人想要勤王,或是为中央效命,虽然在外族的眼中,汉军是一支很强的军队,只是没想到汉朝的中央竟沦落如此遭遇。

 

  这或许解释汉光武帝在逐鹿中原,统一天下后,阻止将领对西域用兵,或者放弃西域归附中国,改为崇尚礼义,巩固领导,强力对内组织,不再对外扩张,明帝、章帝都表彰气节为旨。反而是窦固的燕然山远征匈奴后,再来就是外戚干政,典型的立军功后必有所图。

 

  再看赵匡胤,统计周朝军队的交战中,只要赵匡胤在场几乎百战百胜,反之,没有赵匡胤在场则有胜有败,太平盛世当然没有机会,一但能够立功,机会也随之跟来,赵匡胤最后被黄袍加身。刘备虽屡败屡战,但是最后累积胜仗太多时,也就能称王、称帝以致三国鼎立。

 

  汉献帝不能控制曹操,曹操又不能在赤壁消灭刘备及孙权,曹操、刘备及孙权因而建国。臣属的强大,正是汉朝式微的表征。

 

  注: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称王;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王;建安二十五年,孙权称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腐败亡国,古今法则。
家园 嗯,看完以后,不知道你的论点到底在哪里?

汉到底为什么亡国

家园 汉朝不亡于腐败:内杀黄巾二十余万,外欺匈奴、乌丸及百越等。

  汉朝不亡于腐败:汉末汉兵强盛,内杀黄巾二十余万,外欺匈奴、乌丸及百越等。

  引述(注)恕不多引,很简单的算术,汉兵正规军屠杀黄巾二十余万,还筑成纪念景观为证。

 

  至于汉兵虽然三分,魏蜀吴就是以前的汉廷,但曹操又北攻匈奴、左击鲜卑、右打乌丸,孔明镇压南蛮,孙权征伐百越,活生生就是汉兵向外四处征伐,侵略四邻五胡。

 

  内战惊人,外战强势,汉兵根本不亡于腐败。

 

  注:摘自《试述曹操与李世民的内圣外王》

 

  《前略》

 

  击溃颖川黄巾,“斩首数万级”(同2);“连战破贼帅张角,斩获万余人”(8);击破东郡黄巾,“斩首七千余级”(同2);高压血洗广宗之“地公将军”张梁,战果“获首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许人,焚烧车重三万余两,悉虏其妇子,系获甚众。”(同2)即使“天公将军”张角已经病逝入土,皇甫嵩仍要惩罪元凶,“乃剖棺戮尸,传首京师。”(同2);南阳黄巾韩忠被朱俊“斩首万余级”(9)后兵败投降,但汉兵仍然诛杀韩忠,道余众再度叛变,汉兵仍然“复斩万余级”(同9)。最后汉兵再度发挥杀人机器的效率,最后追击“人公将军”张宝,战果“首获十余万人”(同2),而且为表战功,特地“筑京观于城南”(同2),依杜预注《左传》曰:“积尸封土于其上,谓之京观。”(10)也就是胜仗者将败仗者的尸体堆积覆土夯实,形成包馅尸体的大土堆,用来夸耀战功,以兹永怀纪念(《左传》原文:“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11))。请注意,包尸土堆并不是掩埋,而是当成景观,形象工程不但自夸成就,也用来威吓其余百姓。

 

  以上合计至少杀死黄巾二十余万以上...

 

  《后删》

家园 这下清楚了,汉朝亡于卫生条件急剧恶化

他们处理尸体的方式是极不科学滴

家园 东汉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土地大量兼并

这也是后面几个王朝一直竭力避免的原因

说到控制不力,一个王朝不可能在后期一直保持核心凝聚力,此景也非汉朝独有.

家园 看了几篇楼主的大作,不是很习惯这种喃喃自语的写作风格
家园 不受制约自我膨胀的权力,不为民谋利而诉诸高压威吓的权力

不受制约自我膨胀的权力,不为民谋利而诉诸高压威吓的权力,应该是权力腐败之一种。

这是你的原话:"请注意,包尸土堆并不是掩埋,而是当成景观,形象工程不但自夸成就,也用来威吓其余百姓。"这样的政权,或许你不认为是腐败,但按我的理解,政权自我膨胀而脱离民众就是腐败的表现。

前苏联或许没有贪污,但政权背离民众利益就是腐败,就得解体。

家园 对,东汉先天就不足

西汉时,土地兼并就很严重了。王莽托古改制,就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但王莽没有汉武的实力,最后反而亡于地方豪强势力的反扑。

刘秀本人就是一地方豪强,建东汉没有彻底解决西汉末年遗留下的问题。终东汉一朝,中央朝庭对地方豪强势力不具备绝对优势。

家园 京观为强力控制的表现

 

  控制力为政府处置人民的表征,有无腐败,端视其控制即知。

 

  汉中郎将能筑京观,并非膨胀自夸、甚至于脱离民众,此为军事武功的表彰。因为司马懿就在筑京观后,随后司马家便能掌权,京观用来示威,用来吸引人心,所以曹魏百官皆叛,万心归向大晋朝廷。后代还有一个十全老人,也把灭族当成武功,并以为盛世,这是控制力强劲的表示。

 

  黄巾被杀二十万,当然被镇压,否则就会再发动骚动,正如长平时白起为何要杀四十五万赵卒,项羽为何要坑杀秦兵二十万,可以说秦的控制力变强,但难说已经腐化,可以讲项羽的影响力变强,但难说当时正在腐化。

 

  所以秦统六国,项羽又灭秦,一点也不腐化。

家园 土地兼并并非原因

 

  土地兼并对汉朝亡国的影响,各种说法南辕北辙。大规模部曲除了军事用途外,还有租税等经济因素,在马克思指导下的研究大多是豪族剥削农民,得出压榨的结论,但是对岸却有门阀有利避税等讲法,简单的说,个体户要面对官吏及豪族的常年及临时课税,但是一但放弃土地归附豪族时,官吏就无法找麻烦,因为此时只能向豪族课税,个体户已融入豪族的保护之内。但是两种看法往往不同,前者以为门阀造成民不聊生,所以乱世生变;后者则持看法把大族视为庄园经济,使人民渡过黑暗时期。所以前者的部曲是奴隶高压制,后者的部曲却是佃农契约制。

 

  因为从汉光武帝开始就有大地主式的豪强,但是东汉并没有一建国就亡国,而是继续持续将近二百年。江东后来还是「王与马,共天下」,典型的皇权与门阀合作共治,但是东晋却也持续多年。还有宋朝也不禁土地兼并,但是宋朝也不是什么短命朝代。

 

  因为土地兼并本来就不是亡国的主因,要不然西方从不禁土地兼并,早就不知道亡国亡几次了。

家园 国家没法收到赋税,财政当然无法承当支出

农民失去土地,变成流民,然后变成流寇,最后变成有组织的造反军团.......

请问,如果不是土地被大量兼并,上述现象如何发生?

家园 很容易回答:周瑜收容没有土地的农民

 

  一、周瑜收容没有土地的农民,但是这些人(至少四千余人)不叫流民,而是成为周家的部曲,孙权亦着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在周瑜在赤壁后拥有奉邑四县,四千部曲就生活在四县上。

 

  二、江东门阀虽处乱世,仍极尽富贵之能事:牛羊洒满山坡、田地与池塘广达千里、妓妾盈溢每个房室、座车服饰光亮炫目、积谷多到腐烂而吃不完、甚至还用梁肉喂食犬马。令人几乎以为江东身处和平盛世而非属三国战乱。侨姓王谢袁萧四大家,与吴姓朱张顾陆四大族,并非全是流寇集团。

 

  三、刘备接受「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一下子从无立锥之地,拥有人和的资本,迈向称王称帝。

 

  三个结论都很简单──出自人民自愿,因为投靠周瑜就能享有温饱,而在门阀当奴仆也总比颠沛流离好,数万人即使在庐江拥有自己的土地也无法避免战争,所以不如投靠高举仁义的刘备。也许刘备在后世被认为虚伪,但在当世,唯一不标榜屠城,不滥杀无辜以来远人,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以庐江为例,郡守治城(陆逊的祖父辈)要出粮出丁,曹操来时又要征税,孙权屠城时又要献血,就算地再多,财再富,也无法负担三方的要求,不如就加入周瑜家吧!起码没土地就不必缴田赋,躲在门阀保护伞下,有事找周瑜去,这才是自耕农放弃土地的最大原因。

 

  集体农场都是失去土地的人,但是他们都不叫流民,因为不是土地兼并才使他们无土地可依,社会上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土地,私有地不是绝对到不能分享,借走借用借耕不行吗?若是有地比没地还痛苦,这种土地一定带衰,还不如不要。曹操屯田时,很多人宁愿放弃原有的土地,也就是从地主变成佃农,背后一定有原因,至于是否只因土地兼并,还是另有其它,答案已经很清楚。

家园 所谓土地兼并,当然是随人口压力不一样。

人多时压力大,人少是压力小。东汉建国初期,不过四百万户,两千万人出头,到了汉桓帝永寿三年,一千万户,五千六百万人。人多地少才显得土地兼并问题突出。东汉初年对此就纵容,当时没问题,但是并不等于没有隐患。随着人口增加,最终爆发在黄巾起义。至于农民归附豪族的利弊,东汉末年荀悦早就有过论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土地兼并的问题。为了避免歧义,全部摘抄。

昔文帝十三年六月,诏除人田租。且古者十一而税,以为天下之中正。今汉人田,或百一而税,可谓鲜矣。然豪富强人占田逾多,其赋太半,官收百一之税,而人输豪强太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是以惠不下通,而威福分于豪人也。今不正其本,而务除租税,适足以资富强也。孝武皇帝时董仲舒尝言,宜限人占田。至哀帝时,乃限人占田不得过三十顷,虽有其制,卒难施行。然三十顷又不平矣,且夫井田之制,不宜于人众之时,田广人寡,苟为可也。然欲废之于寡,立之于众,土地布列在豪强,卒而革之,并有怨心,则生纷乱,制度难行。由是观之,若高祖初定天下,光武中兴之后,人众稀少,立之易矣。既未悉备井田之法,宜以口数占田为之立限。人得耕种,不得卖买,以赡贫弱,以防兼并,且为制度张本,不亦宜乎!虽古今异制,损益随时,然纪纲大略,其致一也。

家园 但是历史总是喜欢开玩笑

 

  东汉初年,人少田多,犹有豪族,土地盛行兼并;

 

  东汉末年,人多田少,豪族仍旧,土地还是兼并。

 

  照荀悦限田、依崔寔分田,以至于晋武占田,此时理应土地不该兼并,但是历经红巾之乱及黄巾之乱后,汉末却仍然盛行兼并,趋势一直延伸到南北朝,江东门阀政治也就算了,北方在胡人统治下,仍有土地兼并,这是很奇特的现象。

 

  所谓土地兼并使汉朝灭亡之说,在宋齐梁陈却不适用,而两晋土地兼并之烈,比汉末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何这些土地兼并的朝代,没有人民为了土地而反抗呢?

 

  回头看三国,黄巾口号为苍天已死,与土地无关,汉廷认为是叛乱夺权,事实上也差不多,曹操就很聪明,利用政治手腕解决,收服青州百万黄巾,拙文称赞为「影子军队」,这才是曹操以多打少的真相。什么兵不满万或是以寡击众都是宣传惑敌,拥有中央政府的大汉朝廷,居然还拿不出中国向有的人海战术,曹操不如改称少数民族算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